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机械公司 > 林下机械化

林下机械化

发布时间:2021-11-08 14:09:44

A. 请了解北林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同志热情相助。。

首先我也是这个系的,课程时分多,枯燥无味,光大一就有理论力学,普通物理学,十分痛苦难学,尤其是普通物理学,完全跟高中两码事。还有想学好这个系的课程数学必须很厉害,很多内容都要涉及到数学的思想和算法。
其次你在这个专业里面碰到的女生不会超过过一个巴掌,我们班就两,也是被调剂过来的,(据他自己说晚上偷偷摸摸哭过。嘿嘿嘿。)不过你呆在机械系里面完全可以感受到当皇上的滋味,呵呵。
最后转专业好像不需要哪个科目特别优秀,我们学校是这样,顶多送点礼。

B. 北京林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研究生

机械的研究生比较好考,国家线即可

和其他学校的区别啊,林大的机械其实很一般,只能说很中等,不能和其他任何北京的211工类强校比,和农大、地大、矿大和华北电力持平,比其他非211稍好

C. 什么是农业机械化,农业设备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
建国以后,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农业机械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今,农业机械化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农业机械化程度得到了快速的提升,主要农作物的生产和加工,正在向实现全程农业机械化的方向迈进,林业、畜牧业和养殖业机械化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第一阶段:建国初期至文革前
我国主要靠引进、吸收、仿制农机装备和国外援助,在国营农场搞农业机械化试点,依托大型农业机械,进行大规模农业机械作业。而广大农村生产力还很薄弱,主要是原始的手工农业,很少有农业机械的身影。
第二阶段:文革时期
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农业机械化的重视,特别是毛主席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重要论断以后,农业机械化得到了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重视,县乡两级先后建立拖拉机站,柴油机、电动机、拖拉机、脱粒机、插秧机、粉碎机等农业机械也逐步走进农村。农村的农业机械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部分农业生产过程开始逐步由农业机械作业取代手工劳动。
第三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壮大,农村的农业机械化由弱到强,逐步发展壮大,农业机械也逐步向大型化、高端型方向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如今,主要农作物生产过程正在向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方向迈进,农机作业逐步向产前产后和农副产品深加工方面延伸,覆盖的领域正在由农业领域,逐步向林业、畜牧业和养殖业等领域扩展。
二、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地区之间农业机械化水平不平衡。我国幅员辽阔,受历史、地理和自然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比较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的差异也比较大。经济发展快、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快;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少,农业机械化水平低。根据2014年国家统计部门数据分析,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耕地面积不足三分之一,农机保有量占比却超过了一半以上;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耕地面积占四分之一,农机保有量却不足两成。东西部农机保有量占比的较大差异,反映了东西部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的不平衡。
2、农业机械结构构成不合理,劳动生产率低。我国农村是以农户承包经营为主。农户承包的农田数量有限,造成大块地小型化。粮食种植形成插花形态,一块地种植多种农作物,即使种植相同的农作物,也可能是几个农户分别所拥有。大型农业机械作业不能成块连片作业,提高了农机作业的成本,降低了农机作业的劳动生产率。农户自己购置的农业机械也主要是满足自用为主,基本都是小型农业机械,小型农业机械保有量很大,小型农业机械重复购置现象严重,农业机械结构构成不合理。
3、农业种植结构多变,农业机械化难以适应。以一家一户为基础的农业种植结构灵活多变,什么农作物值钱,农民就种什么,前几年的成片粮田现在可能变成成片的果园。然而,农业机械化却难以适应这样的快速变化。原有的农业机械快速被淘汰,新的农业机械却难以被农民接受,难以推广,或者难以找到适合农民需要的农业机械。过几年,有了农民需要的农业机械,可能许多农民又改种粮食了。后一种情况在一些果品种植区已经出现,许多年纪大的果农因为无力种植果品,已经开始砍伐果树,种植粮食作物,这种趋势还将继续进行下去。
4、农业机械研发滞后,农业机械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业机械研发投入少,研发科技力量分散,农业机械的研发主要还是依靠农业机械生产企业自身。研发的农业机械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质优价廉的少,相当一部分的农业机械产品属于粗制滥造,部分特色农业机械的研发还是空白。农业机械研发与国外的交流还比较少,农业机械产品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5、对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不足。近年来,各级政府开始逐步认识到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地位和作用,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财政投入。然而,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相比,这些财政投入还很小。社会资本对农业的投入不足,工业返哺农业的程度还很低。
三、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
1、缩小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达到共同富裕。促进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国家持续增加对东西部的财政投入,加大对中西部经济发展的投资,促进中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效果已经开始显现。近几年来,中西部经济发展迅猛,GDP的增长率持续名列前茅,东西部经济差距逐步缩小。中西部对农业机械的投入也快速增加,中西部农机保有量快速增加。只要继续维持加大对中西部经济的政策支持力度,中西部经济也会跟上来,达到东西部共同富裕,齐奔小康。
2、鼓励土地流转,实行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机械使用效率。鼓励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展适度的农业规模经营,也是现阶段我国的一项重要政策。我们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鼓励农民加快进行农村的土地流转,实行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农村集体经济实力雄厚的地方,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支持农业的发展。土地可以流转到村集体,由村集体统一实行农业规模经营,村集体以雄厚的财力支持农业的快速发展;也可以流转到某一经济组织,由该经济组织实行农业规模经营。其他地方也应当鼓励农民加快土地流转,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三产业或者城镇,从事非农产业。土地流转到其他经济组织,实行农业规模经营。目前,一些发达地区劳动力转移趋势明显加快,这些地方农村的年轻人都在城里工作和生活。在家务农的人基本都是岁数上了年纪的人,在这些务农的人当中,中年人都是年轻的,数量也不多。许多人岁数大了,做不了农活,干脆就把土地撂荒了。现在已经出现撂荒的现象,以后撂荒的土地会越来越多。农民之间零星自发出现的土地流转,也是零费用的无偿土地流转。这些现象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应当合理引导、鼓励、规范农村土地流转行为,引导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向有能力进行农业规模经营的其他经济组织集中。
