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加工製造 > 豐艾機械加工

豐艾機械加工

發布時間:2021-10-30 05:38:56

① 現代農業發展前景如何

民以食為天,沒有農業充分發展提供農產品,社會就不會穩定。作為農業大國,中國始終把農業發展放在首位。

農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礎。當前,我國農業發展進入轉型期,加快轉變農業生產組織方式,提高農業技術創新水平,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走優質、綠色、安全、環保的現代農業之路。

現代農業發展的基礎是社會資本、技術創新和組織形式的融合,更好地利用先進生產技術、機械裝備及高端人才等現代要素,拓展農業發展空間,提升農業產品競爭力,最大程度的獲取生產利潤。

② 為什麼美國在二戰後迅速成為第一強國

美國有高度發達的現代市場經濟,是世界第一經濟強國。20世紀90年代,以信息、生物技術產業為代表的新經濟蓬勃發展,受此推動,美經濟經歷了長達十年的增長期。在美國各地區,經濟活動重心不一。例如:紐約市是金融、出版、廣播和廣告等行業的中心;洛杉磯是電影和電視節目製作中心;舊金山灣區和太平洋沿岸西北地區是技術開發中心;中西部是製造業和重工業中心,底特律是著名的汽車城,芝加哥是該地區的金融和商業中心;東南部以醫葯研究、旅遊業和建材業為主要產業,並且由於其薪資成本低於其他地區,因此持續地吸引製造業的投資。
美國2001年美國經濟在經歷長達十年的增長後陷入短暫衰退,之後進入新一輪繁榮期。2007年美國經濟下行因素增多,7月次級房貸危機全面爆發。2008年9月,隨著雷曼兄弟等多家金融機構接連破產、被兼並或由政府接管,美國次貸危機迅速升級演變成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國際金融危機。金融系統損失重大,信貸市場迅速萎縮,實體經濟深度衰退,市場信心受到嚴重影響。奧巴馬政府上台後實施大規模刺激經濟計劃,2009年下半年起美國經濟金融形勢開始好轉,國內生產總值恢復增長。2010年美國經濟繼續復甦,全年GDP增長率達3.0%,經濟總量基本恢復至危機前的水平。2011年美國經濟繼續保持溫和復甦勢頭,四個季度經濟增速分別為0.1%、2.5%、1.3%和4.1%,全年經濟增長率為1.8%。2012年以來,美國經濟繼續保持溫和增長,工業生產、商品零售、居民收入、房地產價格等均有所回升,但經濟增勢總體低於市場預期。第一、二、三季度GDP增長率分別為2.0%、1.3%和3.1%,12月失業率為7.8%,已連續四個月低於8%。2013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6.8萬億美元,居世界國家和地區第1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3,142.89美元,居世界國家和地區第10名。
美國農業高度發達,機械化程度高。2009年共有農場220萬個,耕地面積9.2億英畝。2010年美國糧食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的16.5%。2011財年農產品出口總額為1374億美元,中國首次成為美國農產品最大出口市場,出口額接近200億美元,出口產品包括大豆、棉花、堅果和毛皮等。2011年農業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2%。農、林、漁等部門就業人數約占總就業人口的0.7%。
2011年,美國工業生產增長率約為4.1%,占當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9.2%。工業就業人數約佔全部就業人口的20.3%。製造業在工業中佔有主導地位,產值約佔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1%,是美國經濟的重要基礎支柱。美國產業轉型加快,製造業所佔比重呈下降趨勢,勞動密集型產業進一步被淘汰或轉移到國外。與此同時,信息、生物等高科技產業發展迅速,利用高科技改造傳統產業也取得新進展。美國主要工業產品有汽車、航空設備、計算機、電子和通訊設備、鋼鐵、石油產品、化肥、水泥、塑料及新聞紙、機械等。

③ 英雄聯盟評價怎麼樣

英雄聯盟這款游戲,有評論持有負面評價,但仍然有游戲玩家認為是一款精良的游戲,且此款游戲目前玩家數量相對較多。

《英雄聯盟》已經在歐洲和美洲甚至說世界也豪不誇張超越《魔獸世界》成為世界第一網游。各類電競比賽都將其作為主要比賽,獎金也高。在國內的發展也是風生水起,不得不說這款游戲挺不錯!

《英雄聯盟》已經在歐洲和美洲甚至說世界也豪不誇張超越《魔獸世界》成為世界第一網游。各類電競比賽都將其作為主要比賽,獎金也高。在國內的發展也是風生水起,不得不說這款游戲挺不錯!

