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机械公司 > 率先实现机械化养护

率先实现机械化养护

发布时间:2021-06-12 09:35:54

① 辽宁省高速公路管理局的高速公路管理发展的主要成就

经过20多年的发展,辽宁高速公路已形成了以沈阳过境绕城高速公路为中心、两环五射、连接全部省辖市,通车里程达2747公里的高速公路主骨架网络,到2010年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将接近4000公里,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
“十五”末期,辽宁省高速公路管理工作基本实现了收费自动化、养护机械化、通信现代化、管理规范化,安全畅通路、经济效益路、文明服务路、旅游观光路的“四化、四路”工作目标。 从1990年开始,辽宁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在收费系统推行“军事化管理、规范化服务”,开展了“三优一满意”活动(即优质管理、优质服务、优质环境,让用路人满意),加强收费队伍建设,规范文明用语、规范着装和工作流程,不断转变收费队伍作风。20多年来,辽宁省高速公路管理局的收费模式经历了从人工入口收费、出口验票到全省联网自动化收费两个阶段。从1998年开始自动化收费系统工程建设,到2001年,沈大高速公路首先建成了自动化收费系统,标志辽宁省高速公路初步实现了收费自动化;2003年,完成了全省自动化收费的联网工作,建成了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自动化收费网络,使收费管理工作步入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的轨道。自动化收费系统以非接触式IC卡为媒介,实现了“一卡通”,具有费显统计、流量调查、牌号查询、车道视频录像、实时监控、实时传输等功能。
高速公路通行费收入以15%左右的速度逐年稳步增长,1988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行费收入仅为323万元,2007年收入为53.7亿元, 2009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行费年收入预计实现70亿元目标,2010年通行费收入将超过80亿元。 随着高速公路里程的不断延伸,养护管理经验的不断积累,高速公路养护作业由最初的以人工养护为主,逐步转变为机械化养护为主,人工养护为辅的模式。目前,部分养护作业项目基本实现机械化养护,从路面保洁、剪枝除草逐步向路基、路面、桥梁、附属设施全面维护的方向发展。养护方式由管理处自主型养护开始向道路市场化养护迈进,养护理念由最初的“被动的矫正性和应急性养护”向“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转变。
20多年来,辽宁省高速公路管理局不断完善规范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比例,积极引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引进高效的道路养护设备,缩短道路养护维修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用路人的影响,确保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积极开展预防性养护体系研究,及时处理路面及桥梁病害,并通过实施路面中修工程,全面提高了高速公路路面和桥梁质量,为用路人提供了安全畅通的行车环境。加大投资力度,因地制宜地实施绿化工程,突出中央分隔带、两翼、边坡、收费站出入口的绿化美化景观,努力建设高速公路的绿色长廊,同时加强对各立交区、服务区景点的绿化和美化,提高整体景观效果。
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辽宁省高速公路养护基本实现了路容养护、路面维修、除雪防滑、隧道养护、交通设施维护作业的机械化。全局机械设备总计1290台,主要包括路面修补机械、清扫机械、绿化机械、救援排障机械、路政巡查车辆、除雪防滑机械等,建成了配备科学、手段齐全的机械化养护体系,大大增强了省内高速公路综合养护维修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为全省高速公路各项管养工作的完成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建局之初,全省高速公路通信采取的是单边带电台的点对点通信模式;1988年,建成了数字微波通信系统;1996年建成的高速公路收费监控系统正式运行,实现了收费管理电视监控。
截至2007年底,机电系统建设规模持续扩大,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建成以光纤通信为主骨架,集语音、数据、图像传输等业务为一体的规模大、功能全、科技含量高的网络系统。以应急辅助收费系统和车牌自动识别、移动视频系统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成果陆续投入运行。
面向社会开通的96199咨询投诉服务电话,实现了自动语音播报、人工语音、网站信息发布、服务区触摸屏实时信息、高速公路可变信息标志、移动短信息发布等服务功能,为用路人提供了便捷、及时、准确的出行信息服务。2008年,全局共发送短信息165,629条,发布提示信息197,576条,处理调度信息875,555条,处理电话咨询685,247次,总时长168,562分钟。 20多年来,路政管理工作不断丰富职能,拓展工作范围,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强化路政管理。由原来简单的维护安全、保护路产两个方面拓展到保护路产、维护路权、行政许可、超限治理、紧急救援、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工作方法由原来简单被动的巡逻检查,逐渐转变为在巡逻的基础上,利用完善的路产档案数据库和移动视频手段,对行政许可和安全管理项目进行重点监督。执法队伍的知识结构和政治业务素质得到极大改善。目前,大学以上学历人员比例达到50%以上,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比例达到90%以上。路政执法人员由最初的30多人发展壮大到的350余人,
在全省范围内启动高速公路救援服务网络,依托“96199”信息服务平台,大力开展救援服务工作,在管理处、服务区分设48个救援服务点,配备240名救援人员。2008年共开展救援3,114起,出动救援人员12,000人次,提供送油服务937次、拖车服务1,145次,更换车辆配件625次,事故救援407次。 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辽宁省高速公路服务区管理体制、管理方式也在实践探索中逐步成熟。服务区各经营部门的经营模式经历了自主经营——统一经营——承包经营——责任目标经营——租赁经营——品牌化连锁经营等一系列转变。
经过多年的发展,实业总公司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出适合我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实际的集中统一管理模式,建立并不断完善以人性化服务为主导、科学化管理为基础、品牌化经营为保障的经营管理机制。各服务区加油站、商场、汽车修理厂等由总公司统一面向社会招商,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合作企业,统一实行连锁经营。从2002年开始,引进如中石油、中石化、大商集团、锦州华联、吉林众诚、沈阳万事达等社会知名企业,形成品牌化连锁经营模式。实业总公司在认真贯彻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方针的基础上,坚持顾客至上和信誉至上的经营准则,先后制定了《辽宁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服务区质量管理标准》和《千分考核检查评分标准》等规章制度,并以此为依据,加强了对经营服务工作的全面考核,对服务、物价、卫生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及时整改,做到奖罚分明,有力地规范了企业的经营行为和服务行为。实业总公司在充分发挥机关职能部门监督检查作用的同时,从2005年10月开始,采取聘请社会调查公司定期对服务区经营管理工作进行暗访的方式,要求其定期检查后及时向总公司递交检查报告。几年来,社会调查公司发挥了重要作用,极大地增强了职工的责任感,有效地促进了服务区管理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服务区顾客满意率由70%升至95%以上。目前,服务区场区宽敞平整,休闲广场、雕塑景观、引导标示一应俱全;超市化的购物环境、特色化的餐饮品种、宾馆化的客房、星级化管理的公厕,以及自动售货机、自动充气机、全天候的温水洗手、24小时免费供应开水等一系列的人性化服务设施,最大限度地满足了顾客多元化的服务需求。通过开展“花园式服务区”和“生态型服务区”建设,全省服务区绿化覆盖率由20年前的不到5%达到了目前的27.7%,所有服务区全部实现了零污染排放,为高速公路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
辽宁省高速公路沿线现有服务区41个,资产规模11.51亿元,比20年前增长近40倍。年营业收入由最初的1000多万元,发展到2008年的2.15亿元,增长近20倍。从业的员工从200多人增加到了现在的3400多人,增长了17倍,总公司机关和沈大线各服务区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辽宁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坚持不懈地抓好职工队伍建设,把思想建设、廉政建设、行风建设纳入到工作重要日程,开展多种形式的政治思想、法制、工作纪律、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行业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20多年来,共有8个单位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7个单位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2个单位被交通部授予“交通部先进集体”,5个单位被交通部授予“全国交通行业巾帼文明岗”。2005年,辽宁省高速公路管理局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光荣称号。
未来的发展,辽宁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将努力推动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坚持交通部党组提出的“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管理服务理念,着力打造新型的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高效的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全面的应急救援服务系统和规范的道路市场化养护体系,为服务辽宁经济振兴,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做出更大贡献。

