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设备公司 > 森林工业设备制造厂

森林工业设备制造厂

发布时间:2021-06-12 11:54:03

1. 森林工业企业生产如何管理

森林工业企业生产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工作。狭义的生产管理,是指以森林工业产品的基本生产过程为对象的管理,包括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日常生产准备、基本生产过程的组织、在产品管理、生产调度、生产进度控制和生产作业核算等。广义的生产管理,是指以全部生产过程及其构成要素为对象的综合性管理,除狭义的内容外,还包括技术管理、质量管理、设备和工具管理、能源管理、劳动管理、物资管理等。生产管理是森林工业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形成企业生产力的根本条件,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保证。

生产过程及其组成

生产过程是从生产技术准备至生产出成品的全部过程。它首先是个劳动过程,即劳动者按着一定的方法和步骤,在一定场所,使用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使之成为产品的过程。这里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劳动工具和场所是手段;劳动对象是被改造的客体。这些要素在孤立状态下还不是现实的生产力,只有通过管理将其科学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形成生产过程。其次,在森林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往往还须借助自然力形成自然过程,如木材采运生产中的串坡、流送,木材加工过程中的木材天然干燥等。因此,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自然过程的统一。森林工业企业生产过程由以下6个部分组成:①生产技术准备过程。为生产创造前提条件的过程,包括林场布局、工厂布置、道路网布局、伐区调查设计、伐区拨交、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工艺装备设计和制造、运材岔线和集材道的设计和修建、山上装车场的设计和修建、集运材索道的设计和修建、工艺规程的制定、新产品的试制和试验等。②基本生产过程。直接改变劳动对象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位置,使之成为企业主要产品的过程。如木材采运工业企业的伐木、打枝、集材、造材、装车、运材、卸车、选材、归楞过程;家具生产企业的配料、机械加工、装配、油漆过程。③辅助生产过程。直接为基本生产过程服务的生产过程。④附属生产过程。为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提供辅助材料的生产过程。⑤副业生产过程。利用基本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剩余物、废水、废气以及森林资源潜力生产不属于本企业专业方向的产品生产过程。⑥生产服务过程。为企业各项生产供应原材料、燃料、工具、零部件以及试验、化验等服务过程。上述生产过程的区分是相对的,一项生产在企业中究竟属于何种生产,取决于它在企业主要产品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基本生产过程是不可缺少的,居主导地位,其他生产过程是为基本生产过程服务的。企业的各项生产过程是由工序构成的。

工序

由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在不变更劳动工具的条件下,对劳动对象完成的可以进行作业量统计的生产活动。它是生产过程的基本单位,也是技术检验、编制计划、作业统计、制订定额和核算劳动报酬的基本单位。按对劳动对象作用的性质不同,工序可分为:①加工工序。直接改变劳动对象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工序,亦称工艺工序;②运输工序。使劳动对象发生位置变化的工序;③保管工序。指半成品和产成品在半成品库和成品库中的储存和保管;④检验工序。对半成品、产成品和作业的质量及数量的检验、核算工序。一般来说,加工工序是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工序,但对木材采运生产过程来说,主要工序是运输工序。

生产类型

表明企业产品生产特征的标志。各森林工业企业的产品生产,在产品结构、生产方法、连续程度、品种数量、同一品种的重复程度和数量、专业化程度等方面均有不同的特点。生产类型正是这些特点的反映。它是合理组织生产过程必须考虑的因素。森林工业企业的产品生产按生产方法的不同,可分为:①采运型。从自然资源或再生资源中开发出人类所需产品的生产,如木材采运生产、地下矿藏的开发等。②改制型。通过加工和处理改变劳动对象外形、尺寸等物理性能而制成产品,如制材、人造板生产等。③装配型。将不同零件装配成产品,如家具、林业机械生产等。④分解型。通过加工使劳动对象分解为多种产品,如木材水解(见植物原料水解)、木材热解等。⑤提炼型。通过一定方法从劳动对象中提取出某种产品,如栲胶、松香生产等。⑥劳务型。为其他单位提供生产性服务,如机械设备修理、来料加工等。⑦混合型。同一生产过程兼用上述两种以上方法的生产。

按生产过程的连续程度可分为:①连续生产。从原料投入到产品产出是连续不间断的生产。②间断生产。从原料投入到产品产出可间断,有明显阶段性的生产。

按产品生产的重复程度和工作地专业化程度可分为:①大量生产。品种少,产量大,经常重复生产同种产品,工作地专业化程度高。②成批生产。多品种轮番生产,而每一品种产品出产有一定的批量。批量是指产品一次产出或投入的数量。按批量大小,成批生产可分为大批、中批和小批生产。③单件生产。品种多且经常改变,每次只生产一件或少数几件。森林工业企业产品的生产类型,多数是大量生产和成批生产,很少有单件生产。生产类型不同,其技术经济特点和经济效果亦不同。深入研究不同生产类型的特点,科学地组织生产过程和其他生产管理工作,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

生产过程组织

对生产过程的组成部分及其构成要素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科学安排。它的基本内容是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时间组织和工艺方案的选择。

