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加工製造 > 趙軍機械制圖

趙軍機械制圖

發布時間:2021-10-19 17:19:46

㈠ 七年級上冊期末歷史與社會復習資料(浙教版)

1.各知識點梳理:
⑴我的家在哪裡
①構成社區的要素:相對固定的區域、一定數量的人口以及居民具有共同的區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關的利益和比較密切的交往。P6
②地圖的三要素:P7-8
A.方向:地圖上常用的定向方法有三種。
「一般定向法」是地圖上普遍採用的方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指向標定向法」是在特定條件下所採用的方法,它的畫法有多種,但必須標注出正北方向。
「經緯網定向法」是最准確的定向方法。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的弧線叫經線,與赤道平行的線叫緯線。在地球儀上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B.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地距離之比,又叫做「縮尺」。地圖上的比例尺,通常有三種表示形式。
線段式。例如,0 10 20千米
文字式。例如,「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50千米」 。
數字式。例如,1:10000 。
比例尺越大,地圖包括的實地范圍越小,表示的地理事物越詳細;比例尺越小,地圖包括的實地范圍越大,表示的地理事物越粗略。注意單位的換算,1千米=100000厘米。
C.圖例和注記:地圖上用來表示地理事物的符號叫圖例;地圖上用作說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數字,叫做注記。
③社區的主要功能:政治、經濟、文化和管理功能。
⑵多種多樣的社區 P10-13
①社區的主要類型:功能社區、自然社區、行政社區。
②社區的差異:社區間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一是規模不同;二是特色各異,包括城鄉之間及城市內部之間的差異。
③社區間的聯系:不同區域間的聯系不僅表現在物產方面,還表現在經濟、文化、信息等各個方面。
⑶從地圖上獲取信息 P14-17
①常見地圖:
政區圖:按制圖區域的大小,可分世界政區圖、大洲政區圖、國家政區圖和地區政區圖等。
地形圖:常見的地形圖有等高線地形圖和分層設色地形圖。
旅遊圖:向人們提供旅遊項目、旅遊景點數量和特徵、交通線路、旅遊服務設施等信息。
②讀圖步驟:
首先看比例尺和圖例,了解地圖內容的詳略程度,熟悉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種符號;
然後概略地了解整個地區的一般特徵;
最後分要素、地區詳細閱讀。
2.具體事例點撥:
⑴請仔細觀察,然後完成下列表格。
數字式 線段式 文字式
1:250000

