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安装管理 > 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发布时间:2021-11-06 21:38:39

⑴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2020年报考政策解读

第一章 总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为保证学院2020年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深入实施“阳光工程”、规范招生管理,维护学院和考生合法权益,结合学院招生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章程。

第一条本章程适用于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

第二条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招生工作贯彻“公平、公正、透明”,兼顾“德、智、体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

第三条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招生工作接受纪检部门、新闻媒体、考生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二章 学院概况

第四条学院名称: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第五条学院国标代码:14242

第六条 学院办学性质: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第七条 办学层次:高职(专科)

第八条 学制:三年

第九条 校址:山东省济宁市太白湖新区济宁大道37号

第十条 学院历史:学院前身是山东省贸易职工大学,始建于1950年,1998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举办普通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2009年3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改建为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现为山东省高等教育技能型特色名校,山东省第二批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立项建设单位。

第十一条 地理环境:学院地处闻名中外的孔孟之乡--济宁市太白湖新区。交通便利,生态资源得天独厚,是济宁市行政商务中心、科教文化基地、休闲度假胜地和生态宜居新城。

第十二条 办学特色: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的办学指导思想,贯彻“一切为了学生成才与就业”的办学方针,走就业拉动、科研带动、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路子,致力于建设“低碳、生态、新能源、新信息示范大学校园”和“省级特色示范高职院校”。打造先进制造业、新兴战略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学院牢牢把握内涵发展、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这个主基调,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特色办学、职教报国”的发展理念,走特色化办学、集团化办学、国际化办学和产学研结合办学的路子。确立“立足济宁、面向鲁南、服务山东”的办学定位,明确“把学院打造成办学优势突出、办学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服务能力强,具有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的省级技能型特色名校”的办学目标,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加强内涵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重点专业布局,形成了以新兴战略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要服务方向,以煤炭化工类、光伏发电类专业为特色,以机、电、制造类专业为重点,工、管、经协调发展、布局合理的专业体系。

第十三条 办学实力:学院占地1022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8.4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4亿元,图书149万册,校内实验和实训室205个,校外实训基地333个。学院现有教职工820人,专任教师623人,还有452名企业工程师、技师担任兼职教师。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中德智能制造国际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中德诺浩汽车学院)、航空学院(中澳通用航空国际学院)、航海学院(山东省船员培训中心)、金融会计学院(互联网金融学院)、商学院(儒商学院)、光电工程学院(晶科(中国)光伏科技学院)、化工新材料工程学院(生态环境工程学院)、软件工程学院(慧与大数据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山东BIM技术工程中心)、文创艺术学院(非遗培训学院)、旅游学院(中瑞、中新国际旅游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中医医养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等18个二级学院和教学院部。学院开设对接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9个专业集群,52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7000余人,有来自36个国家的留学生200余人。依托千亩校园建成的学院“天工园景区”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绿色生态校园被评为济宁十大优秀建筑群之首,为师生工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学院注重职业素质培养,实行“双证书”(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培养模式,在全国、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中屡获大奖。学院在全国高职院校中率先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实施“订单式”培养模式,保障毕业生优质就业。

学院近几年取得的荣誉:山东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第二批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立项建设单位、中华全国供销总社系统教育改革示范院校、中德诺浩高技能汽车人才培养国家级教师培训示范基地、山东省船员培训基地、省级文明单位、全国光伏农业特别贡献教育奖、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等。

精准扶贫工程。我院利用自身办学优势,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帮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教育,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对山东省建档立卡的困难家庭学生免除学费。学院与用人单位签订培养协议,实施订单培养,确保困难家庭学生就业。

学院优良的口碑受到考生、家长和用人单位的青睐。历年来,国内知名企业来学院招聘的人才岗位与毕业生数之比均超过4:1。

第三章 组织机构

第十五条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成立以学院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对招生录取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并负责制定招生政策,讨论决定招生工作的重大事宜。

第十六条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是组织实施招生及相关工作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的招生日常工作。

第十七条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纪委对招生工作全过程进行监督。

第四章 录取

第十八条 建立学院分层负责、纪委全程监督、招生就业处具体实施的招生录取工作运行机制。

第十九条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招生计划通过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学院网站、学院招生简章等形式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条 对高考成绩达到同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以上的考生,学院按照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规定的投档比例调阅考生档案。