生产过程空间组织

生产过程进行场所的组织,包括局(厂)址选择、工厂布置、林场布局、道路网布局、企业内部生产单位(车间、林场、工段、工组、工作地)组织形式的选择等。企业内部生产单位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专业化形式。它分为工艺专业化和对象专业化两种基本形式。工艺专业化,也称工艺原则,是按工艺特点设置生产单位。在这种生产单位内,集中同种类型的生产设备和同工种工人,对产品(零部件)进行相同工艺的加工。对象专业化,又称对象原则,是以产品(零部件)为对象来设置生产单位。在这种生产单位内,集中生产产品(零部件)的全部设备和所需的所有工种的工人,完成产品(零部件)生产的全部工艺过程。在森林工业企业实际生产中,常常综合运用这两种原则来设置生产单位,在一个企业内,既有对象专业化车间,又有工艺专业化车间。企业内部生产单位的组织形式,决定着企业内部分工和协作关系,决定着工艺流向,原材料和在产品在企业内部的运输线路及运输量,影响着企业生产的经济效果。应充分考虑企业生产技术条件、生产类型和市场变化趋势,在全面权衡各种专业化的利弊和适应条件的情况下来确定适合本企业的组织形式。

生产过程时间组织

劳动对象在生产单位之间、工序之间在时间上衔接和结合的方式。它主要是根据劳动对象在工序之间的移动方式来分类的。在每次加工的劳动对象只有一个时,劳动对象只能顺次通过各道工序。当每次加工一批劳动对象时,则生产过程时间组织方式有:①顺序移动方式。每批加工对象只有在前道工序全部完工后,再整批送到后道工序加工。其特点是劳动对象在工序之间的移动是成批连续的,每个零件却存在着等待加工时间。②平行移动方式。一批零件中每个零件在上一道工序加工完毕后,立即转到下一道工序进行加工。一批零件同时在不同工序上平行加工,当前后工序时间不等时,存在着零件等待加工时间。③平行顺序移动方式。顺序移动方式和平行移动方式相结合的一种方式。其特点是整批零件在各道工序上加工是连续的,并力求零件在相邻工序平行加工。由于各工序加工时间不等,加工对象的移动方式有两种情形:当下一道工序时间大于上一道工序时间时,每个零件在上道工序加工完毕后立即转到下一道工序继续加工;当下一道工序时间小于上一道工序时间时,只有当足以保证整批零件在下一道工序连续加工时才将上一道工序加工完毕的零件依次转入下一道工序加工。对木材采运生产来说,还要考虑在一年四季之中是否全年都作业的问题。因而它的时间组织有季节性作业和常年作业之分(见木材采运生产季节性作业、木材采运生产常年作业)。生产过程时间组织方式,直接影响着产品生产周期,即从劳动对象投入生产起,通过全部生产工序,到成品入库为止所需的全部时间。生产周期是衡量生产过程时间组织合理性的指标。缩短生产周期,是生产过程时间组织的根本任务。

工艺方案选择

工艺,是对劳动对象的加工方法。不同性质产品的生产,有不同的工艺;同一种产品的生产,也有不同的工艺。木材采运生产的工艺,完全不同于其他森林工业生产。按集运材方式的不同,它可分为以下6种类型:①原木集材原木运材;②原条集材原木运材;③原条集材原条运材;④伐倒木集材原木运材;⑤伐倒木集材原条运材;⑥伐倒木集运材。木材采运生产工艺类型,受采用的机械设备类型和自然地理条件制约。因此,在选择工艺方案时,必须充分考虑制约条件,在技术可能的前提下,做到经济合理。

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

主要有:①在保证林木资源消耗量不大于生长量的前提下,发展多层次的木材加工,增加产品品种和产量;②根据企业现有的技术水平和自然地理条件,选择工艺类型,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因素;③正确安排各项生产及其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比例关系,使产品出产具有均衡性;④采用先进的生产组织方法,如组织流水生产和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过程的连续性,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在产品储备;⑤提高产品生产的经济性,力求产品生产消耗少、质量高、出产快、效益好。

生产计划

规定企业计划期产品生产任务和进度的计划。它具体规定着企业在计划期应完成的产品品种、数量、质量、产值、出产期限、生产能力利用程度以及企业内部基层生产单位(车间)的生产任务、作业地点和生产进度。生产计划是企业生产经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工资、物资供应、成本、财务、技术组织措施等计划编制的依据。正确编制生产计划,对充分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合理利用资源,合理组织和指挥生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均有重要作用。森林工业企业编制生产计划应做好下述几方面的工作:①市场调查和预测。重点是调查社会对本企业产品品种、数量和质量的需求情况及可能的变化趋势,以及原材料、燃料、动力供应的保证程度。②调查企业内部生产条件。包括机械设备、道路、劳动力和资源状况、生产潜力、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等。对木材采运企业来说,还要掌握伐区资源状况、自然地理条件、集运材距离等。③核算企业各种产品生产能力。④综合平衡。包括产品生产量与销售量、产品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林木资源消耗与生长、生产任务与原材料等物资可供量、生产任务与劳动力数量、生产目标与经济效益目标等方面的平衡。⑤指标分解,把生产任务落实到基层单位,直至个人,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制。⑥运用先进手段和科学方法进行计划方案的优选。