(3)豐艾機械加工擴展閱讀

英雄聯盟人高的原因

對於傳統體育競技項目,還這些新增的電子競技。是否引入團隊因素,是這個項目在商業競爭中一個重要標准。如果一個項目的主要打法是單打那麼它的只取決於雙方的技術。而如果是兩個團隊間對抗,那麼取勝的不僅要考個人技術。

還要依靠團隊協作,教練 的技戰術安排等因素。這樣一來比賽會變得跟加琢磨不定,難以預料,也因此具備了更大觀賞性。這就是為什麼足球迷要比乒乓球迷多的原因。也是英雄聯盟成功的關鍵。

④ 為什麼說社會生活是文學的唯一源泉

第一,之所以說社會生活是文學藝術唯一的源泉,這是因為除社會生活這個源泉之外,再不可能有第二個源泉了。古代的、外國的文藝作品,也能供作家創作時借鑒和利用,但「過去的文藝作品不是」源「而是」流「,是古人和外國人根據他們彼時彼地所得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學藝術原料創造出來的東西。

第二,之所以說社會生活是文學的唯一的源泉,這是因為文學作品的一切因素都來自生活。文學作品的題材、主題、人物、情節、結構、語言和創作技巧等都來自生活,寫實的與虛構的、曲折的與直線的……統統來自生活的賜與、暗示和啟發。 無論做任何事,我們都要設身處地去為他人著想。正如孔子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予人。」身為一名盡責的推銷商,應要有商業道德,不要只為賺取更多的盈利,而硬將顧客不需要或品質差劣的產品推給他試想,若你也遭受這種待遇,滋味又會是如何呢?

