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机械公司 > 寿王坟铜矿机械化样板

寿王坟铜矿机械化样板

发布时间:2021-09-25 01:27:35

1. 我想卖承德寿王坟铜矿的房子。楼房4楼。是学区房,卖8万。可以吗

太便宜了,看看多大平米在给你报价

2. 承德寿王坟铜矿职工有住房公积金吗

:住房和公积金管理条例 第十六条职工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 单位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单位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

3. 寿王坟铜矿

(一)成矿地质背景

寿王坟铜矿位于冀东幔枝构造盖层和上置断陷盆地中,受区域性东西向断裂及寿王坟破火山口构造共同控制。矿床的铜、铁分别为中型矿床,钼为小型矿床。

寿王坟破火山口处在东西向断裂与北北东向断裂的交错切割部位,北北东向延伸,长轴 19 km,短轴 11 km,平面上呈椭圆形。环状、放射状断裂发育,在卫星照片上显示为清晰的环形构造。破火山口的基底由中元古界、古生界的碳酸盐岩和砂页岩组成。石英二长岩呈圆筒状侵入于火山口中央穹窿部位处的石英闪长岩中。寿王坟铜矿即产在石英二长岩与中元古界雾迷山组的接触带上。寿王坟已有年龄数据为:辉钼矿铼锇(148 ± 4)Ma(黄典豪等,1996); 岩体铷锶 130 Ma; 钾氩 127 Ma(权恒等,1996)。

(二)矿区地质特征

矿区出露地层有中元古界蓟县系雾迷山组燧石条带白云岩夹钙质白云岩、角砾状白云岩,佛罗系九龙山组、髫髻山组砾岩、砂岩、粉砂岩,白旗组粉砂岩、砂岩、砾岩夹有流纹质玻屑凝灰岩、英安质岩屑凝灰岩(图 2-26)。

图 2-26 寿王坟铜矿地质略图

矿区构造以一系列断裂和褶皱组成。东西向断裂为高角度逆断层,走向在 70°~100°,是本区规模最大、切割较深、活动时间最长的一组断裂。北东向断裂走向在20°~40°,主要为逆断层,切割了东西向断裂。寿王坟岩体的南西边缘还发育有环状断裂和辐射状断裂。褶皱构造为一系列轴向呈北西向的背、向斜,其中以岩体边部的倒转背斜最重要,褶皱轴为向西凸起的弧形,断续延长6km以上。

矿区侵入岩体为寿王坟杂岩体是整个寿王坟破火山口岩浆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为晚侏罗世白旗火山旋回晚期产物。岩体平面呈葫芦形,南北长11km,东西宽6~9km,出露面积约70km2,整个岩体南北两部分为石英二长岩,中间为石英闪长岩。

(三)矿床地质特征

1.矿体形态、规模和产状

矿床产出受控于寿王坟破火山口构造。矿体赋存于寿王坟岩体南西部位的石英二长岩与中元古界雾迷山组燧石条带白云岩接触带及距接触带200m以内的白云岩中,沿环状断裂产出。含矿带走向由西向东为北北西-北西-北西西向变化,呈弧形向南西凸出。总体倾向为南西,倾角60°~80°,长约3.5km,宽20~200m。矿床由40多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铜、钼、铁矿体组成。矿体形态、产状受接触带的产状形态制约,有透镜状、扁豆状、囊状等(图2-27)。最大矿体长400~600m,延深200~510m,厚6~10m,最厚42m。一般矿体长30~50m,长不足200m,厚6m以下,延深不超过150m。

铁、铜矿体主要赋存在矽卡岩带内,钼矿体主要赋存在接触带的岩体一侧,铅锌矿体则呈脉状赋存在接触带外侧的燧石白云岩中,构成“三位一体”的矿床特征。

在平面上以构造发育程度、矿体规模、形态特征,将矿床分为西、中、东三段。主要矿体皆分布于东、西两段,此处为岩体凹部,接触面较陡,在接触面上形成多个凹坑,致使这些部位矿化集中,矿体多呈不规则的透镜状、扁豆状、囊状等。矿体产状近于直立,矿石品位较高。中段为岩体向南西凸出部位,接触带产状平缓,形态简单,赋存有较多的小扁豆状、囊状、圆盘状、层状、串珠状等不规则矿体。

2.矿石组构特征

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有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及辉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磁铁矿、赤铁矿、孔雀石、蓝铜矿、褐铁矿等。脉石矿物有硅灰石、透辉石、方柱石、绿帘石、绿泥石、橄榄石、方解石、云母等。

矿床的主要有用组分为铜、铁,伴生组分有钼、钴、金、银、硒、碲等。铜品位变化多在0.3%~2.0%,平均品位为1.03%;铁平均品位为33.07%;钼品位变化在0.06%~0.2%,平均为0.174%。

3.矿石类型及结构构造

矿床的矿石类型可分为磁铁矿石、含铜磁铁矿石、铁铜矿石、含黄铁矿铜矿石、脉状铜矿石及辉钼矿石6种,其矿物组成和结构构造为:

1)磁铁矿石:致密块状、条带状构造,他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主要由磁铁矿组成,脉石矿物有蛇纹石、粒硅镁石、透辉石、阳起石等。

2)含铜磁铁矿石:块状构造,细-中粒结构。主要金属矿物为磁铁矿、黄铜矿,另有少量磁黄铁矿及黄铁矿。脉石矿物有蛇纹石、粒硅镁石、透闪石、透辉石。

3)铁铜矿石:条带状、块状构造。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铜矿,次为黄铁矿、磁铁矿。脉石矿物为透辉石、绿泥石、绢云母、方解石,另有透闪石、阳起石、蛇纹石、石英等。

4)含黄铁矿铜矿石:浸染状构造。主要为黄铜矿,次为黄铁矿、磁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等。脉石矿物有蛇纹石、方解石,滑石、绿泥石等。

5)脉状铜矿石:细脉状、网脉状构造。主要为黄铜矿,次为黄铁矿、磁铁矿。脉石矿物为透闪石、透辉石、方解石等。

6)辉钼矿石:浸染状构造。金属矿物主要为辉铝矿,次为黄铜矿、黄铁矿。脉石矿物有透辉石、透闪石、石榴石、石英、方解石等。

图 2-27 寿王坟铜矿区剖面图

4.蚀变矿化特征

矿床的围岩蚀变包括接触交代和热液蚀变两种,前者主要发育在接触带中,以镁矽卡岩化为主,也有钙矽卡岩化; 热液蚀变有硅化、绢云母化、蛇纹石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及青盤岩化等。

镁矽卡岩蚀变发育在近接触带的围岩一侧,呈透镜状产出,由透辉石、镁橄榄石、粒硅镁石等矿物组成。含铜磁铁矿、黄铜矿等多赋存于此带; 钙矽卡岩蚀变带在接触带的岩体一侧,不连续,组成矿物有石榴石及少量方柱石、透辉石等,钼矿体主要赋存于此带。

矿化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即接触交代阶段→矽卡岩阶段→硫化物阶段→表生阶段。主要成矿时期为矽卡岩阶段的磁铁矿期和硫化物阶段的石英-硫化物期。形成致密块状、条带状磁铁矿、黄铜矿、黄铁矿、辉钼矿。