0 10 20千米

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500千米
⑵把下列社區與其相對應的類型用線連接起來
農村
生活小區 功能社區
街道
城市 自然社區
大學區
農場
高科技園
縣 行政社區
工業區
⑶請你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合適的地圖。
杭州的小光准備暑假到西安去旅遊 旅遊景區圖
小紅想找摩納哥的位置 世界政區圖
小靜向同學介紹黃山的主要景點 中國交通旅遊圖
第二單元復習
1、地球上海洋占據了71%,而陸地只佔據了29%。P20
2、地球中面積廣大的陸地是大陸,其中世界上最大的陸地是歐亞大陸。面積較小的陸地是島嶼。世界上最大的島嶼是格陵蘭島。三面環水,一面與大陸相連的是半島,世界上最大的半島是阿拉伯半島。世界上最大的群島是馬來群島。
3、請掌握世界七大洲的面積大小順序和在地圖上的位置。世界上最大的洲是亞洲,最小的洲是大洋洲。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都在東半球,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極洲在東西半球各一半。亞洲、歐洲、北美洲在北半球,大洋洲、南美洲和南極洲在南半球。非洲則剛好在南北半球一半。P21
4、請掌握世界四大洋的面積大小和在地圖上的位置。要求在紙上能畫出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明確洋與洲之間的位置。如被歐洲、北美洲、亞洲所包圍的洋是北冰洋等。世界上最大的洋是太平洋、最小的洋是北冰洋。跨經度最廣的是北冰洋和南極洲。
5、請掌握世界上的一些海峽名稱及它們的位置。直布羅陀海峽、馬六甲海峽、白令海峽、英吉利海峽、麥哲倫海峽、德雷克海峽、台灣海峽、瓊州海峽、黑海海峽。
6、請掌握世界上洲與洲之間的分界線、洋與洋之間的分界線。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南北美洲的分界線。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分界線、太平洋與北冰洋之間的分界線、太平洋與大西洋之間的分界線。(閱讀課後圖冊)
7、世界上最高的山脈是喜馬拉雅山脈,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瑪峰,它位於中國與尼泊爾之間。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南美洲),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亞洲)。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亞馬孫平原(南美洲),世界上最長的山系是科迪勒拉山系,世界上最長的山脈是安第斯山脈。世界上最長的河是尼羅河(非洲)。
8、世界氣候 P25
緯度 氣候類型 氣候特點
大致在南北緯30ο之間 熱帶雨林氣候 全年高溫多雨
熱帶草原氣候 全年高溫,一年有明顯的干、濕兩季
熱帶季風氣候 全年高溫,一年有明顯的旱、雨兩季
熱帶沙漠氣候 全年高溫,乾旱少雨,甚至幾年不下雨
大致在南、北緯30-40度之間 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
地中海氣候 夏季乾旱炎熱,冬季溫和多雨
南北緯40-60度之間 溫帶季風氣候 冬季寒冷乾燥,夏季暖熱多雨
溫帶大陸性氣候 乾旱少雨,夏季炎熱,冬季嚴寒,氣溫年變化大
溫帶海洋性氣候 終年濕潤,冬雨較多,冬不冷夏不熱,氣溫年變化小
南北極圈附近 亞寒帶大陸性氣候 冬季漫長而嚴寒,暖季短促,降水集中在暖季
極地附近 極地氣候 終年嚴寒,皆為冬季
主要分布在高原、山地之上 高山氣候 隨著高度增加,氣候垂直變化非常明顯
9、了解世界氣候類型圖中亞洲的氣候類型分布,尤其是阿拉伯半島、中國和非洲、歐洲的氣候類型。P25-26
10、自然環境主要是由地形和氣候兩個要素構成,組成了世界自然景觀的地區差異。
11、氣候的主要兩個要素是氣溫和降水。植物和動物對當地的氣候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尤其是植物。(掌握世界上主要的氣候類型區中的動物)
12、請掌握亞洲的主要地形區。P29
13、中國的位置是:位於北半球、東半球。大部分位於中緯度帶,小部分位於低緯度帶;大部分位於北溫帶,小部分位於熱帶。位於亞洲的東部,東西跨經度達62度,南北跨緯度達50度。瀕臨太平洋,背靠歐亞大陸。地理位置的特點是海陸兼備。這種地理位置的優點是:見書本P41頁。
14、世界三大人種是白色人種、黃色人種、黑色人種。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人種是白色人種。南北美洲(美國以南的美洲叫拉丁美洲)的原始居民是印第安人,他們屬於黃色人種。世界人種分布的特點:既有大范圍的集中,又有小范圍的散布。(請掌握三大人種的特點)P30
15、世界上有近200個國家。國旗和國歌是一個國家的象徵。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是俄羅斯、面積最小的國家是梵蒂岡(都位於歐洲)。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是中國,世界上人口最少的國家是梵蒂岡。
16、國界線范圍內的鄰陸、鄰水、鄰海和鄰空,總稱領土。世界面積最大的六個國家順序請掌握。P32
17、世界上可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其中整個非洲和拉丁美洲以及絕大部分的亞洲的國家屬於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大洋洲和亞洲的日本。P33
18、世界上國與國之間要互相聯系和交往,共同解決世界問題。採取的措施可從國際法律、經濟(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等有關方面來回答。(請說出幾個世界組織的名稱及主要的情況)P33-34
19、東西半球的劃分是以東經160度和西經20度來劃分的。南北半球的劃分是以赤道來劃分。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東經的代號是E,西經的代號是W,北緯的代號是N,南緯的代號是S。經線和緯線是互相垂直的,經線的形狀是半圓,而緯線的形狀是圓或點。判斷經緯網中的東西經度的方法是從左到右,度數在不斷減小的是西經,度數在不斷增加的是東經。而南北緯線的判斷則是從下往上,度數在不斷減小的是南緯,度數在不斷增加的是北緯。
20、地球每轉10需要4分鍾,即轉150需要1小時,我國東西之間跨經度達62度,則東西之間時間相差4個小時多。其中0度經線又叫本初子午線,是通過英國格林尼治天文台。世界上又把西經7.5度——東經7.5度之間的地區叫零時區(中時區),向東可以劃分為11個半時區,向西也可以劃分為11個半時區,加起來正好是24個時區,相鄰兩個時區時間相差1個小時。英國倫敦為零時區,北京為東八區(中國時區相差4個時區)。東京為東九區。
21、高中低緯度帶的劃分和地球上五帶的劃分請掌握。由此來練習掌握地球上的某一個點的位置。(給出某一個點的經緯度,判斷它位於什麼半球,什麼緯度帶,什麼溫度帶)P36
第三單元復習
1、我國陸地面積是960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與歐洲面積最接近).面積最大的六個國家是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
2、我國的四個端點是:最東端是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最西端是新疆的帕米爾高原。最北端是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最南端是曾母暗沙 P40
3、要求掌握中國的14個鄰國和隔海相望的六個國家在地圖上的位置。P40-41
4、我國最大的島嶼是台灣島,第二大島是海南島,第三大島是崇明島。最大的群島是舟山群島。我國的兩大內海是渤海和瓊州海峽。
5、我國的行政區劃分為三級:第一級是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特別行政區。第二級是縣、市、區、自治縣等。第三級是鄉、鎮、街道。我國共有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共有34個行政區劃。P42-43
6、要求熟記我國34個行政區劃的全稱、簡稱、省級行政中心以及在地圖上的位置和它們的形狀。P42-43
7、我國跨經度最廣的省區是內蒙古自治區。最南的省區是海南省,最北的省區是黑龍江,最西的省區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最東的省區是黑龍江。鄰國最多的省區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8個)。鄰省最多的省區是內蒙古自治區和陝西省。浙江省的鄰省是江蘇、上海、安徽、江西、福建。我國面積最大的省區是新疆。
8、2000年我國的人口已達12.9億,約佔世界的22%。我國的人口密度是134人/平方千米,是世界的3倍。P44
9、我國的人口地理分界線是黑河——騰沖。此線以東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少。P45
10、我國民族有56個,其中少數民族是55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廣西壯族。人口超過100萬以上的少數民族有18個,人口超過100萬以上的民族有19個。
11、我國民族分布的特點是:大雜居,小聚居。漢族人口多集中在東部和中部地區。而少數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東北的邊疆地區。P45-46
12、我國少數民族分布最多的省區是雲南省。少數民族中「回族」以普通話為本民族的共同語言。分布最廣的少數民族是「回族」。
13、五個自治區的少數民族要求掌握,並了解他們的風俗習慣、節日、服裝、信仰的宗教。
14、我國的地形類型有五種:山地、平原、高原、丘陵、盆地。我國地形的特點是: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約佔全國面積的2/3;地勢西高東低,逐級降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
15、我國的氣候類型有五種: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高原高山氣候。我國氣候的特點是:氣候復雜多樣,各地氣候差異顯著。P50
16、請掌握我國主要的地形區及它們的特點。並明確它們在哪一級階梯中。P48-49
17、正由於我國地勢是西高東低,所以影響到我國的氣候東部降水量比西部豐富,東部氣溫比西要溫暖。也影響到我國的河流大致是自西向東流。
18、正由於我國的氣候復雜多樣,影響到世界上絕大多數農作物可以在我國種植。
19、請掌握我國氣候的分布。尤其是舟山的氣候類型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舟山的地形主要是以丘陵為主。
20、夏季風氣候具有雨熱同期的特點。夏季風可以帶來豐沛的降水,而且是氣溫較高的時期。所以季風區與世界同緯度相比,氣候比較濕潤;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但由於季風氣候的不穩定性,它會給我們帶來洪澇或乾旱這樣的自然災害。P51
21、掌握夏季風和冬季風的性質、風向、發源地。P50
22、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為:大興安嶺、陰山山脈、賀蘭山脈、巴顏喀拉山脈、岡底斯山脈。這線以東為季風區,以西為非季風區。
23、黃河 上、中、下游各段的水文特徵
各段 范圍 水文特徵
上游
巴顏喀拉山北麓——
內蒙古河口鎮 1、上源段:水量小、水清流緩2、峽谷段:水流急、峽谷多、水能豐富、水量大增3、河套段:水量減少、水利工程發達。
中游 內蒙古河口鎮——河南孟津 水量大,河水洶涌,泥沙大量流失
下游
河南孟津——黃河入海口 流速減慢、泥沙大量沉積、形成了世界上罕見的地上河。
24、如何治理黃河?關鍵在於治沙 P54
(1)、在中游黃土高原地區,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和修築梯田等水土保持工作。(2)、在下游培修大堤,「引黃淤灌」。
(3)、在上、中游幹流上興建一系列如:龍羊峽、劉家峽、青銅峽、三門峽等水利樞紐工程,初步發揮了防洪、灌溉、發電等效益。
25、黃河、長江比較
項目 長 江 黃 河
源頭 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 巴顏喀拉山北麓
入海 東海 渤海
幹流長度 6300千米 第一大河 5400千米 第二長河
流經省區 青、川、藏、滇、渝、鄂、
湘、贛、皖、蘇、滬(11個) 青、川、甘、寧、內蒙古、
晉、陝、豫、魯(9個)
水系形狀 「之」字形 巨大的「幾」字
上、中、下各段劃分 源頭——湖北宜昌——江西湖口——入海口 源頭——內蒙古河口鎮——河南孟津——入海口
主要支流 上游:雅礱江、岷江、嘉陵江、烏江.
中游:漢江、湘江、贛江 上游:洮河、湟水
中游:汾河、渭河
主要水利工程 上游:二灘、三峽、葛洲壩
中游:丹江口(漢水) 上游:龍羊峽、劉家峽、青銅峽
中游:三門峽、小浪底
26、長江是中國最重要的內河航運大動脈,是內河航運中運輸量最大的河流。有「黃金水道」之稱。P55
27、長江流經的主要地形單元有青藏高原、橫斷山脈、四川盆地、雲貴高原、巫山、長江中下游平原。P48
28、防洪是綜合治理長江的首要任務,措施可以有:加固江防大堤,興建水庫,疏浚河道,中上游禁止砍伐樹木。
29、著名的水利樞紐工程有:黃河小浪底(黃河的中游),長江三峽工程(全國最大的),及長江的葛洲壩(兩個都位於長江的上游)
30、我國南方與北方的范圍:東部季風區,以秦嶺—淮河為分界線
31、南、北方兩地的差異:P60-61
比較項目 南方 北方
一月均溫
(高於或低於0℃) 高於0℃ 低於0℃
年均降水量
(大於或小於800毫米) 大於800毫米 小於800毫米
土地類型 水田 旱地
主要農作物 水稻、甘蔗、油菜 小麥、玉米、甜菜、花生
人們的主食 米飯 麵食
建築風格 「人字形」屋頂,多敞口 平頂居多,多封閉、嚴實
32、我國東部和西部的范圍:西部地區為5個自治區,1個直轄市,6個省。請掌握哪些省區屬於西部。P62
33、東部和西部各自在經濟發展方面的優勢:P63
東部:資金雄厚,技術力量強大,管理經驗豐富,人才多,交通便利。
西部:面積廣大,資源豐富,可以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34、游歷華夏(不同運輸方式的特點)
鐵路:運量大,速度較快,運費較低,受自然條件影響小;
公路:機動靈活,速度較快,對自然條件適應性強;
水運:運量大,運費便宜,速度較慢,受天氣條件影響較大;
航空:運量小,速度快,運價高;
管道運輸:運量大,運費低,安全可靠,受自然條件影響小。
35、請把南北差異的情況運用到具體的人們的生活生產中去。
特別要注意的知識點:
1、俄羅斯與印度同我們中國各有兩段邊界是相連的。
2、中國有鄰國最多的省區是新疆。
3、在34個省級行政區中,新疆的面積最大,佔全國總面積的六分之一;內蒙古自治區是跨經度最多的省區;甘肅省鄰三個自治區(新疆,內蒙古、寧夏);雲南省是我國少數民族分布最多的省;我國領土的最東端和最北端都在黑龍江省;長江和黃河都流經的省區是青海和四川;長江的上游和中游都流經的省是湖北省;
4、容易使我們記錯的幾個簡稱:山西省-晉-太原;安徽省-皖-合肥;福建省-閩-福州;江西省-贛-南昌;河南省-豫-鄭州;湖北省-鄂-武漢;湖南省-湘-長沙;廣東省-粵-廣州;貴州省-貴或黔-貴陽;雲南省-雲或滇-昆明;陝西省-陝或秦-西安;
5、我國的重要的幾條地理分界線:
中國的人口分界線:黑河――騰沖一線;中國的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風底斯山一線;中國的南方與北方的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中國地勢第一階梯與第二階梯的分界線: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一線;中國地勢第二階梯與第三階梯的分界線: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
6、世界人種分布的特點:大范圍的集中,又有小范圍的散布;中國人口分布的特點:人口分布不均勻,東密西疏;中國各民族在地區分布上的特點是:大雜居、小聚居。
7、沿北緯32度線,從西向東,我們能看到:喜馬拉雅山、青藏高原、橫斷山、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這條線是我國最典型的地勢三階分布)。P49
8、造成中國氣候南北差異的主要原因是緯度位置的影響;造成中國降水東西差異的主要原因是海陸位置的影響。
9、造成同緯度的兩個地方(如中國南方的珠江流域和西亞的阿拉伯半島)氣候、降水的差異是兩地海陸位置的不同及受季風的影響.P51
第四單元復習
1.各知識點梳理:
⑴家住平原P70-73
①湄南河平原的自然環境、氣候條件及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特點:
湄南河平原水網密布,土壤深厚、肥沃;氣候高溫多雨;生產水平普遍較低,水稻生產主要靠人力完成;村莊內傳統的民居大多就地取材,以木、竹為主,用木樁支撐,懸空架設;人們崇尚」穀神」」稻母」等神靈,能夠團結互助,關愛弱者,以共度難關.
②美國中部平原農場的生活圖景:
A.人們居住得比較分散。
B.勞動人手不多。
C.農業生產主要是機械化作業。
D.人們生活水平較高。
③湄南河平原和美國中部平原的差異:
內容 泰國湄南河平原 美國中部平原
地理位置 亞洲東南部 北美洲中部
人口密度 密集 分散
主要農作物 水稻 小麥、玉米、大豆等
農業生產方式 精耕細作 機械化作業
生活水平 較低 較高
⑵與山為鄰P74-77
①天山山體從山麓到山頂不同的自然景觀:
從山麓到山頂依次是荒漠、草地、森林(闊葉林——針葉林)、草地、雪山。P74
②元陽縣發展水稻生產的有利條件:
A.元陽縣位於哀牢山區,這里一年四季都有來自印度洋的水汽,加上元江的水汽蒸騰升空,形成雲雨,常年不斷的雨水,為水稻的生產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B.合理的引水渠道,使雨水得到了有效利用,灌溉了層層疊疊的梯田。
③盧卡索的旅遊業對當地人們生活的影響:
有利方面:A.人們能在家鄉找到比較理想的工作,避免了外出打工的辛勞;B.能有較高的經濟收入,提高生活水平;C.帶動了當地相關產業的發展,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不利方面:A.盲目和過度開發旅遊資源,造成旅遊區生態環境的破壞,進而影響到當地人民的生活;B.生態環境的破壞,將影響到該地區長遠的發展。
⑶傍水而居P78-83
①太湖流域最初的形成、發展情況:
農村百姓進行交易活動的場所、貨物的集散地——交易的頻繁、交易人數的增多、商品的豐富——出現店鋪、街道、簡單的手工作坊——出現以從事商業和手工業為生的人——出現小城鎮。
②與過去相比,大魚島漁村的生產、生活變化情況:
生產方面的變化:A.由單一捕撈到人工養殖、耕海牧魚;B.由木製帆船到機動漁輪;C.由簡陋漁具到新式網具;D.由個體打魚到漁業集團公司的大規模生產;E.由對水產單一腌制到冷藏、加工多樣化;F.由只能在近海捕撈到中海、遠洋捕魚。
生產的變化帶來漁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面的變化:A.由低矮的平房到漁民新村;B.由生活的貧窮到幸福美滿。
③義大利如何因水而生、而興、而美、而危,如何因水再興。
⑷草原人家P83-86
①澳大利亞成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的原因和表現:
原因A.澳大利亞地勢平坦、開闊、乾旱、草原面積廣是發展畜牧業的重要前提條件。
B自流井多,地下水資源豐富,解決了牲畜的引用水。
C動物具有古老性,使羊群缺乏大型野獸的襲擊。
表現A.羊比人多。羊的數量多年來一直在1億只以上,澳大利亞全國人口只有1700萬,平均每人擁有羊6隻以上。
B羊毛量大質優。羊毛產量位居世界第一,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②內蒙古草原人家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特色:(略)P84-85
⑸乾旱的寶地P87-89
①坎兒井的構造及優點:
坎兒井的構造:由豎井、暗渠、明渠、蓄水池四部分組成。
坎兒井的優點:
A.減少強烈的水分蒸發,節約水資源;
B.深埋地下,避免地表污染,保證水質優良;
C.沒有陽光暴曬,水溫較低,是最佳的「清涼劑」;
D.由高向低自流灌溉,不需外加動力。
②絲綢之路的荒廢對現代綠洲農業的發展的啟示:要注意合理利用資源,發展科技採用滴灌等技術,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③絲路明珠和石油寶庫的異同
不同點 絲路明珠 石油寶庫
位置 中國西北部 阿拉伯半島
主要特點 綠洲農業帶來財富 石油資源帶來財富
解決水問題的措施 坎兒井 修建節水灌溉設備、海水淡化廠
農產品 葡萄、哈密瓜、小麥 椰棗、小麥、水稻
相同點 ①氣候乾旱、沙漠多、缺水 ②積極利用和改造環境,使其成為寶地
⑹文明中心——城市P90-95
①國際大都市應具備的條件
應該具備優越的地理位置,以利於發展對外貿易和交流;在國際上具有一定的經濟地位;科學技術比較發達;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具有較高的國際聲譽和良好的國際形象。
②上海成為國際大都市已具備的條件:
上海位於長江的入海口,處在中國海岸線的中部,東臨太平洋,是我國東南沿海著名的港口城市,對外貿易和交流極為方便,其遠洋運輸業連接著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個港口,上海具備成為國際大都市的優越的先天條件;歷代上海人民的不懈努力,使上海這座城市具有極其深厚的文化底蘊;上海在國際上的經濟地位和經濟實力有目共睹: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多家外資金融機構在此設立辦事處,上海是中國外資金融機構數量和種類最多的城市。上海證券業經過長期的發展已日益成熟,上海證券大廈成為我國金融業的標志性建築。
③築波城市建設的成功經驗給我們的啟示:
城市建設必須以人為本,為人們的安全、便利著想,要讓人們感受到精神上的愉悅,所以應該千方百計地改善城市的環境,充實城市的文化生活,營造和睦友善的社區氛圍等。
④巴黎獲得「世界文化藝術之都」美譽的原因:
因為巴黎的藝術是滲透到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中去的,漫遊巴黎的人隨時都能感受到濃濃的、無處不在的藝術氣息。正是巴黎人對藝術的熱愛、欣賞、接納、傳承,才使各種藝術流派在巴黎生根,才使巴黎無論在何時,都能走在世界藝術的前列。
⑺來自家鄉的報告
①描述家鄉的基本點:
基本自然地理特點,如地理位置、地形和氣候特點等。
經濟特點:如主要的物產及其分布。
人文特點:如歷史沿革、名勝古跡、教育科技、著名人物。
2.具體事例點撥:
事例一:我國的長江中下游平原與湄南河平原的自然條件有很多相似之處:長江中下游平原橫卧在長江中下游的兩岸,是我國最富庶的地區之一。這里河流縱橫交錯,湖泊星羅棋布,稻田魚塘遍野,平原表面有一些起伏平緩的山丘。由於地處亞熱帶,又深受季風影響,雨熱同期。
(1)如果你是生活在這里的農民,你會選擇種植哪種農作物?為什麼?
(2)你認為我國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人們的生產生活與湄南河平原地區的人們有哪些相似之處?
點撥:(1)選擇種植水稻。因為這里地處亞熱帶,又受季風影響,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水分充足;地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河流縱橫交錯,湖泊星羅棋布,有利於灌溉和排澇;人口密集,有大量精耕細作的傳統經驗的勞動力。所有這一切,都為水稻的生產提供了良好條件。
(2)都以精耕細作的水稻生產為核心;生產水平都普遍較低,靠人工勞作來完成,因而人口分布都比較密集;在生產和生活中都能團結互助,互相幫助和協作勞動;民居中的屋頂都是「人」字結構;都以稻米為主食;都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稻作文化」。
事例二:連線題:
烏鎮
威尼斯 水鄉古鎮
周庄 耕海牧漁
大魚島村 水上都市
紹興
舟山
事例三:小王在學習了本單元的知識後決定對自己的家鄉展開一次調查,以了解本地自然條件和社會生活的主要特點及其顯著變化。為此他選擇了一個調查題目:××服裝業的發展。
他有許多問題要解決,也許有了你的幫助,小王會進行一次成功的社會調查。
要全面地了解當地的服裝業的發展,他需要做的是:
(1)他可以調查當地人文環境的哪些方面?
(2)他可以通過哪些方式獲取文字資料?
(3)他可以通過哪些方式了解實地狀況?
(4)除此之外,他還可能從哪些方面收集資料?
點撥:
(1)服裝發展的歷史、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狀況、文化對服裝發展的影響等。
(2)上圖書館、上網、報刊、去相關部門。
(3)進行實地調查、訪問服裝業內人士、參觀服裝工廠等。
(4)參觀當地的服裝博物館、進行問卷調查、參加當地的服裝節等。