機械設計與機電一體化

機電一體化的含義
日本企業界在1970年左右最早提出「機電一體化技術」這一概念,當時他們取名為「Mechatronics」,即結合應用機械技術和電子技術於一體。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機電一體化技術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成為一門綜合計算機與信息技術、自動控制技術、感測檢測技術、伺服傳動技術和機械技術等交叉的系統技術,目前正向光機電一體化技術(Opto-mechatronics)方向發展,應用范圍愈來愈廣。
機電一體化技術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1) 機械技術 機械技術是機電一體化的基礎,機械技術的著眼點在於如何與機電一體化技術相適應,利用其它高、新技術來更新概念,實現結構上、材料上、性能上的變更,滿足減小重量、縮小體積、提高精度、提高剛度及改善性能的要求。在機電一體化系統製造過程中,經典的機械理論與工藝應藉助於計算機輔助技術,同時採用人工智慧與專家系統等,形成新一代的機械製造技術。
(2) 計算機與信息技術
其中信息交換、存取、運算、判斷與決策、人工智慧技術、專家系統技術、神經網路技術均屬於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
(3) 系統技術
系統技術即以整體的概念組織應用各種相關技術,從全局角度和系統目標出發,將總體分解成相互關聯的若干功能單元,介面技術是系統技術中一個重要方面,它是實現系統各部分有機連接的保證。
(4) 自動控制技術
其范圍很廣,在控制理論指導下,進行系統設計,設計後的系統模擬,現場調試,控制技術包括如高精度定位控制、速度控制、自適應控制、自診斷校正、補償、再現、檢索等。
(5) 感測檢測技術
感測檢測技術是系統的感受器官,是實現自動控制、自動調節的關鍵環節。其功能越強,系統的自動化程序就越高。現代工程要求感測器能快速、精確地獲取信息並能經受嚴酷環境的考驗,它是機電一體化系統達到高水平的保證。
(6) 伺服傳動技術 包括電動、氣動、液壓等各種類型的傳動裝置,伺服系統是實現電信號到機械動作的轉換裝置與部件、對系統的動態性能、控制質量和功能有決定性的影響。
二、機電一體化專業
(1)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具有機械、電子、液(氣)壓一體化技術基本理論,掌握機電一體化設備的操作、維護、調試和維修,掌握應用機電一體化設備加工的工藝設計和加工工藝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中級工程技術人才。
(2)主幹課程:
電工技術、電子技術、機械設計基礎、機械加工機床、機械加工工藝、液壓與氣動技術、檢測技術、數控技術、電氣控制技術、單片機原理與應用、可編程式控制制器及應用、機電一體化系統與設計等車輛、船舶、工具(工夾具、測試儀器等)等都包含在其中了。
三、機電一體化的發展狀況
機電一體化的發展大體可以分為3個階段。20世紀60年代以前為第一階段,這一階段稱為初級階段。在這一時期,人們自覺不自覺地利用電子技術的初步成果來完善機械產品的性能。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戰爭刺激了機械產品與電子技術的結合,這些機電結合的軍用技術,戰後轉為民用,對戰後經濟的恢復起了積極的作用。那時研製和開發從總體上看還處於自發狀態。由於當時電子技術的發展尚未達到一定水平,機械技術與電子技術的結合還不可能廣泛和深入發展,已經開發的產品也無法大量推廣。
20世紀70~80年代為第二階段,可稱為蓬勃發展階段。這一時期,計算機技術、控制技術、通信技術的發展,為機電一體化的發展奠定了技術基礎。大規模、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和微型計算機的迅猛發展,為機電一體化的發展提供了充分的物質基礎。這個時期的特點是:①mechatronics一詞首先在日本被普遍接受,大約到20世紀80年代末期在世界范圍內得到比較廣泛的承認;②機電一體化技術和產品得到了極大發展;③各國均開始對機電一體化技術和產品給以很大的關注和支持。
20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了機電一體化技術向智能化方向邁進的新階段,機電一體化進入深入發展時期。一方面,光學、通信技術等進入了機電一體化,微細加工技術也在機電一體化中嶄露頭腳,出現了光機電一體化和微機電一體化等新分支;另一方面對機電一體化系統的建模設計、分析和集成方法,機電一體化的學科體系和發展趨勢都進行了深入研究。同時,由於人工智慧技術、神經網路技術及光纖技術等領域取得的巨大進步,為機電一體化技術開辟了發展的廣闊天地。這些研究,將促使機電一體化進一步建立完整的基礎和逐漸形成完整的科學體系。
我國是從20世紀80年代初才開始在這方面研究和應用。國務院成立了機電一體化領導小組並將該技術列為「863計劃」中。在制定「九五」規劃和2010年發展綱要時充分考慮了國際上關於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發展動向和由此可能帶來的影響。許多大專院校、研究機構及一些大中型企業對這一技術的發展及應用做了大量的工作,不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與日本等先進國家相比仍有相當差距。
四、機電一體化的發展趨勢
機電一體化是集機械、電子、光學、控制、計算機、信息等多學科的交叉綜合,它的發展和進步依賴並促進相關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因此,機電一體化的主要發展方向如下:
1、智能化
智能化是21世紀機電一體化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人工智慧在機電一體化建設者的研究日益得到重視,機器人與數控機床的智能化就是重要應用。這里所說的「智能化」是對機器行為的描述,是在控制理論的基礎上,吸收人工智慧、運籌學、計算機科學、模糊數學、心理學、生理學和混沌動力學等新思想、新方法,模擬人類智能,使它具有判斷推理、邏輯思維、自主決策等能力,以求得到更高的控制目標。誠然,使機電一體化產品具有與人完全相同的智能,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但是,高性能、高速的微處理器使機電一體化產品賦有低級智能或人的部分智能,則是完全可能而又必要的。
2、模塊化
模塊化是一項重要而艱巨的工程。由於機電一體化產品種類和生產廠家繁多,研製和開發具有標准機械介面、電氣介面、動力介面、環境介面的機電一體化產品單元是一項十分復雜但又是非常重要的事。如研製集減速、智能調速、電機於一體的動力單元,具有視覺、圖像處理、識別和測距等功能的控制單元,以及各種能完成典型操作的機械裝置。這樣,可利用標准單元迅速開發出新產品,同時也可以擴大生產規模。這需要制定各項標准,以便各部件、單元的匹配和介面。由於利益沖突,近期很難制定國際或國內這方面的標准,但可以通過組建一些大企業逐漸形成。顯然,從電氣產品的標准化、系列化帶來的好處可以肯定,無論是對生產標准機電一體化單元的企業還是對生產機電一體化產品的企業,規模化將給機電一體化企業帶來美好的前程。
3、網路化
20世紀90年代,計算機技術等的突出成就是網路技術。網路技術的興起和飛速發展給科學技術、工業生產、政治、軍事、教育義舉人么日常生活都帶來了巨大的變革。各種網路將全球經濟、生產連成一片,企業間的競爭也將全球化。機電一體化新產品一旦研製出來,只要其功能獨到,質量可靠,很快就會暢銷全球。由於網路的普及,基於網路的各種遠程式控制制和監視技術方興未艾,而遠程式控制制的終端設備本身就是機電一體化產品。現場匯流排和區域網技術是家用電器網路化已成大勢,利用家庭網路(homenet)將各種家用電器連接成以計算機為中心的計算機集成家電系統(,CIAS),使人們在家裡分享各種高技術帶來的便利與快樂。因此,機電一體化產品無疑朝著網路化方向發展。
4、微型化
微型化興起於20世紀80年代末,指的是機電一體化向微型機器和微觀領域發展的趨勢。國外稱其為微電子機械繫統(MEMS),泛指幾何尺寸不超過1cm3的機電一體化產品,並向微米、納米級發展。微機電一體化產品體積小、耗能少、運動靈活,在生物醫療、軍事、信息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微機電一體化發展的瓶頸在於微機械技術,微機電一體化產品的加工採用精細加工技術,即超精密技術,它包括光刻技術和蝕刻技術兩類。
5、綠色化
工業的發達給人們生活帶來了巨大變化。一方面,物質豐富,生活舒適;另一方面,資源減少,生態環境受到嚴重污染。於是,人們呼籲保護環境資源,回歸自然。綠色產品概念在這種呼聲下應運而生,綠色化是時代的趨勢。綠色產品在其設計、製造、使用和銷毀的生命過程中,符合特定的環境保護和人類健康的要求,對生態環境無害或危害極少,資源利用率極高。設計綠色的機電一體化產品,具有遠大的發展前途。機電一體化產品的綠色化主要是指,使用時不污染生態環境,報廢後能回收利用。
6、系統化
系統化的表現特徵之一就是系統體系結構進一步採用開放式和模式化的匯流排結構。系統可以靈活組態,進行任意剪裁和組合,同時尋求實現多子系統協調控制和綜合管理。表現之二是通信功能的大大加強,一般除RS232外,還有RS485、DCS人格化。未來的機電一體化更加註重產品與人的關系,機電一體化的人格化有兩層含義。一層是,機電一體化產品的最終使用對象是人,如何賦予機電一體化產品人的智能、情感、人性顯得越來越重要,特別是對家用機器人,其高層境界就是人機一體化。另一層是模仿生物機理,研製各種機電一體花產品。事實上,許多機電一體化產品都是受動物的啟發研製出來的。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業務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機械設計製造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能在工業主產第一線從事機械製造領域內的設計製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機械設計與製造的基礎理論,學習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的基本知識,受到現代機械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進行機械產品設計、製造及設備控制、生產組織管理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 具有較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基礎及正確運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
2. 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理論基礎知識,主要包括力學、機械學、電工與電子技術、機械工程材料、機械設計工程學、機械製造基礎、自動化基礎、市場經濟及企業管理等基礎知識。
3. 具有本專業必需的制圖、計算、實驗、測試、文獻檢索和基本工藝操作等基本技能;
4. 具有本專業領域內某個專業方向所必要的專業知識,了解其科學前沿發展趨勢;5. 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科技開發及組織管理能力;
6. 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創新意識。
主幹學科:力學、機械工程。
主要課程: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電工與電子技術、微型計算機原理應用、機械工程材料、製造技術基礎。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軍訓,金工、電工、電子實習,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社會實踐,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等,一般應安排40周以上。
主要專業實驗:現代製造技術綜合實驗、測試與信息處理實驗。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相近專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在高中文化知識的基礎上,掌握本專業所必需的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和較熟練的專業實踐技能,學生畢業時要求掌握的知識和具有的能力為:
(1) 從事機械設計與製造加工工藝規程的編制與實施工作;
(2) 從事機械、電氣、液壓、氣壓等控制設備的維護維修工作;
(3) 從事工藝工裝的設計、製造工作;
(4) 從事數控機床、加工中心等高智能設備的編程及操作工作;
(5) 從事機械CAD/CAM技術的應用工作;
(6) 從事機械設計與製造的現場技術管理工作;
(7) 從事機電產品的銷售和服務工作。
(8) 鉗工、車工或電工的初級技能;
(9) 編制、實施機械設計與製造工藝規程的基本能力;
(10) 使用、保養、維修、管理機電設備的基本能力;
(11) 選用、設計製造、調試工藝工裝的基本能力;
(12) 操作數控機床、加工中心等高智能設備的基本能力;
(13) 行機械設計與製造生產現場技術管理的初步能力;
(14) 應用機械CAD/CAM的基本能力;
(15)應用計算機處理文字、圖表、數據和信息,設計機械和電氣圖樣,編制數控加工程序的能力。