生产作业计划

是生产计划的具体执行计划。它是根据企业生产计划规定的年度、季度生产任务,结合计划月份的具体情况,规定企业及其基层各生产单位、各生产环节的月、旬、日、班的生产任务,并按日历顺序安排生产进度。它是协调各个生产环节,组织日常生产活动,建立正常生产秩序,保证均衡生产,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的重要手段;是日常生产指挥,生产进度控制,作业核算和考核的依据。生产作业计划的内容,因生产性质不同而异。木材采运生产作业计划,一般包括产品产量计划、采集运各段工作量计划、伐区生产组织计划、木材运输计划、产销平衡计划、准备作业计划、机械设备修理计划等。编制生产作业计划应满足下列要求:①确保企业年、季度生产计划的完成和超额完成;②计划指标先进可靠;③协调好各生产环节的比例关系,保证工序的衔接;④缩短生产周期,节约流动资金,降低生产成本。

生产调度

对企业日常生产活动的计划、协调和控制工作。它的主要内容有:编制和落实作业计划并组织其实现;掌握生产进度,准确、及时、全面了解企业生产、销售、劳动、设备、材料等方面的情况和问题,做好调度分析;当好企业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在局(厂)长授权下,统一指挥企业的生产,机动灵活果断地解决问题。调度工作在生产管理上有重要作用,它是对企业生产实行集中统一指挥的工具,是按质按量按期完成生产计划任务的保证,也是鼓舞士气,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积极性的有力武器。为了更好地发挥生产调度的作用,应做好以下工作:①健全机构,形成一个强有力的调度指挥系统;②配备必要的懂生产、有组织能力和指挥能力、事业心强的调度人员;③装备必要的现代化信息传递、处理和储存设备;④制订符合本企业生产特点和具体情况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

2. 斯必克(中国)工业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斯必克(中国)工业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08月31日,主要经营范围为许可经回营项目:答无一般经营项目:热交换设备、流体设备及系统、冷却设备及系统、液压动力器械(液压挖掘机除外)、制热电器及设备、晶体制造机电设备、汽车和电子行业各类仪表及检测维修设备的研发、加工、组装和生产等。
法定代表人:KEVIN LILLY
成立时间:2009-08-31
注册资本:2000万美元
工商注册号:320584400015689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外国法人独资)
公司地址:江苏省吴江市汾湖经济开发区来秀路东侧

3. 森林工业企业设备如何管理

有关森林工业企业机械设备的选购、使用、维修、更新、改造等工作的管理。机械设备是企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加强设备管理,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对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充分发挥设备效能、节约设备费用和推动企业技术进步都有着重要作用。

设备选择与配套

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一项内容。但对木材采运企业来说,由于伐区作业条件不断变化,故设备选择与配套是个经常发生的问题。选择与配套同企业生产工艺流程方案的选择密切相关。一般来说,设备选择与生产工艺流程方案的选择,应当相辅相成,在高效率的资源开发、充分利用原材料、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满足较高效益的要求。木材采运企业选择设备应注意林区特点,选择通过性能好、移动方便、牢固、耐久、轻便、灵活、使用方便的设备。当然还需考虑到国内有关设备制造厂的产品性能及其供应来源,应注意标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设备配套关系到设备效率、设备安全和整个生产能力的发挥。配套合理,可使全部设备在生产工艺过程中能够协调的正常运转。通常有单机配套、机组配套和项目配套。单机配套,是指一台设备中各种随机机具、附件、备件,要配备成套。这对价值高、功能多的设备极为重要。机组配套,是指主机、辅机及其控制系统的配套。这对联动设备更应注意。项目配套,是指产品生产全部设备的成龙配套。如,工艺设备、辅助生产设备、动力设备等。在确定这类设备配套时,一般以生产工艺设备为主,其他设备应服从于工艺设备,在研究工艺设备时以主要加工工序设备为主,然后再确定其他相应的设备。设备合理的选择与配套,是形成生产能力的主要标志。无论在全企业内还是在一个车间,都要保证各种主要设备和各种辅助设备、动力设备、起重运输设备等有适当的比例,使之有机结合起来,在性能和效率上相互协调,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

设备档案

从设备到企业验收起直至报废为止,全过程有关验收、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报废等情况的记录。一般包括:设备移交验收时的技术资料和现场情况记录;设备使用、维护保养和事故情况记录;历次检修情况记录;设备改造的有关技术资料等。建立设备档案既为设备运用和修理提供主要依据,也有助于积累设备技术资料、了解状况、探索设备磨损规律和设备管理工作的改善。对木材采运企业来说,由于林区作业条件复杂,作业地点又非常分散,做好这一工作更为重要。

