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機械設備 > 鄆城縣恆基工程機械有限公司

鄆城縣恆基工程機械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1-02-27 16:36:41

『壹』 鄆城縣的地理環境

2015年,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26.8億元,增長9.4%;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2.05億元,增長3%;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3126元、11353元,分別增長8.5%和10.7%;金融機構存款余額320.3億元、新增43.5億元,貸款余額164.8億元、新增17.7億元。
2012年,鄆城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8.7億元,可比增長14.2%;完成地方財政收入17.23億元,增長28.6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7454元、8326元,分別增長14.35%、15.19%;全社會供電量達到22.28億千瓦時,增長13.3%;2012年底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達到202億元、新增32億元,各項貸款余額142億元、新增32億元。 2015年,創建了30萬畝糧食高產示範方,糧食總產達到21.1億斤。新增造林面積3.6萬畝、省級標准化養殖場6處、市級以上「一村一品」專業村鎮59個、「三品一標」農產品35個、土地流轉和託管面積55萬畝,市級以上農民專業合作示範社達到31家。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基本完成。清淤治理了豐收河,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25萬畝。全國農業規模化服務現場研討會在我縣召開。
截至2010年,鄆城縣畜產品加工產業集群已初具規模,肉類屠宰、冷藏加工企業發展到近20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40多家,市級以上龍頭企業17家,肉類加工能力達到6萬噸,羊肉出口量約佔山東省的90%。中糧富仕達食品公司、神舟食品集團公司、金綠洲食品公司、六和集團鄆城食品有限公司、三羊食品公司等一大批骨幹企業實行公司+基地+農戶的方式,和農民結成利益共同體,極大地帶動了農民增收和畜牧業發展,畜牧業產值佔全縣農業總產值的比例達到1/3以上,農民從畜牧業獲得的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3以上。 2015年391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預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70億元,增長10.5%。培訓企業管理人員1200人次。實施重大技改項目72個、「兩化」融合項目25個,完成技改投資50億元。
截至2010年,鄆城縣機械加工企業達到175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21家,丁里長鎮以華鑫重工為龍頭,建成中小型挖掘機生產基地;玉皇廟鎮以恆基工程機械為龍頭,發展機械加工企業20多家;鄆城鎮的曲軸、汽車配件生產企業達到8家;黃集鄉僅鋼球製造企
業就達42家;楊庄集鎮、隨官屯鎮的掛車製造,黃堆集鄉、程屯鎮的農用機械加工都形成了較強的集群發展優勢。縣工業園區成為我縣機械加工業的主要集聚區,園區內共有機械加工企業18家,占園區企業的12%;機械加工企業向機械加工重點行業集聚,形成了工程機械、農用機械、鑄造鍛造加工、鋼球加工、掛車、模具為主的六大機械加工產業集群。 2015年,水滸故里游納入全省十大文化旅遊品牌,創建省級旅遊強鎮1個、特色村2個,旅遊消費總額達到13.2億元。完成進出口總額1.05億美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55.2億元,增長11.3%。
2009年,鄆城縣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5.05億元,比上年增長25.77%。其中:縣城鎮投資26.76億元,增長36.11%,農村投資18.29億元,增長12.55%。從產業分布來看,第一產業投資完成0.39億元,增長11.43%;第二產業投資完成34.51億元,增長30.18%;第三產業投資完成10.15億元,增長12.15%。