㈡ 濟源職業技術學院的精品課程

年度 精品課程 所在系部 主持人 2003年 網路建設與維護 計算機系 郝小會 2005年 商務談判 經管系 王景山 2006年 無機及分析化學 冶化系 湯長青 2006年 機械制圖與AUTOCAD 機電系 趙軍 2008年 鉛冶金 冶化系 孫中森 2009年 現代企業文化與職業道德 社科部 蘇萬益 2010年 Web編程技術 計算機系 劉秋菊 2010年 導游業務 經管系 韓朝勝

㈢ 初一歷史題的答案

祖國境內的三種遠古居民: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 。

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是元謀人,在雲南省元謀市。距今約一百七十萬年。

北京人過的是群居生活,懂得用天然火 ,還會保存火種。

已掌握磨光和鑽孔技術、人工取火,除了靠採集、狩獵為生,還會捕魚的是山頂洞人。

最早進入氏族公社時期的遠古人類是山頂洞人。

原始農耕生活中的兩個主要遺址半坡和河姆渡。處於長江流域的是河姆渡,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地方,並且在低窪的地方開挖水井,他們住的房屋是桿欄式房屋;處於黃河流域的是半坡,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栗的地方,居民們會製作彩陶,他們住的是半地穴式。

「人文初祖」是指黃帝。

堯舜禹時期,部落聯盟民主推舉首領的方法,叫做禪讓制。

三過家門而不入,治理洪水有功的部落聯盟首領是禹。

我國漫長的原始社會結束在時期禹,隨後建立的第一個王朝是夏。
第二單元: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的變革
夏、商、西周的開國君主分別是禹、湯、周文王。

夏、商的亡國暴君分別是桀和紂。

西周的眾多諸侯,是通過分封制產生的。

世界現存最大的青銅器是司母戊鼎;商朝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瓷器的國家。

「五穀」包括稻、栗、麥、豆、黍。

東周包括春秋和戰國,在春秋時期,第一位稱霸的是齊桓公;決定晉文公成為中原霸主的戰爭是城濮之戰。在戰國初期,晉分為韓、趙、魏。戰國七雄分別是齊 、楚 、燕、韓、趙、魏、秦國。

趙軍大敗之戰後,東方六國再也無力抵禦秦軍的進攻。

春秋時期,我國開始出現鐵農具,到戰國時,使用范圍擴大。春秋末年開始使用牛耕,戰國時進一步推廣。

使得成都平原變得「水旱從人,不知飢饉」,因而獲得了「天府之國」的美稱的水利工程是成都平原。

使得秦國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增強,並發展成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國家的改革是商鞅變法。

戰國時期,各國經過變法,封建制度逐步確立起來,封建地主統治代替了奴隸主貴族統治,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成為社會主要矛盾。

鐵氏三兄弟分別是生鐵、熟鐵、鋼。

商朝人刻在龜甲或獸甲上的文字,被稱為甲骨文,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商周的青銅器上鑄刻的文字,叫做金文或銘文。後來被整理後,字體被稱為大篆。戰國時期,用毛筆蘸墨在竹簡或絲帛上書寫的字體,叫做秦隸。

天文成就方面,甲骨文里有許多日食和月食的記載。今天的農歷又叫夏歷。為了安排農業生產,人們測定出一年24個節氣。

名醫扁鵲的「四診法」包括望、聞、問、切。

屈原是楚國人,其著作是《離騷》。

「鍾鼓之樂」中的鍾是指青銅編鍾。

儒家創始人是孔子,政治的核心學說是仁禮學說,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因材施教和溫故而知新。其言論收在《論語 》。

道家的創始人是老子,認為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他的學說收在《道德經 》。

墨家的創始人是墨子,主張_兼愛、非攻。
法家的創始人是韓非,主張改革,反對空談仁義,提倡法治。

兵家的鼻祖是孫武,著作是《孫子兵法 》。
孟子主張對待自然要用可持續發展觀。

㈣ 評價一下秦始皇和他的軍隊

秦始皇是對中國歷史發展有巨大貢獻的傑出的歷史人物,同時也是一個殘酷的暴君。他的功績是主要方面,但不能因此掩蓋罪惡;他的罪惡是深重的,但也不應因此抹煞其巨大的歷史功績。 秦始皇軍隊500年不倒之謎

今天,軍事專家已經可以根據秦兵馬俑去推測那支令人生畏的軍隊如何作戰了。一動不動的陶土戰士,能告訴我們些什麼呢?
在兵馬俑主力部隊的最前邊,站著三排戰士,可以設想,在長平谷地的秦軍軍陣中,他們最先與趙軍接戰。考古發現,他們曾經裝備的武器一律是遠射用的弩。這些弩兵分為三排,直面成千上萬洶涌而來的敵人。
弓弩的射擊有一條規律,因為臨敵不過三發,敵人往前沖了,這一支箭裝上去以後射出去,你再裝一次,敵人還往前沖,三次箭射出去以後,敵人就沖到面前來了。時空關系就是這樣,所以古代射擊的時候一定要輪番射擊。
這是人們第一次親眼看到秦軍弩兵的作戰隊形。專家認為,他們站成三排是有道理的。可以推測,當第一排射擊的時候,後兩排拉弦搭箭,三排弩兵因此可以輪番射擊。在戰場上,密集的殺傷力最為致命。前排的士兵正在射擊,後排的蹲著准備,一起一伏,配合默契。這顯然是秦弩兵作戰的一個瞬間。在秦軍之後將近2000年,歐洲人還用類似的方法組織火槍手,秦軍很有可能開創了這種經典的連續射擊方式。
從1974年發現兵馬俑以來,考古工作就一直沒有停止。考古人員發現了一條6.3 米長的矛柄遺痕,加上矛頭,完整的長矛接近7米。這種長度的刺殺兵器,端平都十分吃力,秦軍是怎樣用來作戰的呢?
如果用來單兵作戰,7米的長矛根本無法自由格鬥。但是,在古代希臘,亞歷山大的軍隊就以7米2的長矛而聞名,由長矛組成的方陣曾經使他們戰無不勝。專家推測,秦步兵中應當有類似的長矛方陣,長矛的威力在於集體的力量。
不論發生什麼情況,這些士兵都要挺著長矛向前走,前排倒下,後排立即補上,保持方陣不變。可以想像:為了將幾千人、幾萬人變成一個銅牆鐵壁的方陣,士兵們必須要進行嚴格的訓練。從武器和作戰方式來看,長矛手是殺傷力最大的步兵兵種。槍頭如林,方陣如山、巨大的沖擊力不可阻擋。
在兵馬俑坑,考古人員還發現了另外兩種長柄刺殺兵器。
戟的長度在 2 米 80 左右,它實際上是在戈的前邊加裝了矛頭,可以鉤砍,也可以直刺,與長矛手不同,持戟的士兵可以做單兵格鬥,對於他們來說:掌握自由搏擊的技巧和發揮個人才華是最關鍵的。
考古人員發現的第三種長柄兵器叫鈹。它很像插在長桿上的短劍,長度界於戟和長矛之間,在3米5左右,持鈹的士兵很可能也是靠某種隊形去沖擊對手。
從不同的殺傷距離來看,長矛、鈹和戟長短之間既有專業分工,又可以互相保護。

