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裝管理 > 全國設備管理創新成果

全國設備管理創新成果

發布時間:2021-03-01 09:04:14

設備管理創新成果二等獎對個人有用嗎

肯定有用啊。
1、以後進入公司或組織更容易。
2、提升職務或職稱時也可以作為參考。
3、也可以作為個人炫耀的資本。
你好厲害喔!

㈡ 姚惠源的創新成果

姚惠源教授2001年-2005年擔任由科技部、農業部、教育部、國家糧食局、國家林業局、供銷總社、國家質檢總局等部委組成的國家「十五」農產品深加工重大科技專項項目管理辦公室總體專家組組長,積極參與農產品深加工重大專項的大宗糧油、果蔬、畜產品、林產品、質量標准及發展戰略等27個課題的可行性論證報告的編制,受科技部農社司委託,代表專項總體專家組先後六次向全國專家論證會作農產品深加工重大科技專項的論證報告、向國務院科教領導小組、科技部黨組、部長、中國工程院專項咨詢評估專家組作「農產品深加工重大科技專項」實施和進展情況的匯報,對專項的順利實施作出了重要貢獻。
40多年來主持研究國家、部、省級重大科研項目30餘項,多項研究成果達到國際領先、國際先進水平。科研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一項,部、省級科技進步一等獎三項,二等獎三項及國家優秀教材獎,獲美國95發明家年會國際金獎一項等。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11項,科技成果轉化累計為企業產生的經濟效益200多億元。
2002年姚惠源教授主持完成的,由教育部、國家計委、科技部分別下達,由六個子課題組成的「稻米及其副產品高效增值深加工技術」項目取得具有原創性和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研究成果,達到國際同類研究的領先水平,2004年獲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5獲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對提高我國糧食資源附加值,增強農業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促使農業可持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該成果在多家農產品深加工上市公司和龍頭企業實施產業化。
米糠是一種營養豐富,生理功能卓越的健康、功能食品原料。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D)把米糠稱之為一種未充分利用的再生資源,1996年姚惠源教授帶領學科組全體人員,在國內率先開展米糠深加工,米糠健康食品、功能食品的攻關研究,成功地研究開發出米糠營養素和米糠營養纖維二個功能性食品原料,開發了「利脂靈」和「潤暢舒」等4個經衛生部批準保健食品。
該項目創造性地研究出不用任何化學試劑,無三廢排放的全天然生產工藝,成果填補國內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獲得二項國家發明專利,2005獲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姚惠源教授主持研究成功具有免疫活性的米糠脂多糖,能有效抑制癌細胞,其活性和純度均達日本和美國的先進水平,可使大宗農副產品米糠資源增值65倍,1998年經江蘇省教委鑒定,成果水平填補國內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姚惠源教授帶領碩士、博士研究生和一批科技人員,為改善我國大米食用品質,進行了大米增香劑的攻關研究,取得了突破性成果,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成果榮獲95美國發明家年會國際金獎,並列為國家科技「九五」實現產業化的攻關課題,該課題1999年1月經科技部專家組驗收,結論為填補國內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該產業化項目的大米增香劑產品質量,達到並超過美國、日本、德國和法國的同類大米增香劑產品質量,為改善我國大米的食用品質作出了積極貢獻,獲二項發明專利,1999年被國家科技部等五部委評為國家重點新產品。
姚惠源教授在我國改革開放初期為適應農村經濟改革迅速發展的大好形勢,國內首次研究小型農用NZJ15/15型成套碾米組合設備獲得成功,填補了國內空白,多次獲部、省級科技進步獎,研究成果在國內得到廣泛推廣、20多年來全國已有30多家糧機廠推廣生產,在全國各地分布10萬余台套,形成產值20億人民幣的巨大經濟效益。成為我國小型農用碾米組合機組研製的創始人和奠基人。
1984年在國內首先研究「免淘米」工藝技術獲得成功,超前16年完成我國食品發展綱要規定到2000年需完成「免淘米」研究任務,填補了國內空白,並在全國范圍內得到極為廣泛的推廣,目前小包裝免淘米產品已家喻戶曉,產品進入了千家萬戶,姚惠源教授是我國免淘米生產技術研究的開創者,開創了我國碾米工藝科技發展的新紀元。
1986年姚惠源教授在國內首先主持研究「MP 18/15大米拋光機」獲得成功,不僅填補了國內空白,拋光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為江蘇省七五期間優秀新技術推廣項目,從此開創了我國大米精加工的新局面。1988年姚惠源教授在國內首次研究「營養米」獲得成功,填補了國內空白,創造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全面營養強化大米」的新工藝,對提高大米營養效價,改善我國膳食結構作出了重要貢獻。
姚惠源教授積極從事國內外糧食工程項目的設計和建設,1964年參加原糧食部科研院主持的援助馬里蒸穀米廠工程設計,1965年與原糧食部科研院合作研究「速煮米」獲得成功,填補了國內空白,1970年「速煮米」中試工程試產成功。1977年主持研製NF. 15噴風米機獲商業部科技成果獎,成為我國至今仍有大批量出口的糧食機械優質產品。
姚惠源教授還積極從事糧食工程項目的設計、建設工作,先後主持大中型工程設計項目20餘項,1990年-1991年與澳大利亞明布托公司合作,設計承建泰國曼穀日產250噸麵粉廠的大型工程項目,首次將價值100餘萬美元的中國全套麵粉加工設備走出國門,實現了零的突破,並作為專家組組長帶領11名工程技術人員親赴泰國曼谷麵粉廠建設工地進行工程建設指導,取得了圓滿成功。
姚惠源教授在學術上有很深的造詣,主編、參編、統編高等專業教材、專著、工具書、國標等10本,累計300餘萬字,「碾米工藝與設備」高校統編教材獲得國家優秀教材獎。
先後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SCI收錄20餘篇,多次獲中國糧油學會優秀學術論文獎。對提高糧食工程學術和科技水平作出了重要貢獻。
姚惠源教授治學嚴謹,無私奉獻,為人師表,在學科建設和培養青年骨幹教師及學術梯隊建設方面作出了顯著的成績,先後榮獲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輕工部先進教師,先進工作者和江蘇省普通高校優秀學科帶頭人、江蘇省高校優秀研究生導師,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國內外有一定影響和知名度的食品和農產品深工專家。