『貳』 鄆城縣肥料代加工廠家

2015年,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26.8億元,增長.4%;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2.05億元,增長3%;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3126元、11353元,分別增長8.5%和10.7%;金融機構存款余額320.3億元、新增43.5億元,貸款余額164.8億元、新增17.7億元。2012年,鄆城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8.7億元,可比增長14.2%;完成地方財政收入17.23億元,增長28.6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7454元、8326元,分別增長14.35%、15.19%;全社會供電量達到22.28億千瓦時,增長13.3%;2012年底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達到202億元、新增32億元,各項貸款余額142億元、新增32億元。2015年,創建了30萬畝糧食高產示範方,糧食總產達到21.1億斤。新增造林面積3.6萬畝、省級標准化養殖場6處、市級以上「一村一品」專業村鎮59個、「三品一標」農產品35個、土地流轉和託管面積55萬畝,市級以上農民專業合作示範社達到31家。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基本完成。清淤治理了豐收河,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25萬畝。全國農業規模化服務現場研討會在我縣召開。截至2010年,鄆城縣畜產品加工產業集群已初具規模,肉類屠宰、冷藏加工企業發展到近20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40多家,市級以上龍頭企業17家,肉類加工能力達到6萬噸,羊肉出口量約佔山東省的90%。中糧富仕達食品公司、神舟食品集團公司、金綠洲食品公司、六和集團鄆城食品有限公司、三羊食品公司等一大批骨幹企業實行公司+基地+農戶的方式,和農民結成利益共同體,極大地帶動了農民增收和畜牧業發展,畜牧業產值佔全縣農業總產值的比例達到1/3以上,農民從畜牧業獲得的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3以上。2015年391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預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70億元,增長10.5%。培訓企業管理人員1200人次。實施重大技改項目72個、「兩化」融合項目25個,完成技改投資50億元。截至2010年,鄆城縣機械加工企業達到175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21家,丁里長鎮以華鑫重工為龍頭,建成中小型挖掘機生產基地;玉皇廟鎮以恆基工程機械為龍頭,發展機械加工企業20多家;鄆城鎮的曲軸、汽車配件生產企業達到8家;黃集鄉僅鋼球製造企業就達42家;楊庄集鎮、隨官屯鎮的掛車製造,黃堆集鄉、程屯鎮的農用機械加工都形成了較強的集群發展優勢。縣工業園區成為我縣機械加工業的主要集聚區,園區內共有機械加工企業18家,占園區企業的12%;機械加工企業向機械加工重點行業集聚,形成了工程機械、農用機械、鑄造鍛造加工、鋼球加工、掛車、模具為主的六大機械加工產業集群。2015年,水滸故里游納入全省十大文化旅遊品牌,創建省級旅遊強鎮1個、特色村2個,旅遊消費總額達到13.2億元。完成進出口總額1.05億美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55.2億元,增長11.3%。2009年,鄆城縣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5.05億元,比上年增長25.77%。其中:縣城鎮投資26.76億元,增長36.11%,農村投資18.29億元,增長12.55%。從產業分布來看,第一產業投資完成0.39億元,增長11.43%;第二產業投資完成34.51億元,增長30.18%;第三產業投資完成10.15億元,增長12.15%。

『叄』 湖南京恆基工程機械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湖南京恆基工程機械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12月26日,主要經營范圍為工程機械設備的銷回售、租賃、維修及技術咨答詢等。
法定代表人:顏志雄
成立時間:2011-12-26
注冊資本:3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30102000147681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五一大道與韭菜園路交匯處(原五一中路13號)華美歐大廈第8層10號房

『肆』 鄆縣簡價

鄆城簡介

鄆城縣(Yùn Chéng Xiàn):山東省菏澤市下轄縣之一,位於山東西南部,屬華北平原。

鄆城縣風光(20張)

總面積1643平方千米,人口119萬。區號0530.郵編274700.縣委、縣政府駐地是唐塔街道盤溝路30號。

現轄2個街道辦事處、14個鎮、6個鄉:鄆州街道、唐塔街道、黃安鎮、楊庄集鎮、侯咽集鎮、武安鎮、郭屯鎮、丁里長鎮、玉皇廟鎮、程屯鎮、隨官屯鎮、張營鎮、潘渡鎮、雙橋鎮、南趙樓鎮、黃堆集鎮、黃集鄉、李集鄉、張集鄉、水堡鄉、陳坡鄉、唐廟鄉。

全縣共有1025個村民委員會、16個社區居委會,鄉村戶數25.7萬戶,人口124萬。漢族占絕大多數,回、滿、壯等23個少數民族不超過1500人。全縣土地總面積1643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724人。

該縣地處北緯35°19′~35°52′,東經115°40′~116°08′,東臨濟寧市的梁山縣和嘉祥縣,南與巨野縣、牡丹區相連,西與鄄城縣為鄰,北隔黃河與河南省范縣、台前縣相望。

