導航:首頁 > 安裝管理 > 我國設備管理體制階段

我國設備管理體制階段

發布時間:2021-08-19 07:28:13

『壹』 設備維修體制可劃分為幾個階段

設備維修體制的發展過程可劃分為事後修理、預防維修、生產維修、維修預防和設備綜合管理五個階段。
1、事後維修
事後修理是指設備發生故障後,再進行修理。這種修理法出於事先不知道故障在什麼時候發生,缺乏修理前准備,因而,修理停歇時間較長。此外,因為修理是無計劃的,常常打亂生產計劃,影響交貨期。事後修理是比較原始的設備維修制度。目前,除在小型、不重要設備中採用外,已被其它設備維修制度所代替。
2、預防維修
第二次大戰時期,軍工生產很忙,但是設備故障經常破壞生產。為了加強設備維修,減少設備停工修理時間,出現了設備預防維修的制度。這種制度要求設備維修以預防為主,在設備運用過程中做好維護保養工作,加強日常檢查和定期檢查,根據零件磨損規律和檢查結果,在設備發生故障之前有計劃地進行修理。由於加強了日常維護保養工作.使得設備有效壽命延長了,而且由於修理的計劃性,便於做好修理前准備工作,使設備修理停歇時間大為縮短,提高了設備有效利用率。
3、生產維修
預防維修雖有上述優點,但有時會使維修工作量增多,造成過分保養。為此,1954年又出現了生產維修。生產維修要求以提高企業生產經濟效果為目的來組織設備維修。其特點是,根據設備重要性選用維修保養方法,重點設備採用預防維修,對生產影響不大的一般設備採用事後修理。這樣,一方面可以集中力量做好重要設備的維修保養工作,同時也可以節省維修費用。
4、維修預防
人們在設備的維修工作中發現,雖然設備的維護、保養、修理工作進行得好壞對設備的故障率和有效利用率有很大影響,但是設備本身的質量如何對設備的使用和修理往往有著決定性的作用。設備的先天不足常常是使修理工作難以進行的主要方面。因此,於1960年出現了維修預防的設想。這是指在設備的設計、製造階段就考慮維修問題,提高設備的可靠性和易修性,以便在以後的使用中,最大可能地減少或不發生設備故障,一旦故障發生,也能使維修工作順利地進行。維修預防是設備維修體制方面的一個重大突破。
5、設備綜合管理
公設備維修預防的基礎上.從行為科學、系統理論的觀點出發,於70年代初,又形成了設備綜合管理的概念。設備綜合工程學,或叫設備綜合管理學.英文原名是Terotechnology,它是對設備實行全面管理的一種重要方式。1970年首創於英國,繼而流傳於歐洲各國。這是設備管理方面的一次革命。日本在引進、學習的過程中,結合生產維修的實踐經驗,創造了全面生產維修制度,它是日本式的設備綜合管理。
隨著計算機技術在企業中應用的發展。設備維修領域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出現了基於狀態維修(Condition-basicmaintenance)和智能維修(Intelligentmaintenance)等新方法。
基於狀態維修是隨著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的出現而在生產系統上使用的,現在能夠連續地監控設備和加工參數。採用基於狀態維修,是把PLC直接連接到—台在線計算機上,實時監控設備的狀態,如與標准正常公差范圍發生任何偏差,將自動發出報警(或修理命令)。這種維護系統安裝成本可能很高,但是可以大大提高設備的使用水平。
智能維修,或稱自維修,包括電子系統自動診斷和模塊式置換裝置,將把遠距離設施或機器的感測器數據連續提供給中央工作站。通過這個工作站,維護專家可以得到專家系統和神經網路的智能支持,以完成決策任務。然後將向遠方的現場發布命令,開始維護例行程序,這些程序可能涉及調整報警參數值、啟動機器上的試驗振動裝置、驅動備用系統或子系統。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正在開發遠距離維護監控系統(RMMS).它是維護自動化未來發展方向的一個範例。在有些例子中,可以用機器人技術進行遠距離模塊置換。

『貳』 設備管理的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21世紀的經濟被稱為知識經濟、網路經濟、環境經濟、注意力經濟……,有人把它回統稱為新經濟。答這個世紀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速變"。如果說任何時代都會有變革,但任何世紀都不會像當今的變化來得快。這個世紀又被稱為"經驗貶值"的時代。時代的"速變"推動企業技術進步的速變,必然引起設備管理和維修的更新和"速變"。21世紀的設備管理與維修將會呈現以下明顯的特色:
1)設備維修管理的戰略與戰術契合具有更重要的意義,企業更注重內外維修資源的整合。
2)維修成本戰略管理成為企業成本戰略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設備管理將由管理者心目中的"費用中心",轉變成"利潤中心"。
3)維修和管理模式的研究更加活躍,將會有更多的先進維修方法和管理模式涌現,創新是最大的贏家。
4)計算機輔助、網路化的設備管理信息系統將在企業普遍應用,比如使用日事清的計劃管理功能可以增強管理的效率。
5)計算機集成狀態維修信息系統將在不少先進企業應用。
6)隨著網路經濟的發展,設備、備件與維修技術資源的社會化共享將日益明顯,社會資源的浪費將大大減少。
7)設備工程的社會化、專業化、網路化、全球一體化,將成為世界級企業維修的顯著特徵。