设备合理使用

使用合理与否关系到设备生产效率的发挥、使用费用的高低和使用寿命的长短,最终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益。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磨损,包括直接磨损和自然腐蚀而产生的自然磨损,统称有形磨损。同时由于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性能更好、效率更高的设备,或制造能降低生产费用的同样设备,导致原有设备降低价值,这种设备价值的贬低称为无形磨损。因此应当考虑设备磨损的状况,合理地利用设备,使其效率得到充分的发挥。衡量设备利用指标有设备日历台日利用率、设备能力利用率、台班效率利用率等,其计算方法如下:

图2改造修理

结合修理对原有设备进行局部的改造。通常是为了提高设备效率,增加其功能或完善有关部件和系统等。对设备进行这种技术改造,一般都安排在设备修理时进行。设备改造范围的大小应和设备修理的类别结合起来。小的改造可以在设备中、小修时进行。大的改造都应该安排在大修时进行。通过修理安排对设备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既能提高生产能力,又能节省资金,见效也快。但对于那些精密、大型、稀有关键设备的改造,不论范围大小,改造部位是否重要,都要经过有关上级设备管理部门的批准,才能进行。

设备更新

以新的、性能比较好的、效率比较高的以及经济适用的机器设备,来更换不能再继续使用或继续使用已不经济的机器设备。设备更新取决于设备寿命。设备寿命有物质寿命、经济寿命和技术寿命三种。①物质寿命(自然寿命、使用寿命):即是从设备投入使用开始直到不能继续使用、自然报废为止所经历的全部时间。造成不能继续使用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磨损产生的。它同设备本身质量和使用中的维修有关,如果设备本身质量好、维修好,物质寿命可以延长,但由于技术进步快,新的、效率高、质量好的设备已经出现,就不宜延长。因此充分合理利用设备具有重要意义。②经济寿命:即从设备投入安装之日开始,到因继续使用会造成经济上的不合理而退出服务之日为止的全部时间。设备在使用一定时间之后,由于磨损而不断老化,维持设备继续使用费,日益增加,依靠高额费用维持使用,得不偿失,需要对使用费进行计算和分析,确定设备“最佳更新期”,按期进行更新。③技术寿命:即从设备投产开始到出现技术上更先进、经济上更合理的同类设备而被淘汰为止所经历的时间。由于技术发展较快,虽然原有设备物质寿命、经济寿命都未到期,但在效率、功能以及产品质量等问题上明显落后,必然淘汰。淘汰的设备未必完全失去使用价值,仍可通过合理安排或改造修理,继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设备管理中,应该根据上述三种寿命,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权衡利弊,然后作出决定。

4. 都福(深圳)工业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怎么样

据网上信息,这家公司是2013年8月才正式成立的,一家新的外商独资企业,员工的福利待遇一般是与公司的业绩,老板的做事风格有很大的关系的;员工之间关系的经营因人而异,需要自己去经营;没有最好的公司,也没有最好的行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5. 上海晋亿工业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有没有自己的工厂

没有的,都是让人家帮它加工,然后合作机会多了,让人家帮下忙,有检查和客户来访的时候挂下自己的牌。

6. 森林工业企业规模如何

森林工业生产资料和产品在企业集中的程度。通常用年平均生产能力作为划分森林工业企业规模的标志。也有用固定资产价值(固定资本)、投资总额、职工人数、销售额、经营面积等来划分的。森林工业企业规模表明劳动力、生产资料和产品生产在各个森林工业企业中集中的程度,反映了生产社会化和国家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随着生产社会化发展,企业规模将趋向大型化。由于大型企业技术装备水平高,生产批量大,生产品种多,资源利用比较充分,有利于治理“三废”(废气、废水、废渣),防止污染,生产效率高,经济效益好。但大型企业需要投资多,建设期长,见效慢,需要的原材料多,组织供应难度大,生产品种多,人员多,组织管理复杂。小型企业的优点是:比较灵活,易于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适应交通不便和资源又不集中的林区,就地加工,节省运输费用,增加就业门路;有利于改善工业布局。因此,要根据不同条件、不同因素建立相应规模的企业。

森林工业企业规模的划分标准

不同国家不同生产部门,在不同时期划分企业规模的标准也不尽相同。如,列宁在研究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时,曾把企业人数在100人以上者列为大工厂。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八大财团,60年代的十大财团都主要按资本的数量排列的,美国埃克森公司1981年的销售额为1081亿美元,列为500家最大工矿企业公司的第一位。中国森工企业规模划分的标准,在60年代以前基本上是以年平均生产能力来划分的。如,木材采运企业年产15万立方米以下为小型企业,15万~30万立方米为中型企业,30万立方米以上为大型企业。1972年国家又规定森工企业规模划分的标准为:木材采运企业年产木材50万立方米以上为大型企业,15万~50万立方米为中型企业,15万立方米以下为小型企业;木材综合加工厂,年加工原木20万立方米以上为大型企业,10万~20万立方米为中型企业,10万立方米以下为小型企业;其他森林工业企业,投资总额在1000万元以上为大型企业,300万~1000万元为中型企业,300万元以下为小型企业。1978年国家对森林工业企业规模划分标准又作了补充和修改。即,木材采运林区年产木材万立方米以上均为大中型;独立森林工业局年产木材30万立方米以上为大型企业,15万~30万立方米为中型企业,15万立方米以下的为小型企业。其他森林工业总投资在1500万元以上列为大型,800万~1500万元的列为中型,800万元以下列为小型。据统计,1985年中国森林工业企业有2470个,其中大中型企业为160个,占6.5%,木材采运方面大中型企业有131个,占全部大中型企业82%。