專業服務

城市基礎設施配套完善,服務功能不斷提高。"一城兩區雙軸三帶一外環"的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城區人口達到15萬人,鄆州賓館、七星華譽大酒店、花園大酒店、聖達大酒店建成營業,服務接待水平明顯提高。

電網交織

郵電通訊現代化與國內同步。全縣程式控制自動電話達到20萬門,固定電話裝機用戶17 萬戶,行動電話用戶26萬戶,寬頻用戶1.2萬戶。鄆城縣是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示範縣,17個鄉鎮、170個行政村建成文化信息共享網路。全縣通有線電視行政村達到160個。

電力供應充足。境內共有500千伏變電站1座,220千伏變電站1座,110千伏變電站4座,35千伏變電站17座,並全部實現了無人化值守。整個電網形成了以5條與省相連的110千伏線路為中心、35千伏線路為骨架、10千伏線路相配套的供電網路。

交通便利

鄆城縣基礎設施完善,京九鐵路縱貫全境45.5公里,設有3個客貨站,歐亞大陸橋在這里與京九鐵路交匯。

濟菏高速、日東高速穿境而過,德商高速正在建設。220國道、省道聊商路、濟董路交匯於縣城,縣城距濟寧機場30公里;縣境內公路縱橫成網,全縣地方公路通車里程達2300 公里。

氣候

全縣屬暖溫帶半濕潤東亞季風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春季乾燥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溫和涼爽,冬季乾冷,雨雪稀少。平均年日照時數為2479.7小時,全年各月以6月份日照時數最多,為261.9小時,2月份日照時數最少,為168.3小時。光照年平均總輻射量為122.744卡/厘米2。年平均氣溫為13.5℃,1月份氣溫最低,平均為-1.8℃,7月份最高,平均為27.4℃。全縣地面溫度年平均為15.6℃,年平均氣壓為1011.0毫巴。全年以北風為主,南風次之,歷年年平均風速為3.3米/秒。平均年降水量為694.7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為71.4天,7月最多,1月最少。全年降雪初日最早在11月8日,最晚在1月15日,年平均降雪日數為7.1天,最大積雪深度150毫米。累年平均相對濕度為69%,蒸發量年平均為1860.4毫米,6月份最大,為330.0毫米,1月份僅50.2毫米。

地質

鄆城縣大地構造屬中朝陸台山東台背斜的西南邊緣凹陷帶,處於「魯西斷塊」中的「魯西南塊陷」上,地表全為新生界覆蓋,沒有基岩出露。地貌由於受地下岩層構造和地上黃河等內外營力作用的控制和影響,整個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沒有山丘,全境屬黃河沖積平原。西南與東北高差9米,地面坡降在1/5000—1/10000,海拔在38.5—47.5米之間,地貌類型主要有緩平坡地帶、淺平窪地帶、河槽地帶、河灘高地地帶四種。

淡水

鄆城地處黃河中下游,全縣屬黃河沖積平原,耕地面積153.8萬畝,95%為優質耕地。整個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平均海拔43米,過去有「自西向東漸傾斜,東走十里低三尺」之說。境內主要河流除黃河外,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1條,地下水量約1.28億立方米。全年無霜期約200天左右,平均年日照約2497小時,常年平均氣溫13.5攝食度,具有顯著的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特徵。

黃河自鄄城縣流入鄆城西北邊境,經李集、黃集流入梁山縣,流經鄆城28公里,年均淡水資源總量4.24億立方米,奔騰的黃河水哺育了鄆城人民,黃河的泛濫又是鄆城縣的主要自然災害之一,建國前黃河多次決口,自1855年(清咸豐五年)河南蘭封銅瓦廂決口至清末的57年間,黃河就有38年發生決溢,平均三年二決,民國時期,堤防失修,河決仍頻,鄆城人民深受其害。新中國建立後,黨和人民政府採取一系列治黃措施,根除了決口之患,並建立蘇閣引黃閘,黃河已由害河變為利河。