㈢ 中國電力設備管理協會專家有什麼用

中國電力設備管理協會(英文名:China Electrical Equipment Management Association 縮寫:)是經國務院批准成立,在民政部注冊登記的全國性一級行業協會(簡稱中電設協)。經國務院核準的《中國電力設備管理協會章程》核定本協會的業務范圍:
(一)組織宣傳貫徹國家有關設備管理方針政策、法律法規、標准規范,建立健全電力行業企業設備管理工作體系,參與制定、修訂電力行業設備規劃設計、設備工程建設、安裝調試、設備監理、設備質量檢驗及試驗、運維檢修、技術改造、節能環保評估、設備物資招投標管理、設備退役處理以及設備科研製造等設備管理制度、標准、規程、規范。
(二)組織開展電力工業設備管理的調查研究,為國家制定電力工業設備管理以及重大電力裝備技術自主化創新、國產化應用等方面的政策、法規提出參考意見和建議。
(三)根據政府主管部門委託,受理設備規劃設計、工程建設、安裝調試、設備監理、設備質量檢驗及試驗、運維檢修、技術改造、節能環保評估、設備物資招投標管理、設備物流、設備退役處理以及設備科研製造、設備供應商等從業資格的申請及審查、評定,定期向政府主管部門提交資格審定報告。
(四)組織開展全國電力行業設備管理先進經驗、先進技術及創新成果的總結、交流、表彰推廣等活動。開展電力企業設備管理咨詢、專業培訓和設備安裝調試、設備監理、運維技術、設備物資管理以及設備質量檢驗與試驗、設備製造等專業比武競賽。受政府委託承辦或根據行業發展需要舉辦電力設備技術展覽展示、論壇等活動。
(五)建立電力行業設備管理相關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交流、發布機制,促進電力行業設備管理信息資源共享,並依據實際工作的需求及根據有關規定編輯、發行會刊、書籍、資料等。
(六)促進電力企業與設備製造企業相關信息的溝通交流,經政府有關部門核准,開展電力設備供應商信用及設備質量等監測、評價,建立電力設備供應商守信激勵和失信約束機制。
(七)向政府主管部門反映會員的意願和祈求,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並規范會員行業自律。
(八)組織開展電力設備管理的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協作,加強與國外同行業組織的業務聯系與交流合作,推進我國電力工業設備管理水平與國際接軌。