影响森林工业企业规模的因素

主要有社会需求、资金数量、原材料来源、能源供应及经济效益等。对木材采运生产来说,除上述因素外,木材流向、经营资源面积、运输条件,以及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等对企业规模影响较大。因为木材采运生产是以大面积的林木资源为其劳动对象的,林木资源状况、地形、地势、运输距离等,直接影响企业投资、产品产量、技术装备。国有林区131个大中型木材采运企业,由于森林蓄积消耗的速度超过森林蓄积增长的速度,进入80年代,产量规模都有所缩小,尤其是东北、内蒙古地区82个企业,在50~60年代年产木材量几乎都在30万~50万立方米以上,到1985年多数企业年产木材量都在15万~30万立方米,有的企业年产木材量还在15万立方米以下。根据森林工业企业可采资源逐步锐减的形势,其年产木材量还要下降。不少企业按固定资产原值、经营的资源面积或职工人数计算是属于大型企业,但按年产木材量计算则属于中型和小型企业。企业固定资产规模、职工人数与企业资源能力不相适应的状况,是造成经济危困的重要因素。

森林工业企业规模经济

森林工业企业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而出现的生产批量的扩大,由此带来成本的下降和利润的提高。所以规模经济又称规模效益。不同企业规模在一般情况下,其经济效益不同。在通常情况下,木材加工企业或林化工业企业,如能提高产量,就可能把产品成本降下来。但产量并不是越大越好,它不仅受生产设备能力限制,而且也受到吸引原料量限制,如果吸引的原料范围进一步扩大,则原料的运输费又会增加。同时生产规模越大,分工就越细,生产组织和管理工作就愈加复杂,其效益反而下降。研究企业规模经济时,须着重分析企业产量规模与产品成本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是,产量扩大到一定程度,产品单位成本降到最低点时,生产规模较为适宜。但对木材采运企业来说,产量的提高,首先受到林木资源的制约,即使在产量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作业伐区的伸入,运材距离的延长,采运作业条件复杂,其生产成本也将逐渐上升。因此,木材采运企业规模经济就不能只从木材产量与单位成本之间的关系来研究。只有在合理的经营区划基础上,确定企业的森林资源经营面积,并根据永续利用原则,来确定企业年木材生产量的规模。同时在充分利用林木资源的基础上,根据采伐、造材剩余物的可获量来确定其他有关产品(木片、其他综合利用产品)生产量的规模。由于可采的林木资源接续不上,木材采运企业要维持现有规模经济效益,其难度较大。因此,调整企业规模,改善企业生产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7. 森林工业有哪些

森林采运工业(见森林采运)、木材工业、林产化学工业和林业机械制造工业的总称。简称森工。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和现代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贯彻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以现代林业科学理论为基础,以林业机械化为重要手段,遵循集约经营、永续利用的原则,合理开发现有森林资源,实现多种目的综合利用,以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对木材等各种林产品的需要。

中国森林工业概况

中国上古时代,森林茂密,山地的80%为森林所覆盖。原始的森林利用始于旧石器时代,而森林采伐则始于新石器时代,在公元前4000年已用石斧伐木,而且有了简易的木材加工,如木器制造和木构干栏式建筑。夏、商、周为铜器时代,伐木采用铜制斧、刀、锯。木材运输以水运方式为主,木筏编扎放运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从春秋战国以来的漫长历史时期,人口不断增加,木材需要量巨增,因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规模日益扩大,加上乱伐频繁,森林遭到破坏,甚而有些地方的原始林逐渐消失,自然环境日趋恶化。到1840年除东北大小兴安岭、乌苏里江流域、云贵高原、金沙江流域及西藏地区的原始森林外,遍及各地的茂密森林已几乎消失一半。古代森林从原始利用到较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均属手工作业,不论森林采伐或林产加工纯系作坊式粗加工,工具简陋,生产技术简易,但有些技术诸如木筏编扎放运、木构件的拼接、木材的蒸煮干燥、烧炭、造纸、造船等技术,已因有相当水平而闻名于世,对当时社会经济、人民生活,文化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森林开发利用,在生产方式、作业技术和组织经营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原始的森林利用到规模较大的手工作业,转入掠夺式森林采伐的原木生产利用阶段。在晚清时期,沙俄强取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和乌苏里江以东约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从而中国森林资源约减少1/5。尔后日本占领东北期间,又相继掠夺1亿立方米木材资源。中国除帝国主义所占领的地区以外的其他林区,森林资源基本上为买办资产阶级、木材商和地主所据有。或设木材公司、伐木公司,或设木材商号、木材商行,专门从事森林开采和木材买卖,从中牟取暴利,从而使这些主要林区的森林资源也在逐年减少。到20世纪40年代,很多昔日茂密森林已童山濯濯,变为不毛之地。据不完全调查估计,1949年中国森林覆盖率已降为8.6%。中国近代森林采伐运输,长期处于手工作业阶段,木材产品多为锯材、枕木、坑木、建筑材、造纸材等。自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开始向机械化作业起步,木材生产效率有了一定提高,20世纪初,木材加工已有少数利用圆锯和小带锯作业的小型制材厂,并开始生产胶合板,但设备简陋,技术落后。林产化学加工,多以传统的手工作业进行生产,产品有生漆、桐油、松香、白蜡、五倍子等,其产量与质量都居世界前列。3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森林窄轨铁路运材、中型木材机械加工厂、机械木浆造纸厂以及小型松脂加工、栲胶、松根干馏等工厂,产品种类有所增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发展林业的同时,重视森林工业的发展,建国初期提出“普遍护林、重点造林、合理采伐利用”的方针。其后于60年代中期,强调造管并举、采育结合、永续利用,并针对国民经济发展对木材与其他林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专设森林工业经营管理机构,以加强木材生产与林产加工的领导,使中国森林工业开始进入机械化作业阶段,初步形成了独自体系,为以后实现以木材综合利用为中心的森林工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80年代,中国林业进入振兴时期,提出立足改革,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加强集约经营,发展综合利用的方针,使中国森林工业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新的进展。中国从50年代到80年代,经过长期努力,伴随林业教育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步建立起由森林采运工业、木材工业、林产化学工业、林业机械制造工业构成的,以实现森林资源综合利用为中心的生产、教育、科研相结合的森林工业体系。