『叄』 我國設備管理制度的基本方針、原則、主要任務是什麼

我國的設備管理有三條基本方針,即設備管理要堅持「依靠技術進步」的方內針;要貫徹「促進生容產發展」的方針;要執行「預防為主」的方針。
遵循的原則是五個結合,即設計、製造與使用相結合;維護與計劃檢修相結合;修理、改造與更新相結合;專業管理與全員管理相結合;技術管理與經濟管理相結合。
主要任務是保持設備完好;提高企業技術裝備素質;充分發揮設備效能;取得良好投資效果。

如果你需要更多與設備管理制度相關的材料,建議你關注設備方面的網站。
設備問題,就上設備專家 網咨詢,還能下載專業資料,我都下載過很多次了,先將這個分享給你哈。

『肆』 我國現行的安全管理體制是什麼

我國現行的安全管理體制是:

1、綜合監管與行業監 管相結合、國家監察與地方監管相結合、政府監督與其他監督 相結合的格局。

2、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 管 理 部 門 依 照 《安全生產法》,對全國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綜合監督管理;

3、縣級以上地方 各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 管 理 部 門 依 照 《安 全 生產法》,對 本行政區域內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綜合監督管理。

4、國務院有關部門依 照 《安全生產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 政法規的規定,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對有關行業、領域的安全 生產工作實施監督管理;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 依 照 《安 全 生產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在各自的 職 責 范 圍 內 對 有 關 行 業 、領域的安全生產工 作實施監督管理。

5、安全生產監督管理 部門和對有關行業、領 域的安全生產工作實施 監督管理的部門,統稱 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 職責的部門。

6、我國的安全生產管 理體制具體表現在:

( 1 )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監督管理。

( 2 ) 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的監督管理。

(3 ) 監察機關的監督。

( 4 ) 工會、基層群眾性組織的監督。

( 5 ) 新聞媒體的監督。

( 6 ) 社會公眾的監督。

( 7 ) 有關協會組織 依 照 法 律 、行 政 法規和章程,為生產 經營單位提供安全生產方面的信息、培訓等服務,發揮自律作 用 ,促進生產經營單位加強安全生產管理。