第二十一条 语种:语种不限(入校后统一开设英语课)。

第二十二条 男女比例:各专业男女比例不限(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有特殊要求者除外)。

第二十三条 对考生身体健康要求:执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文件规定。

第二十四条 对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无相关科目的成绩要求,执行相关省份的投档规定,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录取。对未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按照“志愿优先,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的原则录取。对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各专业均不提选考科目要求,根据考生专业志愿、文化总分,按照各专业招生计划数对各专业进档考生依次录取,不再进行专业调剂。

第二十五条 按报考专业志愿优先的原则确定专业。若第一专业志愿考生在该专业计划中已满,则该专业不再录取第二、三专业志愿考生;若第一专业考生在我院该专业计划中不满,则该专业录取第二专业志愿考生,依次类推。

第二十六条 在确定录取资格时,考生的各种加分、降分情况均已记入总分,无单科成绩要求。

第二十七条 录取结果公布:山东省教育招生考生院网站查询、学院网站查询和寄发录取通知书等形式。

第五章 其它

第二十八条 新生入校后,学院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进行体检,对体检不合格的考生,取消入学资格。

第二十九条 收费标准:执行山东省发展改革委统一标准。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煤炭深加工与利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应用化工技术、光伏材料加工及应用技术、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技术、矿山机电、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安全技术与管理、环境工程技术、应用化工技术、药品生产技术、生化制药技术、中医康复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航空机电设备维修等专业学费每生每年5000元;装潢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费每生每年6600元;会计电算化、农村合作金融、财务管理、投资与理财、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实务、报关与国际货运、物流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商务英语、知识产权管理、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文秘等专业学费每生每年4800元;中德联合办学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费每年每生12000元;中澳合作办学会计专业学费每年每生12000元;中韩合作办学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业学费每年每生9000元;中英合作办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费每年每生13000元;中国和新西兰合作办学旅游管理专业学费每年每生12000元;校企合作办学(合作企业:北京中航天使人力资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空中乘务专业学费每年每生8000元;校企合作办学(合作企业:山东好奇网络科技公司):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学费每年每生8800元;校企合作办学(合作企业:山东省船员培训中心):航海技术专业学费每年每生8800元;校企合作办学(合作企业:山东省船员培训中心):轮机工程技术专业学费每年每生8800元;校企合作办学(合作企业:山东省船员培训中心):旅游管理专业学费每年每生8000元;校企合作办学(合作企业:山东闪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费每年每生9600元;校企合作办学(合作企业:山东海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计算机应用技术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学费每年每生8800元。校企合作办学(合作企业:中兴通讯公司):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费每年每生8800元;校企合作办学(合作企业:山东网商公司):电子商务专业学费每年每生8800元;校企合作办学(合作企业:中德诺浩公司):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费每年每生8800元。如学费标准有调整,按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教育厅最新文件规定执行。

第三十条 退学学费规定。执行鲁政办字[2018]98号文件规定: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时间按月计退剩余的学费和住宿费。

第三十一条 资助与奖励政策:

1.学院根据国家规定设立“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

2.学院执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家庭困难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3.设立贫困生救济基金,对贫困生实行部分或全部学费减免政策;

4.勤工俭学、为特困生提供资助;

5.实行奖学金,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实行奖励。

6. 精准扶贫计划:我院利用自身办学优势,帮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教育,实施教育扶贫。在山东省内建档立卡在册的贫困户家庭子女,凡是符合条件的学生高职阶段免除学费,成绩优异者还可享受学校的各种奖学金;学院与用人单位签订培养协议,实施订单培养,确保学生就业;学院成立“爱心助学基金会”,积极开展爱心捐助活动。

第三十二条 学历证书:具有学籍的普通专科学生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考试合格,颁发教育部统一的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学历证书,盖“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印章。

第三十三条 学校建立和完善招生、纪检、专家等集体决策和相互监督的招生工作机制,学院纪委全程招生,及时回应处理考生质疑和问题,广泛接受社会监督,确保程序公开、结果公正。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学校不委托任何机构和个人办理招生相关事宜。对以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名义进行非法招生宣传等活动的机构或个人,学校保留依法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第三十五条 学校以往有关招生工作的要求、规定如与本章程相冲突,以本章程为准;本章程若有与国家有关政策不一致之处,以国家和上级有关政策为准。未尽事宜,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六条 本章程由山东理工职业学院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章程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第三十八条 联系方式:

学院地址:山东省济宁市太白湖新区济宁大道37号

邮编:272067

通信地址: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

网址:http:// www.sdpu.e.cn

联系电话:0537-3617788 3617789 3617222 3617333 3617444(传真)

⑵ 如何加强高校仪器设备管理

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随着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全国各类高校(尤其是本科院校)每年都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添置各种类型的仪器设备,


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这些设备的购置,为保证高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教学、科研水平的逐步提高发挥了重大的促进作用。然而与此同时,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非常值得高校有关部门和管理人员的关注和研究。

一、高校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管理制度不严、账目混乱。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实行高校合并办学后,许多高校在仪器设备管理方面出现管理松驰现象,或者是有关的规章制度仍未建立健全;或者是相关制度没有能够随着学校的发展和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特点的变化而完善;或者是虽有制度但没有得到切实执行。尤其是一些合并高校,合并前各学校的仪器设备管理在管理思想、管理体制、管理方法、管理要求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而合并后却没有对合并前各院校的仪器设备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及时融合整理,以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看似规章制度不少,但却没有可供执行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或默许了设备账目的混乱。许多高校长期没有对学校的各项仪器设备进行制度化的定期检查、核对与注消,使得仪器设备账目形同虚设,账物不符、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现象非常普遍。学校到底有多少可用仪器设备、被哪些部门占有使用、仪器设备资产总值有多少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


第二,重复购置。学校规模的扩大、学生数量的增加、新专业的开设,无论是教学、实验、还是科研都对仪器设备在品种上和数量上提出新的要求。一些学校在添置新设备时,既没有对现有仪器设备资源情况进行摸底检查,看看现有的设备资源是否可以满足校内用户提出的新要求;也没有对各系科(部门)提出的设备添置计划归纳分析,看看校内不同用户的新的仪器设备需求是否有重复,以便统筹考虑。而一些系科或部门由于求新求全、相互攀比等心理以及部门保护主义思想,往往提出超出实际需要的设备添置要求。有关职能部门一旦把关不严,计划制定不周全,就很容易使得一校之内相同或相近功能和用途的仪器设备大量重复购置。


第三,闲置浪费现象严重,使用效益低下。一些高校指导思想存在偏差,为了达到评估的指标要求,完全不考虑实际能力和长远需求,盲目追求仪器设备的现代化、高档化,追求大而全、小而全,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贵,不惜投入巨资无计划地购置国内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有的并非教学、科研急需或本校普遍需要,有的只为个别研究项目或个别人而添置。与此同时,由于大量经费被投入到购买新的仪器设备上,旧的仪器设备得不到及时的保养与维修,功能过早丧失,提前进入淘汰行列,造成资源浪费。


第四,资产流失现象时有发生。作为国有资产的高校的仪器设备,只能用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验、科研、信息服务等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活动。如要进行使用性质的转化,也必须是在保证学校教学、科研等活动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进行,且转化以后必须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然而有的学校并非如此,在少数人的操纵下,借着高校后勤、饮食、校企等社会化改革、改制的名义,不顾学校教学、科研事业发展的需要,随意将一些仪器设备转移、划拨给企业单位或转让给个人,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第五,管理手段落后。许多高校的仪器设备管理仍然是传统的账簿式手工管理,与学校的发展不相适应。这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有高校购买仪器设备出手大方而更新管理手段与方法却极不情愿。落后的管理手段无法对各种仪器设备的需求与市场信息、型号与功能信息、使用与状态信息、投入与效益信息、属权与变更信息等数据进行及时、全面、系统的收集、整理与分析,不能对仪器设备进行动态管理。既不能科学地安排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时间,实现仪器设备固有价值发挥的最大化;也不能保证有关仪器设备在不同系科(部门)之间流动转移时的账目的及时分割。落后的管理手段是高校各种仪器设备在数量上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存在重复购置、使用效益低下、账目混乱不清等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强化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的措施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高校仪器设备管理水平、改善管理绩效,有关职能部门的管理者的思想解放与观念更新非常重要。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为适应发展的需要,高校进行了全方位的管理体制与制度的改革。仪器设备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对高校中心工作的保障和积极的推动作用。仪器设备管理改革关系到学校其他各项改革能否顺利进行与发展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因此,仪器设备管理者应积极参与改革,彻底摒弃墨守成规的旧观念,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学校的仪器设管理工作,充分认识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就是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使仪器设备以最佳的状态为学校教学与科研提供最优服务和条件保障,既要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又要研究探索资源合理配置,为仪器设备的投资(购置)提供依据,还要充分合理地发挥仪器设备能力,充分发挥投资效益。高校各级、各系科(部门)领导和仪器设备的直接管理者,都要从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战略高度来开展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既要重视仪器设备建设工作,注重必需的新的仪器设备的添置,又要有全局观念,倡导资源共享,校内要打破系科、专业界限,追求资源整合;对外应抛弃校本位思想,通过建立区域教学联合体的方式,加强校际之间的仪器设备资源的共建共享;更要树立仪器设备管理的效益观,新设备的添置应计算投入产出比,