黃河流經鄆城28公里,年均引水量2.5億立方米,水資源總量4.32億立方米。

煤炭

鄆城煤炭資源豐富,巨野煤田是華東地區最後一塊儲量最大、煤質最優的煤田,是中國規劃的十三個大型能源化工基地之一,總儲量55.7億噸,設計7對礦井,境內優質煤地質儲量30.81億噸。年設計生產能力890萬噸的4對礦井:趙樓、郭屯、彭庄、鄆城四對礦井全面開工建設,彭庄礦井、趙樓煤礦已正式投產運營,鄆城礦井年內可見工程煤,趙樓煤矸石發電1*30千瓦發電廠已開工建設,規劃面積5.01平方公里的煤化工業園基礎設施配套完善,已具備項目入駐條件,洪達化工、富海化工等煤化工項目總投資達125億元,建成後可實現銷售收入210億元,利稅20億元;郭屯礦井320萬千瓦坑口電廠和鄆城煤礦2×100萬千瓦天然焦發電示範工程前期准備工作已完成,已報國家和省有關部門核准,煤電化開發潛力巨大。[2]

農業

名優稀特品種較多,魯西黃牛馳名中外,小尾寒羊被譽為「世界明珠」、「中華國寶」,是全國商品糧、優質棉、魯西黃牛、小尾寒羊、青山羊生產基地縣和平原綠化先進縣,1994年農業增加值和糧食、棉花、油料、肉類總產量面指標均進入全國百強縣行列。2006年,全縣植棉62萬畝,總產100萬擔;桑園面積2萬余畝,鮮繭產量60萬斤;片林面積達到69萬畝,木材蓄積量260萬立方米;肉蛋奶總產16.14萬噸;大牲畜存欄14.08萬頭,豬40.65萬頭,羊159.46萬只,禽1215萬只,林下規模養示範場150個,其中鴨450萬只,鵝50萬只,年產鴨羽、鵝羽737.5噸。

經濟狀況

綜述

國民經濟平穩增長。2011 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 176 億元,比上年增長 15%;三次產業比調整為 18.2∶54.5∶ 27.3,二三產業較上年提高 2.2 個百分點;完成地方財政收 入 13.39 億元,比上年增長 30% ;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 6778 元,比上年增長 15%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 380 億元、利稅 48 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 32.1%、 41.5%; 全縣高新技術產業完成產值 43 億元,比上年增長 48%。大項目建設成效顯著。彭庄煤礦、趙樓煤礦、郭屯煤礦 。 達產,鄆城煤礦掘進順利,煤炭產量達到 650 萬噸、比上年 增長 56.63 %,實現利稅 17.34 億元、比上年增長 152%,上 繳稅金 7.95 億元、比上年增長 129%。洪達化工年產 15 萬噸 合成氨 15 萬噸硝酸、富海能源年產 120 萬噸焦化等一批大 項目建成投產或正在試生產, 趙樓綜合利用電廠、 勇智化工、 洪鼎化工、中海油液化天然氣、多友科技等一批重點項目正 在建設。縣煤化工園區列入山東省「十二五」發展規劃,納 入全省 7 個重點建設的循環經濟示範園區,將對我縣煤化工 產業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由世界 500 強中海油投資 65 億 元的清潔能源項目落戶園區,在建項目達到 11 個。縣工業 園區入園企業達到 206 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 140 億元,比 上年增長 49%。 城鄉面貌逐步改觀。

鄆城縣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全面落實「一二三四」的工作思路,堅持全黨抓經濟,重點抓工業,突出抓民營,全力抓招商,關鍵抓投入,大力發展區域特色板塊經濟,逐步探索出了一條「小產品、大產業,小規模、大群體,小資本、大聚集,低成本、高效益」的發展路子,形成了優勢產業、骨幹企業、專業市場三位一體、互為依託、配套推進的發展格局,棉紡織、木材加工、畜產品加工三大主導產業和搪瓷、鋼球、酒類包裝三個特色產業集群迅速崛起,機械加工產業是繼棉紡織、木材加工、畜產品加工和搪瓷、鋼球、酒類包裝等六大優勢特色產業之後的又一新的經濟增長點。