(四)成矿物质来源

张瑞斌等(2003)分别测试了矿石样品中与成矿期有关的方解石、具不同蚀变程度的白云质围岩地层样品,以及白云质地层中的粉红色方解石脉的22件碳氧同位素样品(表2-21)。其中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石中碳酸盐矿物的δ18O值集中在9.6~12.58(平均10.8),δ13C值则变化为-5.61~-8.41(平均-7.5)。具不同蚀变程度的雾迷山组白云质围岩地层样品的δ13C值集中在0附近(0.00~-1.41),平均为-0.45,与通常认为的沉积碳酸盐的δ13C值完全一致,也与文献中报道的雾迷山组白云岩的δ13C值一致,但其δ18O值却变化很大,从5.98到19.33(平均14.36)。围岩白云岩裂隙中充填的粉红色方解石脉以强烈亏损18O为特征,其δ18OSMOW值为2.55~3.28,平均为3.66。

表 2-21 寿王坟铜矿碳氧同位素组成

将所有数据投点于δ18O-δ13C图解上,可见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石中碳酸盐矿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都集中在一个狭小的区域,直接对比时与正常地幔碳、基性-超基性岩浆岩、花岗质岩浆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比较接近,尤其是碳同位素组成;而与包括雾迷山组白云岩在内的沉积碳酸盐、白云岩内的粉红色方解石脉,以及沉积有机碳迥然不同(图2-28)。雾迷山组白云岩δ18O出现强烈的漂移现象(图2-28中带箭头的虚线),表明其曾经受到氧同位素组成较轻的流体的同位素交换作用。由此可见,矽卡岩型矿石中热液碳酸盐矿物的碳同位素组成主要反映了深部岩浆(或地幔)来源碳的特征,说明本矿床的形成应与早白垩世强烈的岩浆活动(尤其是幔源岩浆活动)密切相关。

图2-28 三类样品碳氧同位素组成的δ18O-δ13C图解

4.  河北承德寿王坟铜矿床

一、大地构造单元

寿王坟铜矿床处于华北陆块北缘燕辽沉降带中的兴隆-朝阳坳陷区。寿王坟的北侧有黄土窑-赤城-大庙-老虎山-哈尔套深断裂带,由西向东,由EW向转为NW向;寿王坟东侧有NNE向老哈河-平泉-蓟县深断裂带。区内成矿背景总的为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化带(芮宗瑶等,1994)。

二、矿区地质

(一)地层

矿区地层主要有蓟县系雾迷山组和中侏罗统后城组一段(表2-59)。雾迷山组岩性单一主要为暗灰色、浅灰色厚层-中厚层白云岩、含燧石条带或结核灰质白云岩,分布在寿王坟岩体西南侧,呈NW转近EW向展布。后城组一段岩性主要为紫色凝灰质粉砂岩、粗砂岩及角砾岩,近东西向展布,与雾迷山组呈断层接触。

(二)构造

矿区位于兴隆台凹寿王坟断折凹陷之西南部。寿王坟复式倒转背斜奠定了矿区构造的总体轮廓。背斜轴向近于东西,轴面北倾,倾角60°~70°,背斜轴部出露有大红峪组石英岩,南北两翼分布有高于庄组下部的硅质白云岩和泥质白云岩,向斜内展布有洪水庄组、铁岭组及寒武系。复背斜之南翼,在寿王坟、三岔口等地则出露有雾迷山组白云岩。

区内断裂甚为发育,其走向多为东西或北东东,矿区东北部李家店-六道沟一带,断层呈北西向延伸。在寿王坟本区的复式倒转背斜轴部断裂往往成群出现,规模较大,逆断层尤为发育,断层面均向北倾,倾角多在30°~60°,断层中段被寿王坟侵入杂岩所破坏,此组断裂对本区的成岩成矿具有重要意义。

图2-103中国接触交代型铜矿床分布图Fig.2-103Distribution plan of contact metasomatic copper deposits in China

表2-59寿王坟矿区地层表Table 2-59Stratigraphic scale in Shouwangfen ore district

图2-104寿王坟矿区地质略图Fig.2-104Geological sketch map of Shouwangfen ore district(据冶金工业部514队1965年资料缩编)(after 514 Team,Ministry of Metallurgic Instry,simplified)

1—燧石白云岩;2—页岩;3—石英岩;4—角岩;5—侏罗纪火山岩;6—闪长岩;7—石英闪长岩;8—石英二长闪长岩;9—二长闪长岩;10—花岗闪长岩;11—花岗岩;12—石英粗面岩、粗面岩;Chg—长城系高于庄组;Chd—长城系大红峪组;Jxw—蓟县系雾迷山组

表2-60寿王坟复式岩体岩石化学成分(wB/%)及其特征值Table 2-60Petrochemical composition(wB/%)and eigenvalue of Shouwangfen multi-phase intrusion

(据张德全、孙桂英,1988)

表2-61寿王坟复式岩体岩石稀土元素含量(wB/10-6)及其特征值Table 2-61REE content(wB/10-6)and eigenvalue of Shouwangfen multi-phase intrusion

(据张德全、孙桂英,1988)

(三)侵入岩

寿王坟岩体是由后帮沟石英闪长岩、窝哨沟二长岩和寿王坟(或上窝铺)花岗闪长岩等三个岩体三幕侵入组成的复式岩体。岩体长轴长约11km,呈南北向延伸,短轴长4~9km,出露面积约72km2,呈岩株状产出。该侵入杂岩侵入到上侏罗统的安山集块岩中,形成时代应为侏罗世末-白垩世初。依据各岩体的接触关系,可以判明其侵入顺序为闪长岩→二长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这三类岩石依其产出地质条件、结构构造特征可分别划分出内部相及边缘相,各岩相的空间分布见图2-104。

应当说明,二长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原名为二长岩,但按岩石中碱性长石含量在国际岩石分类命名Q-A-P图解中,它位于二长闪长岩及石英二长闪长岩区,故改名为二长闪长岩等。

寿王坟杂岩体在岩石化学上突出地反映出相对富碱特点,尤其是早、中期侵入的闪长岩体和石英二长闪长岩体如此。由早期岩体至晚期岩体岩石酸度依次增高。

近年来,通过一系列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已较为准确地确定后帮沟、窝哨沟和寿王坟三个岩体形成的先后顺序(张德全等,1988)。后帮沟岩体的黑云母K-Ar年龄为132.61Ma,全岩K-Ar年龄为133Ma。寿王坟岩体的黑云母K-Ar年龄为128.48~131.69Ma,Rb/Sr等时线年龄为129.9Ma。从二者同位素年龄值来看,后帮沟闪长岩形成略早。但窝哨沟岩体的黑云母K/Ar年龄为129.89Ma,与寿王坟岩体的年龄较接近。窝哨沟二长岩与后帮沟岩体的接触关系尚未弄清。