② 乐山路况怎样

●加快以“一航两环三铁四快速五高速”为重点的交通“十大工程”建设

●5年计划完成投资860亿元,前3年攻坚计划完成投资600亿元

●到2020年,基本建成乐北城市群“半小时交通圈”和市域县城“一小时交通圈”,奋力实现“四通三有两覆盖一翻番”的目标。
全面启动以“一航两环三铁四快速五高速”为重点的交通“十大工程”建设,确保三年内完成交通建设投资600亿元,在全省实现“四个率先”:规划内高速公路项目率先启动,国省干线公路提档升级率先启动,农村公路率先实现两个100%(100%的乡镇通油路、100%的建制村通硬化路),长江支流航道率先实现达标升级。
——铁路,建成成昆铁路扩能工程成峨段45.2公里,基本建成成贵铁路、连乐铁路2个项目164公里,成昆铁路扩能工程峨米段89.7公里,完成投资160亿元。

——岷江航电开发,加快建设岷江航电犍为枢纽,开工建设老木孔、龙溪口枢纽,加快推进东风岩枢纽前期工作,完成投资90亿元。

——高速公路,建成乐自高速乐山城区连接线、仁沐新高速仁井试验段46.4公里;全面开工仁沐新高速井沐马段、峨眉至汉源高速、成乐高速扩容、乐山至西昌高速等四个项目390公里,完成投资168亿元。

——国省干线公路,建成乐沙、乐峨、乐夹、井乐4条城市快速干道,加快实施“三路两桥”项目,基本建成乐山中心城区物流过境环线。规划新改建和大中修项目21个,建成500公里,完成投资118亿元。

——农村公路,新改建农村公路4748公里,完成投资44亿元,其中,县乡公路1325公里,通村公路加宽3169公里,撤并建制村通硬化路255公里。

——桥梁工程,新改建桥梁56座,完成投资7亿元。其中,渡改公路桥10座,渡改人行桥6座,危桥改造40座。

——客运站场,新改建汽车客运站点建设311个,规划完成投资7亿元。

——公路管养设施,建成机械化养护中心5个,养护管理站27个,完成投资1亿元。

——信息化建设,建成综合交通感知网络系统、综合交通数据中心、行业综合管理应用系统、综合交通公众服务平台,完成投资1亿元。

——物流园区,建设6个物流园区,其中4个一级,2个二级,完成投资4亿元。

③ 公路路面机械化养护方法研究 的 英文论文,要求翻译成汉语大约5000字左右,谢谢

查到三篇全文。如果楼主觉得合适发邮件到[email protected]

[1]Cowell, S., Begg K.,Clift R. Support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olicy Decisions A Case Study from Highway Maintenance [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 Cycle Assessment. 2006. 11: 29-39.
[2]Golabi, K. Considerations for building knowledge-based expert systems in highway maintenance planning [J]. 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 1988. 16(1): 375-391.
[3]Worm, J.,Harten A. Model based decision support for planning of road maintenance [J].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and System Safety. 1996. 51(3): 305-316.

