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加工制造 > 机械制造业劳动生产率

机械制造业劳动生产率

发布时间:2021-02-26 22:09:40

① 现在中国的机械制造业平均利润率大概多少

2014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利润率仅为2.7%,远低于世界制造业的利润率,连续第三年下滑,并创下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② 普通机械制造业能有多高的利润率

纯利润大约在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二十左右。具体看行业、科技含量等相关因素。

③ 工程设计行业和机械制造行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分别是多少万元/人/年,急求

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按照上面的概念定义来看,你需要知道两个数据:

  1. 工业增加值,你要去问统计+局的;

  2. 全部从业人员人数,这个你就是去问这个局,人家也没法回答你;

  3. 所以,你还是自己估算一下吧,

  4. 具体办法就是,估计一下你所在位置附近的行业产值、从业人员,估算一下

供参考

④ 机械制造业企业发展状况怎样

机械制造业作为一个传统的领域已经发展了很多年,积累了不少理论和实践经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个方面的个性化需求越加强烈。作为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并已成为基础工业的机械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先进制造技术这个概念的提出为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虽然这个名词没有确定的定义,但目前公认的认识是:先进制造技术是传统制造技术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和现代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的生产,并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果的制造技术的总称。它具有如下一些特点:1. 从以技术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使技术的发展更加符合人类社会的需要。2. 从强调专业化分工向模糊分工、一专多能转变,使劳动者的聪明才智能够得到充分发挥。3. 从金字塔的多层管理结构向扁平的网络化结构转变,减少层次和中间环节。4. 从传统的顺序工作方式向并行工作方式转变,缩短工作周期,提高工作质量。5. 从按照功能划分部门的固定组织形式向动态的自主管理的小组工作方式转变。6. 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1)机械制造自动化。(2)精密工程。(3)传统加工方法的改进与非传统加工方法的发展。下面对自动化技术给予论述和展望。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始终是机械制造中最活跃的一个研究领域。也是制造企业提高生产率和赢得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自本世纪20年代出现以来,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刚性自动化、柔性自动化和综合自动化。综合自动化常常与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集成制造等概念相联系,它是制造技术、控制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综合,旨在全面提高制造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对市场的响应速度。 一、集成化 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被认为是21世纪制造企业的主要生产方式。CIMS作为一个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的部分(分系统)组成,通常可划分为5部分:1. 工程技术信息分系统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AE),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APP),计算机辅助工装设计(CATD)数控程序编制(NCP)等。2. 管理信息分系统(MIS)包括经营管理(BM),生产管理(PM),物料管理(MM),人事管理(LM),财务管理(FM)等。3. 制造自动化分系统(MAS)包括各种自动化设备和系统,如计算机数控(CNC),加工中心(MC),柔性制造单元(FMS),工业机器人(Robot),自动装配(AA)等。4. 质量信息分系统包括计算机辅助检测(CAI),计算机辅助测试(CAT),计算机辅助质量控制(CAQC),三坐标测量机(CMM)等。5. 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分系统(Network & DB)它是一个支持系统,用于将上述几个分系统联系起来,以实现各分系统的集成。 二、智能化 智能制造系统可被理解为由智能机械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该系统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决策等。在智能系统中,“智能”主要体现在系统具有极好的“软”特性(适应性和友好性)。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采用模块化方法,使之具有较大的柔性;对于人,智能制造强调安全性和友好性;对于环境,要求作到无污染,省能源和资源充分回收;对于社会,提倡合理协作与竞争。 三、敏捷化 敏捷制造是以竞争力和信誉度为基础,选择合作者组成虚拟公司,分工合作,为同一目标共同努力来增强整体竞争能力,对用户需求作出快速反应,以满足用户的需要。为了达到快速应变能力,虚拟企业的建立是关键技术,其核心是虚拟制造技术,即敏捷制造是以虚拟制造技术为基础的。敏捷制造是现代集成制造系统从信息集成发展到企业集成的必由之路,它的发展水平代表了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发展水平,是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发展方向。实现敏捷制造的技术基础包括:1. 大范围的通讯基础结构,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工厂信息网络和准时信息系统(Just-In-Time-Information)。2. 柔性化、模块化的产品设计方法。3. 高柔性、模块化、可伸缩的制造系统。4. 为定单而设计、制造的生产方式。5. 基于任务的组织与管理。6. 基于信任的雇佣关系。 四、虚拟化 “虚拟制造”的概念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虚拟制造以系统建模和计算机仿真技术为基础,集现代制造工艺、计算机图形学、信息技术、并行工程、人工智能、多媒体技术等高新技术为一体,是一项由多学科知识形成的综合系统技术。虚拟制造利用信息技术、仿真计算机技术对现实制造活动中的人、物、信息及制造过程进行全面的仿真,以发现制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产品实际生产前就采取预防的措施,从而达到产品一次性制造成功,来达到降低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增强产品竞争力的目的。 五、清洁化 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便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清洁生产的两个基本目标是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对生产过程而言,清洁生产要求渗透到从原材料投入到产出成品的全过程,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替代有毒的原材料和短缺资源,二次能源和再生资源的利用,改进工艺及设备,并将一切排放物的数量与毒性削减在离开生产过程之前。对于产品而言,清洁生产覆盖构成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即从原材料的提取到产品的最终处理,包括产品的设计、生产、包装、运输、流通、销售及报废等,合理利用资源,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不利影响。综上所述,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是将传统的制造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工程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通过计算机技术是企业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有关的组织、经营、管理和技术有机集成和优化运行,在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实现信息化、智能化、集成优化达到产品上市快、服务好、质量优成本低的目的,进而提高企业的柔性、健壮性和敏捷性,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⑤ 如何进行劳动生产率分析