管理资料《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http://www.unjs.com)。应大胆创新,积极改革,努力探索新的仪器设备管理体制,对于一些大型的仪器设备与非教学性实验(如各级各类立项课题)用仪器设备需求,尝试“有偿使用制”,以经济手段规避对仪器设备的超需求占有和使用现象,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仪器设备的价值。[next]

(二)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管理体制,规范管理程序。首先,要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并涵盖管理工作涉及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仪器设备添置计划编制与专家论证制度、仪器设备采购招投标制度、仪器设备入库验收与财产登记制度、仪器设备领用与保管及调配制度、仪器设备定期检查与维修制度、仪器设备使用状态信息收集与数据分析处理及其备案制度、仪器设备报废注消制度、废旧仪器设备再利用制度、仪器设备添置计划与招投标及产品说明书等文书档案管理制度,等等方面,并要随着学校整体事业的发展以及教学、科研等活动对仪器设备需求及其特点的变化而进行及时的修改、补充和完善。同时要完善和改革不合时宜的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率效果。另外,还应建立明确的责任分工负责制,一级抓一级,人人有责,各负其责。对于大宗、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可推行项目化管理, “以制度的形式规范了设备计划环节的行为,以论证的方式使项目的落实更精确科学,体现一种集中统一管理、权衡现实需要与可能、考虑当前现状与未来发展的思想”。从计划制定与论证、到市场调研、采购招标、分配使用、到售后服务与维护,谁经手谁负责。力求避免因管理上的原因而产生重复购置、超需求购置、劣质产品以次充好、后续服务不到位与维修困难而影响使用等问题。其次,应建立有效的检查监督机制。成立校级仪器设备管理监管委员会或领导小组,负责检查有关的管理人员对国家及学校、部门的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负责审计监督仪器设备购置计划的编制、价格与数量的确定,参与相关的设备招投标采购活动;审查资产清查、评估和产权变动、报废、闲置设备处置情况;审计监督设备保值、增值、流失和设备利用率、使用效益情况等。通过日常和定期审查,促使仪器设备管理部门与相关人员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并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实行规范管理,达到仪器设备投资方案更合理,购置的仪器设备更优质、性价比更高,利用率和完好率更高,维修和使用效果更好,损坏与流失的最少。同时也要切实强化规范管理,严格要求管理人员按照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开展仪器设备管理的各项活动和工作。如制定增添仪器设备计划时,切实推行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的专家论证制度,严把购前论证关;对于实行项目化管理的计划,严肃地将其作为一个科学研究课题来管理,严格按照项目的申请、项目的可行性论证、项目的审核、项目的评估、项目的审批、项目的执行、项目的后期检查评价等程序来操作;各种仪器设备严格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固定资产分类及编号》统一分类、统一编码、统一名称、统一计量单位;对于档案资料,要求收集包括专家评审意见、审批文件、合同书、验收报告、设备使用记录、保养、维修登记、产品说明书、技术指标、操作手册、合格证书等各种文书材料,并予以科学分类和编目,等等。还应制定和执行管理工作质量定期检查、评估考核制度,促进工作人员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管理要求贯穿于仪器设备管理的全过程。


(三)更新管理手段,推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仪器设备管理计算机网络化的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促进高校管理工作科学化、现代化和群体化。校级分管领导可以通过校园网上设备信息的自动采集,对设备经费的使用、仪器设备的购置、分布、使用频率、运行状态等情况进行随时随地查询,掌握“家底”,为设备管理决策科学化提供有效依托。仪器设备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网络与各实验室及有关设备使用者保持适时联系,随时获取各处仪器设备的拥有量、使用时段、使用效益等信息,实现对全校的仪器设备动态管理。同时还可开发闲置或待报废设备的再利用价值,仪器设备资源的共享程度也会因信息的及时获取与交流而得以大大提高。当然,实行仪器设备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也并非完全排斥传统的管理方式。相反,一些好的做法与经验应继续保持,尤其是出于对原始资料真实性的信任和管理制度的规定,一些环节上的保留原始资料与记录必须以传统的形式进行保存,如领导的签名、上级的批复等。