另,本人不是赚钱的写手,来网络赚积分纯属业余爱好,查了发了也无存稿,无关人员勿骚扰.谢谢。

④ 重庆市大足区通畅公路机械化养护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重庆市大足区通畅公路机械化养护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02月28日,主要经营回范围为公路及城市道答路养护、维修,建筑材料销售等。
法定代表人:韦大金
成立时间:2005-02-28
注册资本:2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500225000006461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
公司地址:重庆市大足区龙岗办事处龙中路285号3楼

⑤ 如何实现公路养护的专业化,机械化和标准化

郑州地处中原,属中西结合部。近年来我市干线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所管养的666.1公里(国道四条、省道八条)干线公路中,有462.4公里达到二级路标准,建成GBM工程和文明样板路段分别达到402.4公里和266公里,基本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骨架,"口"字基础的公路网络,大大增强了公路的通行能力,从而有力地带动全市城乡经济的发展。
但是,随着公路运输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和作用的提高,大车流量、大载重量和高速行驶在成为当代公路交通明显特征的同时,也给公路养护提出了新要求:建设是发展,养护也是发展。现代公路要求养护作业快速、安全、优质、低耗,为道路使用者提供舒适、完善的服务功能;
社会文明的进步也要求公路养护以机械化逐步取代人工作业,尽可能改善养护工人的作业条件,降低劳动强度。而养护机械化是提高公路养护作业质量、速度和效率的最重要手段,是实现传统养护方式向现代养护方式转变的物质基础。因而改革公路养护组织形式,加快养护机械化进程,是公路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近年来我市干线公路部门开始实施以撤并小道班,组建机械化工区的实践。同时结合郑州自身情况制定了《郑州市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公路养护工程招投标办法》,配套进行养护组织形式改革,目前已经收到了可喜的效果,有很多成型的经验和作法。
一、机械化工区建设的思想与过程:
九五期间,我市干线公路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计划经济框制下形成的公路管理体制和养护运行机制的种种弊端逐渐显露出来,严重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养护组织形式不合理:全市共有56个道班分布在661.1公里的公路上。绝大多数道班沿袭着传统的养护作业方式,养路工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下,养护质量差。
2、管理简单粗放,养护水平不高:56个道班分散在不同等级的路段上,使养护标准很难统一,质量难以保证。加上管理的权责不清,使一些县(市)对管理工作放松要求,制度不健全,检查、考核松懈,公路养护水平普遍不高。
3、竞争意识淡薄,冗员问题突出:大部分养护工人的个人所得没有真正与工作质量挂起钩来。养路职工普遍缺乏竞争意识,躺在"花名册"上吃规费。一方面养护经费吃紧,一方面"养人不养路"的状况愈演愈烈。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市公路养护整体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我们组织力量对本省市及周边省市的养护机械化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形成共识,把推进养护机械化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方针,凡国省道干线公路养护里程在50公里以上的都建设一个标准工区,使运输、拌和、摊铺、压实、导热油加热等工序全部实现机械化,全市6
个县(市)共规划了6个工区。
在公路养护机械化工区建设之初,由于我们对投资规模与养护成本缺乏科学分析,加上管理方式单一,职工的综合素质不高,已建成的工区差别很大。建设成本高、设备利用率低的苗头有所出现并呈扩大之势。事实告诉我们,实现养护机械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工区选址、机械造型、人员配置、设备管理等一系列问题,试图一蹴而就是不现实的。而在起初,由于养护机械化的组织形式、如何发挥机械化效益等方面,都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缺乏成熟的经验。因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实施中对养护机械化进行系统的分析探索,寻求科学决策的依据。
在问题解决之前,我们决定暂停建设新的工区。制定了"公路养护机械化的关键问题"研究课题,由市公路局组织人力,按照工区的管理模式、大中修和改造工程的需求量、机械的选型配置等因素,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按当时的养护生产成本计算,一个工区每年必须完成大修15公里或中修30公里,工区机械和工作人员才能发挥最佳作用,低于这个水平就会造成机械闲置,劳动力浪费;由于机械化养护工区的设备主要靠养路费投资,为了防止靠拼设备来获得小集体的利益,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加强设备管理;相应工区的生产和管理人员要优化选择,提高水平,更新观念。总之,养护机械化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综合作业过程和系统管理体系,其目标是实现整个系统的最佳经济和技术取向,而非某一机械或某一工序的最优。
我们把机械化工区定位在以实现公路养护目标和机械化手段的相互协调为目的,以提高养护生产的综合效益为前提,以建设标准化养护工区为手段,逐步使养护工区的机械设备系列化、管理规范化、人员专业化,目的是提高公路养护的作业质量和劳动生产率,降低养护生产成本,使公路养护作业水平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相适应。
基于这次调查研究,我们对工区的规划布局作了适当调整,由原来规划中每50公里干线长度设置一个工区调整为每60公里的覆盖面,逐步形成一套工区建设与管理的基本思路,并在实践中逐步贯彻落实。
二、机械化工区建设的规范与实施。
机械化养护工区既是养护市场竞争中的一个基本单位,又是养护机械化进程中的一个主要环节。因此抓好工区建设至关重要。我们在认真总结、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订了《关于加强全市公路养护机械化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公路养护机械化的基本规范、技术原则和实施措施。
1、工区设置本着"工区与道班养护相结合"的原则,设置养护工区和养护道班。养护工区一般设置在二级及二级以上的国省干线上,以每60公里的辐谢为养护作业范围。打破行政划分界限,通过质量、价格、服务展开竞争,可以跨区、县承接养护工程。在辐射范围以内的小道班予以撤并,在辐射范围以外的小道班视情况保留,主要任务是清扫路面、整修路肩和行道树管理等适宜用人工完成的养护作业。
由于养护工区的机械配置是以60公里的辐射为主要控制指标。对于我市而言基本上是一个县(市)设一个标准工区,机械基本配套齐全。