近年来,我国经济始终保持“高增长、低通胀”的运行态势,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对外贸易持续保持顺差,比较优势明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增强企业财富创造能力和抑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也对就业产生了“挤出效应”。正确认识劳动生产率变化形势及其对经济产生的影响,对把握当前宏观经济运行规律、制定正确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报告选取人民银行调查的5000户企业1995~2005年的主要经营数据,作为研究和分析劳动生产率的背景材料。选择5000户企业为对象研究中国劳动生产率变化,有三个方面原因:第一,考虑中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第二产业贡献度较大,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变化对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起到广泛支撑和扩散作用;第二,人民银行5000户企业调查制度经过10多年运行,已趋于稳定,其数据也能够较准确揭示出与各种经济变量的关系,反映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第三,从总体上看,人民银行5000户企业对中国工业企业贡献度较大,2005年末5000户企业(除一小部分企业集团外,绝大部分是工业企业)资产总计76914亿元,产品销售收入
61995亿元,分别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6万户)的25.35%和31.95%,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劳动生产率总体状况及变动特点
劳动生产率整体水平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与经济运行周期比较吻合
1995~2005年,5000户企业劳动生产率总体水平以年均20.07%的增长速度快速提高,从1995年的5.74万元/人增加到2005
年的35.7万元/人。但其间经历了一个“平稳增长—较快增长—微幅回落—加速增长—
小幅回落”的走势,与各个时期经济改革和政策变化相吻合。如1997年开始的国有企业改革,2004年以来的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都对劳动生产率的变动产生了影响(见图1)。
规模经济效应在劳动生产率变化中得到充分体现,大中小型企业呈阶梯型分布
5000户企业数据显示,大型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高达21.35%,分别比中型和小型企业高出3.63和13.19个百分点。从劳动生产率水平变动趋势分析,1995~2001
年不同规模企业差别不大,2002年以后逐渐分化,大型企业提升速度迅速加快,这与近年来大型企业资本投入增大密切相关。
城市化、工业化加快趋势导致重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速快于轻工业
5000户企业数据显示,1995~2005年,重工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为19.1%,比轻工业高出2.9个百分点。从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趋势分析看,10年中有9年重工业显著高于轻工业。从劳动生产率水平指标来看,1995年以来重工业基本上高于轻工业,
2005年两者的差距达到15万元/人。重工业劳动生产率较高,是由其资本密集型性质决定的。
竞争压力下,机械、电子制造等下游企业依靠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愿强烈
5000户企业数据显示,1995~2005年,机械、电子制造等下游行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一直高于采掘、能源开采等上游行业,两者平均差距保持在10万元/人水平。下游行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为18.04%,比上游行业高出0.8个百分点。1995~2002年,下游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高于上游行业,但2002年以后,随着新一轮投资高速增长和工业化进程加快,上游行业在投资需求的带动下,规模迅速扩大,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也逐步超越下游行业。
劳动生产率区域差别较大,中部地区产业承接转移能力较弱
东部地区开放式经济发展带来了较强的先发优势,西部在大开发政策环境下带动了西部经济发展,但是中部地区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形成了“两头高中间低”的发展形势,“中部崛起”任重道远。5000户企业数据显示,1995~2005年,东部地区企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高达20.13%,分别比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年均增速高出4.7和4.13个百分点。
不同所有制企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差异显著
5000户企业数据反映,1995~2005年,合资、外资企业劳动生产率水平最高。由于承担社会安定的责任,国有企业在裁减员工方面比较慎重,其劳动生产率水平最低(见图2)。
外贸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显著高于非外贸企业,且差距不断扩大
5000户企业调查数据显示,1995年以来,外贸企业和非外贸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均显著上升,分别由1995年的7.46万元/人和5.86万元/人提高到2005年的44.13万元/人和
25.4万元/人。其间,外贸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一直高于非外贸企业,而且,两者差距不断扩大,从1995年的1.6万元/人扩大到2005年的18.73万元/人;劳动生产率增速也显示,外贸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为19.45%,比非外贸企业高出
3.66个百分点,差距非常明显。在1995~2005年的大部分年份里,外贸企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高于非外贸企业,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国际贸易领域竞争异常激烈,外贸企业必须千方百计提高劳动生产率,保持比较优势;二是外贸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的同时,可以直接获得外方的技术和人员支持,迅速提高技术水平,提升自身的劳动生产率。
我国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2003年美国的工业劳动生产率水平是83986美元/
人,日本是70234美元/人,韩国是34651美元/人,而我国5000户企业2003年的劳动生产率水平是26992美元/人,我国的工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相比差距明显。在目前我国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大的大环境下,这种差距还要维持一段时间。
重要的是,1995年以来,我国5000户企业劳动生产率增速明显高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1995~2005年的年均增速为20%,远远高于美国1995~2004年年均
5.8%的水平,并且继续保持着这种发展势头。 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的因素分析 技术进步是企业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的重要因素
根据生产函数理论,1995~2005年,5000户企业技术进步年均增速为10.07%,增长很快。从技术进步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率来看,企业劳动生产率水平提高中50.2%