(四)改善人员素质,提高管理水平。高校的仪器设备管理人员首先应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与高尚人格,爱岗敬业,廉洁奉公,不谋私利,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这样才能保证仪器设备的采购与维修过程公开透明,质优价廉;分配公正,不徇私情;保证国有资产的完整无失。其次,应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素养,包括仪器设备管理业务知识、学科专业知识(特别是理工科方面的专业知识)、外语阅读能力,以便向仪器设备的使用者(主要是理工科学生)讲解各学科诸专业相关仪器设备的类型、性能、特点和用途等,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各学科专业的教学、科研活动对仪器设备的需求。另外,还要有一定的问题处理能力,高校设备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要善于观察,经常开展有目的的调查研究,注重各种相关信息的收集与总结。一个好的管理人员,应能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具有组织实施的能力,能把成功的管理方法和经验推广应用,以解决更多的管理难题。所以,仪器设备管理人员要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各种途径来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业务素质,以保证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诸多方面。要做好这项工作,既需要学校领导的重视,也需要其他各系科(部门)的配合与支持,更需要设备管理部门自身的努力。总之,全面提高其科学管理水平,发挥仪器设备的最大效益,管理观念创新是方向,规章制度体系完善是前提,管理手段更新的是保障,人员综合素质提高是关键。