但是,這些兵器之間究竟如何配合使用,今天已經很難了解。兵馬俑坑曾被人盜毀,士兵手中的兵器大都遺失了,僅存的一些也散落在黃土中,原始的位置已經很難判斷。

秦國的兵工廠是當時世界上最龐大的兵器製造業。工人從地下挖掘銅礦石。

在兵馬俑坑,軍事專家還是發現了一種配合作戰的範例。在輕裝的弩兵中,這個身穿鎧甲的士兵十分特殊,他手中是長矛一類的刺殺兵器。在射擊部隊中編制這樣的長矛手,是為了保護射擊手免遭沖到跟前的敵人傷害。從這些細節來看,秦步兵在專業化和協同作戰方面,很可能已經相當成熟。

根據兵馬俑的布局來推測:兩千多年前的長平戰場,趙軍首先面對的是秦弩兵,緊接著就是秦步兵的沖擊。他們是秦軍真正的主力部隊。

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兩軍初次交鋒,趙軍損失慘重。深知秦軍厲害的趙軍統帥廉頗,立即改變策略,全線撤退,憑借有利地形,構築壁壘固守。秦軍久攻不下,又遠離國土,戰局反而開始對秦軍不利。

《史記》中寫到:秦人用反間計使趙王上當,以年輕的趙括代替了老帥廉頗。趙括到達前線後,立即改變部署,向秦軍主動進攻。而秦王也秘密換上戰國時最為傑出的軍事天才白起為秦軍總指揮。

當趙軍大舉進攻的時候,白起認為戰勝對手的機會已經來臨。經過周密的思考和討論,一個大膽的計劃誕生了。秦軍主力開始在長平東南的有利地勢上構築壁壘,與趙軍作戰的部隊依照白起的命令佯裝敗退。

趙括果然中計,率領趙軍主力離開大本營,進入了秦軍的口袋陣。

在夜幕的掩蓋下,兩支背負使命的秦軍悄悄地離開了營壘。一支25000人去斷趙括的後路。另外一支5000騎兵直奔趙軍大本營。這是一個相當冒險的決定,兩支部隊要麼全軍覆沒,要麼徹底改變相持局面。

今天,這條將整個長平谷地一分為二的河流仍在流淌,當年包抄趙軍的秦軍,就穿過了這條河流。

然而,軍事專家對這兩支秦軍部隊一直迷惑不解。25000名奇兵屬於哪一個兵種?5000名秦國騎兵究竟如何作戰,這一切都沒有人確切地知道。

2000多年後,在秦始皇兵馬俑坑,考古人員發現了秦軍的戰馬。專家測量了100多匹陶土戰馬的身高,驚奇地發現:所有的戰馬高度都統一為 133 厘米。史書上說:秦軍選擇戰馬的第一個條件是馬的高度必須達到5尺8寸,5尺8寸正好是今天的133厘米。看來,秦人對戰馬的選擇十分嚴格。

書上也有所記載,說秦馬好,好到什麼程度呢?說:「探前蹶後」。前蹄子往前一拔就是探前,後蹄子往後一蹬,就是蹶後,「探前蹶後,蹄間二尋者不可勝數也」就是前蹄子和後蹄子之間,一縱一丈六,一縱一丈六,這樣的馬多得很,數都數不清。

多年以來,人們普遍認為,趙國是創建中國騎兵的第一個國家。但是,這個倉促地結論忽略了秦人的一段歷史。

三千年前,秦人的祖先生活在今天甘肅東部的高原,那兒草場肥沃,最適宜養馬,秦人就是以養馬而起家。

早期秦人與游牧部落雜居,為了對抗牧人剽悍的騎士,秦人組建了自己的騎兵。這很可能是中國最早的騎兵部隊。但是,秦國的騎士在哪裡呢?

在這個仍然覆蓋著黃土的大坑下面,就肅立著一支完整的秦國騎兵部隊。

這就是秦國的騎士:他們身材修長、裝束簡潔,獨特的皮帽緊緊地勒在下顎上。專家發現,和趙國早期的騎兵相比,秦軍的馬鞍先進了許多,它的兩頭微翹,已經有了現代馬鞍的雛形。但是,一個最關鍵的發現是:秦騎兵仍然沒有馬鐙。

在沒有馬鐙的戰馬上,騎士無依無憑,要全力保持平衡。馬鐙使騎士可以騰出雙手,用來攻擊敵人。但沒有馬鐙的秦騎兵究竟如何作戰呢?

從考古挖掘看,專家們在騎兵縱隊中沒有找到適於馬背作戰的長矛和戰刀,卻找到了箭頭、弩這樣的遠射兵器,秦軍騎兵竟然是用弩在馬背上作戰,確實有些出人意料,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正是騎兵處在發展階段時的形象。

可以相信,在長平戰場上,直撲趙軍大本營的五千騎兵還無法像後來的騎兵一樣,揮刀舞槍沖擊敵人。他們的任務很可能是監視趙軍大本營的動靜,襲擊趙軍運送糧草的後勤部隊。

然而,秦人深知作戰中配合協同的重要性,在厚厚的黃土下面,這支秦國的騎兵部隊井然有序。他們四騎一組,三組一列,八列共108名組成一個縱隊。考古證實:秦騎兵已經具有非常嚴密的組織,這是迄今人們所知道,中國最早的騎兵編隊。

戰國時代,因為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機動能力,騎兵部隊在秦軍中已經成為一支不可或缺的攻擊力量。長平之戰,5000秦騎兵最終截斷了趙軍的糧道,為徹底包圍對手發揮了關鍵作用。

山西省的高平縣,這個村莊叫三軍村。兩千多年前,趙軍的統帥部就設在這里。趙軍被圍後,立即建築工事,等待救援。這時,司馬遷寫到,秦軍統帥白起並不馬上發起總攻,他准備用更加殘酷的辦法削弱對手的戰斗意志,白起圍而不打,只出動輕兵反復襲擊、折磨被圍的趙軍。

圍困持續了46天,在那悲慘的日日夜夜裡,在成群飢餓疲憊的趙軍士兵中反復沖殺的秦軍輕兵,究竟是什麼部隊呢?

在眾多的陶土戰士中,有這樣一群,他們手執戈矛,沒有任何防護鎧甲,是典型的輕裝。在冷兵器時代槍林箭雨的戰場上, 這種裝束的戰士不是煉就了一身高超的格鬥技術,就是擁有非凡的勇氣。一些軍事專家認為,這些戰士很可能就是司馬遷所謂的「輕兵」。但是,其它專家有不同的看法。

在第二個俑坑,騎兵部隊的邊上,考古人員發現了大量戰車的殘跡,但是,當探測結果全部出來的時候,專家們卻頗感意外。

在秦的時代,車步配合是最典型的作戰方式。在龐大的戰車後面,總有步兵跟隨,進攻時車步總是一齊向前推進。車弛卒奔的作戰方式曾經風行一千多年。

但是,這兒的探測結果卻完全不同,在厚厚的黃土下,埋著一支純粹由64輛戰車組成的部隊。

這些戰車車體窄小,仍舊由四匹馬拉動。可以推想,由於沒有步兵跟隨,他們完全可以跟上騎兵的速度。戰車上的士兵配備著戈、矛等刺殺兵器,正好彌補騎兵無法近身攻擊的缺憾。

一些專家認為,襲擊被困趙軍的輕兵,應該就是這種獨立戰車,將趙軍一分為二的25000名奇兵很可能就有這種獨立戰車部隊。

趙軍主力在長平被圍的消息傳到咸陽,忐忑不安的秦昭王喜出望外,他立即親自趕赴前線,將15歲以上的男子悉數徵召,組成一支大軍。這支臨時拼湊的秦軍從戰場的兩翼,一直插到趙軍大本營背後,徹底切斷了全部趙軍的後路。

趙軍統帥趙括終於意識到,形勢已經極度危險,他把部隊分為四隊,拚死突圍。司馬遷沒有提趙括是向哪個方向突圍,合乎邏輯的推測應該是,向趙軍的大本營方向,如果真是這樣的話,趙軍必須闖過一關,就是那兩萬五千奇兵,正是他們,關閉了趙括與大本營守軍會合的鐵門。

可以想像,在整個包圍圈上,這里曾經發生過最為慘烈的戰斗。這「絕趙軍後」的秦軍部隊,如果沒能頂住趙軍的拚死突圍,這場戰爭的結局或許會改寫。此時,除了士兵的勇敢,沒有什麼比精心組織的軍陣更有效了。

在這個凝固的地下軍團,6000多個兵馬俑組成了一個活生生的秦軍軍陣。排列在軍陣最前面的是三排弩兵,他們是整個軍陣的前鋒。在軍陣的最後面也有三排弩兵,至今還埋在地下,他們是整個軍陣的後衛。

軍陣的最後邊有三列橫隊,其中有一列是面朝後的,為什麼要這樣布置呢,它防止敵人從背後襲擊。

在軍陣的右翼,有兩列士兵,一列朝前,另外一列面牆而立。在左翼,也有一列士兵面目向外,虎視眈眈。這樣布置是提防大軍的左右兩側遭到敵人的突然襲擊。這些面壁的士兵正是整個軍團兩翼的護衛隊。

有前鋒,有後衛,有兩翼,在這四面的圍繞之下,中間是個龐大的軍陣的主體。

這是由38路縱隊組成的主力部隊,步兵和戰車相間交錯,浩浩盪盪、氣勢磅礴 。

它是個屯聚的陣勢,他沒張開,兵書上曾經講了,說這個堅若磐石,一旦展開,如萬弧挺刃,好像一個刀一樣一下挺開來了。

這是古代戰爭史上極其經典的軍陣範例,它進可以攻,無堅不摧;退可以守,固若金湯。在這樣的軍陣前,趙軍難逃厄運。

這個村莊叫白起堡,傳說是當年秦軍統帥白起的指揮部,作為最高統帥,白起怎樣指揮他那龐大的軍陣呢?秦軍投入到長平的總兵力在五十萬以上,即使在一個局部戰斗中,恐怕也有成千上萬的士兵。

古代兵書上說,軍隊是靠擂鼓和鳴金來指揮作戰的,考古學家在兵馬俑軍陣的指揮車上果然發現了指揮工具。可惜,革制的鼓早已腐爛,但這個青銅鐸留了下來。兩千多年前的秦軍戰士,就是聽著它的聲音從戰場撤回。鳴金是收兵,而擊鼓,則是前進。各級軍官根據旌旗的指示改變擊鼓的節奏,士兵們根據節奏行動,這樣,在指揮官的意志下,成千上萬的士兵作為一個整體進退攻守,互相配合。