实行农业规模经营以后,才能更好的对农田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农业种植计划,购置大型性能先进的农业机械装备,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机械化作业,从根本上改变农业机械结构构成不合理的现象,提高农业机械作业的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业生产的作业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是我们的农业生产走向现代农业生产的方向。
3、农业机械研发体系需要重新整合,与国外的技术交流需要加强。通过重新合理整合农业机械的研发体系,充分发挥农机研发科学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增加农业机械装备研发的资金投入,加强与国外农业机械行业的交流和合作,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办法,提高农业机械装备的创新能力,提高农业机械装备的研发水平,提高农业机械装备的高科技含量,缩小农业机械装备与国外的差距,生产适合农民需要的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性能先进的农业机械装备。
4、建立农业机械化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改变现在农业机械化的落后局面,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持续增加对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力度,健全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通过财政扶持、金融支持,吸引社会各界资本投资农业机械化,形成多元化的长效投入机制;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惠民政策”等各项扶持政策的力度,让农民能买得起、用得起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性能先进的农业机械装备。
小农经济必将被历史淘汰,目前的农业经营方式必将被现代农业的经营方式所取代。合理引导、鼓励、规范土地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D. 如何实现山地农业机械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山区尤其是贫困山区。山区的贫困落后原因在于劳动生产力低下,一个突出的标志就是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近年来,虽然国家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由于山地农机从研发、生产、推广的效益比较低,因而发展滞后的瓶颈一直未能突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山地农业的机械化,就没有全国范围的农业现代化,也就难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解决山地农机发展问题,需要从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将其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做好政府的顶层设计,从政策、方针、措施上形成一整套支持体系。抓住适用性、可能性、可行性三个关键点全面突破,实现山区农业机械化的跨越式发展。
一、适用性——以国家的力量强化适合山地的农机研发
山地的共同特点:一是地形复杂,地块或成梯形或成坡状;二是地块大小不一,农机的转弯半径不能太大;三是机耕道的覆盖率低;四是土质结构复杂多样。这就要求适合山地的农机必须是大功率、组装式、轻型化,便于运送到待耕地块。相对于平原使用的农机,山地农机要求科技含量更高,研发生产的成本也会更高。因此,强化山地农机的研发,仅靠经济、科技落后的西部山区省份自身的力量很难实现,必须以国家的力量组织联合攻关。一是在科研上,要把山地农机的研发作为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国家财政在科研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二是实行科研项目招标,调动全国的科研资源联合攻关;三是在科研产品生产上选择有实力的企业生产,在产品形成市场前,国家要在资金、原材料、税收等方面给予企业适当的优惠;四是设立国家级农机研发成果奖,以调动科研人员和生产企业的积极性。
二、可能性——通过国家扶持,调动山地农民购农机、用农机的积极性
随着“打工潮”的出现与持续,目前农村大部分农户不同程度都遇上耕地难的问题,农民从思想感情上是欢迎使用农机的,但有一个成本问题。以贵州为例,目前每亩地的耕地价,平地80—120元;水田120—150元,一年两季耕作费用就分别达近200元到300元,如果是山地,价格还会更高。以种粮食为例,每亩纯收入仅为500元左右,不利于调动农民使用农机的积极性。因此要想使山地农业机械真正“化”起来,在推广初期,国家应有适当的补助,让农民用得起,帮助农民逐步养成使用农机的习惯。同时,继续施行现行土地流转的政策,提高山地农业的规模效应,发挥山地农机的更大的效益。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种粮地与经济林地的不同的收费价格,让山地农机成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实现山地农业现代化的有力推手。
三、可行性——加强山区农机人才培养,培育支撑农机产业发展的人才队伍
发展山地农业机械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培养一支可以支撑山地农业机械化产业整体全面发展的人才队伍,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短缺是制约山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要解决这一问题,建议国家加大对山区农机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一是扶持农机相关院校与高校相关专业的发展,优化现有专业结构,打造特色专业,为培养大量包括科研、制造、维修、推广培训、农机作业、农机具产业管理等适用型专业人才创造条件;二是完善校地合作机制,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农业主管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高校提供人才培养平台,科研院所提供技术支持、农业主管部门加强人才引进力度,可采取订单式培养人才方式,使人才培养更具目标性,人才更具适用性;三是提高农机化从业人员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待遇,提高收入水平、改善生活条件、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稳定现有人才队伍;四是大力开展继续教育,提升现有农机从业人员的学历层次、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五是扶持农机公司社会化服务队伍的发展,抓好技能培训,立足当地,服务当地,更好的发挥示范、推广、辐射和带动作用。
实现我国山地农业机械化,事关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千秋大计,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应坚持农机研发国家主导,农机推广国家与地方各司其能各负其责。通过中央和地方的共同努力,推动“十二五”期间我国山地农业机械化有一个长足的进展。