寿王坟复式岩体的副矿物组成为典型的锆石、榍石、磷灰石、磁铁矿和金红石等。

寿王坟复式岩岩石化学成分及其特征值如表2-60;稀土元素含量及其特征值如表2-61;几种微量元素含量如表2-62。

表2-62寿王坟复式岩体岩石几种微量元素含量(wB/×10-6)Table 2-62Content of trace element in Shouwangfen multi-phase intrusion(wB/×10-6

(据张德全、孙桂英,1988)

三、矿床地质

寿王坟铜矿床虽然储量不大,但作为镁夕卡岩铜矿床全国驰名。在112km2范围内,围绕燕山期寿王坟中-酸性侵入杂岩体分布有不同类型的铁、铜、钼、铅、锌矿化。矿化主要分布于北湾子-小北沟、三岔口、朝梁子、碾盘沟-小店子、富将沟等地,构成寿王坟矿田。其中位于侵入杂岩西南部之北湾子-小北沟地段,产于镁夕卡岩中的铁、铜矿化尤为主要。它由西向东包括北湾子、火神庙、半截沟、龙潭沟、古洞沟及小北沟等矿段,全长3.5km,称为寿王坟矿区(图2-104)。

(一)矿体

寿王坟矿区主要为隐伏矿体,赋存于花岗闪长岩与白云岩接触带。大小矿体40多个,都集中于寿王坟杂岩体西南部花岗闪长岩的凹入部位。在此凹部还有更小的凸凹现象。凹部位往往具有强烈的夕卡岩化,赋存有较大的矿体。在岩体凸部及平直接触面部位夕卡岩化轻微,矿化规模亦小。单一矿体走向延长约300~500m,垂直延伸100~500m,厚5~10m,最大厚度可达40m。此外尚有规模更小长仅30~50m的矿体,此类矿体数目众多,但储量甚微。矿体多呈不规则透镜状、扁豆状。产状与接触面产状基本一致,走向250°~300°,倾斜南西,倾角60°~70°(图2-105)。矿体主要由磁铁矿矿体及黄铜矿矿体构成。黄铜矿矿体常呈不完整的外壳包围于磁铁矿体外部,尤其在矿体两端更为富集;或以大小不同的扁豆状赋存于磁铁矿矿体内部或切穿磁铁矿矿体(赵一鸣、林文蔚等1990)。

图2-105寿王坟矿床46线地质剖面图Fig.2-105Geological profile of line 46 in Shouwangfen deposit(据514地质队资料简缩)(after 514 Team,Ministry of Metallurgic Instry,simplified)

1—白云质大理岩;2—角岩;3—花岗闪长岩;4—细晶闪长岩;5—透辉石夕卡岩;6—石榴子石绿帘石夕卡岩;7—铁矿体;8—铜矿体;9—钴矿体

(二)矿石矿物成分

矿石中金属矿物为黄铜矿、辉钼矿、黄铁矿、磁黄铁矿、磁铁矿、赤铁矿。非金属矿物为透辉石、镁橄榄石、粒硅镁石、金云母、透闪石-阳起石、绢云母、绿泥石、石英、蛇纹石、方解石、石榴子石、绿帘石等。黄铜矿常呈条带状、浸染状、脉状产于磁铁矿矿体及夕卡岩中,并交代磁铁矿、黄铁矿和磁黄铁矿。辉钼矿主要以星点状分布于蚀变花岗闪长岩、透辉石夕卡岩中,或沿白云岩层面展布。磁铁矿是分布广泛的矿物,常呈致密块状、条带状、脉状、斑点状产出,与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相伴生。与磁铁矿伴生的脉石矿物为粒硅镁石、透闪石-阳起石、透辉石、镁橄榄石、蛇纹石。

(三)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发育有自形—他形粒状结构、骸晶结构、乳滴状、胶状及碎裂结构等,而以交代结构最为发育。夕卡岩中常见白云岩残留,晚期夕卡岩矿物普遍交代早期夕卡岩矿物。金属矿物除交代夕卡岩矿物外,金属矿物彼此之间也广泛存在各种交代现象,由此佐证了交代作用对金属矿物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矿石中多见块状、浸染状、斑点状构造。块状构造发育于磁铁矿矿石、磁铁矿-黄铜矿矿石、黄铁矿-黄铜矿矿石中。夕卡岩及夕卡岩化白云岩中的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呈浸染状产出。脉状构造系指铜矿、磁铁矿在夕卡岩化白云岩中呈脉状产出,在磁铁矿矿体中有黄铜矿矿脉。

依据脉体大小和空间关系分为细脉及网脉。在粒硅镁石磁铁矿矿体中,磁铁矿与粒硅镁石相间排列组成特征的条带构造。这种条带构造还见于黄铁矿黄铜矿矿石和黄铜矿磁铁矿矿石中。

依据矿石矿物的不同组合和矿石的结构构造特征,将本区原生矿石划分为磁铁矿矿石、含铜黄铁矿石、含黄铁矿铜矿石、脉状铜矿石等。

(四)矿石化学成分

寿王坟矿石以铜为主,中型规模,矿石Cu品位0.64%;次为铁,Fe品位29.82;伴生Mo平均品位0.125%。

(五)近矿围岩蚀变

矿区内沿燕山期侵入杂岩的周边部有强烈的蚀变和矿化现象。蚀变种类主要有夕卡岩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硅化、滑石化、蛇纹石化,而以夕卡岩化最为发育,并伴有Fe、Cu、Mo等金属矿化。夕卡岩中以镁夕卡岩矿物镁橄榄石、透辉石、粒硅镁石广泛发育为特征。镁夕卡岩的形成经历了岩浆期镁夕卡岩阶段和岩浆期后镁夕卡岩阶段,前者形成镁橄榄石、尖晶石等;后者镁橄榄石多蚀变为粒硅镁石生成金云母和磁铁矿,构成粒硅镁石磁铁矿矿体。在内接触带的花岗闪长岩及部分外接触带中形成方柱石、透辉石、石榴子石、符山石、绿帘石等钙夕卡岩矿物组合。在热液阶段透辉石广泛被阳起石、透闪石等矿物交代,嗣后叠加有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并伴有大规模金属硫化物沉积。它们多形成于磁铁矿体的边缘,组成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含磁铁矿、黄铜矿的透闪石-阳起石透辉石夕卡岩和含磁铁矿、黄铜矿的粒硅镁石、镁橄榄石夕卡岩(赵一鸣、林文蔚等,1990)。从内接触带的花岗闪长岩至外接触带的白云岩夕卡岩具明显的分带现象。由于夕卡岩产出部位和地质环境不同,其分带也不尽相同。其综合分带为:

1.花岗闪长岩

(1)碱性长石化、方柱石化花岗闪长岩。

(2)透辉石夕卡岩,宽2~15m,主要由透辉石组成,叠加有透闪-阳起石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滑石化、硅化及金属矿化。

(3)透辉石镁橄榄石夕卡岩,宽5~20m,镁橄榄石大部蚀变为粒硅镁石、金云母。并有透闪石-阳起石化、绿泥石化、蛇纹石化、滑石化叠加。此带中往往出现粒硅镁石磁铁矿含铜矿带,蛇纹石磁铁矿带和含铜透闪石阳起石粒硅镁石带。