㈣ 中國電力設備管理協會有資格頒發資質證書嗎

中國電力設備管理協會(英文名:China Electrical Equipment Management Association 縮寫:CEEMA)是經國務院批准成立,在民政部注冊登記的全國性一級行業協會(簡稱中電設協)。經國務院核準的《中國電力設備管理協會章程》核定本協會的業務范圍:
(一)組織宣傳貫徹國家有關設備管理方針政策、法律法規、標准規范,建立健全電力行業企業設備管理工作體系,參與制定、修訂電力行業設備規劃設計、設備工程建設、安裝調試、設備監理、設備質量檢驗及試驗、運維檢修、技術改造、節能環保評估、設備物資招投標管理、設備退役處理以及設備科研製造等設備管理制度、標准、規程、規范。
(二)組織開展電力工業設備管理的調查研究,為國家制定電力工業設備管理以及重大電力裝備技術自主化創新、國產化應用等方面的政策、法規提出參考意見和建議。
(三)根據政府主管部門委託,受理設備規劃設計、工程建設、安裝調試、設備監理、設備質量檢驗及試驗、運維檢修、技術改造、節能環保評估、設備物資招投標管理、設備物流、設備退役處理以及設備科研製造、設備供應商等從業資格的申請及審查、評定,定期向政府主管部門提交資格審定報告。
(四)組織開展全國電力行業設備管理先進經驗、先進技術及創新成果的總結、交流、表彰推廣等活動。開展電力企業設備管理咨詢、專業培訓和設備安裝調試、設備監理、運維技術、設備物資管理以及設備質量檢驗與試驗、設備製造等專業比武競賽。受政府委託承辦或根據行業發展需要舉辦電力設備技術展覽展示、論壇等活動。
(五)建立電力行業設備管理相關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交流、發布機制,促進電力行業設備管理信息資源共享,並依據實際工作的需求及根據有關規定編輯、發行會刊、書籍、資料等。
(六)促進電力企業與設備製造企業相關信息的溝通交流,經政府有關部門核准,開展電力設備供應商信用及設備質量等監測、評價,建立電力設備供應商守信激勵和失信約束機制。
(七)向政府主管部門反映會員的意願和祈求,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並規范會員行業自律。
(八)組織開展電力設備管理的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協作,加強與國外同行業組織的業務聯系與交流合作,推進我國電力工業設備管理水平與國際接軌。