『伍』 數控設備管理的形成與發展有哪些階段

數控設備管理是指對數控設備從選擇評價、使用、維護修理、更新改造直至報廢處理全過程的管理工作的總稱。數控設備管理的形成與發展:
數控設備管理是隨著工業生產的發展,設備現代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管理科學和技術的發展逐步發展起來的。設備管理發展的歷史主要體現在設備維修方式的演變上,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大的歷史時期。
1、事後維修(第一代)
事後維修就是企業的機器設備發生了損壞或事故以後才進行修理。可劃分為兩個階段。
(1)兼修階段
在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以廣泛使用蒸汽機為標志的第一次技術革命後,由於機器生產的發展,生產中開始大量使用機器設備,但工廠規模小、生產水平低、技術水平落後、機器結構簡單,機器操作者可以兼做維修工作,不需要專門的設備維修人員。
(2)專修階段
隨著工業發展和技術進步,尤其在19世紀後半期,以電力的發明和應用為標志的第二次技術革命以後,由於內燃機、電動機等的廣泛使用,生產設備的類型逐漸增多,結構愈來愈復雜,設備的故障和突發的意外事故不斷增加,對生產的影響更為突出。這時設備維修工作顯得更加重要,由原來操作工人兼做修理工作已不能滿足需要,於是修理工作便從生產中分離出來,出現了專職機修人員。但這時實行的仍然是事後維修,也就是設備壞了才修,不壞不修。因此,設備管理是從事後維修開始的。但這個時期還沒有形成科學、系統的設備管理理論。
2、預防性維修階段(第二代)
預防維修就是在機械設備發生故障之前,對易損零件或容易發生故障的部位,事先有計劃地安排維修或換件,以預防設備事故發生。計劃預防修理理論及制度的形成和完善時期,可分為以下3個階段。
(1)定期計劃修理方法形成階段
在該階段中,蘇聯出現了定期計劃檢查修理的做法和修理的組織機構。
(2)計劃預修制度形成階段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到1955年,機器設備發生了變化,單機自動化已用於生產,出現了高效率、復雜的設備。蘇聯先後制定出計劃預修制度。
(3)統一計劃預防維修制度階段
隨著自動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人們開始注意維修的經濟效果,制定了一些規章制度和定額,計劃預修制日趨完善。
3、設備綜合管理階段(第三代)
設備的綜合管理,是對設備實行全面管理的一種重要方式。它是在設備維修的基礎上,為了提高設備管理的技術、經濟和社會效益,針對使用現代化設備所帶來的一系列新問題,繼承了設備工程以及設備綜合工程學的成果,吸取了現代管理理論(包括系統論、控制論、資訊理論),尤其是經營理論、決策理論,綜合了現代科學技術的新成就(主要是故障物理學、可靠性工程、維修性工程等)而逐步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的設備管理體系。
設備綜合管理的基本思想是:設備的製造與使用相結合,修理改造與更新相結合,技術管理與經濟管理相結合,專業管理與群眾管理相結合,以及預防為主、保養與計劃檢修並重等各種方式並行。
設備綜合管理的典型代表有:
(1)設備綜合工程學(英國)
20世紀70年代初,英國的丹尼斯·巴庫斯(DennisParkes)提出了設備綜合工程學。此後,經歐美國家、日本等不斷的研究、實踐和普及,成為一門新興學科。
1974年,英國工商部給設備工程下的定義是:為了追求經濟的周期費用,而對有形資產的有關工程技術、管理、財務以及其他實際業務進行綜合研究的學科。它是一門以設備一生為研究對象,以提高設備效率、使其壽命周期費用最經濟為目的的綜合學科。其主要特點如下:
1)以壽命周期費用作為評價設備管理的重要經濟指標,並追求壽命周期費用最經濟。
2)強調對設備從工程技術、工程經濟和工程管理三方面進行綜合管理和研究。
3)進行可靠性和維修性設計,綜合考慮設置費與維修費,使綜合費用不斷下降,最大限度提高設備效率。
4)強調發揮有形資產(設備、機械、裝置、建築物、構築物)即設備一生各階段機能的作用。
5)重視設計、使用和費用的信息反饋,實現設備一生系統的管理。
設備綜合工程學的創立,開創了設備管理學科的新領域,從理論方法上突破了設備管理的狹義概念,把傳統的設備管理由後半生擴展到設備一生的系統管理,並協調設備一生的各個環節,有目的地系統分析、統籌安排、綜合平衡,充分發揮各環節的機能,實現設備壽命周期費用最經濟。
為了推進設備綜合工程學的應用和發展,英國成立了國家設備綜合中心及國家規模的可靠性服務系統;開展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更加註重可靠性和維修性設計;把節能、環傈和安全作為設備綜合工程學的新課題。經過多年的實踐和完善,已取得了明顯效果,帶來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同時,在巴庫斯先生的倡議下,成立了「歐洲維修團體聯盟」,該團體每兩年召開一次歐洲設備管理維修會議,近年來,中國每次均派代表團參加。會議的宗旨是開展各國設備管理實踐、維修技術的交流,促進設備綜合工程學的推廣和發展,幫助發展中國家培養設備工程人才。
(2)全員生產維修制度(日本)
日本全員生產維修(totalproctivemaintenance,TPM)是從20世紀50年代起,在引進美國預防維修和生產維修體制的基礎上,吸取了英國設備綜合工程學的理論,並結合本國國情而逐步發展起來的。
日本設備工程協會對全員生產維修下的定義包括以下內容:
1)以提高設備綜合效率為目標。
2)建立以設備一生為對象的生產維修系統,確保壽命周期內無公害、無污染、安全生產。
3)涉及設備的規劃、使用和維修等所有部門。
4)從企業領導到生產一線工人全體參加。
5)開展以小組為單位的自主活動推進生產維修。
全員生產維修追求的目標是「三全」,即全效率——把設備綜合效率提高到最高;全系統——建立起從規劃、設計、製造、安裝、使用、維修、更新直至報廢的以設備一生為對象的預防維修(PM)系統,並建立有效的反饋系統;全員——凡涉及設備一生全過程所有部門以及這些部門的有關人員,包括企業最高領導和第一線生產工人都要參加到TPM體系中來。
TPM的特點如下:
1)重視人的作用,重視設備維修人員的培訓教育以及多能工的培養。
2)強調操作者自主維修,主要是由設備使用者自主維護設備,廣泛開展「5S」(整理、整頓、清潔、清掃、素養)活動,通過小組自主管理,完成預定目標。
3)側重生產現場的設備維修管理。
4)堅持預防為主,重視潤滑工作,突出重點設備的維護和保養。
5)重視並廣泛開展設備點檢工作,從實際出發,開展計劃修理工作。
6)開展設備的故障修理、計劃修理工作。
7)講究維修效果,重視老舊設備的改造。
8)確定全員生產維修的推進程序。