森林采运工业

中国森林资源集中分布在东北(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西北(陕西、甘肃、新疆)、西南(四川、云南)国有林区与南方10省、自治区(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贵州)集体林区,其森林面积与林木蓄积分别占全国森林面积与林木蓄积的78%、86%,是中国的主要木材生产基地。为了开发林区,有计划地进行合理采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在国有林区建立了131个林业局,在南方集体林区建设了158个重点产材县,建立了约350个国营伐木场(采育场)。1949至1987年共为国家提供木材15.3亿立方米。1987年木材产量为6217.55万立方米,为1949年567万立方米的10.9倍。为了合理开发利用现有森林资源,在木材生产中,重视林区建设,加强伐区工艺设计,改进作业方式,提高生产技术,使劳动生产率不断得到提高,1986年东北林区已达到1192立方米/人·年。国有林区由于逐步推广原条集运材工艺,在贮木场进行合理造材,使梢头木、枝桠等采伐剩余物得到利用,从70年代起有的采运企业在林区推行木片生产,自1978年至1986年共生产木片430万层积立方米,为林产加工提供原料,从而提高了森林资源利用率。1987年森林采运机械化程度,东北、内蒙古林区达到91.38%,西南、西北林区为55.32%。

木材工业

中国木材加工历史悠久,木材干燥、拼接、雕刻和家具制造等手工工艺,曾闻名于世。1949年以前,木材工业生产基础极为薄弱,能从事木材机械加工的工厂不多,产品结构很不完善,产量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重视木材加工机械设备的引进与设计制造,开展木材机械加工工艺的研究,使木材加工开始向工业化生产的道路发展。50年代中期以来,相继研制生产合成树脂胶粘剂、纤维板、刨花板、层积材、改良木和表面装饰材,初步形成了包括制材、人造板、室内干燥、木制品生产等门类齐全的木材工业体系。锯材年产量,由1950年的344万立方米增加到1988年的2621万立方米,约增长6.6倍。人造板在50年代初只有胶合板,1951年产·量1.69万立方米,到1988年包括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年产达280万立方米。非木质人造板生产已具雏形。人造板表面加工设备能力已超过1亿平方米。木材综合利用率已接近60%。在木材干燥和木材防腐等方面也有很大发展。在科技水平方面,有些领域已接近或达到先进国家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水平,如微机、激光、核辐射和光电等技术在有些生产环节上已开始运用;胶合板生产中运用无卡轴旋切技术,人造板生产部分工段已实现了连续化、自动化作业。

林产化学工业

中国林产化学加工亦有悠久历史,造纸素称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拥有生漆、樟脑等特产。近代因帝国主义侵略与封建主义的统治,而未得到应有发展,生产技术落后,产品多为初级产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经过40年的努力,现已形成由简易粗加工发展为综合性精加工、手工作业发展为机械化和部分连续化作业、初级产品向高质化工产品发展的新兴工业。80年代中期,主要产品的产值增长了36倍,产品由过去的21种增加到112种,技术水平也显著提高。松香产量1953年为2.2万吨,到1988年则增加到37.6万吨,当年出口21.6万吨。松香生产由滴水法直接火加工逐步改造为蒸汽法生产,而大中型松香厂由间歇式向连续化发展。松香、松节油深度加工产品品种由40种增加到80种。栲胶产量1953年为120吨,1988年则增加到41860吨。栲胶与单宁酸生产已用金属的浸提设备代替木制、水泥的简易设备,且已发展为多种连续形式的浸提器,改善了生产条件,产品质量有所提高。活性炭是60年代新发展起来的林产化学工业产品,到80年代中期产量已达3万多吨。活性炭生产已由简单的闷烧法向连续化的水蒸气活化法发展。其他产品如桐油、生漆、紫胶、桉叶油、松针粉、松针膏、柏木油、可可豆色素与紫胶色素等,则向再加工、多品种方向发展。