㈤ 如何提升企業設備管理水平

在現代化大生產中,設備是企業的生命線,是生產的支柱,有了先進的設備,就基本具備了生產良性發展的物質基礎。但要發揮設備的最大能力,提高設備利用率,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設備管理工作尤為重要。因此,提高企業設備管理水平也是一項重要研究課題,只有在不斷創新的基礎上,將先進的設備管理水平與先進的設備結合起來,才能充分發揮先進設備的應有性能。
近幾年來,濟南鋼鐵集團總公司裝備部(簡稱濟鋼裝備部)認清形式,把握機遇,緊緊圍繞「做強做大、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宏偉目標,以觀念創新為先導,以制度落實為保證,以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為動力,不斷強化設備技術經濟管理意識,積極探索設備管理和采購管理的新模式,為爭創一流水平,進而大幅提高裝備水平,作了一系列探索工作。
1 探索工期管理新模式
濟鋼是特大型鋼鐵聯合生產企業,各工藝環節上的主要設備運行狀態好壞,事關濟鋼的生產平衡和經濟效益大局,其中「四爐四機」的停產檢修,影響最為直接。停產檢修是設備生命周期的客觀要求,是恢復和提高其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但如何保證設備檢修的質量,縮短停機檢修時間,大有潛力可挖。濟鋼裝備部從企業生產經營和市場競爭的需要出發,探索出了設備檢修工期的管理方法,即實行隱性工期和顯性工期管理,爭創設備檢修效益最大化的工期管理新模式。打破從停產檢修開始到恢復生產為止計算檢修工期的傳統工期概念,將檢修工期分為隱性工期和顯性工期,即把從立項開始到停產檢修前這段時間視為隱性工期管理,把傳統概念的檢修工期視為顯性工期管理,用「工期」這一具有特定內涵的概念,來強化管理,督促各項工作落實到位。經過探索,隱性工期管理的要點概括為「六落實」管理法,即「檢修項目落實、檢修費用落實、物資供應落實、施工隊伍落實、施工安全技術措施落實、網路計劃落實」。「顯性工期」的施工組織中,實行立體交叉作業,明確工程的主線和主線上的重點,並對重點進行剖析和細化,「變檢修為搶修」,採取「劃整為零」、「套件更換」、「預先裝配」、「大塊拆卸,整體吊裝」、「檢修工序質量確認」等先進施工技術和管理方法,實行24h檢修施工作業現場指揮調度,並根據檢修施工的進度,及時調整計劃和施工力量,做到項目清晰,工序銜接,指揮有力,環環相扣,使得計劃工期大幅度壓縮,檢修質量明顯提高,檢修效益趨向最大化,為高效生產創造條件。近年來,濟鋼「四爐四機」的停產檢修時間和檢修質量,每年都創歷史新高。特別是中板生產線、高爐、燒結機、轉爐、制氧機等的檢修更是如此,使得人們憑經驗認為不可能的事情變為現實,接連創造了設備檢修奇跡。
2 治理設備薄弱環節
一條生產線停產檢修,並不是因為全線設備、備件均出現問題,而是這條生產線上的某個或幾個關鍵設備、備件因壽命周期已到,不再適應生產要求,致使整條生產線停機檢修。這些不適應生產要求的設備、備件,就是生產線的薄弱環節。這些薄弱環節制約生產的穩定高效運行,易造成生產成本上升。為治理這些薄弱環節,推行了項目經理負責制,即把每個薄弱環節作為一個項目來管理,定人員、定責任、定措施、定時間。自2002年以來,制定了設備薄弱環節治理實施細則,督促各生產廠加大工作力度,根據生產和設備檢修中暴露出的問題,進行持續改進。同時,通過管理創新,帶動工程技術人員和專業生產廠家進行技術創新。以濟鋼中板廠為例,1999年以前,每年停產檢修兩次,檢修時間要2O多天。2003年是在已連續生產2O個月後才停產檢修,檢修時間僅為86h。
3 創新采購管理體系
近幾年,濟鋼裝備部全面開展了加強采購管理、降低采購成本的一系列探索工作,如以「先用庫存,先內後外,招標訂貨,廠家直供,徵求用戶意見」的五項原則為指導,制定了《定價比質采購管理辦法》,在整個采購工作中,始終遵循「公開、公正、公平」競爭的市場化原則,著力從以下幾方面構築采購管理新體系:(1)實施公開評價,清理整頓采購源頭;(2)強化采購審檢管理,形成制約新機制;(3)強化制度建設,規范訂貨全過程;(4)堅持責、權、利相統一,嚴格責任制考核。
新的采購管理體系把集中的權力分散化,隱蔽的權力公開化,形成了相互監督、互相制約、分工明確、協調有力的高效、透明的采購管理體系統,為企業創造了巨大經濟效益。整個采購工作由過去幹部職工關注的焦點,變成企業經濟效益的增長點。
同時,研究、探索物資計劃管理和倉儲管理的新途徑,研製開發了計算機輔助管理信息系統,使濟鋼的備件庫存資金佔用由1998年的1.2億元降低到2000年的0.73億元。通過持續改進,2002年備件庫存資金佔用降到0.53億元,連續幾年創全國同類企業最好水平。
4 形成持續創新機制
為把管理創新取得的成果,盡快轉化為生產力,在日常生產中發揮作用,以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來落實推廣管理創新成果,建立起持續改進機制,不斷提升管理水平,創造更多經濟效益。濟鋼裝備部與企管部門等合作,充分吸收近幾年的管理創新成果,借鑒先進企業的成功經驗,考慮前瞻性、系統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制定了《設備管理制度》。這對規范設備管理,推動全公司的制度建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規范管理創新工作,還制定了《裝備部管理創新管理辦法》,把管理創新納入經濟責任制考核,以推動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通過採取以上措施,設備壽命大幅提高,既保證了生產的穩定性,又節約了不必要的費用支出,同時改進了產品質量,生產持續穩定,經濟效益一直攀升。實踐證明,只有不斷創新,努力提高設備管理水平,才能充分發揮設備的性能,才能提高產品質量,才能創造最佳經濟效益。

㈥ 請朋友們提供一下《冶金企業安全標准化管理體系的構建與創新》創新成果

冶金企業安全標准化管理體系的構建與創新

企業安全生產標准化建設是由國家安監總局牽頭推行,將標准量化原理引入到企業安全生產,突出安全管理規范化、制度化、標准化、科學化、法制化,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使企業人、機、物、環境、管理始終處於和諧安全狀態的一種管理創新方法。首鋼遷鋼公司作為首批試點單位,2008年以來,圍繞安全生產標准化建設進行了積極探索與創新。

1、引入量化原理,提升科學水平。制定安全標准從以實踐為基礎的定性要求轉向靠「數據」說話的定量分析,更加真實地反映了標準的客觀性與實效性。

2、標准執行以「五化」一體為基礎,構築安全運行的可控系統。即:以規范化為准則,以制度化為保證,以法制化為究責,以科學化為最高目標的「五化」一體有效運行的可控系統,從而保障了標準的制訂與執行,達到協調與統一。