在長平戰場,戰爭已經進入了最為慘烈的階段。四十萬趙軍被秦軍死死圍住,四次突圍均告失敗,斷糧已將近四十多天,傷兵的慘叫和哭聲彌漫四野,活著的人把傷者殺死吃掉,秦軍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引發驚恐不安。絕望象瘟疫一樣蔓延。這,正是白起所期望的。

在高平的谷地,有一個圍城村,當年趙國的士兵很可能被秦軍圍困在這一帶,絕望中的趙括挑選了精銳的戰士,准備做最後一博。

可以想像:當年亡命突圍的趙軍,正是撞在了秦軍無堅不摧的軍陣前,這是一架真正的戰爭機器。

萬弩齊發,趙軍一個個倒下。統帥趙括就是在最後一次突圍中被射死。殘余的士兵驚魂未定時,青銅戈矛組成的方陣已經像一座座城一般壓了過來。絕望的趙軍最終被秦軍徹底摧毀。

兩千多年過去了,當年的激戰早已化為司馬遷筆下簡約的描述。

40萬受盡折磨後向秦軍投降的趙軍,被白起全體活埋。

在古戰場的遺址上,考古學家們發現了成堆的白骨。屍骨的邊上還遺留著士兵們的兵器和隨身攜帶的錢幣。這是古代戰爭史上最為悲慘的一頁。

這場前無古人的大戰,震驚了山東六國。趙國從此一蹶不振,其它諸侯也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秦統一中國的腳步。

長平之戰結束後的那一年,一個嬰兒出生了,他就是未來的秦始皇。

引子

在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上,為什麼許多最偉大的軍事工程都出現在秦始皇的時代?而且,集中在秦統一中國前後短短的十幾年當中?或許,只有追隨秦始皇那支無敵軍隊的足跡,才能找到答 案。

二、關山飛渡

公元前219年,在遙遠的南方,今天廣西的桂林一帶,一支秦國軍隊正在這里駐扎。

在指揮部的營帳里,秦軍統帥屠睢給遠在咸陽的秦始皇寫信:皇帝陛下,戰事進展順利,嶺南之地不日即可歸附,天下即將一統……

兩年前,中原六國相繼滅亡,黃河和長江一帶已經並入秦國的版圖。但是,南方珠江流域的大片土地仍然飄搖在外。秦始皇一聲令下,50萬秦軍起程南下,大軍沒有遇到抵抗就迅速推進到桂林。

然而,戰爭的進展開始超出屠睢的意料。頑強的土著人神出鬼沒,他們白天躲藏,晚上出來偷襲秦軍。加上叢林中瘴氣彌漫,毒蟲遍地, 遠征的秦軍將士疲憊不堪,經常在昏睡中被突然出現的對手殺死。戰爭久拖不決。

最為可怕的事情終於發生了,軍中糧食即將枯竭,飢餓不僅在蠶食秦軍的戰斗意志,也在摧毀帝國征服南方的野心。

從北方的糧倉到南方前線,秦軍的後勤保障主要依靠陸路運輸,然而,叢林茂密、山高水遠,未開發的南方令秦軍的後勤保障變成一場噩夢。

在越人的一次偷襲中,最高統帥屠睢也被殺死,整個秦軍陷入恐慌當中。

史記記載,秦始皇焦慮萬分,他親自趕往南方,一直到了湘江一帶。秦始皇明白:要結束南方的戰爭,就必須解決軍糧運輸問題。

在今天廣西的興安縣,有一條看起來十分普通的河流。2000年以來,生活在這里的人在河上行船、用河水灌溉。但是,有多少人知道:這條叫做靈渠的人工運河,是北方船隊由長江進入嶺南的惟一通道。

在那場曠日持久的叢林戰之前,長江和珠江之間沒有河流相通,50萬秦軍的糧草只能依靠陸路運輸,軍糧根本就無法保障。當秦始皇心急如焚時,一個叫史祿的人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建議。

在湘江和灕江之間修一條運河,打通南北兩大水系。船隊從巴蜀一帶的糧倉出發,進入長江的支流湘江,再通過這條運河到達珠江的支流灕江,後勤物資就完全可以用水路送到戰爭前線。

這是一個驚人的創意。當時長江和黃河已經溝通,這意味著,從帝國的都城咸陽上船,就可以直達廣州。但是,秦人面臨著巨大的工程難題。

湘江和灕江之間直線距離僅4.8公里,但兩江高低相差幾百米,運河開通,渠水將狂奔而下,根本無法行船。

今天,已經沒有人知道靈渠最初的設想如何產生,也沒有人清楚秦人如何用兩年左右的時間就完成了這一工程。然而,它確實是一個奇跡.2000多年前,這條33公里長的運河開通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內河運輸網。

靈渠建成後,糧食運輸暢通無阻。第二年,秦軍就平定了土著人的反抗,帝國的疆域一直拓展到了南海之邊。

平定了南方之後,匈奴人就成了秦軍最後一個對手。北方草原上的這個游牧民族對中原文明一直是一個巨大的威脅,當秦軍在南方奮戰的時候,匈奴人越過了陰山腳下的黃河, 直接威脅秦帝國的都城咸陽。

公元前215年,大將軍蒙恬揮師北上,秉承秦始皇的旨意,去解決匈奴問題。但是,30萬強悍的秦軍並沒有立即與匈奴騎兵決戰,而是停在了年久失修的長城邊上。

春秋戰國時期,為了抵禦匈奴人的侵犯,北方的秦、趙、燕三國都陸續在邊界上修築過長城。在今天甘肅省的臨洮縣,這段古長城就是在秦始皇之前100多年的秦昭王所修。 從秦長城向東北,經過一大片未設防的黃土溝壑後,就是已經滅亡的趙國曾經經營了幾百年的長城。這條長城時斷時續,早已破敗不堪。達北部邊疆以後,三十萬秦軍的任務就是維修、改造破舊的長城。

秦軍和匈奴人周旋了幾百年,蒙恬家族幾代人都是秦國的戰將,他應該非常了解與匈奴作戰的艱難。

匈奴是游牧部落,他們居無定所,往來如風。不知什麼時候,會突然聚集成一支兇狠的軍隊,轉瞬間,又變成散落天邊的牧民。匈奴人是游擊戰的高手,如果秦軍倉促出擊,匈奴騎兵會避開鋒芒,繞到別處大肆搶掠,甚至兇猛攻擊秦軍的後方。而秦軍勞師遠征,尋求決戰而不得,曠日持久將無法忍受。

在這種情況下,蒙恬選擇了長城戰略。秦軍修建的長城,並不只是一堵牆而已。長城不僅用於防禦,蒙恬改造過的長城是一個可以進攻的體系。

長城的首要作用是預警。這些最高處的烽火台就是瞭望哨,為了提前預警,有些烽火台甚至遠遠突出於長城之外。

在長城沿線,秦軍修建了許多由堅固城牆圍起的小城,這里是戍邊軍民的居所,也是長城工事上的戰斗支撐點。

在離開長城有一定距離的後方,秦軍又修築了屯軍要塞,這些要塞既能夠容納眾多的軍隊,又可以囤積大量後勤物資。在出擊匈奴時,就成了大部隊的前進基地,也是長城防線的戰略縱深。有了這套體系,部隊就避免了無依無靠的野戰。

一年多以後,蒙恬大軍基本上完成了長城的維修和改造,與匈奴騎兵開戰的時機到了。

以長城為依託,裝備先進的秦軍只用了一年,就打敗了匈奴鐵騎,匈奴人退到了大漠深處。

深切體會到長城戰略價值的秦始皇,從此開始大規模地修建長城。秦帝國從內地征發了100萬人,沿著5000公里長的北部邊疆,展開了史無前例的國防工程。施工多在蠻慌偏遠之地,《史記》記載:民夫的屍骨填平了溝壑。

西起臨洮,東至遼東,一條萬余里的長城橫貫帝國的北方,秦人締造了人類有史以來最為巨大的軍事工程。

在反擊匈奴的戰爭中,盡管有長城的依託,秦人仍然在後勤保障方面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專家推測:平定南方的戰事耗盡了巴蜀的糧倉,而關中平原保障都城的糧食是不能調用的,因此,供應北方軍隊的糧草主要來自於山東半島。從那裡到北方草原,直線距離1000多公里,運糧的隊伍要兩次穿越太行山、至少三次渡過黃河。

史書上記載:從出發地到目的地,平均每消耗192石糧食才能剩下一石供應軍隊。

為了向前線輸送糧草,成千上萬的民夫死在了路上。然而,草原深處的匈奴人並沒有消失,他們隨時可能會再次南下。攻打匈奴的戰爭,後勤運輸之艱難,很可能令秦始皇印象深刻。作為帝國的決策者,他必須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秦帝國滅亡後100年,史學家司馬遷游歷到了中國的北疆。這個偉大的學者被一條鋪設在崇山峻嶺之上的大路深深地震撼了。他在史記中這樣描述:直道通衢,塹山堙谷。司馬遷看到的是一條開山填谷的筆直大道。

這就是秦始皇的徹底解決方案:秦直道:兩千多年前的軍用高速公路。

在今天陝西省北部的大山中,直道的遺跡依舊清晰可見。

直道所過之處,地勢險惡、人跡至今罕至。但它劈山填谷,甚至越過海拔1800米的子午嶺而不迴避。2000多年後,凄凄黃草下時隱時現的古道,仍舊讓人感受到秦人的意志。

道路的修築實際上就是在山上夯築的,用黃土夯築,夯的非常結實。現代人都難以想像。

由於夯築得十分結實,直道上樹木至今也無法成活,只有這些生命力頑強的野草能夠在表面生長,在某些地段,汽車仍然可以行駛。

為了證明史書對直道的描述,歷史學家對道路遺跡做了勘測。

從帝國的都城咸陽開始,直道綿延向北,一直通到大漠深處的九原,全長700多公里。它令人驚訝的程度絕不亞於長城。

在內蒙古包頭市的西邊,這座古城遺址就是直道最北端的終點,秦九原城。當年的九原是帝國北疆的軍事重鎮。軍需物資從這里再分發到帝國北部修建和守衛長城的軍民手中。

700多公里長的直道,為秦帝國迅速投放部隊、及時輸送糧草,提供了最為有力的保障。北部邊疆一旦有事,專家估計:騎兵部隊三天三夜就可以從咸陽趕到九原,中央go-vern-ment在一周之內就能夠基本完成從軍隊調動到後勤供應等一系列的准備工作。直道是一條名副其實的軍用高速公路,2000多年前,這是只有秦人才能修造的軍事工程。