工区选择的原则是"靠城不在城,便于管理;在路线中间,便于辐射;距石料场近,便于生产。"具体操作上还要考虑各地不同的条件,综合权衡。工区的生产和生活用户建设要布局合理,设施适用,环境整洁,方便生产。
2、机械配置。
目前我市公路养护机械化的重点是实现公路大中修、路面病害处理和压实的机械化,提高路面维修和养护的质量,使材料运输、混合料拌和、路基路面压实、路面挖补和摊铺等主要工序基本实现机械化。同时重视提高路面清扫、路肩清理、公路绿化和抢险救护等机械化作业水平。根据养护作业的主要内容和各地实际,我们提出了标准化养护工区的机械配置参考表。一个标准化养护工区应配置的主要机械有:
--日常养护机械:背携式除草机、洒水车、路面清扫车;
--面层养护机械:15-40吨大型沥青混合料摊铺机、多功能养护车、多用途压路机;
--材料储供机械:沥青导热油加热设备、沥青储罐、可移动式沥青混合料拌合机、发电机组;
--装运机械:养护自卸车、装载机、沥青运输油罐、自罐汽车、运输汽车。
在机械配置上要求各县公路部门尽可能统一机型,使用标准化系列,以先进的技术经济指标考虑机械的选型配套。各县公路部门每年在养护计划中,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适当的养护机械投资比重,逐年稳步增加对机械设备及配套设施的投资。市局视养护机械规模给予适当补助。近年来,全市用于机械化工区建设的投入超过1000万元。
在建设养护工区的同时,我们还特别要求同步建立小型试验室,配置能够满足沥青、砂石等材料常规性试验的设备,严格把好材料关,以切实提高路面养护质量。
3、工区管理。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注意加强基础管理,建立健全养护机械管理和维修制度,使机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质量好、价格高、局部地区使用少的大型设备,由市局购置和管理,采用委托租赁方式有偿使用,一般设备由则县(市)分局管理。工区管理人员一般定员3~5人,采用"一长三师"制,即工区长、机械师、路桥工程师和会计统计师。要求各县(市)公路段认真选配工区负责人,合理调整人员结构,引进工程技术人员,一般工作人员在原有养护人员中调整,同时加强机械操作工的技术培训。使工人会操作、善保养、能修理,一专多能。
三、机械化工区建设带来的变革与收效。
与公路建设水平和养护管理手段迅速改变不相谐调的是,养护工人的竞争意识仍然薄弱,思想观念仍然陈旧,养护职工中仍普遍存在着"与过去比,工作年年有进步;与企业比,工资月月能发出"这种安于现状、求稳怕改的思想,总是总是跳不出原有的框子,致使投资与效益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只有转变观念,才能转变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式。我们审时度势,推出了养护组织形式改革的方案。这次改革的重点可概括为"放开两头,稳住中间"。"放开两头"是指在新建的高等级公路和现有的一般公路上不再设置小道班和固定的养护人员,高等级公路通过招投标的形式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队伍养护,一般公路可由个人或集体承包养护;如99年新建成的郑州绕城高等级公路全长32.6
公里,由于直属分局机械化养护工区的作业范围均可覆盖或部分覆盖这条路,他们靠服务、质量、价格中标。虽然全线没有新设一个工区或道班,仍能圆满地完成日常养护作业,使路容路貌始终保持良好。"稳住中间"是指各级公路主管部门抓住国省道干线养护这个重点,以机械化工区为依托,加快机械化养护实施步伐,加大投入,加强管理,确保国省干线公路畅通。这次改革的核心就是人员要减、岗位要争、养护要好。由于大部分县(市)
都已建成机械化工区,养护机械化已逐步取代人工成为主流。
在实施以上改革的同时,我们注意总体规划,搞好配套改革。一是引入竞争激励机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养护生产及养护管理模式。如新密市公路段实行小修保养招投标,在全段范围内公开、公平竞标选择养护承包人实现了养护管理方式的转变,降低养护成本,提高养护质量。在道班管理上实行层层招聘、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行定额管理,个人工资、奖金同出工出勤、完成任务情况直接挂钩,从而调动了职工积极性,增强了职工责任感;二是认真抓好计划管理,严格考核验收,对小修保养和中修工程实行计量支付;三是大中修工程实行招、投标制度、监理制度、项目法人制度,严格合同管理,实现了养护工程质量从结果控制到过程控制的转变;四是注重科研开发,积极推广应用养护新材料、新技术。如我局同长沙交通学院联合开发"超细粉煤灰在砼路面快速修补中的路面研究"应用课题,积极探索经济型公路路面快速修补技术。同时大力推广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新技术。中小桥梁采用TST弹塑性处理伸缩缝获得成功。
减员增效必然带来富余人员的转岗分流。我们始终把发展第三产业当作消化富裕人员、改善职工生活条件和支持养护主业发展的重要工作给以高度重视,采取措施鼓励机关工作人员向基层流动,正式工向生产第一线流动,制定了与之相配套的用人政策,开辟与公路行业相接近的"三产",妥善安置转岗分流人员,使这项改革得以稳妥进行。如新密市段打虎亭道班开展多种经营,更换一辆中巴车搞客运,同时搞蔬菜大棚,年创收入3.6万元。王家窝道班自筹资金购买压路机一台创收2.5万元;上街区公路站建立驾驶员培训中心等等一系列措施,提高了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促进了行业的改革和发展。
养护组织形式的改革付诸实践以来,很快就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局规划中6个工区现已建成4个。各地利用机械化养护工区的成套设备,使路况有了明显提高,短时期内迅速改变了公路面貌,公路养护质量明显提高,抗灾能力大大增强。更重要的是,机械化养护解放了生产力,使减员增效的改革得以顺利实施。以往靠"人海战术"、小打小敲的落后生产方式被彻底改变,不但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养护工人的劳动强度,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养人不养路"、人多不办事的状况。如中牟县公路段管养的2条干线公路上新建1个机械化工区后,在养护经费降低的情况下,好路率与去年同比上升3%,养护工人的收入也增长了。据统计,自1995年以来,我局在公路总里程增加的情况下,
而养护工人却减少了近10%,对比十分明显。由于农民代理工被裁减,正式工中文化水平不够的也面临被淘汰的现实,他们主动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养护工人的整体素质有了新的提高,其社会形象和地位也得到了改善。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深深感到,改革公路养护组织形式,必须实行养护机械化;养护机械化要真正发挥效益,又迫切需要改革现有的养护组织形式。因此,我们始终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加快养护机械化进程,一手抓公路养护组织形式的改革,各单位在实践中也出现了许多可借鉴的经验。但由于这项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是一个渐进的逐步完善的过程。如公路养护机械化工区全面走向市场后,资质问题如何与公路工程公司相统一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继续探讨。