是由技术进步带来的。调查表明,这些年我国企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原因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管理体制改革,许多企业结合自己特点,实行独特的组织管理体系;裁减冗员,减员增效;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现代的物流管理和配送制度;加强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素质等。
裁减冗员、减员增效对劳动生产率提高产生直接影响
劳动生产率形成关系中,职工人数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关系,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职工人数越少,劳动生产率越高,经过计算得出,二者的相关系数为-0.82。
1999~2003年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减员增效改革不断深入,下岗职工人数大幅增加,企业职工平均人数呈直线下降趋势,而同时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大幅提高。2004~
2005年随着职工人数的稳定,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也趋于稳定。 企业设备利用水平提高带动了劳动生产率增长
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企业设备利用水平的提高也会带来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设备利用水平提高,会降低单位产品成本,提高产量,带动劳动生产率的明显上升。相关分析显示,5000户企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和其设备能力利用指数的相关系数为
0.9,两者高度正相关。 劳动生产率提高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劳动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断增强
经计算得出,我国5000户企业劳动生产率年度水平与GDP年度增速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8,存在一定相关性;劳动生产率季度增长率与GDP季度增长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0.6,相关性进一步增强,说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劳动生产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下游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抑制了物价从上游向下游的扩散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导致产品中人力成本的下降,产品成本降低,从而促使价格水平下降或抑制价格上涨。5000户企业调查季度数据显示,
1998年以来,每当劳动生产率增速发生明显变动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都会呈反向变化(见图3)。这表明,劳动生产率增速的变动,是影响近10年来我国CPI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另外,通过对数据观察发现,上下游劳动生产率的差异阻碍了价格的传导。5000
户上下游企业劳动生产率存在较大差异。下游与上游企业劳动生产率差距从1995年的
1.7万元/人,扩大到2005年的10.7万元/人,下游企业劳动生产率水平明显高于上游企业。尽管从2003年起,上游企业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开始快于下游企业,两者差距有缩小迹象,但仍然保持一定的区间。从2003年起,由于上游的资源、能源价格上涨较快,导致产品出厂价格同步上升,但是,价格上涨并没有快速从上游向下游传导开,居民消费价格基本保持稳定。2003~2005
年,工业品出厂价格年均高于居民消费价格2.1个百分点,其中的重要原因,是下游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上游企业变化,它们之间的差距发挥着抑制价格上涨扩散的作用。
提高了中国商品出口竞争力,推动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
劳动生产率的快速增长,以及大量低廉成本劳动力的使用,迅速提高了中国商品的出口竞争力,尤其是价格竞争优势。中国在1995~2004年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与美国、日本、德国和韩国比较,平均是它们的4.03倍、3.86倍、6.19倍和2.72倍,而工人的工资水平则相对较低,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突出,
导致出口规模不断扩大。 比较优势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出口的年均增长速度为
30.18%,比进口平均增速快1.53个百分点。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前大家担心的汽车等弱势产业,也由于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得以快速发展。中国的商品出口占其他国家及地区进口的比重,已经从1978年的不到1%增长到2005年的7.3%,2005年出口在GDP
中的比重高达34%。 对企业的就业产生一定挤出效应,这与世界各国就业格局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5000户企业数据显示,企业就业人数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不断下降。在监测企业数量和行业分布保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职工人数从1995年末的1833万人下降到2005年底的1455万人,下降幅度高达20.6%。在调查的27个行业中,有18个行业的从业人数呈下降趋势。
虽然劳动生产率提高对就业产生一定挤出效应,但从全球范围看,我国劳动生产率变化对就业的影响,与世界各国就业格局变动趋势是一致的。从世界三次产业发展规律看,就业从工业向服务业转移是发展方向。1990~2003年期间,美国等几个发达国家的工业就业人数都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服务业就业人数却呈反向变动。其中,美国2003
年的工业职工人数较1990年下降了近332万人,下降17.3%,而同期服务业从业职工人数增加了2197万人,增长22.5%。不过,我国服务业发展一直比较滞后,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后,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虽然上升至40.7%,但仍低于中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据世界银行统计,2004年中低收入国家第三产业的比重为55%,而美国高达
75.3%,日本达到68.1%,韩国达到55.1%。 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所带来的大部分收益转移给了资本和外国消费者,企业工人受益不大
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所带来的收益要在资本、劳动者、国外消费者之间进行分配。从我国情况看,一方面,劳动生产率提高明显增强了商品价格竞争力,导致出口商品价格普遍偏低,国外消费者因此受益;另一方面,资本在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的同时压低工人工资水平来获取高额利润。企业工人也由于工资水平没有相应增长而无法分享到劳动生产率提高所带来的收益。总体上看,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职工工资水平(即劳动力价格)也随之上涨。不过,由于目前我国劳动力供给充足,劳动力呈现买方市场,劳动力价格水平增长速度明显落后于劳动生产率增速。劳动生产率的收益在劳动者中分配可以分两个阶段,1996~1998年期间,工资上升幅度与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差距不大;1999~2005
年期间,工资水平的增速较大幅度落后于劳动生产率增速,两者年均差距10.7个百分点。