林业机械制造工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发展林业机械化,50年代初,在东北地区建立了两个林业机械制造厂,只能生产伐木工具与森林铁路车辆。80年代已能生产包括森林采运,木材加工,林产化工设备,林业工具、刃具以及狩猎机具7类产品。1986年全国拥有林业系统的林业机械厂77个,先后制定了48项158个林业机械标准,其中国际标准9项29个。据1987年统计,现有各种林业机械1876种,由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有170余种,其中采用国际标准的有13种。随着林业生产机械化的发展,通过机械设备的引进与技术改造,不仅在提高单工序机械性能方面,而且在联合机创制方面都有了新的进展,研制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诸如山地整地机、超低容量喷雾机等营林机械;液压传动木材装载机、钢架杆集材架空索道等森林采运机械;低噪音的带锯机、木工机床、板式家具成套设备、鼓式削片机等木材加工机械新产品,对进一步推动森林工业和林业生产机械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森林工业教育

为了培养森林工业科技专门人材,50年代以来,在先后建立的北京、南京、东北3所林业大学,中南、西南、西北、内蒙古、吉林、福建等6所林学院,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广西农学院林学分院等院校,共设置了森林采伐运输、林区道路与桥梁工程、木材加工、林产化学加工、人造板、制浆造纸、家具设计制造、林业机械、木工机械、林业机械运用与修理、森工电气化与自动化等11个森林工业专门技术专业和经济管理、财务会计、计划统计、林产品贸易等4个森工经济方面的专业。同时还在少数中等林业专科学校设置了上述个别专业,为国家培养森林工业高、中等技术人才。1981年重新恢复了曾一度中断的培养研究生工作,在学位委员会林业工程学科组中设有木材学、森林采伐运输、木材加工与人造板、林产化学加工、林业机械、林区道路与桥梁工程等6个专业。到1988年底,已为国家培养森林工业本科大学生12356人,硕士学位研究生284人。

森林工业科学研究

林业部于1952年成立了全国性林业科学研究机构——林业研究所,研究内容包括营林与森林工业。1957年又成立了森林工业研究所。1958年10月将两所合并改称中国林业科学院,成为全国综合性、多学科的林业科研机构。下设的森林工业研究所,内有森林采运、木材加工、林产化学、林业机械等研究室。自1960年至1964年,先后将上述研究室扩建为林业机械、林产化学、木材工业、森林采运等4个研究所。同时,在大部分高等林业院校和有些省(区)(如黑龙江、四川、云南、广西等)的林业研究所(院)中,也都设立了森林工业方面的研究室(所)。至此,全国森林工业多学科的综合性科学研究体系已经形成。森工科研单位在森林采运机械化和伐区工艺设计、木材综合利用、林化产品的改性加工利用以及林业机械设备创制等方面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世界森林工业概况

世界一些林业发达国家,针对世界性的森林资源日趋减少,木材供求矛盾日益加剧,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森林工业政策进行了调整,其特点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稳定森林采伐量,加强木材综合利用来发展林产工业;二是重点发展精加工产品,扩大加工层次,以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通过政策调整,世界森林工业总的趋向是:适当减少森林采运工业的投入,在不增加森林采伐量的情况下,充分利用采伐加工剩余物,提高林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向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增加林产工业产值方向发展。

森林采运工业

世界一些林业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苏联、瑞典等国家20世纪70年代前,木材生产已实现了机械化作业,从70年代开始致力于提高全盘机械化,并向半自动化迈进。瑞典1985年前,在皆伐作业中全盘机械化比重已达72%。由于实现全盘机械化,木材生产单工序与多工序已组成成套机械系统,如伐区作业机械系统、木材装运机械系统和贮木场作业机械系统,使森林采运综合劳动生产率大有提高,如加拿大80年代中期已达13.2立方米/人·日,瑞典为7.1立方米/人·日。这些国家60年代广为采用原条集运材生产工艺,如苏联1984年其比重达95%,而伐倒木集运材与原木集运材生产工艺各占2.5%。随着全树生物量利用的开展,今后伐倒木集运材生产工艺与木片生产工艺将会得到一定的发展。运材多以汽车运材为主,水运仍占一定比重,而森林铁路运材则呈下降趋势。林道网密度最高的国家有奥地利为33米/公顷,联邦德国为29米/公顷,中等国家有瑞典10米/公顷,美国7米/公顷。