E. 戴安澜将军的第200师为何被称为‘机械化’师!

第200师对外号称是中国军队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机械化师。

国民党军队机械化的过程 1932年成立汽车训练班,请了德国顾问皮尔纳父女二人做教官,皮尔纳教授各种车辆驾驶、修理和战车战术;他女儿教授数理化文化课程,学员从中央陆军军官军校第8期毕业生挑选,为建立机械化部队准备人才。那时的装备,不过是普通汽车加装钢板,号称“装甲汽车”,以及10余辆摩托车和一辆奔驰履带拖拉机,并无真正的战车。
1934年11月,孔祥熙通过香港怡和洋行从英国购入32辆“维克斯”型战车和若干当时称为机器脚踏车的“哈雷”牌两轮摩托和三轮摩托,在南京编成战车营。
1935年夏,蒋介石在南京丁家桥组建了交辎学校,自兼校长,还是由德国顾问皮尔纳教授机械化部队的战斗、战术及战防炮使用。一年后,该校改组为辎重兵学校和机械化学校。自此赔养机械化兵种的专门学府才正式诞生,机械化兵种也正式成为独立兵种,其军衔自成体系,用银白为底色。
1936年5月,以新近购买的德国“克虏伯”式轻型战车和“毫须”式装甲车为基本装备,蒋介石又在南京方山扩建了陆军装甲兵团,其它兵种的团长都是上校,惟独装甲团的团长是少将,由蒋介石的亲信杜聿明担任,足见重视程度。
1938年初,苏联以换货形式援助中国的T-26战车和自意大利购入的“菲亚特”战车、德国产装甲汽车、奔驰柴油卡车、美式福特卡车、意大利产摩托车数百辆陆续输送至湘潭,在这些车辆基础上,陆军装甲兵团被扩编为陆军第200师,仍由杜聿明任师长。
1938年4月,200师的搜索营出动装甲车12辆,参加了台儿庄会战,担任搜索警戒任务。