機械加工

全縣機械加工企業達到175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21家,丁里長鎮以華鑫重工為龍頭,建成中小型挖掘機生產基地;玉皇廟鎮以恆基工程機械為龍頭,發展機械加工企業20多家;鄆城鎮的曲軸、汽車配件生產企業達到8家;黃集鄉僅鋼球製造企業就達42家;楊庄集鎮、隨官屯鎮的掛車製造,黃堆集鄉、程屯鎮的農用機械加工都形成了較強的集群發展優勢。縣工業園區成為我縣機械加工業的主要集聚區,園區內共有機械加工企業18家,占園區企業的12%;機械加工企業向機械加工重點行業集聚,形成了工程機械、農用機械、鑄造鍛造加工、鋼球加工、掛車、模具為主的六大機械加工產業集群。

鋼球產業

鄆城是全國重要的鋼球生產基地,鋼球產量佔全國低碳鋼球總產量的1/3以上,並擁有龐大的鋼球營銷隊伍,鋼球銷售業務佔到全國的70%以上。截止到目前,全縣年產鋼球5萬多噸,共有120多家鋼球生產企業,永昌鋼球、亞星鋼球、宏達鋼球等一批大型鋼球生產骨幹企業迅速崛起。生產的各種規格低碳鋼球、不銹鋼球廣泛應用於各類型機械製造及醫療機械、電子設備、精密儀器等高精尖儀器製造領域。產品暢銷全國各地,並成功出口烏拉圭、巴西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酒類包裝

酒瓶蓋

鄆城是全國酒類包裝重要的產業基地之一,酒類包裝企業365家,從業人員3萬多人,形成了以華峰玻璃、正達玻璃、煙鄆蓋業等規模企業為龍頭的產業集群。主要產品有酒瓶、瓶蓋、膠帽、標簽、鋁箔等1000多個品種,其中瓶蓋、膠帽的產量約佔全國市場份額的20%。產品暢銷山東、河南、安徽、山西、北京、天津等地,年銷售收入達到5億元。

畜產加工

畜產品加工廠

全縣畜產品加工產業集群已初具規模,肉類屠宰、冷藏加工企業發展到近20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40多家,市級以上龍頭企業17家,肉類加工能力達到6萬噸,羊肉出口量約佔山東省的90%。中糧富仕達食品公司、神舟食品集團公司、金綠洲食品公司、六和集團鄆城食品有限公司、三羊食品公司等一大批骨幹企業實行"公司+基地+農戶"的方式,和農民結成利益共同體,極大地帶動了農民增收和畜牧業發展,畜牧業產值佔全縣農業總產值的比例達到1/3以上,農民從畜牧業獲得的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3以上。

棉紡織業

紡織車間

鄆城是山東省重要的棉紡織基地之一,產業集群整體優勢突出,初步形成了紡織、印染、服裝加工一條龍的生產體系,涌現出華靈集團、聖達集團、雲龍家紡、華億達紡織、亞世紡織等一批骨幹企業。截止到目前,全縣棉紡織企業發展到365家,生產規模達到260多萬紗錠,織機1萬多台,從業人員6萬餘人。

工業企業

工業生產企穩回升,結構不斷優化。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61家,比上年末增加22家。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值214.7億元,比上年增長31.8%。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52.5億元,增長23.8%。全縣完成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36.3億元,占工業總產值比重為17%,同比提高7.6個百分點。

企業效益繼續改善。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15.04億元,增長23.69%;實現利稅總額24.08億元,增長14.76%,實現利潤11.9億元,增長23.97%。

固定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快速增長,投資結構優化。2009年,全縣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5.05億元,比上年增長25.77%。其中:縣城鎮投資26.76億元,增長36.11%,農村投資18.29億元,增長12.55%。從產業分布來看,第一產業投資完成0.39億元,增長11.43%;第二產業投資完成34.51億元,增長30.18%;第三產業投資完成10.15億元,增長12.15%。

農林牧漁

農作物播種面積相對穩定,但是糧食播種面積增加較多。全縣農作物總播種面積329.9萬畝,比上年增長0.9%。糧食播種面積236.1萬畝,比上年增長30.4%,其中夏糧播種面積133.84萬畝,比上年增長4.2%,秋糧播種面積102.26萬畝,比上年增加94.5%;經濟作物播種面積93.79萬畝,比上年減少52.09%。其中,油料面積10.13萬畝,減少64.1%;棉花面積36.58萬畝,減少36.7%;蔬菜面積36.05萬畝,增長23.5%;瓜類面積6.2萬畝,減少14.8%。