1986年,在甘肅省天水市附近的一片原始森林當中,考古人員發現了一些古代的墓葬。墓葬中出土了七塊沾滿泥土的木板,這是中國發現最造的木版地圖。專家認定這是秦國一個縣的行政區劃圖。如果秦人有一定的大地測繪技術,這些地圖至少要符合定量制圖學的六個標准。

考古發現,這些地圖屬於一個軍馬場場長所有。地圖在古代中國常常屬於國家機密,一個軍馬場場長不可能擁有與帝國的軍事工程有關的地圖。從這些地圖上,我們仍舊無法推斷秦人是如何進行工程測繪的。但是,我們可以相信:秦人必定擁有一批超越時代的工程人才。

2000多年過去了,直道已經廢棄了很久,偶爾有一些兒童在當年的路面上跑過。事實上,直道只是秦帝國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中的一環。

兩千多年前,這些洞里插著圓木或石條,上邊凌空鋪著木板,這就是著名的秦棧道。修造在絕壁上的棧道,曾經穿越幾百公里的秦嶺山脈。

秦人有修路的傳統,但秦始皇是集大成者。在秦帝國統一前後,以都城咸陽為中心,秦人建立了那個時代世界上最發達的交通網路。這個新興的大帝國控制的領土面積,是它的前人做夢都想不到的。這些四通八達的道路為南征北戰的秦軍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毫無疑問,秦人是修路的天才。道路和車輛是互相依存的,當年,賓士在這些道路上的,除了趕赴前線的部隊,就是運送後勤給養的車輛,秦人的車輛製造技術又如何呢?可惜,秦始皇兵馬俑坑中的木製戰車已經朽爛,無法告訴我們更多的技術細節。

在秦始皇陵的邊上,發現了一個七八米深的大坑,其中有8匹破裂的銅馬和大量車輛附件,兩名駕車的馭手栩栩如生。這是兩輛曾經十分完整的青銅車。經過考古人員的辛勤努力,殘破的銅車馬終於恢復了原貌。

這兩輛青銅車是根據秦始皇生前的御用車輛仿製的, 除了大小是真車的一半之外,它們在結構和形制上跟真車一模一樣。青銅車的車輪做得十分考究,30根密集的輻條,分散了車身重量對輪圈的壓力,使得輪子既輕快又結實。

從側面看,輻條靠近車轂的地方明顯加寬,為的是加強輪子橫向受力的強度,很像今天的自行車輪。

車轂的加工復雜性令人印象深刻,它只有兩端和車軸接觸,而中間卻是一個鼓腹的空腔。

秦車的系駕方式令人驚訝,在西方,一直到公元8世紀,皮帶都勒在馬的喉部。高速奔跑的馬經常窒息而死。秦車的系駕方式就完全不一樣。

實驗顯示:用西方的系駕方式,兩匹馬只能拉0.5噸的重量;用中國的系駕方式,兩匹可以拉1.5噸。

從這兩輛青銅車來看,秦國的車輛設計和製造技術已經相當發達。車輛製造技術的完善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秦人為什麼在這個領域會遙遙領先呢?

迄今世界上最早的雙轅車模型,也是在秦人墓葬中出土的。與人類文明早期的單轅車相比,雙轅車只需一個牲口駕轅,系駕大為簡化,也更容易駕馭,雙轅車是車輛製造史上的一次革命。由於這個雙轅車模型的主人是一個普通秦人,專家推斷,雙轅車很可能已經在秦國普及。

秦人是一個對車輛極度迷戀的民族。不管是貴族或者平民,活著的時候以駕車為樂,死了也要帶上車輛陪葬。這或許可以解釋,秦軍的後勤運輸為什麼表現出眾。

世界歷史上,只有極少數的時代、極少數的人有機會站在歷史的轉折點上,創造歷史。秦人一系列重大的軍事工程、覆蓋全國的道路網路、製作精良的車輛,這些輝煌的成就共同塑造了一支強大的秦軍,而秦軍,創造了歷史。

㈤ 有關秦始皇的軍隊

秦始皇軍隊500年不倒之謎

今天,軍事專家已經可以根據秦兵馬俑去推測那支令人生畏的軍隊如何作戰了。一動不動的陶土戰士,能告訴我們些什麼呢?
在兵馬俑主力部隊的最前邊,站著三排戰士,可以設想,在長平谷地的秦軍軍陣中,他們最先與趙軍接戰。考古發現,他們曾經裝備的武器一律是遠射用的弩。這些弩兵分為三排,直面成千上萬洶涌而來的敵人。
弓弩的射擊有一條規律,因為臨敵不過三發,敵人往前沖了,這一支箭裝上去以後射出去,你再裝一次,敵人還往前沖,三次箭射出去以後,敵人就沖到面前來了。時空關系就是這樣,所以古代射擊的時候一定要輪番射擊。
這是人們第一次親眼看到秦軍弩兵的作戰隊形。專家認為,他們站成三排是有道理的。可以推測,當第一排射擊的時候,後兩排拉弦搭箭,三排弩兵因此可以輪番射擊。在戰場上,密集的殺傷力最為致命。前排的士兵正在射擊,後排的蹲著准備,一起一伏,配合默契。這顯然是秦弩兵作戰的一個瞬間。在秦軍之後將近2000年,歐洲人還用類似的方法組織火槍手,秦軍很有可能開創了這種經典的連續射擊方式。
從1974年發現兵馬俑以來,考古工作就一直沒有停止。考古人員發現了一條6.3 米長的矛柄遺痕,加上矛頭,完整的長矛接近7米。這種長度的刺殺兵器,端平都十分吃力,秦軍是怎樣用來作戰的呢?
如果用來單兵作戰,7米的長矛根本無法自由格鬥。但是,在古代希臘,亞歷山大的軍隊就以7米2的長矛而聞名,由長矛組成的方陣曾經使他們戰無不勝。專家推測,秦步兵中應當有類似的長矛方陣,長矛的威力在於集體的力量。
不論發生什麼情況,這些士兵都要挺著長矛向前走,前排倒下,後排立即補上,保持方陣不變。可以想像:為了將幾千人、幾萬人變成一個銅牆鐵壁的方陣,士兵們必須要進行嚴格的訓練。從武器和作戰方式來看,長矛手是殺傷力最大的步兵兵種。槍頭如林,方陣如山、巨大的沖擊力不可阻擋。
在兵馬俑坑,考古人員還發現了另外兩種長柄刺殺兵器。
戟的長度在 2 米 80 左右,它實際上是在戈的前邊加裝了矛頭,可以鉤砍,也可以直刺,與長矛手不同,持戟的士兵可以做單兵格鬥,對於他們來說:掌握自由搏擊的技巧和發揮個人才華是最關鍵的。
考古人員發現的第三種長柄兵器叫鈹。它很像插在長桿上的短劍,長度界於戟和長矛之間,在3米5左右,持鈹的士兵很可能也是靠某種隊形去沖擊對手。
從不同的殺傷距離來看,長矛、鈹和戟長短之間既有專業分工,又可以互相保護。

但是,這些兵器之間究竟如何配合使用,今天已經很難了解。兵馬俑坑曾被人盜毀,士兵手中的兵器大都遺失了,僅存的一些也散落在黃土中,原始的位置已經很難判斷。

秦國的兵工廠是當時世界上最龐大的兵器製造業。工人從地下挖掘銅礦石。

在兵馬俑坑,軍事專家還是發現了一種配合作戰的範例。在輕裝的弩兵中,這個身穿鎧甲的士兵十分特殊,他手中是長矛一類的刺殺兵器。在射擊部隊中編制這樣的長矛手,是為了保護射擊手免遭沖到跟前的敵人傷害。從這些細節來看,秦步兵在專業化和協同作戰方面,很可能已經相當成熟。

根據兵馬俑的布局來推測:兩千多年前的長平戰場,趙軍首先面對的是秦弩兵,緊接著就是秦步兵的沖擊。他們是秦軍真正的主力部隊。

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兩軍初次交鋒,趙軍損失慘重。深知秦軍厲害的趙軍統帥廉頗,立即改變策略,全線撤退,憑借有利地形,構築壁壘固守。秦軍久攻不下,又遠離國土,戰局反而開始對秦軍不利。

《史記》中寫到:秦人用反間計使趙王上當,以年輕的趙括代替了老帥廉頗。趙括到達前線後,立即改變部署,向秦軍主動進攻。而秦王也秘密換上戰國時最為傑出的軍事天才白起為秦軍總指揮。

當趙軍大舉進攻的時候,白起認為戰勝對手的機會已經來臨。經過周密的思考和討論,一個大膽的計劃誕生了。秦軍主力開始在長平東南的有利地勢上構築壁壘,與趙軍作戰的部隊依照白起的命令佯裝敗退。

趙括果然中計,率領趙軍主力離開大本營,進入了秦軍的口袋陣。

在夜幕的掩蓋下,兩支背負使命的秦軍悄悄地離開了營壘。一支25000人去斷趙括的後路。另外一支5000騎兵直奔趙軍大本營。這是一個相當冒險的決定,兩支部隊要麼全軍覆沒,要麼徹底改變相持局面。

今天,這條將整個長平谷地一分為二的河流仍在流淌,當年包抄趙軍的秦軍,就穿過了這條河流。

然而,軍事專家對這兩支秦軍部隊一直迷惑不解。25000名奇兵屬於哪一個兵種?5000名秦國騎兵究竟如何作戰,這一切都沒有人確切地知道。

2000多年後,在秦始皇兵馬俑坑,考古人員發現了秦軍的戰馬。專家測量了100多匹陶土戰馬的身高,驚奇地發現:所有的戰馬高度都統一為 133 厘米。史書上說:秦軍選擇戰馬的第一個條件是馬的高度必須達到5尺8寸,5尺8寸正好是今天的133厘米。看來,秦人對戰馬的選擇十分嚴格。

書上也有所記載,說秦馬好,好到什麼程度呢?說:「探前蹶後」。前蹄子往前一拔就是探前,後蹄子往後一蹬,就是蹶後,「探前蹶後,蹄間二尋者不可勝數也」就是前蹄子和後蹄子之間,一縱一丈六,一縱一丈六,這樣的馬多得很,數都數不清。

多年以來,人們普遍認為,趙國是創建中國騎兵的第一個國家。但是,這個倉促地結論忽略了秦人的一段歷史。

三千年前,秦人的祖先生活在今天甘肅東部的高原,那兒草場肥沃,最適宜養馬,秦人就是以養馬而起家。

早期秦人與游牧部落雜居,為了對抗牧人剽悍的騎士,秦人組建了自己的騎兵。這很可能是中國最早的騎兵部隊。但是,秦國的騎士在哪裡呢?

在這個仍然覆蓋著黃土的大坑下面,就肅立著一支完整的秦國騎兵部隊。

這就是秦國的騎士:他們身材修長、裝束簡潔,獨特的皮帽緊緊地勒在下顎上。專家發現,和趙國早期的騎兵相比,秦軍的馬鞍先進了許多,它的兩頭微翹,已經有了現代馬鞍的雛形。但是,一個最關鍵的發現是:秦騎兵仍然沒有馬鐙。

在沒有馬鐙的戰馬上,騎士無依無憑,要全力保持平衡。馬鐙使騎士可以騰出雙手,用來攻擊敵人。但沒有馬鐙的秦騎兵究竟如何作戰呢?