(4)粒硅镁石镁橄榄石白云质大理岩带,宽2~7m,此带中蛇纹石化强烈。

2.白云质大理岩带

中低温热液蚀变有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硅化、蛇纹石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主要发生于外接触带,多交代透辉石。蛇纹石化主要交代粒硅镁石和金云母。硅化则主要见于外接触带之大理岩中。

岩浆期镁夕卡岩叠加岩浆期后镁夕卡岩热液蚀变的强度和广度是本区铁和铜矿化直接找矿标志(赵一鸣、林文蔚等,1990)。

四、成矿条件及矿床成因讨论

(一)稳定同位素

寿王坟铜矿地质勘探时期较早,当时未作实验测试研究,目前只能收集到零星资料。

矿石中磁铁矿的δ18O‰。变化范围为3.5‰~4.0‰的侵入体(γδ)的初始锶值变化于0.7033~0.7057之间(张德全等,1988;王季亮,1983)。这些数据均有利于证明成矿物质来自较深地带(地幔)。

(二)矿床成因讨论

赵一鸣等(1990)的研究,认为寿王坟铜矿床属于典型的镁夕卡岩型矿床。矿床产于花岗闪长岩与白云岩接触带,矿体受接触构造的控制,绝大多数矿体赋存于夕卡岩中。成矿作用经历了岩浆期镁夕卡岩阶段→岩浆期后镁夕卡岩阶段、钙夕卡岩阶段→金属硫化物阶段→碳酸盐阶段。夕卡岩化与矿化具循序演化特点,磁铁矿开始形成于岩浆期镁夕卡岩阶段,都分布于透辉石镁橄榄石夕卡岩中。磁铁矿的大量沉积发生于岩浆期后镁夕卡岩阶段中,具有稳定的硅镁石磁铁矿组合。黄铜矿等金属硫化物形成于中低温热液阶段,它们广泛交代磁铁矿和夕卡岩矿物,特别是透辉石夕卡岩。矿床内各类交代结构非常发育,具有镁夕卡岩矿床典型共生组合和各交代建造的时空演化关系,交代分带明显。

张德全等(1988)研究了寿王坟成矿岩体与白家店的房山非成矿岩体后认为:岩体虽同属于燕山期,但寿王坟岩体形成时代略晚,且岩体中角闪石和黑云母约MF值高(即Mg高),包体中黑云母平均铜含量高。如果将闪长质包体看成为未熔的源岩残留体,那就很自然地认为寿王坟岩体的岩浆富含铜,且在岩浆结晶阶段并未分散于造岩矿物中而大量地被“消耗”掉,而是富集于高温气液流体中,与碳酸盐围岩发生交代作用时才富集成矿。

从黑云母和角闪石中分离出来的铜进入热液,与白云质灰岩或白云岩交代形成夕卡岩型铜铁矿床。铁与铜的富集具有垂直分带现象,即随着深度增加,铁的品位上升,铜的品位相对降低。

仔细考察一下寿王坟岩体及其周围铜的分布情况,会愈加相信铜主要来自深源岩浆及其源岩。离寿王坟南接触带愈近,无论是包体还是花岗闪长岩,其铜含量都有增加趋势,主岩体中Cu由25×10-6增至34×10-6,包体中由26×10-6增至28×10-6;从蚀变花岗闪长岩中Cu由56×10-6增至透辉石夕卡岩中Cu的885×10-6。总之,寿王坟岩体南接触带铜含量增高,不仅代表原始岩体铜丰度值高,而且后期还经过的迁移富集,最终方形成铜铁矿工业矿床。

5. 我是鹰手营子矿区,寿王坟铜矿人,是低保户,用交合作医疗吗如果让交,得交多少

需要教的,合作医疗可以在看病时有优惠,一般几百元一年

6.  中生代构造控矿型式

构造对矿床、矿体空间分布的控制型式,是地质力学、矿田构造学与成矿规律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实际找矿工作中,分析矿田、矿区构造控矿型式,筛分出主要控矿构造,对找矿与成矿远景评价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前人对构造控矿规律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出版了许多论文与专著。代表性著作包括陈国达(1978)主编的《成矿构造研究方法》、翟裕生等(1984)所著的《矿田构造学概论》等。

作者在长期野外调查与室内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发现燕山陆内造山带金、银、多金属矿田、矿区范围内,中生代存在7种主要的控矿构造型式,即侵入体环状构造控矿、古火山环状构造控矿、变质核杂岩构造控矿、帚状构造控矿、“入”字型构造控矿、“多”字型构造控矿及韧性剪切带控矿等。本节将对这7种中生代控矿构造型式逐一进行剖析。

一、环状构造控矿

通过航片、卫片构造解译,结合野外实地观察,发现本区中生代发育大量环状构造。这些环状构造,据其成因可分为与岩浆侵入体有关的环状构造、与古火山口有关的环状构造、与隐伏岩体有关的环状构造、旋卷环状构造及成因不明的环状构造。环状构造大小相差悬殊,面积从几平方公里至数百平方公里不等(图5-9);其空间分布受中生代深断裂与隆起带控制。

中生代大量金、银、多金属矿床分布于环状构造内部或边缘,矿化明显受环状构造制约(图5-9)。主要控矿构造有两类,即侵入体环状构造与古火山环状构造。

1.侵入体环状构造控矿

侵入体环状构造包括与地表出露侵入体有关的环状构造及与隐伏岩体有关的环状构造。前者如下营坊、柏杖子、八家子、寿王坟、小寺沟、蔡家营等环状构造。这类环状构造与中酸性侵入岩有关,分布于巨大杂岩体内部或边缘,如柏杖子环状构造分布于杨杖子—汤道河花岗岩、闪长岩复式岩体西北缘;寿王坟环状构造分布于寿王坟中酸性杂岩体南部。后者如小营盘、金厂峪、崎峰茶、马架子、窄岭—老米沟门环状构造。这类环状构造在地表没有相应侵入体出露,仅见一些中酸性岩脉,其下有隐伏岩体存在。

上述环状构造皆为控矿环状构造,如金厂峪金矿、小营盘金矿、柏杖子金矿、八家子铅锌矿、寿王坟铜矿、小寺沟铜矿、崎峰茶金矿,皆分布于矿区相应的环状构造内(图5-9)。实地观察发现,与侵入体有关的环状影像皆与侵入作用所伴随的热液蚀变或接触热变质作用有关,环状构造是矿液活动、矿质运移与富集的有利部位,是良好的找矿标志。八家子铅锌矿、寿王坟铜矿、小寺沟铜矿等夕卡岩型矿床,其矿区环状构造主要反映了夕卡岩带、大理岩带的空间分布,矿体分布于夕卡岩带内(图5-10a)。洼子店金矿、崎峰茶金矿、金厂峪金矿、柏杖子金矿等热液型矿床,其矿区环状构造反映了绿泥石化、绢英岩化、硅化等蚀变的空间展布,矿体分布于蚀变带内。另外,侵入体环状构造内,褶皱、断裂比其外围更为发育,如寿王坟铜矿(图5-10a),这对矿液运移、矿质富集有利。可见,侵入体环状构造控矿是一种较普遍的构造控矿型式。