1938年10月,200师扩编为新11军,1939年改称第5军,扩编后,部队移驻广西全州,杜聿明担任中将军长。
戴安澜出任师长之后的第200师,只是第5军的一个步兵师,第5军除军直属的战车团外,其它部队都不是机械化部队,徒有“快速部队”的虚名。
1939年11月16日,蒋介石调其最精锐的第5军归白崇禧指挥,投入昆仑关战役。
日本战后公布,在昆仑关战役中,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包括中村正雄少将旅团长、第42联队长坂田原一大佐、第21联队队长三木大佐以及第1、2、3大队的长官,该旅团班以上的军官死亡达85%,士兵死亡4千余人。
戴安澜指挥的第200师因战功卓著,全师受国民政府集体嘉奖一次,参战人员提薪饷两级。师长戴安澜因指挥有方和重伤不下火线,荣获四级青天白日宝鼎勋章一枚,被蒋介石称赞为“当代之标准青年将领”。

1942年初,应美国和英国的一再要求,中国政府组建中国远征军。同年3月,戴安澜率所部万余人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参战。
第5军装甲兵团为保护战车寿命和军事秘密,所有战车均用汽车载运,但当时的汽车载重量一般只有4吨以下,且从昆明到畹町的一些桥梁负荷量不到10吨,只有“菲亚特”、“雷诺”战车抵达前线参战,T-26战车只能分拆成3辆车运输,因此没有来得及运抵前线。