⑥ 與電梯有關的電氣自動化知識和機械知識

1、機電一體化是指在機構得主功能、動力功能、信息處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進電子技術,將機械裝置與電子化設計及軟體結合起來所構成的系統的總稱。

機電一體化發展至今也已成為一門有著自身體系的新型學科,隨著科學技術的不但發展,還將被賦予新的內容。但其基本特徵可概括為:機電一體化是從系統的觀點出發,綜合運用機械技術、微電子技術、自動控制技術、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感測測控技術、電力電子技術、介面技術、信息變換技術以及軟體編程技術等群體技術,根據系統功能目標和優化組織目標,合理配置與布局各功能單元,在多功能、高質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義上實現特定功能價值,並使整個系統最優化的系統工程技術。由此而產生的功能系統,則成為一個機電一體化系統或機電一體化產品。
因此,「機電一體化」涵蓋「技術」和「產品」兩個方面。只是,機電一體化技術是基於上述群體技術有機融合的一種綜合技術,而不是機械技術、微電子技術以及其它新技術的簡單組合、拼湊。這是機電一體化與機械加電氣所形成的機械電氣化在概念上的根本區別。機械工程技術有純技術發展到機械電氣化,仍屬傳統機械,其主要功能依然是代替和放大的體力。但是發展到機電一體化後,其中的微電子裝置除可取代某些機械部件的原有功能外,還能賦予許多新的功能,如自動檢測、自動處理信息、自動顯示記錄、自動調節與控制自動診斷與保護等。即機電一體化產品不僅是人的手與肢體的延伸,還是人的感官與頭腦的眼神,具有智能化的特徵是機電一體化與機械電氣化在功能上的本質區別。