图5-9燕山陆内造山带环状构造与金矿分布关系略图

Fig.5-9Spa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ircular structures and ore deposits in theYanshan intracontinental orogenic belt

1—环状构造;2~7为不同矿种:2—金矿;3—银矿;4—多金属矿;5—铅锌矿;6—钼矿; 7—铜矿;8~9表示矿床规模(以金矿为例):8—大中型金矿;9—小型金矿

2.古火山环状构造控矿

古火山环状构造由古火山口及其周边的环状、放射状断裂和有关环状影像构成。如辽西红石砬、奈林沟、二道沟、冀西北三义庄、大庄科等环状构造。这类环状构造,硅化、绢英岩化十分发育,是火山岩型金、银、多金属成矿的有利部位。红石砬金矿、二道沟金矿、奈林沟金矿等火山岩型金矿皆分布于古火山环状构造内,与白垩纪早期火山活动有成因联系;其中奈林沟金矿矿脉呈环状分布,受环状裂隙制约(图5-10b)。红石砬金矿矿区环状构造由放射状、环状断裂组成,其中部分裂隙中发育金矿化和铜矿化。大庄科钼矿、三义庄铅锌多金属矿矿区环状构造与燕山期隐爆角砾岩筒有关,其中分别发育大型斑岩型钼矿化与铅锌多金属矿化。因此,中生代古火山环状构造是构造控矿的另一种重要型式。

3.变质核杂岩构造控矿

近年来,笔者与地质力学研究所燕山项目组其他成员一起,在野外鉴别出一个较大规模的变质核杂岩——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该变质核杂岩的中心部位为燕山期的北镇花岗岩,向外依次为太古宙建平群中深变质岩系、中新元古代碳酸盐岩-碎屑岩系及侏罗—白垩纪火山-沉积岩系。花岗岩外围的变质岩发生了强烈的固态塑性流变与韧性剪切变形(图5-11)。塑性流变带内形成大量的平卧褶皱与无根紧闭褶曲等构造类型。韧性剪切带内广泛分布眼球状糜棱岩,发育剪切成因的石香肠、构造透镜体、钩状不对称褶曲等构造类型。糜棱岩片理以北镇花岗岩为中心呈环状展布,片理倾向与剪切滑动方向都以岩体为中心指向外围。在其外围的中新元古界碳酸盐岩-碎屑岩系中,发育强烈的褶皱变形,形成形态复杂的褶皱构造,尚发育少量韧性剪切带。这种环状韧性剪切带及其伴生固态塑性流变构造的形成演化与燕山期北镇花岗岩的热动力及岩浆侵位所致上覆岩层向周缘的下滑、减薄作用存在成因联系。在燕山造山带南部尚发现云蒙山变质核杂岩与房山变质核杂岩,其基本特点与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相似。值得指出的是,对上述“变质核杂岩”,尚有不同认识。

图5-10寿王坟(a)与奈林沟(b)矿区环状构造控矿实例

Fig.5-10Examples of circular structures controlling the distribution of ore bodies

a—寿王坟铜矿:1—侏罗纪砂砾岩;2—燕山期花岗岩;3—燕山期花岗闪长岩;4—主干逆冲断裂;5—一般断裂;6—铜矿体;7—流面产状;Pt2g—中元古界b—奈林沟金矿:1—中酸性火山岩;2—火山角砾岩;3—金矿脉

这些变质核杂岩是金矿成矿的有利构造部位,尤其是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与云蒙山变质核杂岩,对金矿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在其内部的韧性剪切带及周缘,已找到一些大中型规模的金矿床,如在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北部已探明一个大型韧性剪切型金矿床——排山楼金矿,在云梦山变质核杂岩东部已探明崎峰茶等多个中小型复脉型金矿床。

二、帚状构造控矿

本区中生代帚状构造较发育,如寿王坟帚状构造(图5-10a)、华尖帚状构造、平泉六沟帚状构造、滦县赵各庄帚状构造等。它们或与新华夏系主干断裂的左旋平移活动有关,属派生、伴生断裂,如六沟、赵各庄帚状构造;或与中生代岩体侵入作用有成因联系,如寿王坟、华尖帚状构造。与侵入体侵入作用有关的帚状构造,对中生代矿化有重要控制意义,寿王坟铜矿、华尖金矿矿体皆受这种帚状构造制约(图5-10、5—12)。

图5-11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构造分布图

Fig.5-11Sketch map of Yiwulushan metamorphic core complex

1—早白垩世碎屑岩;2—中元古界;3—太古宙—古元古代变质岩;4—燕山期花岗岩;5—固体塑性流变-韧性剪切带;6—正断层;7—金矿床、矿点

与侵入体有关的帚状构造控矿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与环状构造空间上紧密伴生,是环状构造的一个组成部分,皆与侵入活动有成因联系,帚状构造围绕岩体分布;二是这类帚状构造内热液活动强烈,其中或发育强烈的绿泥石化、绢英岩化、硅化等蚀变,如华尖金矿区,或发育大理岩化、夕卡岩化等蚀变,如寿王坟铜矿区(图5-10)。矿化或分布于帚状构造收敛端,如寿王坟铜矿区(图5-10);或分布于帚状裂隙内,如华尖金矿(图5-12)。

三、“入”字型构造控矿

“入”字型构造由主干断裂与次级伴生、派生断裂组成,两者呈锐角相交成“入”字型,可分为平面“入”字型与剖面“入”字型构造。这两类构造均是重要的控矿构造,一般主干断裂为导矿构造,次级断裂为容矿构造;一些矿区主干断裂内也赋存部分矿体。

平面“入”字型构造控矿实例如撰山子金矿(图5-13)、三家金矿(图5-14)。三家金矿矿体主要分布于次级压扭性容矿断裂中;主干构造为区内新华夏系二、三级断裂,不含矿,属导矿构造;容矿断裂为主干断裂左旋平移活动所产生的派生构造(图5-14)。撰山子金矿矿体在“入”字型构造的主干、次级断裂中均有分布。主干断裂为东西向张扭性断裂带,属燕山北缘围场—赤峰纬向大断裂内的三级断裂构造带。其中金矿化以蚀变岩型为主;次级北西向派生断裂为张性-张扭性断裂,矿化以石英脉型金矿化为主(图5-13)。

剖面“入”字型构造控矿实例如山家湾子金矿、白庙子金矿、小马坪金矿、姑子沟—东山银铅锌矿带、梁家沟银矿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矿体部分或全部赋存于中元古代碎屑岩、碳酸盐岩顺层裂隙内。顺层裂隙为主干压扭性断裂所派生的张性、张扭性裂隙,是主要的容矿构造;主干断裂属新华夏系二、三级北东向断裂或纬向断裂,为主要导矿构造。一些矿区,如山家湾子金矿、小马坪金矿,主干断裂中也发育含金石英脉(图5-15)。剖面“入”字型构造控矿时,若围岩以砂岩、砾岩、页岩及石英岩为主,则顺层裂隙中矿化以金矿化为主,如山家湾子、白庙子、小马坪等金矿;若围岩为白云岩夹页岩,则顺层裂隙中矿化以银、铅、锌矿化为主,如姑子沟—东山银铅锌矿带、梁家沟银铅锌矿体(图5-16)。