F. 机械化的理论

针对吴景超在《中国工业化的途径》一书中仍然把工业化理解为单纯的机械化,1938年12月,著名工业史专家、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方显廷提出了一个新认识:工业化并非只是机械化生产,还意味着整个经济领域的变革。他提出,所谓工业化,不只是工业领域,还包括农业、矿业、交通、贸易、金融和财政等所有经济领域,“工业化之要义,在以现代工业所实施之科学技术及大规模组织,普遍引用于一切经济部门中”。“即就经济一端言,亦必须工业以外之一切经济活动,如农、矿、交通、贸易、金融以及财政等,均已循工业发展之途径,引用新式技术与大规模组织,始得谓为已臻工业化之境。”[9]其后,方显廷又于12月16日针对《中国工业化的途径》写了一篇书评。他对吴景超把工业化只指为“机械化”颇有异义,提出了一个狭义和广义的工业化概念①。他认为,“就其全书所探讨之对象观之,则仍不脱狭义的工业化之范畴”,并强调说,“工业化一词,有广狭二义。狭义之工业化,专指工业本身。凡一国之工业,已引用机械动力及工厂组织以从事生产者,称为已臻工业化。广义之工业化,则指一国所有之生产事业,均已追随工业化工业之后,利用新式机械与大规模之组织方式而言。”[10]方显廷的论述,为抗战时期中国知识界从更广义的角度认识工业化问题,提供了一个先导。不过,他的这个观点在抗战前期并未引起知识界的普遍注意。大家普遍从整体经济变革角度阐述工业化问题,则是1943年的事情了。
1943年4月,霍宝树和顾毓瑔分别以各经济部门间的关联性为视角,分析工业化的整体性,从而超出了机械化概念。霍宝树阐述了工业、矿业等工业生产与其他经济领域的关联性。他分析说,“工矿事业之发展必须有待于其他互有关联之事业,如交通、农林、水利、垦殖、贸易、金融等等,一一进展,始可完全达到目的。”[11]此时,顾毓琼也不再把机械化和工业化完全等同,而是把机械化视为工业化的一种“基础”。他指出,工业化是一个“组织体”,可以比作经纬交织的织物,而且是一个复杂的“组织体”或“联环体”。在现代工业的大规模体系中,“供给其他工业制造所必需之材料、机器及动力”的重工业是一种“基本工业”[12]。虽然顾毓琼所言工业化内部的关联性重点还在于工业生产自身,不像霍宝树那样从工矿、交通、农林、贸易和金融等角度分析问题,但这种看法毕竟超越了单纯的机械化概念。
正式从整体经济变革角度全面阐释工业化概念的是刘大钧。在完成于1943年9月的《工业化与中国工业建设》一书中,他明确指出,一般论者把工业化仅视为工业本身的发展,是不正确的。工业化的含义,并非专指工业一项,其他一切经济事业、组织以及政治、社会文化等,在工业化时代中都要发生相应变化。他把工业化概念定义为:“各种生产事业机械化及科学化,而其组织与管理亦科学化及合理化”,亦即以生产的机械化和科学化为核心,生产的组织与管理也要科学化及合理化。以此定义为基础,他把工业化的内容概括为以下十个方面:①工业本身机械化与科学化;②矿产之大量开发;③运输事业机械化与动力化;④(农业、牧业、渔业等)各种生产事业以工业为中心而发展,工业化之影响遍及各种生产事业;⑤动力(主要指电力)之普遍利用;⑥大规模生产;⑦产品标准化;⑧事业组织及管理科学化与合理化;⑨各种生产事业资本化;⑩工业都市之形成。方显廷于1938年所提到的整体性的工业化,还只能算是一般性的泛泛而论,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论说,而刘大钧此时所阐述的工业化概念,在抗战时期则是从整个经济层面诠释工业化概念较早的一次努力。而且,刘大钧对工业化概念的阐述,并非他一人的主张,也不是国民经济研究所一家之言,而是当时知识界许多人士的普遍看法。据刘大钧称,他关于工业化的含义等基本问题的论述,“在着手编撰本丛书(系指国民经济研究所丙种丛书——引者)之前,曾经本所同人与特约撰述者一再研讨,且更将所得结论,送所外专家多人,经其指正,酌加修改”,“并非笔者个人之意见,而为专家多人之共同主张。”[13][p1、3—6、9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方显廷所言“广义工业化”和“狭义工业化”,与杨叔进于1943年10月所言“狭义工业化”和“广义工业化”的含义并不相同。方显廷所言“狭义工业化”指工业本身的“机械化”,“广义工业化”是指整个经济领域的“工业化”;而杨叔进所言的“狭义工业化”是指整个经济领域的工业化,而“广义工业化”指以工业化为导向的整体社会改造。参见杨叔进《中国的工业化与资本来源问题》(《经济建设季刊》第2卷第2期,1943年10月,第136页)。
与此同时,1943年10月,杨叔进也在探讨一种以机械生产为核心的涵盖整个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概念。他以技术进步和资本积聚为切入点分析说,工业化是指社会生产由手工方式转变到机器生产方式的经济事实。而机器生产与手工生产相比,要使用更优的技术和更多的资本。所以,“‘工业化’包括进步的技术和大量的资本两个重要因素。”[14]以此立论,他将工业化进程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由工业生产的技术进步和资本积聚,来带动整个经济领域其他产业的技术进步和资本积聚。例如,“农业工业化”使农业生产由原始工具转为使用现代机械设备,而购置现代农业生产设备就需要比以前更多的资本,“这种由使用更多资本的生产方法,来代替使用较少资本的生产方法,而获得产品大量增加的结果,便是农业更工业化了”。第二个层面,是使用先进生产技术和使用更多生产资本的生产事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比重的增加,“生产力较大、使用资本较多的生产事业的总产量和产品总价值,必然相对于生产力较小、使用资本较少的生产事业的总产量和产品总价值而增加。”[14]那么,所谓使用资本较多、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业产业都包括哪些经济领域呢?他引述了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Colin Clark,杨叔进译为寇林·克拉克)于1940年在《经济进步的条件》(C.Clark:The Conchtions of Economic Pro- gress)一书中把产业结构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杨叔进译为初级、次级和第三级产业)的说法: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和渔猎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矿业、电业、建筑业和公用事业;第三产业包括商业、运输业、服务事业(公共管理以及私人服务)及其他经济活动。据此,杨叔进认为,所谓资本较多、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业产业,主要是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矿业、电业、建筑业和公用事业,以及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业。同时,农业因为也会随着工业化的实现,出现“农业工业化”的趋势,也具有工业化意义[14]。杨叔进此说,实际上是以机械生产为中心,以高资本、高技术含量为基础,为工业化所包括的经济产业划定了一个大致的产业范围。这与刘大钧对工业化概念内涵的阐述,可谓异曲同工。
1944年8月,朱伯康也表示,工业化意味着一种整体性的经济变革。他首先指明,所谓现代工业,主要指工厂工业,它有三个特征:即机器生产、大规模制造、管理的严密化。“工厂工业的特征,为利用自然力及机械力之集中的大规模制造,一切分工及生产程序,均有严密之组织,人力劳动被视为不重要,且已改变其性质,成为思想之工作,及指导与驾驭机械之工作。”他进而分析,“工业化”建设不仅限于“工业”建设,其范围应扩及于农业、商业和交通运输等行业,亦即一切生产方法和经营技术都要机械化,进而整个经济制度也要以工业为中心发生变革,“农业、商业、财政、金融等等各部门,均必起相应之变化,人口渐由乡村移至城市,由农田移至工厂,大都市随之兴起,人民之经济生活、心理、态度与思想观念亦有根本之改变”[15](p54、178-179)。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曹立瀛于1945年8月从整体经济层面对工业化概念所作的阐述,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知识界的论说中颇具典型意义。他指出,所谓工业化,并不仅仅是工业生产本身的机械化和科学化,而是指社会整个经济体系的工业化转型。“‘工业化’的含义很广。理论上,包括工业本身的机械化与科学化,矿产的大量开发,动力的普遍利用,运输事业机械化与动力化,各种生产事业以工业化为中心而发展,大规模生产,产品标准化,事业资本化,组织与管理科学化与合理化,以及工业都市之形成与社会心理之转变。”[16]显然,曹立瀛不仅分析了整个经济体系的工业化转型问题,还道出了工业化的另一个层面,即都市化与社会心理的转变,亦即工业化社会转型问题。