2、機電一體化的發展狀況
機電一體化的發展大體可以分為3個階段。20世紀60年代以前為第一階段,這一階段稱為初級階段。在這一時期,人們自覺不自覺地利用電子技術的初步成果來完善機械產品的性能。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戰爭刺激了機械產品與電子技術的結合,這些機電結合的軍用技術,戰後轉為民用,對戰後經濟的恢復起了積極的作用。那時研製和開發從總體上看還處於自發狀態。由於當時電子技術的發展尚未達到一定水平,機械技術與電子技術的結合還不可能廣泛和深入發展,已經開發的產品也無法大量推廣。
20世紀70~80年代為第二階段,可稱為蓬勃發展階段。這一時期,計算機技術、控制技術、通信技術的發展,為機電一體化的發展奠定了技術基礎。大規模、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和微型計算機的迅猛發展,為機電一體化的發展提供了充分的物質基礎。這個時期的特點是:①mechatronics一詞首先在日本被普遍接受,大約到20世紀80年代末期在世界范圍內得到比較廣泛的承認;②機電一體化技術和產品得到了極大發展;③各國均開始對機電一體化技術和產品給以很大的關注和支持。
20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了機電一體化技術向智能化方向邁進的新階段,機電一體化進入深入發展時期。一方面,光學、通信技術等進入了機電一體化,微細加工技術也在機電一體化中嶄露頭腳,出現了光機電一體化和微機電一體化等新分支;另一方面對機電一體化系統的建模設計、分析和集成方法,機電一體化的學科體系和發展趨勢都進行了深入研究。同時,由於人工智慧技術、神經網路技術及光纖技術等領域取得的巨大進步,為機電一體化技術開辟了發展的廣闊天地。這些研究,將促使機電一體化進一步建立完整的基礎和逐漸形成完整的科學體系。
我國是從20世紀80年代初才開始在這方面研究和應用。國務院成立了機電一體化領導小組並將該技術列為「863計劃」中。在制定「九五」規劃和2010年發展綱要時充分考慮了國際上關於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發展動向和由此可能帶來的影響。許多大專院校、研究機構及一些大中型企業對這一技術的發展及應用做了大量的工作,不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與日本等先進國家相比仍有相當差距。
3.機電一體化的發展趨勢
機電一體化是集機械、電子、光學、控制、計算機、信息等多學科的交叉綜合,它的發展和進步依賴並促進相關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因此,機電一體化的主要發展方向如下:
3.1智能化
智能化是21世紀機電一體化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人工智慧在機電一體化建設者的研究日益得到重視,機器人與數控機床的智能化就是重要應用。這里所說的「智能化」是對機器行為的描述,是在控制理論的基礎上,吸收人工智慧、運籌學、計算機科學、模糊數學、心理學、生理學和混沌動力學等新思想、新方法,模擬人類智能,使它具有判斷推理、邏輯思維、自主決策等能力,以求得到更高的控制目標。誠然,使機電一體化產品具有與人完全相同的智能,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但是,高性能、高速的微處理器使機電一體化產品賦有低級智能或人的部分智能,則是完全可能而又必要的。
3.2模塊化
模塊化是一項重要而艱巨的工程。由於機電一體化產品種類和生產廠家繁多,研製和開發具有標准機械介面、電氣介面、動力介面、環境介面的機電一體化產品單元是一項十分復雜但又是非常重要的事。如研製集減速、智能調速、電機於一體的動力單元,具有視覺、圖像處理、識別和測距等功能的控制單元,以及各種能完成典型操作的機械裝置。這樣,可利用標准單元迅速開發出新產品,同時也可以擴大生產規模。這需要制定各項標准,以便各部件、單元的匹配和介面。由於利益沖突,近期很難制定國際或國內這方面的標准,但可以通過組建一些大企業逐漸形成。顯然,從電氣產品的標准化、系列化帶來的好處可以肯定,無論是對生產標准機電一體化單元的企業還是對生產機電一體化產品的企業,規模化將給機電一體化企業帶來美好的前程。
3.3網路化
20世紀90年代,計算機技術等的突出成就是網路技術。網路技術的興起和飛速發展給科學技術、工業生產、政治、軍事、教育義舉人么日常生活都帶來了巨大的變革。各種網路將全球經濟、生產連成一片,企業間的競爭也將全球化。機電一體化新產品一旦研製出來,只要其功能獨到,質量可靠,很快就會暢銷全球。由於網路的普及,基於網路的各種遠程式控制制和監視技術方興未艾,而遠程式控制制的終端設備本身就是機電一體化產品。現場匯流排和區域網技術是家用電器網路化已成大勢,利用家庭網路(home net)將各種家用電器連接成以計算機為中心的計算機集成家電系統(computer integrated appliance system, CIAS),使人們在家裡分享各種高技術帶來的便利與快樂。因此,機電一體化產品無疑朝著網路化方向發展。
3.4微型化
微型化興起於20世紀80年代末,指的是機電一體化向微型機器和微觀領域發展的趨勢。國外稱其為微電子機械繫統(MEMS),泛指幾何尺寸不超過1cm3的機電一體化產品,並向微米、納米級發展。微機電一體化產品體積小 、耗能少、運動靈活,在生物醫療、軍事、信息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微機電一體化發展的瓶頸在於微機械技術,微機電一體化產品的加工採用精細加工技術,即超精密技術,它包括光刻技術和蝕刻技術兩類。
3.5綠色化
工業的發達給人們生活帶來了巨大變化。一方面,物質豐富,生活舒適;另一方面,資源減少,生態環境受到嚴重污染。於是,人們呼籲保護環境資源,回歸自然。綠色產品概念在這種呼聲下應運而生,綠色化是時代的趨勢。綠色產品在其設計、製造、使用和銷毀的生命過程中,符合特定的環境保護和人類健康的要求,對生態環境無害或危害極少,資源利用率極高。設計綠色的機電一體化產品,具有遠大的發展前途。機電一體化產品的綠色化主要是指,使用時不污染生態環境,報廢後能回收利用。
3.6系統化
系統化的表現特徵之一就是系統體系結構進一步採用開放式和模式化的匯流排結構。系統可以靈活組態,進行任意剪裁和組合,同時尋求實現多子系統協調控制和綜合管理。表現之二是通信功能的大大加強,一般除RS232外,還有RS485、DCS人格化。未來的機電一體化更加註重產品與人的關系,機電一體化的人格化有兩層含義。一層是,機電一體化產品的最終使用對象是人,如何賦予機電一體化產品人的智能、情感、人性顯得越來越重要,特別是對家用機器人,其高層境界就是人機一體化。另一層是模仿生物機理,研製各種機電一體花產品。事實上,許多機電一體化產品都是受動物的啟發研製出來的。
4.結語
綜上所述,機電一體化的出現不是孤立的,它是許多科學技術發展的結晶,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當然,與機電一體化相關的技術還有很多,並且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技術相互融合的趨勢將越來越明顯,機電一體化技術的廣闊發展前景也將越來越光明。