⑥ 公路养护 机械化方案 怎么写

写之来前先搞清楚本源系统或单位公路养护作业具体内容、公路性质、公路等级,如:养护路基、路面、桥梁、隧道、涵洞等,是养护几级路面、国省道还是农村公路,有大型养护设备,比如:沥青或水泥混凝土拌合楼、摊铺机、压路机、乳化沥青、储存设备等,有小型养护机具,修补坑槽、清扫、灌缝、切割、刻纹、压实等。采取什么设备实现什么目的,成本、质量如何等等着手去写

⑦ 如何提高公路路面机械化养护工作效率之我见

一、机械化工区建设的思想与过程:
九五期间,我市干线公路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计划经济框制下形成的公路管理体制和养护运行机制的种种弊端逐渐显露出来,严重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养护组织形式不合理:全市共有56个道班分布在661.1公里的公路上。绝大多数道班沿袭着传统的养护作业方式,养路工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下,养护质量差。
2、管理简单粗放,养护水平不高:56个道班分散在不同等级的路段上,使养护标准很难统一,质量难以保证。加上管理的权责不清,使一些县(市)对管理工作放松要求,制度不健全,检查、考核松懈,公路养护水平普遍不高。
3、竞争意识淡薄,冗员问题突出:大部分养护工人的个人所得没有真正与工作质量挂起钩来。养路职工普遍缺乏竞争意识,躺在"花名册"上吃规费。一方面养护经费吃紧,一方面"养人不养路"的状况愈演愈烈。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市公路养护整体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我们组织力量对本省市及周边省市的养护机械化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形成共识,把推进养护机械化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方针,凡国省道干线公路养护里程在50公里以上的都建设一个标准工区,使运输、拌和、摊铺、压实、导热油加热等工序全部实现机械化,全市6
个县(市)共规划了6个工区。
在公路养护机械化工区建设之初,由于我们对投资规模与养护成本缺乏科学分析,加上管理方式单一,职工的综合素质不高,已建成的工区差别很大。建设成本高、设备利用率低的苗头有所出现并呈扩大之势。事实告诉我们,实现养护机械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工区选址、机械造型、人员配置、设备管理等一系列问题,试图一蹴而就是不现实的。而在起初,由于养护机械化的组织形式、如何发挥机械化效益等方面,都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缺乏成熟的经验。因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实施中对养护机械化进行系统的分析探索,寻求科学决策的依据。
在问题解决之前,我们决定暂停建设新的工区。制定了"公路养护机械化的关键问题"研究课题,由市公路局组织人力,按照工区的管理模式、大中修和改造工程的需求量、机械的选型配置等因素,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按当时的养护生产成本计算,一个工区每年必须完成大修15公里或中修30公里,工区机械和工作人员才能发挥最佳作用,低于这个水平就会造成机械闲置,劳动力浪费;由于机械化养护工区的设备主要靠养路费投资,为了防止靠拼设备来获得小集体的利益,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加强设备管理;相应工区的生产和管理人员要优化选择,提高水平,更新观念。总之,养护机械化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综合作业过程和系统管理体系,其目标是实现整个系统的最佳经济和技术取向,而非某一机械或某一工序的最优。
我们把机械化工区定位在以实现公路养护目标和机械化手段的相互协调为目的,以提高养护生产的综合效益为前提,以建设标准化养护工区为手段,逐步使养护工区的机械设备系列化、管理规范化、人员专业化,目的是提高公路养护的作业质量和劳动生产率,降低养护生产成本,使公路养护作业水平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相适应。
基于这次调查研究,我们对工区的规划布局作了适当调整,由原来规划中每50公里干线长度设置一个工区调整为每60公里的覆盖面,逐步形成一套工区建设与管理的基本思路,并在实践中逐步贯彻落实。
二、机械化工区建设的规范与实施。
机械化养护工区既是养护市场竞争中的一个基本单位,又是养护机械化进程中的一个主要环节。因此抓好工区建设至关重要。我们在认真总结、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订了《关于加强全市公路养护机械化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公路养护机械化的基本规范、技术原则和实施措施。
1、工区设置本着"工区与道班养护相结合"的原则,设置养护工区和养护道班。养护工区一般设置在二级及二级以上的国省干线上,以每60公里的辐谢为养护作业范围。打破行政划分界限,通过质量、价格、服务展开竞争,可以跨区、县承接养护工程。在辐射范围以内的小道班予以撤并,在辐射范围以外的小道班视情况保留,主要任务是清扫路面、整修路肩和行道树管理等适宜用人工完成的养护作业。
由于养护工区的机械配置是以60公里的辐射为主要控制指标。对于我市而言基本上是一个县(市)设一个标准工区,机械基本配套齐全。
工区选择的原则是"靠城不在城,便于管理;在路线中间,便于辐射;距石料场近,便于生产。"具体操作上还要考虑各地不同的条件,综合权衡。工区的生产和生活用户建设要布局合理,设施适用,环境整洁,方便生产。
2、机械配置。
目前我市公路养护机械化的重点是实现公路大中修、路面病害处理和压实的机械化,提高路面维修和养护的质量,使材料运输、混合料拌和、路基路面压实、路面挖补和摊铺等主要工序基本实现机械化。同时重视提高路面清扫、路肩清理、公路绿化和抢险救护等机械化作业水平。根据养护作业的主要内容和各地实际,我们提出了标准化养护工区的机械配置参考表。一个标准化养护工区应配置的主要机械有:
--日常养护机械:背携式除草机、洒水车、路面清扫车;
--面层养护机械:15-40吨大型沥青混合料摊铺机、多功能养护车、多用途压路机;
--材料储供机械:沥青导热油加热设备、沥青储罐、可移动式沥青混合料拌合机、发电机组;
--装运机械:养护自卸车、装载机、沥青运输油罐、自罐汽车、运输汽车。