3、構建以生產安全為核心的覆蓋全公司的「大安全」體系。在安全標准化建設上提出了「建立一個以生產安全為核心,全方位覆蓋企業安全標准化管理的大安全系統」概念。將生產安全、施工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堂餐飲安全、職工住宿安全、醫療急救保障等均納入「大安全」系統,並作為「大安全」系統的子系統,建立各自的安全標准並進行可控管理,從而保證企業整體運行安全可靠。

4、上下結合修訂安全標准及相關規章制度。遷鋼將安全標准修訂的主體向崗位職工轉移,形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專業人員與崗位人員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完善過程。經一線崗位人員修訂後的標准與制度不僅更切合實際,而且也得到他們的認同,有利於他們理解和記憶,執行起來會更加自覺和主動,得心應手。

5、將6S管理、六西格瑪管理、設備功能精度管理、班組親情化管理和信息化網路培訓應用到安全標准化建設中,有效地提升了安全管理的科技含量、人文含量。

遷鋼在安全生產標准化建設過程中,通過健全管理網路,明確責任分工;加強教育培訓、推動全員參與;強化制度建設、深化大安全體系;健全完善標准、夯實管理基礎;加強檢查考評、強化獎懲機制;保證資金投入、加大科技含量;加強預案管理、實現事前控制;堅持拓展延伸、豐富管理內涵等八項具體工作,切實提高了全員安全意識,增強了全員防範事故能力。

2008年以來,遷鋼實現了杜絕因工死亡、重傷事故;千人負傷率比首鋼總公司控制指標下降了88.8%的目標。同年11月,遷鋼公司煉鐵單元和煉鋼單元,被中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中國安全生產協會授予首批「全國冶金行業安全標准化一級企業」稱號。

該成果獲得「北京市第二十四屆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首鋼第十屆管理創新成果一等獎。

㈦ 近年中國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哪些

1、兩彈一星

「兩彈一星」指原子彈、導彈、人造衛星。「兩彈」指原子彈和導彈,「一星」指人造衛星。1960年11月5日,中國仿製的第一枚導彈發射成功。

1964年10月16日15時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使中國成為第五個有原子彈的國家;1967年6月17日上午8時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

1970年4月24日21時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使中國成為第五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中國的「兩彈一星」是20世紀下半葉中華民族創建的輝煌偉業。

20世紀50年代、60年代是極不尋常的時期,當時面對嚴峻的國際形勢,為抵制帝國主義的武力威脅和核訛詐,50年代中期,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第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

根據當時的國際形勢,為了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平,高瞻遠矚,果斷地作出了獨立自主研製「兩彈一星」的戰略決策。大批優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許多在國外已經有傑出成就的科學家。

以身許國,懷著對新中國的滿腔熱愛,響應黨和國家的召喚,義無反顧地投身到這一神聖而偉大的事業中來。他們和參與「兩彈一星」研製工作的廣大幹部、工人、解放軍指戰員一起。

在當時國家經濟、技術基礎薄弱和工作條件十分艱苦的情況下,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較少的投入和較短的時間,突破了核彈、導彈和人造衛星等尖端技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

2、天宮一號

天宮一號是中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於2011年9月29日21時16分03秒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飛行器全長10.4米,最大直徑3.35米,由實驗艙和資源艙構成。

它的發射標志著中國邁入中國航天「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第二階段。2011年11月3日凌晨實現與神舟八號飛船的對接任務。2012年6月18日下午(14時14分)與神舟九號對接成功。

神舟十號飛船也在2013年6月13日13時18分與天宮一號完成自動交會對接。2016年3月16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正式終止數據服務,全面完成了其歷史使命。

天宮一號整器結構完整,運行軌道仍在持續、密切跟蹤監視之中,平均軌道高度約370公里,而且正以每天100米的速度衰減,預計2018年「受控」墜落,殘骸落入指定海域。

3、神舟四號飛船

「神舟」四號飛船於2002年12月30日凌晨在酒泉載人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按預定計劃在太空飛行了6天零18小時,環繞地球108圈。飛船在軌運行期間,廣大參試人員在江主席賀電的鼓舞下。

團結協作,精心測控,努力確保飛船安全飛行和回收成功。北京航天指揮控制中心統一調度分布在三大洋的四艘「遠望」號航天測量船及各有關地面測控站,對飛船進行了持續跟蹤、測量與控制。