5.參考文獻
1. 李建勇.機電一體化技術.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2. 李運華.機電控制.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3.
3. 高鍾毓.機電控制工程.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4. 劉助柏.知識創新思維方法論.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9.

機電一體化又稱機械電子學,亦可稱為機電整合,英語稱為Mechatronics,它是由英文機械學Mechanics的前半部分與電子學Electronics的後半部分組合而成。機電一體化最早出現在1971年日本雜志《機械設計》的副刊上,隨著機電一體化技術的快速發展,機電一體化的概念被我們廣泛接受和普遍應用。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機電一體化技術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現在的機電一體化技術,是機械和微電子技術緊密集合的一門技術,他的發展使冷冰冰的機器有了人性化,智能化。

機電一體化的技術基礎是來自機械製造和電子,並配合電腦軟體,因此是整合了機械、電子、電機和電腦等相關領域的一種多門的技術。

機電一體化主要研究目的是把機械技術與微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有機地結合為一體,實現整個系統的最優化。機電一體化可以充分發揮機械技術、微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各自的長處和特點,促進機械產品的更新換代。機械電子學系統主要由機械主體、感測器、信息處理和執行機構等部分組成。較高級的系統不但有硬體,而且還有相應的軟體,利用軟體技術可以實現硬體難以實現的功能,使機械繫統增加柔性。典型的機械電子系統有數控機床、加工中心、工業機器人等。機械電子學技術除用於單個機器、設備或一般的生產系統的技術改造之外,還用於柔性製造系統、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工廠自動化、辦公自動化、家庭自動化等方面。

機電一體化技術具體內容

(1)機械技術

機械技術是機電一體化的基礎,機械技術的著眼點在於如何與機電一體化技術相適應,利用其它高、新技術來更新概念,實現結構上、材料上、性能上的變更,滿足減小重量、縮小體積、提高精度、提高剛度及改善性能的要求。在機電一體化系統製造過程中,經典的機械理論與工藝應藉助於計算機輔助技術,同時採用人工智慧與專家系統等,形成新一代的機械製造技術。

(2)計算機與信息技術

其中信息交換、存取、運算、判斷與決策、人工智慧技術、專家系統技術、神經網路技術均屬於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

(3)系統技術

系統技術即以整體的概念組織應用各種相關技術,從全局角度和系統目標出發,將總體分解成相互關聯的若干功能單元,介面技術是系統技術中一個重要方面,它是實現系統各部分有機連接的
保證。

(4)自動控制技術

其范圍很廣,在控制理論指導下,進行系統設計,設計後的系統模擬,現場調試,控制技術包括如高精度定位控制、速度控制、自適應控制、自診斷校正、補償、再現、檢索等。

(5)感測檢測技術

感測檢測技術是系統的感受器官,是實現自動控制、自動調節的關鍵環節。其功能越強,系統的自動化程序就越高。現代工程要求感測器能快速、精確地獲取信息並能經受嚴酷環境的考驗,它是機電一體化系統達到高水平的保證。