图5-12华尖金矿矿区地质略图(据矿区地质图缩编)

Fig.5-12Geologic map of Huajian golddeposit

1—燕山期花岗岩(

);2—金矿脉。AR—太古宇

图5-13撰山子金矿地质简图(据矿区地质图修编)

Fig.5-13Geologic map of Zuanshanzi golddeposit

1—花岗岩(

);2—闪长岩(

);3—张扭性断裂;4—金矿脉;P—二叠纪灰岩、砂页岩

图5-14三家金矿矿区地质略图(据522队地质资料缩编)

Fig.5-14Geologic map of Shanjia gold deposit

1—主干压扭性断裂;2—金矿脉;AR—太古宙中深变质岩系

图5-15山家湾子金矿民采坑道剖面图

Fig.5-15Cross section of Shanjiawanzi golddepOsit

1—长城群石英岩;2—金矿脉;3—断裂

图5-16梁家沟银多金属矿剖面图(引自杨锡彬等,1990)

Fig.5-16Cross section of Liangjiagou silverdeposit

1—高于庄组白云岩;2—高于庄组页岩;3—变质岩;4—主干压扭性断裂;5—矿体

四、“多”字型构造控矿

“多”字型构造由一系列近于平行的构造带呈雁行状分布组合而成。

“多”字型构造控矿是矿体的主要控矿构造型式之一,主要由区域二、三级断裂派生、伴生的次级断裂构成,如峪耳崖金矿、金厂沟梁金矿、半壁山—苗杖子金矿田、长皋金矿、东五家子金矿、洼子店金矿等矿区“多”字型构造。一类控矿“多”字型构造走向为北东向,由新华夏系伴生断裂构成,如峪耳崖金矿、洼子店金矿、半壁山—苗杖子金矿田等。峪耳崖金矿控矿“多”字型构造总体上呈“S”型展布,由一系列北东—北东东向压性、压扭性断裂组成(图5-17)。这些容矿断裂为区域新华夏系峪耳崖—汤道河断裂带的伴生断裂;其中压性断裂中矿化以蚀变岩型为主,扭性-压扭性断裂中矿化以石英脉型为主。

另一类控矿“多”字型构造走向北西,由新华夏系派生的北西向张扭性-张性断裂组成,如金厂沟梁金矿(图5-18)、红花沟金矿、长皋金矿等;个别矿区为走向东西的张性断裂带,如水泉金矿。这类构造所控制的矿体常呈鸡窝状、透镜状,分布于张性、张扭性裂隙中,矿石中常见围岩张性角砾。

五、韧性剪切带控矿

本区发育多条韧性剪切带,主要形成于太古宙—古元古代与华力西晚期—早印支期。华力西晚期—早印支期主要韧性剪切带有纬向韧性剪切带与北东向韧性剪切带;前者主要分布于崇礼—赤城—大庙—阜新东西向构造带内,如大庙韧性剪切带、大两间房—隆化韧性剪切带、他本扎兰—下府韧性剪切带、排山楼东西向韧性剪切带等;后者如排山楼—锦州北东向韧性剪切带,金厂峪北东向韧性剪切带。

近年来的工作成果表明,本区华力西晚期—早印支期韧性剪切带是金矿的重要控矿构造之一。韧性剪切带控矿有直接控矿和间接控矿两种基本型式。

韧性剪切带直接控矿表现为韧性剪切带对韧性剪切型金矿的直接控矿作用,如排山楼金矿、小三岔口金矿。排山楼金矿的主要矿化表现为含金硫化物呈微细脉状、浸染状,沿东西向韧性剪切带中部的片理分布,不存在粗大的含金硫化物-石英脉,矿体与围岩呈渐变过渡关系(图5-5c)。矿石品位较低,但矿体宽度大,稳定分布于韧性剪切带中部;矿床规模达大型,并有希望达到特大型。小三岔口金矿的矿化表现为浸染状分布于绿泥石、绢云母石英片岩中的含金硫化物与顺东西向韧性剪切带片理分布的含金硫化物-石英脉及碳酸盐岩脉,后者呈扁豆状、脉状分布于韧性剪切带中部。上述韧性剪切型金矿的主要矿化皆分布于韧性剪切带中心部位的高应变带。

图5-17峪耳崖金矿矿区地质简图(据矿区地质资料缩编)

Fig.5-17Geologic map of Yuerya gold de-posit

1—燕山期花岗岩;2—金矿体;Pt2—高于庄组白云岩、页岩

图5-18金厂沟梁金矿矿区地质略图(据内蒙古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及矿区资料缩编)

Fig.5-18Geologic map of Jinchanggoulianggold deposit

1—中酸性火山岩;2—花岗岩;3—压扭性断裂;4—金矿脉;AR—太古宙中深变质岩系

韧性剪切带间接控矿,表现为华力西晚期—早印支期韧性剪切作用导致金的初步富集,并为燕山期金矿化提供了良好的成矿构造与物质条件,如金厂峪、后沟等金矿区。金厂峪金矿的韧性剪切带主要由长英质糜棱岩、绿泥石-绢云母片岩、钠长石片岩组成,与之伴随有含金黄铁矿化作用,形成低品位(≤2g/t)的金矿石,构成矿区第一期金矿化。在后沟金矿、金厂沟梁金矿、红花沟金矿均发现有主成矿期前的含硫化物糜棱岩、绿泥石片岩。这些主成矿期前的韧性剪切带为矿区燕山期热液型金矿化提供了良好的成矿地质背景与有利的成矿构造条件。

此外,同一矿区内常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构造控矿型式,如金厂峪金矿,韧性剪切带间接控矿、环状构造控矿与“多”字型构造控矿三种控矿型式并存,韧性剪切带控制了早期钠长石-石英-黄铁矿化,环状构造与呈雁行状展布的“多”字型断裂构造控制了主矿化期(即硫化物-石英脉期)金矿化。寿王坟铜矿、华尖金矿等矿区矿体分布既与环状构造有关,亦受与侵入作用有关的帚状构造所控制。

7. 河北寿王坟铜矿床

河北省兴隆县寿王坟矿床,它以产于镁矽卡岩中的铜矿而驰名全国,在112km2的范围内,围绕燕山期寿王坟中—酸性侵入杂岩体分布有不同类型的铁、铜、钼、铅、锌矿化,主要分布于北湾子—小北沟、三岔口、朝梁子、碾盘沟—下店子、富将沟等地,构成广义的寿王坟矿区。其中位于侵入杂岩西南部之北湾子—小北沟地段,产于镁矽卡岩中的铁、铜矿化尤为主要。由西向东它包括北湾子、火神庙、半截沟、龙潭沟、古洞沟及小北沟等矿段,全长3.5km,称为狭义的寿王坟矿区(图15-6)。

图15-6 寿王坟矿区地质略图(据冶金514队1965年资料缩编)