G. 农业机械化与林业机械化的区别

按照范围上说,农业机械化确实是包含林业机械化的,但在大学里这两个专业内侧重还容是不一样的。农业机械化虽然也讲授一些园林方面的知识,但更侧重大田作业机械。个人觉得还是林业机械化前景更好一些,木材果树经济价值高。

H. 南京林大,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设计方向)每一年的具体课程

ni ke yi tu shu guan kan kan

I. 林业机械的介绍

林业机械是用于营林(包括造林、育林和护林)、木材切削和林业起重输送的机械。广义的林业机械还包括木材加工机械、人造板机械和林产化工设备等综合利用机械。林业机械大多是在移动情况下进行露天作业,因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而具有一定的区域性。营林机械包括种子采集和处理、林地清理、整地、育苗、中幼林抚育和林木保护等作业用的机械。其中常用的有采种机、割灌机、挖坑机、筑床机、插条机、植树机等。

阅读全文

与林下机械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黑龙江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浏览:210
机械化养护中心 浏览:838
上海特种设备管理 浏览:48
机械师改枪 浏览:181
机械化剪纸 浏览:757
美燃环保设备 浏览:809
济南北斗星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浏览:838
自动喷涂机械手 浏览:457
中小型农业机械加工项目建议书 浏览:251
不锈钢加工设备市转让 浏览:441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浏览:110
扳手机械原理 浏览:61
凯格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浏览:61
广毅机电设备 浏览:805
重庆三阳办公设备有限公司 浏览:494
华技达自动化设备 浏览:631
东莞石碣自动化设备厂 浏览:131
机械制图陈列柜 浏览:246
郑州奥鑫游乐设备公司 浏览:733
美邦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浏览: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