(6)伺服傳動技術

包括電動、氣動、液壓等各種類型的傳動裝置,伺服系統是實現電信號到機械動作的轉換裝置與部件、對系統的動態性能、控制質量和功能有決定性的影響。

機電一體化系統組成

1、機械本體

機械本體包括機架、機械連接、機械傳動等,它是機電一體化的基礎,起著支撐系統中其他功能單元、傳遞運動和動力的作用。與純粹的機械產品相比,機電一體化系統的技術性能得到提高、功能得到增強,這就要求機械本體在機械結構、材料、加工工藝性以及幾何尺寸等方面能夠與之相適應,具有高效、多功能、可靠和節能、小型、輕量、美觀的特點。

2、檢測感測部分

檢測感測部分包括各種感測器及其信號檢測電路,其作用就是檢測機電一體化系統工作過程中本身和外界環境有關參量的變化,並將信息傳遞給電子控制單元,電子控制單元根據檢查到的信息向執行器發出相應的控制。

3、電子控制單元

電子控制單元又稱ECU(Electrical Control Unit ),是機電一體化系統的核心,負責將來自各感測器的檢測信號和外部輸入命令進行集中、存儲、計算、分析,根據信息處理結果,按照一定的程度和節奏發出相應的指令,控制整個系統有目的地進行。

4、執行器

執行器的作用是根據電子控制單元的指令驅動機械部件的運動。執行器是運動部件,通常採用電力驅動、氣壓驅動和液壓驅動等幾種方式。

5、動力源

動力源是機電一體化產品能量供應部分,其作用是按照系統控制要求向機械繫統提供能量和動力使系統正常運行。提供能量的方式包括電能、氣能和液壓能,以電能為主。

機電一體化技術四大原則

構成機電一體化系統的五大組成要素其內部及相互之間都必須遵循結構耦合、運動傳遞、信息控制與能量轉換四大原則。

1、介面耦合

兩個需要進行信息交換和傳遞的環節之間,由於信息模式不同(數字量與模擬量,串列碼與並行碼,連續脈沖與序列脈沖等)無法直接傳遞和交換,必須通過介面耦合來實現。而兩個信號強弱相差懸殊的環節之間,也必須通過介面耦合後,才能匹配。變換放大後的信號要在兩個環節之間可靠、快速、准確的交換、傳遞,必須遵循一致的時序、信號格式和邏輯規范才行,因此介面耦合時就必須具有保證信息的邏輯控制功能,使信息按規定的模式進行交換與傳遞。

2、能量轉換

兩個需要進行傳輸和交換的環節之間,由於模式不同而無法直接進行能量的轉換和交流,必須進行能量的轉換,能量的轉換包括執行器,驅動器和他們的不同類型能量的最優轉換方法及原理。

3、信息控制

在系統中,所謂智能組成要素的系統控制單元,在軟、硬體的保證下,完成信息的採集、傳輸、儲存、分析、運算、判斷、決策,以達到信息控制的目的。對於智能化程度高的信息控制系統還包含了知識獲得、推理機制以及自學習功能等知識驅動功能。

4、運動傳遞

運動傳遞使構成機電一體化系統各組成要素之間,不同類型運動的變換與傳輸以及以運動控制為目的的優化。

機電一體化發展--光機電一體化(Opto-mechatronics)

在激光技術與微型計算機為代表的微電子技術迅速發展,向機電工業領域迅猛滲透,與機電技術深度結合的現代工業的基礎上,綜合應用機械技術,微電子技術,信息技術,自動控制技術,感測控制技術,電力電子技術,介面技術及軟體編程技術等群體技術,從系統的觀點出發,根據系統功能目標和優化組織結構目標,以智能,動力,結構,運動和感知組成要素為基礎,在高功能,高質量、高精度、高可靠性、低能耗意義上實現多種技術功能復合的系統工程技術。

光機電一體化技術是由機械技術與激光-微電子等技術揉合融匯在一起的新興技術。它與傳統的機械產品比較,主要有以下特徵:

1、綜合性與系統性

光機電一體化是一門跨學科的邊緣科學,它是激光技術、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與機械技術結合而成的綜合性高技術。這種多種技術的綜合及多個部分的組合,使得光機電一體化技術及產品更具有系統性、完整性和科學性。其各個組成部分如機械技術、微電子技術、自動控制技術、信息技術、感測技術、電力電子技術、介面技術、模擬量與數字量交換技術以及軟體技術等在綜合成一個完整的系統中相互配合有嚴格的要求,這就需要取長補短,不斷向理想化方向發展。其結果使原來各種技術揚長避短,更趨於合理。