(一)成矿区域地质背景

寿王坟矿区位于燕山沉降带中段北部的兴隆台凹内,区域南、北两部均以大断裂为界,北部以张家口-北票深大断裂濒临于内蒙古地轴,南部经喜峰口-凌源深断裂与遵化台凸接壤,西抵密怀隆起,东临北票内陆断陷。

区内太古宙中深变质—深变质富角闪质的片岩、片麻岩构成结晶基底,上覆有元古宙—中生代的沉积盖层。中新元古界出露有长城系、蓟县系和青白口系。下部以碎屑岩为主体,上部为碳酸盐类沉积,大部近东西向分布,出露面积达670km2,为本区主要的赋矿层位。

长城系底部为石英岩、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中部为页岩、板岩、石英岩、燧石白云岩,上部以燧石白云岩、硅质片岩为主,分黄崖关组、串岭沟组、大洪峪组、高于庄组。

蓟县系以雾迷山组最为主要,为一套燧石白云岩地层,一般含MgO可达20%,局部夹泥灰岩、页岩。矽卡岩型铜矿即赋存于本组与燕山期中—酸性侵入杂岩接触带及其附近。

青白口系仅出露于区域北部,呈东西向带状展布,岩性为页岩、碳质页岩及薄层灰岩。区内寒武系—二叠系主要分布于寿王坟矿区的南部。

中生界分布广泛,但主要集中于矿区之南部的中生代凹陷地带内,中侏罗统以凝灰岩、火山碎屑岩及内陆湖泊相的砂页岩为主,上侏罗统主要是安山岩、安山集块岩。

区内褶皱构造十分发育,褶皱轴多呈东西向或北东东向展布,这些褶皱构造控制着本区沉积盖层的空间分布及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侵入岩体的形态特征。

本区中生代岩浆活动比较强烈,形成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的侵入杂岩,而以寿王坟岩体规模最大,岩相变化显著、岩性多样,在其周边形成铜、铁、铅、锌、钼等金属矿化。

1.地层

矿区内大部分地段为寿王坟侵入杂岩所占据,岩体周围分布有中、新元古界—中生界。寿王坟铜矿(狭义的寿王坟矿区)即产于杂岩体西南部与元古宇雾迷山组燧石白云岩接触带中,其他各矿点分别赋存于岩体与周围的早古生代或中生代地层的接触带或围岩中。

中、新元古界包括长城系大红峪组石英岩,高于庄组燧石质及硅泥质板状白云岩、蓟县系雾迷山组燧石白云岩、洪水庄组页岩、铁岭组白云质灰岩等。雾迷山组是本区重要含矿围岩,分布于矿区南部寿王坟、三岔口一带,岩性为厚层含燧石条带白云岩、结状白云岩夹大小不等的页岩或泥质白云岩透镜体,近岩体部分经热力变质,由泥质白云岩,泥岩、泥质灰岩形成各类角岩:黑云母角岩、黑云母红柱石角岩,绢云母角岩及红柱石角岩。在与侵入岩的接触带发生强烈的矽卡岩化,形成岩浆期及岩浆期后镁矽卡岩,赋存有铁、铜矿体。

中生界以侏罗系最为发育,岩性为碎屑岩、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局部见有裂隙型铜矿化。

2.矿区构造

矿区位于兴隆台凹寿王坟断折凹陷之西南部,寿王坟复式倒转背斜奠定了矿区构造的总体轮廓,背斜轴向近于东西,轴面北倾,倾角60°~70°,背斜轴部出露有大红峪组石英岩,南北两翼分布有高于庄组下部的硅质白云岩和泥质白云岩,其北翼经高于庄组上部的燧石白云岩与潘家店复向斜相衔,向斜内展布有洪水庄组、铁岭组及寒武系。复背斜之南翼大部为中生代地层所覆盖,在寿王坟、三岔口等地则出露有雾迷山组白云岩(图15-6)。

矿区内断裂构造甚为发育,其走向多为东西或北东东,而于矿区东北部之李家店—六道沟一带之断层则呈北西向延伸。在寿王坟本区的复式倒转背斜轴部断裂往往成群出现,规模较大,逆断层尤为发育,断层面均向北倾,倾角多在30°~60°,中部被寿王坟侵入杂岩所吞食,此组断裂对本区的成岩成矿具有重要意义。

3.岩浆岩

寿王坟矿区出露的岩浆岩为燕山期闪长岩-二长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三度侵入的复合岩体,岩体长轴长约11km,呈南北向延伸,短轴长4~9km,出露面积约72km2,呈岩株状产出,该侵入杂岩侵入到上侏罗统的安山集块岩中,形成时代应为侏罗世末—白垩世初,依据各岩体的接触关系,可以判明其侵入顺序为闪长岩→二长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这3类岩石依其产出地质条件、结构构造特征可分别划分出内部相及边缘相,各岩相的空间分布见于图15-6。

应当说明,二长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原名为二长岩,但岩石中碱性长石含量不仅不与斜长石含量相仿佛,而且也低于标准二长岩中碱性长石含量,在国际岩石分类命名Q-A-P图解中,它位于二长闪长岩及石英二长闪长岩区。寿王坟杂岩体在岩石化学上突出地反映出相对富碱的特点,尤其是早期、中期侵入的闪长岩体和石英二长闪长岩体,并且由早期岩体至晚期岩体岩石酸度依次增高。

4.围岩蚀变

寿王坟矿区沿燕山期侵入杂岩的周边发生强烈的蚀变和矿化现象,蚀变种类主要有矽卡岩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硅化、滑石化、蛇纹石化,而以矽卡岩化最为发育,并伴有Fe,Cu,Mo等金属矿化。矽卡岩中以镁矽卡岩矿物镁橄榄石、透辉石、粒硅镁石广泛发育为特征。镁矽卡岩的形成经历了岩浆期镁矽卡岩阶段,此时主要形成镁橄榄石、尖晶石等。在岩浆期后镁矽卡岩阶段,镁橄榄石多蚀变为粒硅镁石并有金云母、磁铁矿的生成,构成粒硅镁石磁铁矿矿体。在内接触带的花岗闪长岩及部分外接触带中形成方柱石、透辉石、石榴子石、符山石、绿帘石等钙矽卡岩矿物组合。在热液阶段透辉石广泛被阳起石、透闪石等矿物交代,嗣后叠加有绿泥石化、绢云母化,伴有大规模金属硫化物沉积,它们多形成于磁铁矿体的边缘,组成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含磁铁矿、黄铜矿的透闪石-阳起石透辉石矽卡岩和含磁铁矿、黄铜矿的粒硅镁石、镁橄榄石矽卡岩。

透辉石、硅镁石族矿物是本区普遍存在的矽卡岩矿物,透辉石以高度富镁为特征,透辉石端员含量均在90%以上,硅镁石族矿物多为粒硅镁石和斜硅镁石。

本区的矽卡岩自花岗闪长岩至白云岩具明显的交代分带现象,但由于矽卡岩产出部位、地质环境不同,其分带也不尽相同。其综合分带为:

00 花岗闪长岩

1 碱性长石化、方柱石化花岗闪长岩

2 透辉石矽卡岩,宽2~15m,主要由透辉石组成,叠加有透闪-阳起石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滑石化、硅化及金属矿化