飛船在太空成功地實施了太陽能帆板展開、軌道機動、姿態確定等數百個動作,成功實施變軌,並進行了兩次軌道維持。「神舟」四號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艘正樣無人飛船。

除沒有載人外,技術狀態與載人飛船完全一致。在這次飛行中,載人航天應用系統、航天員系統、飛船環境控制與生命保障分系統全面參加了試驗。

先後在太空進行了對地觀測、材料科學、生命科學試驗及空間天文和空間環境探測等研究項目;預備航天員在發射前也進入飛船進行了實際體驗。

飛船在軌飛行期間,船上各種儀器設備性能穩定,工作正常,取得了大量寶貴的飛行試驗數據和科學資料。「神舟」四號飛船的返回艙運回北京後。

由科研人員對飛船及試驗項目進行技術分析和科學研究。飛船軌道艙將繼續在軌運行並進行有關的空間科學和應用試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專家稱,「神舟」四號飛船的成功發射和返回。

表明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技術日臻成熟,為最終實現載人飛行奠定了堅實基礎。北京時間2002年12月30日0時40分,中國自行研製的「神舟」四號無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並成功進入預定軌道。這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第四次飛行試驗。這次發射成功,標志著中國向實現載人飛行又邁出了重要一步。

4、神舟十一號飛船

神舟十一號飛船,是中國於2016年10月17日7時30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二號FY11運載火箭發射的載人飛船。

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開展地球觀測和空間地球系統科學、空間應用新技術、空間技術和航天醫學等領域的應用和試驗。

飛行乘組由兩名男性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組成,景海鵬擔任指令長。神舟十一號飛船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總研製,飛船入軌後經過2天獨立飛行完成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自動對接形成組合體。

神舟十一號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中從第二步到第三步的一個過渡,為中國建造載人空間站做准備。神舟十一號飛行任務是中國第6次載人飛行任務。

也是中國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載人飛行任務,總飛行時間長達33天。2016年11月18日下午,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順利返回著陸。

5、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

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於2016年8月16日1時40分,在酒泉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此次發射任務的圓滿成功,標志著我國空間科學研究又邁出重要一步。

中國量子衛星首席科學家潘建偉院士介紹,如果說地面量子通信構建了一張連接每個城市、每個信息傳輸點的「網」,那麼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就像一桿將這張網射向太空的「標槍」。

當這張縱橫寰宇的量子通信「天地網」織就,海量信息將在其中來去如影,並且「無條件」安全。2017年1月18日。

中國發射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圓滿完成了4個月的在軌測試任務,正式交付用戶單位使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等單位相關領導在交付使用證書上簽字。

㈧ 請問燕山石化哪5個項目獲北京市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獎

日前,燕山石化5個優秀管理項目榮獲第二十九屆北京市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版成果獎。其中權,由生產運行保障中心創建的「運用信息化手段構建石化行業自動化設備運維管理體系」成果榮獲一等獎;由物資裝備中心創建的「以控制供應風險為目標的物資定位采購策略的實施」、由教育培訓中心創建的「實施混合式培訓,推進企業培訓工作創新」、由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創建的「『質量成本管理』方法在在線分析代替離線分析方面的應用」,以及由化工二廠創建的「以塑造高端品牌形象為核心的產品品質管理實踐」等4項成果榮獲二等獎。另外,包括燕山石化公司在內的9家單位因組織工作出色,榮獲第二十九屆北京市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優秀組織單位獎,這是燕山石化連續9年蟬聯該獎項。

閱讀全文

與全國設備管理創新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黑龍江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 瀏覽:210
機械化養護中心 瀏覽:838
上海特種設備管理 瀏覽:48
機械師改槍 瀏覽:181
機械化剪紙 瀏覽:757
美燃環保設備 瀏覽:809
濟南北斗星數控設備有限公司 瀏覽:838
自動噴塗機械手 瀏覽:457
中小型農業機械加工項目建議書 瀏覽:251
不銹鋼加工設備市轉讓 瀏覽:441
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 瀏覽:110
扳手機械原理 瀏覽:61
凱格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瀏覽:61
廣毅機電設備 瀏覽:805
重慶三陽辦公設備有限公司 瀏覽:494
華技達自動化設備 瀏覽:631
東莞石碣自動化設備廠 瀏覽:131
機械制圖陳列櫃 瀏覽:246
鄭州奧鑫游樂設備公司 瀏覽:733
美邦環保設備有限公司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