2、多層次,覆蓋面廣

光機電一體化是一個總的技術指導思想,它不僅體現在
一些機電一體化的單機產品之中,而且貫穿於工程系統設計之中。從簡單的單台光機電一體化產品,到現代工業中的柔性加工系統;從簡單的單參數顯示,到復雜的多參數、多級控制;從機械零部件連續自動熱處理生產線,到各種現代高速重型機械自動化生產線等,光機電一體化技術都有不同層次、覆蓋面很廣的應用領域。對於工程系統,需成套地進行開發和製造。對於光機電一體化單機產品(設備),應採用簡繁並舉、高低級並存的多層次發展途徑。可發展功能附加型的低級產品;也可發展功能替代型的中級產品;還可發展機電融合型的高級產品,成為前所未有的新一代產品。

3、結構簡化,方便操作

光機電一體化技術可位過去靠機械傳動鏈連接的各個相關動作部分,改用幾台電機分別驅動,或用電力電子器件,或用電子電控裝置進行相關動作控制來實現。因此,使機械結構大大簡化,甚至使有些機械結構"脫胎換骨",產生了質的變化。光機電一體化技術使得操作人員擺脫了以往必須按規定操作程序或節拍頻繁緊張地進行單調重復操作的工作方式,能以靈活方便地按需控制和改變生產操作程序。任何一台光機電一體化裝置或系統各個相關傳動機構的動作及功能協調關系,可由預設的程序一步一步地由電子控制系統指揮,如數控機床、柔性加工系統(FMS)等。有些光機電一體化裝置,可實現操作全自動化,如工業機器人、印製電路板數控高速鑽床等。有些更高級的光機電一體化系統,還可通過被控對象的數學模型以及根據任何時刻外界各種參數的變化情況,隨機自尋最佳工作程序、動作程度和快慢以及協調關系,以實現最優化工作及最佳操作,例如微機控制的熱連軋機鋼板測厚自控系統、電梯群控系統、智能機器人等。

4、精度提高,功能增加

光機電一體化技術使機械傳動部件減少,因而使機械磨損及配合間隙等所引起的動作誤差大大減小,同時由於採用了電子技術,反饋控制水平的提高並能進行高速處理,可通過電子自動控制系統精確地按預設量使相應機構動作,因各種干擾因素造成的誤差,又可通過自控系統自行診斷、校正、補償去達到靠單純機械方式所不能實現的工作精度。因而光機電一體化產品應用領域寬,適用面廣,易於滿足各種需要。電子技術的引入,使產品面貌發生巨大變化,電子裝置能按照入的意圖進行自動控制、自動檢測、信息採集及處理、調節、修正、補償、自診斷、自動保護直至自動記錄、顯示、列印工作結果。通過改變程序、指令等軟體內容而無需改動硬體部分就可變換產品的功能,使機械控制功能內容的確定和變化趨軟體比"和"智能化"。

5、高可靠性,高穩定性和高使用壽命

傳統的機械裝置的運動部分,一般都伴隨著磨損及運動部件配合間隙所引起的動作誤差,而發出由於可動摩擦、撞擊、振動等引起的聲響(雜訊),這顯然影響裝置的壽命、穩定性和可靠性。而光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應用,使裝置的可動部件減少,磨損也大為減少,像集成化接近開關甚至無可動部件、無機械磨損。因此,裝置的壽命提高,故障率降低,從而提高了產品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有些光機電一體化產品甚至做到不需維修或者具有自診斷功能。

6、開發上的知識密集性

研製開發光機電一體化產品往往要涉及許多學-科和專業知識,如數學、物理學、化學、聲學、機械工程學、電力電子學、電工學、系統工程學、光學、控制論、資訊理論和計算機
科學等多門學科以及各門類的專業知識。比如人們很熟悉的靜電復印機、彩色印像機等,就是一種由機、電、光、磁、化學等多種學科和技術復合創新的新型產品。設計這類產品的工程技術人員對自身的知識結構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現代化的技術更需要現代化的人才來掌握和開發它。需要發揮多種功能的先進設備、必然要賦予它多種知識和智慧。</P p>
追問:
呵呵,偉大的政治老師來上課噠,哇卡卡呵,額,謝噠,太多了,網上有的是,我還是讀這個吧,拜!~~~

閱讀全文

與豐艾機械加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黑龍江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 瀏覽:210
機械化養護中心 瀏覽:838
上海特種設備管理 瀏覽:48
機械師改槍 瀏覽:181
機械化剪紙 瀏覽:757
美燃環保設備 瀏覽:809
濟南北斗星數控設備有限公司 瀏覽:838
自動噴塗機械手 瀏覽:457
中小型農業機械加工項目建議書 瀏覽:251
不銹鋼加工設備市轉讓 瀏覽:441
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 瀏覽:110
扳手機械原理 瀏覽:61
凱格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瀏覽:61
廣毅機電設備 瀏覽:805
重慶三陽辦公設備有限公司 瀏覽:494
華技達自動化設備 瀏覽:631
東莞石碣自動化設備廠 瀏覽:131
機械制圖陳列櫃 瀏覽:246
鄭州奧鑫游樂設備公司 瀏覽:733
美邦環保設備有限公司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