『陸』 設備管理體系怎麼建立

1、設備資產及技術管理:建立設備信息庫,實現設備前期的選型、采購、安裝測試、轉固;

2、預防性維修:以可靠性技術為基礎的定期維修、維護,維修計劃分解,自動生成預防性維修工作單。

3、維修計劃排程:根據日程表中設備運行記錄和維修人員工作記錄,編制整體維修、維護任務進度的安排計劃;

4、備品、備件管理:建立備件台帳,編制備件計劃;

5、缺陷分析:建立設備故障代碼體系,記錄每次故障發生的情況以進行故障分析。

6、統計報表:查詢、統計各類信息,包括設備的三率報表、設備維修成本報表、設備狀態報表、設備履歷報表、備件庫存周轉率、供應商分析報表等。

(6)我國設備管理體制階段擴展閱讀

生產崗位操作人員巡檢時,發現設備不能繼續運轉需緊急處理的問題,要立即通知當班調度,由值班負責人組織處理。一般隱患或缺陷,檢查後登入檢查表,並按時傳遞給專職巡檢工。

專職維修人員進行的設備點檢,要做好記錄,除安排本組處理外,要將信息向專職巡檢工傳遞,以便統一匯總。

專職巡檢工除完成承包的巡檢點任務外,還要負責將各方面的巡檢結果,按日匯總整理,並列出當日重點問題向廠礦機動科傳遞。

機動科列出主要問題,除登記台帳之外,還應及時輸入計算機,便於上級大公司機動部門的綜合管理。

『柒』 簡述設備管理的發展

1,事後維修階段

事後維修就是企業的機器設備發生了損壞或事故以後才進行修理。在資本主義工業生產剛開始時,簡陋的設備在直到出現故障停機時才由有經驗的操作工人自行修復。

2,預防維修階段

社會化大生產的出現,機器設備故障造成的經濟損失不容忽視,於是1925年前後美國首先提出「預防維修」的概念,是對影響設備正常運行的故障採取「預防為主」、「防患於未然」的措施。

3,設備系統管理階段

1954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提出了「生產維修」的概念,強調系統地管理設備,對關鍵設備採取重點維護政策,以提高企業綜合經濟效益。60年代美國企業界又提出設備管理「後勤學」的觀點,設備在設計階段就開始考慮其可靠性、維修性及其必要的後勤支援方案。

4,設備綜合管理階段

設備綜合管理是根據企業生產經營的宏觀目標,通過採取一系列技術、經濟、管理措施,對設備的「一生」進行管理,以保持設備良好狀態並不斷提高設備的技術素質,保證設備的有效使用和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

(7)我國設備管理體制階段擴展閱讀:

設備的使用期管理分設備初期管理、中期管理和後期管理。設備的初期管理一般指設備自驗收之日起,使用半年或一年時間內,對設備調整,使用,維護,狀態監測,故障診斷,以及操作,維修人員培訓教育。維修技術信息的收集、處理等全部管理工作,建立設備固定資產檔案、技術檔案和運行維護原始記錄。

設備的中期管理是設備過保修期後的管理工作。做好設備的中期管理,有利於提高設備的完好率和利用率,降低維護費用,得到較好的設備投資效果。設備的後期管理指設備的更新、改造和報廢階段的管理工作。對性能落後,不能滿足生產需要,以及設備老化、故障不斷,需要大量維修費用的設備,應進行改造更新。

閱讀全文

與我國設備管理體制階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黑龍江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 瀏覽:210
機械化養護中心 瀏覽:838
上海特種設備管理 瀏覽:48
機械師改槍 瀏覽:181
機械化剪紙 瀏覽:757
美燃環保設備 瀏覽:809
濟南北斗星數控設備有限公司 瀏覽:838
自動噴塗機械手 瀏覽:457
中小型農業機械加工項目建議書 瀏覽:251
不銹鋼加工設備市轉讓 瀏覽:441
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 瀏覽:110
扳手機械原理 瀏覽:61
凱格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瀏覽:61
廣毅機電設備 瀏覽:805
重慶三陽辦公設備有限公司 瀏覽:494
華技達自動化設備 瀏覽:631
東莞石碣自動化設備廠 瀏覽:131
機械制圖陳列櫃 瀏覽:246
鄭州奧鑫游樂設備公司 瀏覽:733
美邦環保設備有限公司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