⑥ 机械制造业是不是很不景气啊

机械制造业是工业的基础,所有生产实体企业都离不开机械设备。目前全世界都版在进行权工业升级换代的革命,如世界各国的工业4.0,工业5.0计划。在升级换代的工业革命中,淘汰落后的设备,落后的生产工艺成为一种大趋势,不能顺应社会发展,研发新产品的企业,必定要淘汰,而机械制造行业永远不会被淘汰,建议去应聘与时俱进,充满活力的公司。

机械加工企业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

这个问题太大了,有点宏观。下面我来简单的谈谈我的想法:

1.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同一位伟人所说,要抓主要矛盾,要解决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2.例如,一条生产流水线,由10台设备组成。固定制造某种零件,10分钟能出一个产品。
要想提高劳动生产率,就要分析每一设备的生产节拍能提高多少,需要时间最长的那台设备就是主要矛盾。
再把这台设备所耗时间进行细化分析,找出影响最大的因素,这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通过优化、调整、增加设备等措施,使整线产能提高。
3.又例如,某设备出活较慢,效率低。
我们就可把这台设备的日常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一天有多少时间在运作,有多少时间在辅助工作。
一般来说,要提高生产率,主要是提高机床的运作时间,减少辅助时间。例如装卸工件、找正、换刀、对刀、测量...等。
针对每一项影响机床运作的辅助工作,找出应对措施,例如专业化分工、强化工艺准备等。
4.以上只是一部分的想法,仅供参考。

⑧ 机械制造业平均利润是多少

10~15%

⑨ 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哪里找

原因有三个人认为,一个成本因素,两个交易因素,3,价格因素。
成本因素:劳专动生产率属很高,但没有这么便宜的中国和巴西;

贸易的因素:我们都知道,中国的纺织工业而闻名,按照逻辑可以知道很多的支持,保持其相关产业的稳定发展,这是一个产业链。一些进口面料和进口贸易一批衣服可怜的没有太多的差距,当然,客观的说,价格也是有差别的,但服装的进口面料后处理在此期间,生产成本远高于直接进口更大衣服的成本。
价格因素:中国和巴西作为一个生产者必须有竞争力的方面,漠不关心,这其中就包括价格竞争,任何人都愿意福音的事业,所以这个问题会导致坚韧和理解。

阅读全文

与机械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黑龙江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浏览:210
机械化养护中心 浏览:838
上海特种设备管理 浏览:48
机械师改枪 浏览:181
机械化剪纸 浏览:757
美燃环保设备 浏览:809
济南北斗星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浏览:838
自动喷涂机械手 浏览:457
中小型农业机械加工项目建议书 浏览:251
不锈钢加工设备市转让 浏览:441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浏览:110
扳手机械原理 浏览:61
凯格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浏览:61
广毅机电设备 浏览:805
重庆三阳办公设备有限公司 浏览:494
华技达自动化设备 浏览:631
东莞石碣自动化设备厂 浏览:131
机械制图陈列柜 浏览:246
郑州奥鑫游乐设备公司 浏览:733
美邦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浏览: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