從考古挖掘看,專家們在騎兵縱隊中沒有找到適於馬背作戰的長矛和戰刀,卻找到了箭頭、弩這樣的遠射兵器,秦軍騎兵竟然是用弩在馬背上作戰,確實有些出人意料,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正是騎兵處在發展階段時的形象。

可以相信,在長平戰場上,直撲趙軍大本營的五千騎兵還無法像後來的騎兵一樣,揮刀舞槍沖擊敵人。他們的任務很可能是監視趙軍大本營的動靜,襲擊趙軍運送糧草的後勤部隊。

然而,秦人深知作戰中配合協同的重要性,在厚厚的黃土下面,這支秦國的騎兵部隊井然有序。他們四騎一組,三組一列,八列共108名組成一個縱隊。考古證實:秦騎兵已經具有非常嚴密的組織,這是迄今人們所知道,中國最早的騎兵編隊。

戰國時代,因為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機動能力,騎兵部隊在秦軍中已經成為一支不可或缺的攻擊力量。長平之戰,5000秦騎兵最終截斷了趙軍的糧道,為徹底包圍對手發揮了關鍵作用。

山西省的高平縣,這個村莊叫三軍村。兩千多年前,趙軍的統帥部就設在這里。趙軍被圍後,立即建築工事,等待救援。這時,司馬遷寫到,秦軍統帥白起並不馬上發起總攻,他准備用更加殘酷的辦法削弱對手的戰斗意志,白起圍而不打,只出動輕兵反復襲擊、折磨被圍的趙軍。

圍困持續了46天,在那悲慘的日日夜夜裡,在成群飢餓疲憊的趙軍士兵中反復沖殺的秦軍輕兵,究竟是什麼部隊呢?

在眾多的陶土戰士中,有這樣一群,他們手執戈矛,沒有任何防護鎧甲,是典型的輕裝。在冷兵器時代槍林箭雨的戰場上, 這種裝束的戰士不是煉就了一身高超的格鬥技術,就是擁有非凡的勇氣。一些軍事專家認為,這些戰士很可能就是司馬遷所謂的「輕兵」。但是,其它專家有不同的看法。

在第二個俑坑,騎兵部隊的邊上,考古人員發現了大量戰車的殘跡,但是,當探測結果全部出來的時候,專家們卻頗感意外。

在秦的時代,車步配合是最典型的作戰方式。在龐大的戰車後面,總有步兵跟隨,進攻時車步總是一齊向前推進。車弛卒奔的作戰方式曾經風行一千多年。

但是,這兒的探測結果卻完全不同,在厚厚的黃土下,埋著一支純粹由64輛戰車組成的部隊。

這些戰車車體窄小,仍舊由四匹馬拉動。可以推想,由於沒有步兵跟隨,他們完全可以跟上騎兵的速度。戰車上的士兵配備著戈、矛等刺殺兵器,正好彌補騎兵無法近身攻擊的缺憾。

一些專家認為,襲擊被困趙軍的輕兵,應該就是這種獨立戰車,將趙軍一分為二的25000名奇兵很可能就有這種獨立戰車部隊。

趙軍主力在長平被圍的消息傳到咸陽,忐忑不安的秦昭王喜出望外,他立即親自趕赴前線,將15歲以上的男子悉數徵召,組成一支大軍。這支臨時拼湊的秦軍從戰場的兩翼,一直插到趙軍大本營背後,徹底切斷了全部趙軍的後路。

趙軍統帥趙括終於意識到,形勢已經極度危險,他把部隊分為四隊,拚死突圍。司馬遷沒有提趙括是向哪個方向突圍,合乎邏輯的推測應該是,向趙軍的大本營方向,如果真是這樣的話,趙軍必須闖過一關,就是那兩萬五千奇兵,正是他們,關閉了趙括與大本營守軍會合的鐵門。

可以想像,在整個包圍圈上,這里曾經發生過最為慘烈的戰斗。這「絕趙軍後」的秦軍部隊,如果沒能頂住趙軍的拚死突圍,這場戰爭的結局或許會改寫。此時,除了士兵的勇敢,沒有什麼比精心組織的軍陣更有效了。

在這個凝固的地下軍團,6000多個兵馬俑組成了一個活生生的秦軍軍陣。排列在軍陣最前面的是三排弩兵,他們是整個軍陣的前鋒。在軍陣的最後面也有三排弩兵,至今還埋在地下,他們是整個軍陣的後衛。

軍陣的最後邊有三列橫隊,其中有一列是面朝後的,為什麼要這樣布置呢,它防止敵人從背後襲擊。

在軍陣的右翼,有兩列士兵,一列朝前,另外一列面牆而立。在左翼,也有一列士兵面目向外,虎視眈眈。這樣布置是提防大軍的左右兩側遭到敵人的突然襲擊。這些面壁的士兵正是整個軍團兩翼的護衛隊。

有前鋒,有後衛,有兩翼,在這四面的圍繞之下,中間是個龐大的軍陣的主體。

這是由38路縱隊組成的主力部隊,步兵和戰車相間交錯,浩浩盪盪、氣勢磅礴 。

它是個屯聚的陣勢,他沒張開,兵書上曾經講了,說這個堅若磐石,一旦展開,如萬弧挺刃,好像一個刀一樣一下挺開來了。

這是古代戰爭史上極其經典的軍陣範例,它進可以攻,無堅不摧;退可以守,固若金湯。在這樣的軍陣前,趙軍難逃厄運。

這個村莊叫白起堡,傳說是當年秦軍統帥白起的指揮部,作為最高統帥,白起怎樣指揮他那龐大的軍陣呢?秦軍投入到長平的總兵力在五十萬以上,即使在一個局部戰斗中,恐怕也有成千上萬的士兵。

古代兵書上說,軍隊是靠擂鼓和鳴金來指揮作戰的,考古學家在兵馬俑軍陣的指揮車上果然發現了指揮工具。可惜,革制的鼓早已腐爛,但這個青銅鐸留了下來。兩千多年前的秦軍戰士,就是聽著它的聲音從戰場撤回。鳴金是收兵,而擊鼓,則是前進。各級軍官根據旌旗的指示改變擊鼓的節奏,士兵們根據節奏行動,這樣,在指揮官的意志下,成千上萬的士兵作為一個整體進退攻守,互相配合。

在長平戰場,戰爭已經進入了最為慘烈的階段。四十萬趙軍被秦軍死死圍住,四次突圍均告失敗,斷糧已將近四十多天,傷兵的慘叫和哭聲彌漫四野,活著的人把傷者殺死吃掉,秦軍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引發驚恐不安。絕望象瘟疫一樣蔓延。這,正是白起所期望的。

在高平的谷地,有一個圍城村,當年趙國的士兵很可能被秦軍圍困在這一帶,絕望中的趙括挑選了精銳的戰士,准備做最後一博。

可以想像:當年亡命突圍的趙軍,正是撞在了秦軍無堅不摧的軍陣前,這是一架真正的戰爭機器。

萬弩齊發,趙軍一個個倒下。統帥趙括就是在最後一次突圍中被射死。殘余的士兵驚魂未定時,青銅戈矛組成的方陣已經像一座座城一般壓了過來。絕望的趙軍最終被秦軍徹底摧毀。

兩千多年過去了,當年的激戰早已化為司馬遷筆下簡約的描述。

40萬受盡折磨後向秦軍投降的趙軍,被白起全體活埋。

在古戰場的遺址上,考古學家們發現了成堆的白骨。屍骨的邊上還遺留著士兵們的兵器和隨身攜帶的錢幣。這是古代戰爭史上最為悲慘的一頁。

這場前無古人的大戰,震驚了山東六國。趙國從此一蹶不振,其它諸侯也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秦統一中國的腳步。

長平之戰結束後的那一年,一個嬰兒出生了,他就是未來的秦始皇。

引子

在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上,為什麼許多最偉大的軍事工程都出現在秦始皇的時代?而且,集中在秦統一中國前後短短的十幾年當中?或許,只有追隨秦始皇那支無敵軍隊的足跡,才能找到答 案。

二、關山飛渡

公元前219年,在遙遠的南方,今天廣西的桂林一帶,一支秦國軍隊正在這里駐扎。

在指揮部的營帳里,秦軍統帥屠睢給遠在咸陽的秦始皇寫信:皇帝陛下,戰事進展順利,嶺南之地不日即可歸附,天下即將一統……

兩年前,中原六國相繼滅亡,黃河和長江一帶已經並入秦國的版圖。但是,南方珠江流域的大片土地仍然飄搖在外。秦始皇一聲令下,50萬秦軍起程南下,大軍沒有遇到抵抗就迅速推進到桂林。

然而,戰爭的進展開始超出屠睢的意料。頑強的土著人神出鬼沒,他們白天躲藏,晚上出來偷襲秦軍。加上叢林中瘴氣彌漫,毒蟲遍地, 遠征的秦軍將士疲憊不堪,經常在昏睡中被突然出現的對手殺死。戰爭久拖不決。

最為可怕的事情終於發生了,軍中糧食即將枯竭,飢餓不僅在蠶食秦軍的戰斗意志,也在摧毀帝國征服南方的野心。

從北方的糧倉到南方前線,秦軍的後勤保障主要依靠陸路運輸,然而,叢林茂密、山高水遠,未開發的南方令秦軍的後勤保障變成一場噩夢。

在越人的一次偷襲中,最高統帥屠睢也被殺死,整個秦軍陷入恐慌當中。

史記記載,秦始皇焦慮萬分,他親自趕往南方,一直到了湘江一帶。秦始皇明白:要結束南方的戰爭,就必須解決軍糧運輸問題。

在今天廣西的興安縣,有一條看起來十分普通的河流。2000年以來,生活在這里的人在河上行船、用河水灌溉。但是,有多少人知道:這條叫做靈渠的人工運河,是北方船隊由長江進入嶺南的惟一通道。

在那場曠日持久的叢林戰之前,長江和珠江之間沒有河流相通,50萬秦軍的糧草只能依靠陸路運輸,軍糧根本就無法保障。當秦始皇心急如焚時,一個叫史祿的人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建議。

在湘江和灕江之間修一條運河,打通南北兩大水系。船隊從巴蜀一帶的糧倉出發,進入長江的支流湘江,再通過這條運河到達珠江的支流灕江,後勤物資就完全可以用水路送到戰爭前線。

這是一個驚人的創意。當時長江和黃河已經溝通,這意味著,從帝國的都城咸陽上船,就可以直達廣州。但是,秦人面臨著巨大的工程難題。

湘江和灕江之間直線距離僅4.8公里,但兩江高低相差幾百米,運河開通,渠水將狂奔而下,根本無法行船。

今天,已經沒有人知道靈渠最初的設想如何產生,也沒有人清楚秦人如何用兩年左右的時間就完成了這一工程。然而,它確實是一個奇跡.2000多年前,這條33公里長的運河開通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內河運輸網。