木材工业

最早是在18世纪中期,从制材工业发展起来的。1780年左右,在欧洲首先出现了机械制材。1850年带锯机的发明进一步提高了制材机械化水平。到20世纪80年代,制材工业发达国家已普遍采用按树种和径级进锯,先剥皮、后检测、再下锯的新工艺。有些国家的大型制材企业已采用金属探测、光电检尺、X光透视缺陷部位和微型机控制下锯和裁边等新技术,实现了生产连续化和自动化。1840年,德莱塞尔(Dresser)首先获得美国旋切机专利,以后法国卡兰德(Carand)又获另一专利。随着旋切机的诞生,德国在19世纪中期建立了胶合板厂。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些胶合板工业先进国家,都注意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来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连续化和自动化程度,提高设备的加工精度和工作效率,以求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木材利用率和产品质量。80年代中期,经过二次加工的胶合板比重有所增加,如芬兰已占胶合板总产量的60~70%。英国于1898年,在圆网造纸机的基础上,最早建立起纤维板厂。到20世纪80年代,全世界的纤维板生产仍以湿法为主,硬质纤维板1984年产量占纤维板总产量的60%左右。纤维板原料除利用小径木和加工剩余物外,还广泛使用枝桠材、木片和锯屑。用干法生产工艺制成的中密度纤维板,1981年产量已达317万立方米,约占纤维板总产量的15%,其性能已接近天然木材和胶合板的水平。世界第一个装备齐全的刨花板厂是1941年在德国建立的。70年代初,美国建成了世界第一家定向刨花板厂,尔后北美开始发展定向华夫板。随着胶粘剂的改进和模压工艺及设备的日臻完善,80年代刨花模压成型产品发展很快,已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家具、电器和包装等部门。

林产化学工业

各国根据各自拥有的森林资源情况,其发展重点各有不同,大致可分为:①重视发展木浆造纸。②重视松香等天然树脂生产。70年代以来其总的生产和消费水平基本保持稳定。普遍采用化学采脂法采脂,而松香、松节油再加工产品已有100多种。③利用木材干馏法制取木炭和活性炭的产量,80年代逐年增加。④利用植物原料进行水解生产糠醛仍在发展,而利用废材生产饲料酵母、酒精,只有苏联等少数国家在发展。⑤利用森林资源生产食用、药用产品,现已得到重视。

森林工业展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森林工业在过去极其薄弱的基础上,从开始兴起直到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体系,其发展速度之快及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作用的显著,是完全应予以肯定的。但由于基础薄、起步晚,与世界林业发达国家相比,不论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产品质量、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差距,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对林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为扭转这种局面,中国森林工业应当有战略性长足的发展。其发展方向是:密切结合国情与林情,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切实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不断提高森林生产力,向以木材综合利用为中心的合理开发、永续利用森林资源,以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的方向发展。为此,主要抓好以下3项措施:①制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和长期规划。要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方向,在合理利用现有森林资源,积极发展人工林定向培育的基础上,力求森林采运工业的巩固提高和稳定发展,大力发展林产加工工业,使森林工业的生产结构日趋合理。森林采运工业的发展,要密切结合森林资源的现实情况,立足于采育结合,认真贯彻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坚持集约经营、永续利用的原则,按既提高经济效益,又兼顾生态效益的技术政策稳步发展。木材工业要致力于产品结构、企业布局和建设规模的调整,通过新技术的引进和技术改造,大力发展深加工,扩大二次加工新产品,提高经济效益。今后制材和人造板企业的建立应接近原料基地,以发展中型企业为主,大型骨干现代化企业必须在资源丰富、建厂条件优越的地方建立。林产化学工业要在继续发展松香、栲胶等传统产品的同时,重点发展制浆造纸工业,逐步建立育林—造纸加工一体化的综合经营体系。②加强森林工业科学技术研究,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努力引进、消化、研究、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实现生产作业机械化、自动化、连续化和管理现代化,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尽快赶上先进国家水平。③加强森林工业教育。要适当调整改造专业结构,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继续巩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有计划有重点地发展中等教育,加速培养亟需的中等技术人材;积极发展继续工程教育,提高在职工程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大力加强职工文化教育和技术工人培训,以适应森林工业现代化的需要。

8. 烟台斯塔克工业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怎么样

烟台斯塔克工业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是2016-04-28在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内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容),注册地址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只楚路99-3号。

烟台斯塔克工业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70602MA3C9T482U,企业法人程琳,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烟台斯塔克工业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工业自动设备、停车设备、普通机械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安装、维修;五金交电、建筑装饰材料、钢材、办公用品的销售;钢结构、玻璃幕墙的安装;建筑设计,立体停车场的建造。(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烟台斯塔克工业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阅读全文

与森林工业设备制造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黑龙江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浏览:210
机械化养护中心 浏览:838
上海特种设备管理 浏览:48
机械师改枪 浏览:181
机械化剪纸 浏览:757
美燃环保设备 浏览:809
济南北斗星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浏览:838
自动喷涂机械手 浏览:457
中小型农业机械加工项目建议书 浏览:251
不锈钢加工设备市转让 浏览:441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浏览:110
扳手机械原理 浏览:61
凯格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浏览:61
广毅机电设备 浏览:805
重庆三阳办公设备有限公司 浏览:494
华技达自动化设备 浏览:631
东莞石碣自动化设备厂 浏览:131
机械制图陈列柜 浏览:246
郑州奥鑫游乐设备公司 浏览:733
美邦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浏览: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