在机械配置上要求各县公路部门尽可能统一机型,使用标准化系列,以先进的技术经济指标考虑机械的选型配套。各县公路部门每年在养护计划中,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适当的养护机械投资比重,逐年稳步增加对机械设备及配套设施的投资。市局视养护机械规模给予适当补助。近年来,全市用于机械化工区建设的投入超过1000万元。
在建设养护工区的同时,我们还特别要求同步建立小型试验室,配置能够满足沥青、砂石等材料常规性试验的设备,严格把好材料关,以切实提高路面养护质量。
3、工区管理。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注意加强基础管理,建立健全养护机械管理和维修制度,使机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质量好、价格高、局部地区使用少的大型设备,由市局购置和管理,采用委托租赁方式有偿使用,一般设备由则县(市)分局管理。工区管理人员一般定员3~5人,采用"一长三师"制,即工区长、机械师、路桥工程师和会计统计师。要求各县(市)公路段认真选配工区负责人,合理调整人员结构,引进工程技术人员,一般工作人员在原有养护人员中调整,同时加强机械操作工的技术培训。使工人会操作、善保养、能修理,一专多能。
三、机械化工区建设带来的变革与收效。
与公路建设水平和养护管理手段迅速改变不相谐调的是,养护工人的竞争意识仍然薄弱,思想观念仍然陈旧,养护职工中仍普遍存在着"与过去比,工作年年有进步;与企业比,工资月月能发出"这种安于现状、求稳怕改的思想,总是总是跳不出原有的框子,致使投资与效益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只有转变观念,才能转变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式。我们审时度势,推出了养护组织形式改革的方案。这次改革的重点可概括为"放开两头,稳住中间"。"放开两头"是指在新建的高等级公路和现有的一般公路上不再设置小道班和固定的养护人员,高等级公路通过招投标的形式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队伍养护,一般公路可由个人或集体承包养护;如99年新建成的郑州绕城高等级公路全长32.6
公里,由于直属分局机械化养护工区的作业范围均可覆盖或部分覆盖这条路,他们靠服务、质量、价格中标。虽然全线没有新设一个工区或道班,仍能圆满地完成日常养护作业,使路容路貌始终保持良好。"稳住中间"是指各级公路主管部门抓住国省道干线养护这个重点,以机械化工区为依托,加快机械化养护实施步伐,加大投入,加强管理,确保国省干线公路畅通。这次改革的核心就是人员要减、岗位要争、养护要好。由于大部分县(市)
都已建成机械化工区,养护机械化已逐步取代人工成为主流。
在实施以上改革的同时,我们注意总体规划,搞好配套改革。一是引入竞争激励机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养护生产及养护管理模式。如新密市公路段实行小修保养招投标,在全段范围内公开、公平竞标选择养护承包人实现了养护管理方式的转变,降低养护成本,提高养护质量。在道班管理上实行层层招聘、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行定额管理,个人工资、奖金同出工出勤、完成任务情况直接挂钩,从而调动了职工积极性,增强了职工责任感;二是认真抓好计划管理,严格考核验收,对小修保养和中修工程实行计量支付;三是大中修工程实行招、投标制度、监理制度、项目法人制度,严格合同管理,实现了养护工程质量从结果控制到过程控制的转变;四是注重科研开发,积极推广应用养护新材料、新技术。如我局同长沙交通学院联合开发"超细粉煤灰在砼路面快速修补中的路面研究"应用课题,积极探索经济型公路路面快速修补技术。同时大力推广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新技术。中小桥梁采用TST弹塑性处理伸缩缝获得成功。
减员增效必然带来富余人员的转岗分流。我们始终把发展第三产业当作消化富裕人员、改善职工生活条件和支持养护主业发展的重要工作给以高度重视,采取措施鼓励机关工作人员向基层流动,正式工向生产第一线流动,制定了与之相配套的用人政策,开辟与公路行业相接近的"三产",妥善安置转岗分流人员,使这项改革得以稳妥进行。如新密市段打虎亭道班开展多种经营,更换一辆中巴车搞客运,同时搞蔬菜大棚,年创收入3.6万元。王家窝道班自筹资金购买压路机一台创收2.5万元;上街区公路站建立驾驶员培训中心等等一系列措施,提高了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促进了行业的改革和发展。
养护组织形式的改革付诸实践以来,很快就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局规划中6个工区现已建成4个。各地利用机械化养护工区的成套设备,使路况有了明显提高,短时期内迅速改变了公路面貌,公路养护质量明显提高,抗灾能力大大增强。更重要的是,机械化养护解放了生产力,使减员增效的改革得以顺利实施。以往靠"人海战术"、小打小敲的落后生产方式被彻底改变,不但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养护工人的劳动强度,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养人不养路"、人多不办事的状况。如中牟县公路段管养的2条干线公路上新建1个机械化工区后,在养护经费降低的情况下,好路率与去年同比上升3%,养护工人的收入也增长了。据统计,自1995年以来,我局在公路总里程增加的情况下,
而养护工人却减少了近10%,对比十分明显。由于农民代理工被裁减,正式工中文化水平不够的也面临被淘汰的现实,他们主动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养护工人的整体素质有了新的提高,其社会形象和地位也得到了改善。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深深感到,改革公路养护组织形式,必须实行养护机械化;养护机械化要真正发挥效益,又迫切需要改革现有的养护组织形式。因此,我们始终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加快养护机械化进程,一手抓公路养护组织形式的改革,各单位在实践中也出现了许多可借鉴的经验。但由于这项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是一个渐进的逐步完善的过程。如公路养护机械化工区全面走向市场后,资质问题如何与公路工程公司相统一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继续探讨。