靈渠建成後,糧食運輸暢通無阻。第二年,秦軍就平定了土著人的反抗,帝國的疆域一直拓展到了南海之邊。

平定了南方之後,匈奴人就成了秦軍最後一個對手。北方草原上的這個游牧民族對中原文明一直是一個巨大的威脅,當秦軍在南方奮戰的時候,匈奴人越過了陰山腳下的黃河, 直接威脅秦帝國的都城咸陽。

公元前215年,大將軍蒙恬揮師北上,秉承秦始皇的旨意,去解決匈奴問題。但是,30萬強悍的秦軍並沒有立即與匈奴騎兵決戰,而是停在了年久失修的長城邊上。

春秋戰國時期,為了抵禦匈奴人的侵犯,北方的秦、趙、燕三國都陸續在邊界上修築過長城。在今天甘肅省的臨洮縣,這段古長城就是在秦始皇之前100多年的秦昭王所修。 從秦長城向東北,經過一大片未設防的黃土溝壑後,就是已經滅亡的趙國曾經經營了幾百年的長城。這條長城時斷時續,早已破敗不堪。達北部邊疆以後,三十萬秦軍的任務就是維修、改造破舊的長城。

秦軍和匈奴人周旋了幾百年,蒙恬家族幾代人都是秦國的戰將,他應該非常了解與匈奴作戰的艱難。

匈奴是游牧部落,他們居無定所,往來如風。不知什麼時候,會突然聚集成一支兇狠的軍隊,轉瞬間,又變成散落天邊的牧民。匈奴人是游擊戰的高手,如果秦軍倉促出擊,匈奴騎兵會避開鋒芒,繞到別處大肆搶掠,甚至兇猛攻擊秦軍的後方。而秦軍勞師遠征,尋求決戰而不得,曠日持久將無法忍受。

在這種情況下,蒙恬選擇了長城戰略。秦軍修建的長城,並不只是一堵牆而已。長城不僅用於防禦,蒙恬改造過的長城是一個可以進攻的體系。

長城的首要作用是預警。這些最高處的烽火台就是瞭望哨,為了提前預警,有些烽火台甚至遠遠突出於長城之外。

在長城沿線,秦軍修建了許多由堅固城牆圍起的小城,這里是戍邊軍民的居所,也是長城工事上的戰斗支撐點。

在離開長城有一定距離的後方,秦軍又修築了屯軍要塞,這些要塞既能夠容納眾多的軍隊,又可以囤積大量後勤物資。在出擊匈奴時,就成了大部隊的前進基地,也是長城防線的戰略縱深。有了這套體系,部隊就避免了無依無靠的野戰。

一年多以後,蒙恬大軍基本上完成了長城的維修和改造,與匈奴騎兵開戰的時機到了。

以長城為依託,裝備先進的秦軍只用了一年,就打敗了匈奴鐵騎,匈奴人退到了大漠深處。

深切體會到長城戰略價值的秦始皇,從此開始大規模地修建長城。秦帝國從內地征發了100萬人,沿著5000公里長的北部邊疆,展開了史無前例的國防工程。施工多在蠻慌偏遠之地,《史記》記載:民夫的屍骨填平了溝壑。

西起臨洮,東至遼東,一條萬余里的長城橫貫帝國的北方,秦人締造了人類有史以來最為巨大的軍事工程。

在反擊匈奴的戰爭中,盡管有長城的依託,秦人仍然在後勤保障方面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專家推測:平定南方的戰事耗盡了巴蜀的糧倉,而關中平原保障都城的糧食是不能調用的,因此,供應北方軍隊的糧草主要來自於山東半島。從那裡到北方草原,直線距離1000多公里,運糧的隊伍要兩次穿越太行山、至少三次渡過黃河。

史書上記載:從出發地到目的地,平均每消耗192石糧食才能剩下一石供應軍隊。

為了向前線輸送糧草,成千上萬的民夫死在了路上。然而,草原深處的匈奴人並沒有消失,他們隨時可能會再次南下。攻打匈奴的戰爭,後勤運輸之艱難,很可能令秦始皇印象深刻。作為帝國的決策者,他必須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秦帝國滅亡後100年,史學家司馬遷游歷到了中國的北疆。這個偉大的學者被一條鋪設在崇山峻嶺之上的大路深深地震撼了。他在史記中這樣描述:直道通衢,塹山堙谷。司馬遷看到的是一條開山填谷的筆直大道。

這就是秦始皇的徹底解決方案:秦直道:兩千多年前的軍用高速公路。

在今天陝西省北部的大山中,直道的遺跡依舊清晰可見。

直道所過之處,地勢險惡、人跡至今罕至。但它劈山填谷,甚至越過海拔1800米的子午嶺而不迴避。2000多年後,凄凄黃草下時隱時現的古道,仍舊讓人感受到秦人的意志。

道路的修築實際上就是在山上夯築的,用黃土夯築,夯的非常結實。現代人都難以想像。

由於夯築得十分結實,直道上樹木至今也無法成活,只有這些生命力頑強的野草能夠在表面生長,在某些地段,汽車仍然可以行駛。

為了證明史書對直道的描述,歷史學家對道路遺跡做了勘測。

從帝國的都城咸陽開始,直道綿延向北,一直通到大漠深處的九原,全長700多公里。它令人驚訝的程度絕不亞於長城。

在內蒙古包頭市的西邊,這座古城遺址就是直道最北端的終點,秦九原城。當年的九原是帝國北疆的軍事重鎮。軍需物資從這里再分發到帝國北部修建和守衛長城的軍民手中。

700多公里長的直道,為秦帝國迅速投放部隊、及時輸送糧草,提供了最為有力的保障。北部邊疆一旦有事,專家估計:騎兵部隊三天三夜就可以從咸陽趕到九原,中央go-vern-ment在一周之內就能夠基本完成從軍隊調動到後勤供應等一系列的准備工作。直道是一條名副其實的軍用高速公路,2000多年前,這是只有秦人才能修造的軍事工程。

1986年,在甘肅省天水市附近的一片原始森林當中,考古人員發現了一些古代的墓葬。墓葬中出土了七塊沾滿泥土的木板,這是中國發現最造的木版地圖。專家認定這是秦國一個縣的行政區劃圖。如果秦人有一定的大地測繪技術,這些地圖至少要符合定量制圖學的六個標准。

考古發現,這些地圖屬於一個軍馬場場長所有。地圖在古代中國常常屬於國家機密,一個軍馬場場長不可能擁有與帝國的軍事工程有關的地圖。從這些地圖上,我們仍舊無法推斷秦人是如何進行工程測繪的。但是,我們可以相信:秦人必定擁有一批超越時代的工程人才。

2000多年過去了,直道已經廢棄了很久,偶爾有一些兒童在當年的路面上跑過。事實上,直道只是秦帝國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中的一環。

兩千多年前,這些洞里插著圓木或石條,上邊凌空鋪著木板,這就是著名的秦棧道。修造在絕壁上的棧道,曾經穿越幾百公里的秦嶺山脈。

秦人有修路的傳統,但秦始皇是集大成者。在秦帝國統一前後,以都城咸陽為中心,秦人建立了那個時代世界上最發達的交通網路。這個新興的大帝國控制的領土面積,是它的前人做夢都想不到的。這些四通八達的道路為南征北戰的秦軍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毫無疑問,秦人是修路的天才。道路和車輛是互相依存的,當年,賓士在這些道路上的,除了趕赴前線的部隊,就是運送後勤給養的車輛,秦人的車輛製造技術又如何呢?可惜,秦始皇兵馬俑坑中的木製戰車已經朽爛,無法告訴我們更多的技術細節。

在秦始皇陵的邊上,發現了一個七八米深的大坑,其中有8匹破裂的銅馬和大量車輛附件,兩名駕車的馭手栩栩如生。這是兩輛曾經十分完整的青銅車。經過考古人員的辛勤努力,殘破的銅車馬終於恢復了原貌。

這兩輛青銅車是根據秦始皇生前的御用車輛仿製的, 除了大小是真車的一半之外,它們在結構和形制上跟真車一模一樣。青銅車的車輪做得十分考究,30根密集的輻條,分散了車身重量對輪圈的壓力,使得輪子既輕快又結實。

從側面看,輻條靠近車轂的地方明顯加寬,為的是加強輪子橫向受力的強度,很像今天的自行車輪。

車轂的加工復雜性令人印象深刻,它只有兩端和車軸接觸,而中間卻是一個鼓腹的空腔。

秦車的系駕方式令人驚訝,在西方,一直到公元8世紀,皮帶都勒在馬的喉部。高速奔跑的馬經常窒息而死。秦車的系駕方式就完全不一樣。

實驗顯示:用西方的系駕方式,兩匹馬只能拉0.5噸的重量;用中國的系駕方式,兩匹可以拉1.5噸。

從這兩輛青銅車來看,秦國的車輛設計和製造技術已經相當發達。車輛製造技術的完善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秦人為什麼在這個領域會遙遙領先呢?

迄今世界上最早的雙轅車模型,也是在秦人墓葬中出土的。與人類文明早期的單轅車相比,雙轅車只需一個牲口駕轅,系駕大為簡化,也更容易駕馭,雙轅車是車輛製造史上的一次革命。由於這個雙轅車模型的主人是一個普通秦人,專家推斷,雙轅車很可能已經在秦國普及。

秦人是一個對車輛極度迷戀的民族。不管是貴族或者平民,活著的時候以駕車為樂,死了也要帶上車輛陪葬。這或許可以解釋,秦軍的後勤運輸為什麼表現出眾。

世界歷史上,只有極少數的時代、極少數的人有機會站在歷史的轉折點上,創造歷史。秦人一系列重大的軍事工程、覆蓋全國的道路網路、製作精良的車輛,這些輝煌的成就共同塑造了一支強大的秦軍,而秦軍,創造了歷史。

閱讀全文

與趙軍機械制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黑龍江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 瀏覽:210
機械化養護中心 瀏覽:838
上海特種設備管理 瀏覽:48
機械師改槍 瀏覽:181
機械化剪紙 瀏覽:757
美燃環保設備 瀏覽:809
濟南北斗星數控設備有限公司 瀏覽:838
自動噴塗機械手 瀏覽:457
中小型農業機械加工項目建議書 瀏覽:251
不銹鋼加工設備市轉讓 瀏覽:441
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 瀏覽:110
扳手機械原理 瀏覽:61
凱格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瀏覽:61
廣毅機電設備 瀏覽:805
重慶三陽辦公設備有限公司 瀏覽:494
華技達自動化設備 瀏覽:631
東莞石碣自動化設備廠 瀏覽:131
機械制圖陳列櫃 瀏覽:246
鄭州奧鑫游樂設備公司 瀏覽:733
美邦環保設備有限公司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