農產品產量有升有降。全年糧食總產848693噸,比上年增長25.8%。其中夏糧總產496323噸,增長4.3%;秋糧總產352370噸,增長37.2%。棉花總產30089噸,比上年減少34.8%;油料總產29528噸,減少62.5%;蔬菜總產1080932噸,增長20.3%;水果總產68838噸,增長4%。

林業生產平穩發展。2009年全縣人工造林面積1776公頃。其中:經濟林236公頃,防護林914公頃。本年新增木材蓄積量16.5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38%。

畜牧業持續穩定發展。

優勝產業

鄆城產業優勢突出。棉紡織、木材加工、畜產品加工三大優勢產業和搪瓷、鋼球、酒類包裝三個特色產業形成明顯的規模優勢,全縣棉紡織業發展到260萬紗錠,織機1.2萬台;木材加工業戶6100家,年加工能力350萬立方米,入選「山東省十大(特色)產業集群」;畜產品加工企業192家,年肉類加工能力達到6萬噸,羊肉出口量約佔山東省的90%;搪瓷年生產能力5萬噸,入選「山東省十大產業集群·特別獎」,被授予「中國日用搪瓷產品生產基地」;鋼球年生產能力5萬噸,佔全國低碳鋼球產量的三分之一以上;酒類包裝企業發展到360多家,年銷售收入5億元,成為華東地區重要的酒類包裝生產基地。

投資環境

鄆城投資環境優越。鄆城靠近中原腹地,是中國東部與中西部的結合部,區位優越,交通便利,「京九」鐵路縱貫全境,設有2個客貨站。歐亞大陸橋與京九鐵路在此交匯,形成海鐵聯運,成為鄆城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大通道。境內南有日東高速,東有濟菏高速,西有德商高速,與220國道、省道聊商路、濟董路縱橫成網,交通十分便利。以鄆城為中心500公里半徑范圍內覆蓋近3億人口,市場潛力巨大。基礎設施日趨完善,郵電通訊現代化與國內同步。縣工業園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開發區,3.5平方公里的起步區和4平方公里新區實現了較高標準的「七通一平」,載體功能進一步增強,被評為山東省「十大最具投資價值的地方」之一。縣城建成區20.9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5萬人。

水滸文化城景點(40張)

投資2億元的水滸文化城開始接待旅客,投資1億多元的水滸水上景區正在建設,投資3億多元的宋江河風景帶即將開工興建;七星大酒店、水滸大廈、聖達大酒店等星級酒店陸續竣工投入使用,人居環境優美。

鄆城投資政策優惠。在用地、證照辦理、稅收獎勵、出口獎勵等方面給予最大優惠,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資成本。電力供應充足,投資20億元的500千伏輸變電工程、投資8.3億元裝機12.5萬千瓦的縣工業園區自備熱電廠第一台2.5萬千瓦機組已發電運行。全縣勞動力45萬人,其中剩餘勞動力近16萬人,勞動力成本較低。服務環境優良,出台了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的規定,建立了審批、收費服務大廳,推行政務公開和服務承諾,實行一個窗口對外,一站式辦理,一條龍服務。對大項目建設,實行「一把手」工程,特事特辦,一事一議。對重點企業實行扎口管理,掛牌保護,切實維護企業經營者的合法權益。

鄆城經濟開發區具有良好的投資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城市載體功能不斷增強。區內水、電、氣、路等基礎設施已全部實現了「八通一平」。為企業投入生產提供了充分保障。工業區管委會對進入企業實行全過程服務:「一站式」辦理項目審批、「全方位」協助企業開工建設、「全天候」服務企業產後運營。鄆城工業區現對外招商,歡迎國內外有識之士來水滸故里考察投資!!