⑧ 绿化机械养护制度

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工作在园林绿化工程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一种持续性、长效性的工作,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工作内容包括整体面貌维护、植物保护、绑扎修剪、浇水施肥、花坛花境的花卉种植、环境保洁、日常管理等内容。园林绿地的建成并不代表园林景观的完成,俗话说“三分种,七分养”,只有高质量、高水平的养护管理,园林景观才能逐渐达到完美的景观效果。

一、影响当前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水平的因素。

1.对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认识。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由于目前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很多施工单位在施工招投标时期都把免费养护一年,甚至两年作为一种优惠条件承诺与建设单位,所以造成很多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没有收入,只有投入,而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又不直接体现为货币价值,换句话说就是不能给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很多施工单位领导没有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是实现园林价值向使用价值的转换,是提高园林绿化景观效果必不可少的持续性、长效性工作。虽然现在政府部门、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包括园林绿化施工单位本身都普遍特别重视绿化工作,但往往只是重建设而轻管理,苗木成活率低,养护管理不到位,养护质量较差,导致绿化景观效果差而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2.占绿毁绿现象严重。当前社会保护园林绿化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园林执法部门的职责不够明确,管理权限又受到限制,占绿毁绿现象在城市很多地方表现严重,很多居民破墙毁坏市政道路绿化开店,小区内居民擅自在树上栓绳子凉衣服,私自开辟一块绿地种蔬菜,古树名木缺乏必要的保护措施,乱砍乱伐大树,向绿地内乱扔垃圾,乱折花草树木,这些恶劣的现象都给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3.经营管理制度自身的矛盾。当前社会园林绿化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政府机关对园林绿化养护企业实行费用包干,园林绿地养护管理单位普遍存在着政府给多少钱,做多少事,管理职责不明确,没有主动性、积极性、能动性。很多国有、集体甚至部分民营园林绿化养护企业管理机制不够灵活,管理过于混乱、松散,职工工作责任心普遍不够强,干好干坏一个样,没有很好的实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很难提升工作积极性。