3 透辉石镁橄榄石矽卡岩,宽5~20m,镁橄榄石大部蚀变为粒硅镁石、金云母。并有透闪石-阳起石化、绿泥石化、蛇纹石化、滑石化叠加。此带中往往出现粒硅镁石磁铁矿含铜矿带,蛇纹石磁铁矿带和含铜透闪石阳起石粒硅镁石带

4 粒硅镁石镁橄榄石白云质大理岩带,宽2~7m,此带中蛇纹石化强烈

0 白云质大理岩带

中低温热液蚀变有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硅化、蛇纹石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主要发生于外接触带,多交代透辉石,蛇纹石主要交代粒硅镁石和金云母,硅化则主要见于外接触带之大理岩中。

岩浆期镁矽卡岩叠加岩浆期后镁矽卡岩热液蚀变的强度、广度是本区铁、铜矿化直接找矿标志。

5.矿化特征

寿王坟本区主要矿体均为隐伏矿体,寓存于花岗闪长岩与白云岩接触带,大小矿体达40余个,它们都集中于寿王坟杂岩体西南部花岗闪长岩的凹入部位,在此凹部尚有更小的凸凹现象,凹入部位往往具有强烈的矽卡岩化,赋存有较大的矿体,在岩体凸部及接触面平直部位矽卡岩化轻微,矿体规模亦小。单一矿体走向延长300~500m,垂直延伸100~500m,厚5~10m,最大厚度可达40m,此外尚有规模更小长仅30~50m之矿体,此类矿体虽数目众多,但储量甚微。矿体多呈不规则透镜状、扁豆状。产状与接触面产状基本一致,走向250°~300°,南西倾斜,倾角60°~70°(图15-7)。矿体主要由磁铁矿矿体及黄铜矿矿体构成,黄铜矿矿体常呈不完整的外壳状包围于磁铁矿矿体外部,尤其在矿体两端更为富集,或以大小不同的扁豆状赋存于磁铁矿矿体内部或切穿磁铁矿矿体。

图15-7 寿王坟矿床46线地质剖面图(据514地质队资料简缩)

矿石中金属矿物为黄铜矿、辉钼矿、黄铁矿、磁黄铁矿、磁铁矿、赤铁矿,非金属矿物为透辉石、镁橄榄石、粒硅镁石、金云母、透闪-阳起石、绢云母、绿泥石、石英、蛇纹石、方解石、石榴子石、绿帘石等。黄铜矿常呈条带状、浸染状、脉状产于磁铁矿矿体及矽卡岩中并交代磁铁矿、黄铁矿和磁黄铁矿。辉钼矿主要以星点状分布于蚀变花岗闪长岩、透辉石矽卡岩中,或沿白云岩层面展布。磁铁矿是分布广泛的矿物,常呈致密块状、条带状、脉状、斑点状产出,与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相伴生,与磁铁矿伴生的脉石矿物为粒硅镁石、透闪-阳起石、透辉石、镁橄榄石、蛇纹石。矿石中发育有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他形粒状结构、骸晶结构、乳滴状结构、胶状结构及碎裂结构等,而以交代结构最为发育。矽卡岩中常见白云岩残留,晚期矽卡岩矿物交代早期矽卡岩矿物普遍,金属矿物除交代矽卡岩矿物外,金属矿物之间也广存各种交代现象,由此佐证了交代作用对金属矿物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矿石中多见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斑点状构造,块状构造发育于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矿石、黄铁矿-铜黄矿矿石中。矽卡岩及矽卡岩化白云岩中有的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呈浸染状产出。脉状构造系指黄铜矿、磁铁矿在矽卡岩化白云岩中呈脉状产出及磁铁矿体中的黄铜矿矿脉。在粒硅镁石磁铁矿矿体中,磁铁矿与粒硅镁石相间排列组成特征的条带构造,条带构造尚见于黄铁矿黄铜矿矿石、黄铜矿磁铁矿矿石中。矿石铜的平均品位为0.64%。

依据矿石矿物的不同组合和矿石的结构构造特征,将本区原生矿石划分为磁铁矿矿石、含铜铁矿石、含铁铜矿石、含黄铁矿铜矿石、脉状铜矿石等。

6.矿床成因

寿王坟铜矿为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早为地质界所熟知,矿床产于花岗闪长岩与白云岩接触带,受接触构造的控制,绝大多数矿体寓存于矽卡岩中,成矿作用经历了岩浆期镁矽卡岩阶段→岩浆期后镁矽卡岩阶段,钙矽卡岩阶段→金属硫化物阶段→碳酸盐阶段。矽卡岩化与矿化具循序演化特点,磁铁矿开始形成于岩浆期镁矽卡岩阶段,并且都分布于透辉石镁橄榄石矽卡岩中,磁铁矿的大量沉积发生于岩浆期后镁矽卡岩阶段中,具有稳定的硅镁石磁铁矿组合,黄铜矿等金属硫化物形成于中低温热液阶段,它们广泛交代磁铁矿和矽卡岩矿物,特别是透辉石矽卡岩。矿床内各类交代结构非常发育,具有镁矽卡岩矿床典型共生组合和各交代建造的时空演化关系,交代分带明显,这些都佐证了寿王玟铜矿是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镁矽卡岩型铜矿床。

8. 河北省承德市寿王坟铜矿三工地现在还有吗

这个地方还有,不知道你是否在那居住过,三工地分路南和路北,南山角下,铜矿办公楼对面也就是北凌公路以南是三工地路南,这里住房以窑洞房居多,铜矿办公楼一侧至老牛河南为三工地路北,大致范围包括老门诊,矿招,老供销社收购站,老门诊已变居民住宅,老供销社原址已经变成广场,当年铜矿家属区还在

9. 河北省承德市寿王坟镇铜矿郑家庄村圆通快递可以到货吗

刚刚在圆通快递官网上查了,郑家庄村是没有圆通快递的
河北省承德市
所在地区:河北,承德市,双桥区公司地址: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
派送范围:1、双桥区:(西大街街道、头道牌楼街道、潘家沟街道、中华街道、新华路街道、石洞子沟街道、桥东街道)2、双滦区:滦河镇、双塔山镇三、鹰手营子矿区
不派送范围:其它乡镇不派送

阅读全文

与寿王坟铜矿机械化样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黑龙江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浏览:210
机械化养护中心 浏览:838
上海特种设备管理 浏览:48
机械师改枪 浏览:181
机械化剪纸 浏览:757
美燃环保设备 浏览:809
济南北斗星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浏览:838
自动喷涂机械手 浏览:457
中小型农业机械加工项目建议书 浏览:251
不锈钢加工设备市转让 浏览:441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浏览:110
扳手机械原理 浏览:61
凯格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浏览:61
广毅机电设备 浏览:805
重庆三阳办公设备有限公司 浏览:494
华技达自动化设备 浏览:631
东莞石碣自动化设备厂 浏览:131
机械制图陈列柜 浏览:246
郑州奥鑫游乐设备公司 浏览:733
美邦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浏览: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