醫療衛生

機構設置

衛生局機關設有辦公室、人事科、醫政科、社會衛生臨督科、計劃財務科、愛衛會辦公室(副科)。1998年全系統有45處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其中縣直有:縣人民醫院(正科)、縣中醫院(正科)、縣衛生局公共衛生監督所(正科)、縣防疫站(副科)、縣婦幼保健院(副科)、縣直公費醫療門診部、縣地方病防治辦公室、縣衛生職丁中等專業學校、縣葯檢所、縣結防所、縣公費醫療管理辦公室、縣紅十字會辦公室等12處,鄉鎮衛生院33處(武安、楊庄集、侯集、郭屯、玉皇廟、程屯、黃安為十心衛生院)。1998年12月,根據縣委的意見,縣衛生局公共衛生監督所與縣防疫站「一套班子、兩個機構、兩塊牌子、合屬辦公」。1999年11月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分流,確定縣衛生局公共衛生監督所、縣防疫站、縣婦幼保健院、縣公費門診部、縣葯檢所、縣地辦室、縣紅會辦、縣公費醫療管理辦公室,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縣醫院、縣中醫院為差額撥款事業單位。2000年10月縣公費醫療管理辦公室職能劃歸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管理,人、財、物全部移交。2001年4月底,隨著鄉鎮的合並,33處鄉鎮衛生院隨鄉鎮建制合並為21處。2001年7月15日縣編委確定將縣葯檢所改為差額撥款事業單位。隨著2002年1月1日全縣城鎮醫療保險制度的譜施,縣直公費醫療門部於2001年撤銷。

衛生體系

衛生部門共有32處醫療衛生事業位,其中縣直11處,鄉鎮21處,在職幹部職工4348人(在職3764人,離退休584人)在職人員中,衛生專業技術人員3430人其中正高技術職稱20人,副高技術職稱124人,中級技術職稱596人,初級技術職稱1996人。各類醫療機構開放病床1489張。全縣有行政村衛生室(所)421個,從業鄉村醫生1558人,基本上形成以縣級醫疔衛生機構為中心,鄉鎮衛生院為樞紐,行政村為甚礎的縣、鄉、村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

教育科技

我縣現有定點小學166處,教學點255處,小學在校生107825人;初中39處,在校生44231人;幼兒園、學前班513處,在園班幼兒21300人;普通高中8處,在校生21786人;職業教育中心、聾啞學校、教師進修學校各一處,在校生2563人;民辦學校24處,在校生19290人。全縣現有教職工11366人,其中專任教師10873人。

近幾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縣教育事業得到持續健康協調發展。2002年9月我縣作為菏澤市唯一省級課改試驗區,在全市率先進行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一步加強了學校科學化、規范化管理,涌現出一大批管理規范的學校,全縣各級各類規范化學校達到40餘處,其中一中是省級重點中學;實驗幼兒園是省級規范化幼兒園。2003年高考本科上線首次突破千人大關,2005年、2006年本科上線均達1400多人,一中本科錄取率連續獲全市第一。2002年至2006年底,累計籌集危房改造資金7638.95萬元,消除危房12.87萬平方米。全縣中學全部建起微機室,小學微機裝備率達80%以上,80%以上的學校實驗室、儀器室配備達到國家二類標准。辦學條件得到了明顯改善。先後有286人被評為市級以上骨幹教師、優質課執教人,2人被評為「齊魯名師」候選人,4人被授予省特級教師稱號,1000餘名教師被評為縣級教學能手;教師學歷達標率高中、初中、小學分別提高到73.1%、86.6%、99.7%。縣教育局先後被評為山東省校舍危房改造先進單位、山東省教育科研先進單位和市一系列榮譽稱號,2007年被縣委縣政府授予「優質服務機關」。

閱讀全文

與鄆城縣恆基工程機械有限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黑龍江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 瀏覽:210
機械化養護中心 瀏覽:838
上海特種設備管理 瀏覽:48
機械師改槍 瀏覽:181
機械化剪紙 瀏覽:757
美燃環保設備 瀏覽:809
濟南北斗星數控設備有限公司 瀏覽:838
自動噴塗機械手 瀏覽:457
中小型農業機械加工項目建議書 瀏覽:251
不銹鋼加工設備市轉讓 瀏覽:441
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 瀏覽:110
扳手機械原理 瀏覽:61
凱格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瀏覽:61
廣毅機電設備 瀏覽:805
重慶三陽辦公設備有限公司 瀏覽:494
華技達自動化設備 瀏覽:631
東莞石碣自動化設備廠 瀏覽:131
機械制圖陳列櫃 瀏覽:246
鄭州奧鑫游樂設備公司 瀏覽:733
美邦環保設備有限公司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