二、提高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水平的主要措施

1.科学规划设计,精心组织施工是提高园林养护管理水平的关键。设计单位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思路直接影响到整个园林绿化工程的成败。

园林绿地要根据其不同的使用功能和性质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以乡土树种为主,乔木、灌木、地被、草坪应该按照生态学的原理进行合理配置,常绿与落叶相搭配,满足植物各自生长所需的立地条件。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很多设计人员往往脱离实际,闭门造车,设计出来的方案往往不是不符合实际使用功用,就是出现部分品种苗木购买困难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目前设计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没有事先和建设单位沟通,了解建设单位的理念,也没有进行必要的苗木市场调查分析,造成方案一改再改,甚至推倒重来,费时费力。

园林绿地植物只有严格按照规范、标准科学合理地设计、施工,从而达到较高施工质量和效果,为后期的养护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园林绿化施工工作是体现设计理念的重要手段,只有高质量的施工工艺才能把设计师在整个项目中的设计意图、理念、思路充分体现出来。施工时必须对绿地的土壤进行改良、粗平整、细平整、选苗、起苗、包装、运输,以及放线定位、打坑、栽植、填土、浇水、打桩等一系列施工步骤都要精心组织实施,对盐碱地做到合理改良土壤,平整场地严格按照图纸施工,标高到位,地形平顺饱满,放线放样线条流畅富有艺术性,苗木粗壮、健康、形态优美、树形完美,种植技术娴熟、科学、合理,后续技术措施到位,如此方能做到种一棵活一棵,种一片活一片,只有花木成活生长旺盛,园林景观的整体效果才能充分体现。

2.制定园林绿化工养护管理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使养护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园林主管部门应制定统一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使养护管理工作目标明确。作为园林绿化施工单位,应该严格遵循园林绿化工养护管理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实施具体工作,制定出一套合理、高效、科学、全面的绿化养护管理制度,标准化、科学化管理园林绿化养护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园林绿地的景观效果和质量有一个大的提升和质的飞跃。

3.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机械化是提高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使用简单方便、功能齐全的园林机械,如起苗机、挖坑机、绿篱修剪机、割草机、自动喷灌设备等,省时省力,效率高。因此要大力推广使用园林机械,实现养护机械化管理。

4.推行目标管理,实行班组承包或个人岗位承包责任制,建立完善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质量检查、考评制度、奖惩分明,提高职工积极性。我司根据下属各养护组负责养护管理的绿地,统一进行养护管理,制定不同的养护管理考核评分制度,严格实行三定即(定人、定岗、定任务),三查(周查、月查、季查),一评比(年终总评)的管理制度,全面提高养护质量水平,实现园林绿化养护的长效管理。

5.重视园林科学研究,加强职工培训,提高业务水平。我司很重视对各养护组职工的业务技能培训,定期组织职工进行培训、学习,并与兄弟单位进行交流,取长补短,使职工掌握更多的养护知识和经验,为更好地进行养护管理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6.加强宣传力度,依法制绿,提高全民爱绿、护绿的意识。国家颁发了《城市规划法》、《城市绿化条例》、《城市建设技术政策要点》、《城市园林绿化当前产业政策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法规,使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管理走向法制化、规范化。

园林绿化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是园林绿化事业的核心工作,只有努力提高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水平,才能使园林绿化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详细请参考: 东莞市逸云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花园街51栋

⑨ 凉山州通行公路机械化养护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凉山州通行公路机械化养护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06月24日,主要经营范围为公版路维权修与养护、公路灾害抢险、公路安全设施施工、公路园林绿化等。
法定代表人:王建华
成立时间:2014-06-24
注册资本:6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513400000054873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公司地址:西昌市航天大道西河桥头鑫和阳光三楼

阅读全文

与率先实现机械化养护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黑龙江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浏览:210
机械化养护中心 浏览:838
上海特种设备管理 浏览:48
机械师改枪 浏览:181
机械化剪纸 浏览:757
美燃环保设备 浏览:809
济南北斗星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浏览:838
自动喷涂机械手 浏览:457
中小型农业机械加工项目建议书 浏览:251
不锈钢加工设备市转让 浏览:441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浏览:110
扳手机械原理 浏览:61
凯格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浏览:61
广毅机电设备 浏览:805
重庆三阳办公设备有限公司 浏览:494
华技达自动化设备 浏览:631
东莞石碣自动化设备厂 浏览:131
机械制图陈列柜 浏览:246
郑州奥鑫游乐设备公司 浏览:733
美邦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浏览: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