⑶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需要适应哪些方面的需求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解放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国家开放大学、考试中心:
为加强对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的统筹规划与宏观管理,进一步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高校办学自主权,促进各类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健康、有序、协调发展,我部研制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现将《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地各高校要认真落实《管理办法》要求,对照现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补充专业目录》,对现设的本、专科专业进行梳理、调整和规范。2017年,各地各高校要通过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管理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做好拟招生专业的申报工作(平台启用事项另行通知),自2018年起,新入学的学生全部按照目录内专业进行招生。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现在籍学生仍按原专业培养至毕业。
二、各地各高校要按照成人学习特点和教学规律,做好专业与课程体系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相关规定由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依据《管理办法》另行发布。
四、《管理办法》是教育部规范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的首份文件,对于统一各类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政策,转变管理方式,明确责任和管理程序,加强信息服务与过程监管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要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宣传、学习和贯彻工作,确保《管理办法》的顺利实施。
实施过程中的情况和问题请及时报我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1-2]
教育部
2016年11月18日
管理办法编辑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的统筹规划与宏观管理,促进各类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健康、有序、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开放大学、独立设置成人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举办的各类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和管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的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高校设置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要根据学校自身办学能力,发挥办学优势和特色,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终身学习理念,以满足学习者学习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学习者职业能力提升为重点,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职业人才成长规律,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养、适应职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
第四条 教育部负责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设置的政策制定和宏观管理。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高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的统筹指导和监管服务。
高校依照相关规定自主设置和调整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考委)负责制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清单和基本规范。
受教育部委托,国家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负责对本行业领域相关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进行指导。
第五条 教育部组织设立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评议专家组织。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高校设立相应的专业设置评议专家组织,或在现有专家组织中增加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评议职能。充分发挥专家组织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建设、监督与评估方面的政策研究、论证审议和决策咨询作用。
第六条 教育部建立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管理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平台),对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实行全程信息化管理与服务。
第二章 专业目录
第七条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本、专科专业目录由《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补充专业目录》(见附件)组成。《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补充专业目录》由教育部制定、发布,适时调整,实行动态管理。
第八条 全国考委、国家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开放大学和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可对《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补充专业目录》提出增补专业的建议。材料内容包括:相关行业(职业)人才需求报告、专业设置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报告、专业简介等。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高校提出的增补专业建议进行评议汇总,于每年11月30日前上报信息平台。全国考委、国家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可直接向教育部提交建议材料。教育部组织专家确定增补、撤销或更名的专业名单,适时向社会发布。
第九条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国家控制专业为现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中已经明确的国家控制专业。
第三章 专业设置的基本条件和程序
第十条 高校设置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应同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
(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满足学习者多样化终身学习需求。
(三)有科学、规范、完整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其所必需的教师队伍及教学辅助人员。
(四)具备开办专业所必需的经费、教学设施、图书资料或数字化学习资源、仪器设备、实习实训场所等办学条件,有保障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制度和必要措施。
第十一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须在本校已开设的全日制教育本、专科专业范围内设置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本、专科专业,并可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方向,但专业方向名称不能与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本、专科专业目录中已有专业名称相同,不能涉及国家控制专业对应的相关行业。具体程序为:
(一)各高校通过信息平台填报当年拟招生专业及相关信息。
(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汇总本行政区域内高校提交的专业信息,并通过信息平台提交教育部。
(三)教育部对各地上报的专业信息进行汇总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二条 开放大学和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可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本、专科专业目录中设置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并可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方向,具体要求同第十一条。具体程序为:
(一)对于拟设置的新专业,学校要组织校内有关专业设置评议专家组进行审议,通过信息平台提交人才需求报告、专业论证报告和人才培养方案等申请材料。信息平台将面向社会公示一个月,学校官方网站应同步公示。公示期满后,学校对公示期间收到的意见进行研究处理,及时将意见处理情况及修改后的申请材料提交信息平台。
(二)对于已开设的专业,各校通过信息平台填报当年拟招生专业及相关信息。
(三)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省(区、市)实际,对本行政区域内开放大学和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提交的新设专业申请材料和当年拟招生专业信息进行统筹汇总,通过信息平台提交教育部。
(四)教育部对各地上报的专业信息进行汇总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三条 开放大学和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设置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国家控制专业,具体程序为:
(一)学校通过信息平台填报当年拟招生国家控制专业及相关信息。
(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取得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意见后,将本省(区、市)内拟新设国家控制专业的申请材料报送教育部。
(三)教育部按照现有国家控制专业审批办法管理。
第十四条 各类高校拟招生专业及相关信息须于当年1月31日前通过信息平台填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各类高校提交的专业信息统筹汇总后,须于当年3月31日前通过信息平台提交教育部;教育部对各地上报的专业信息进行汇总,于当年5月31日前向社会公布专业备案或审批结果。
第十五条 全国考委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本、专科专业目录范围内,确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清单,制订相应专业基本规范,并于当年5月31日前通过信息平台公布。各省(区、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军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在清单范围内选择开考专业。
第四章 监督与评估
第十六条 教育部和全国考委将充分运用信息平台监测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的工作运行,全面掌握专业设置整体情况和动态信息,及时公布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和调整情况。推动建立教育行政部门、行业组织、第三方机构、高校等多方参与的监管制度和评价机制。
第十七条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运用信息平台掌握本行政区域内的高校继续教育专业设置情况,制订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检查和评估办法,加强对高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建设的监督与评估,评估结果作为该专业继续招生、暂停招生的依据。对存在人才培养定位不适应社会需求、办学条件严重不足、教学(考试)管理严重不规范、教育质量低下等情况,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视情节责令有关高校对相应专业进行限期整改,完成整改前,该专业暂停招生,且高校不得设置新专业;情节严重且拒不整改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建议高校主管部门停止该专业招生。
第十八条 对未按本办法设置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高校不得进行宣传和组织招生。对违反本办法擅自设置专业或经查实申请材料弄虚作假的高校,教育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予以公开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情节严重的,三年内不得增设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
第十九条 高校应加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建设,建立和完善自我评价机制。鼓励引入专门机构或社会第三方机构对学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办学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及认证。

⑷ 1、论学生和相关法律主体的关系 2、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这两道题怎么哒啊考试~~

学生与相关法律主体的关系:
(一)学生与教育行政机关的关系
(二)学生与学校的关系
1.学生与学校之间的行政关系
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内部行政关系
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外部行政关系
2.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
(三)学生与教师的关系
1.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
2.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3.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
4.相互尊重的关系

权利和义务上一个回答的已经很全了,我就不重复了~~~

⑸ 湖北省教育厅的主要职能

湖北省教育厅是湖北省人民政府统筹管理全省教育事业的综合职能部门,主要职责有15条: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教育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起草有关地方性教育法规草案和实施办法。
2、编制全省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统筹规划、指导协调全省教育、教学体制改革。
3、统筹管理本部门教育经费;参与拟定筹措教育经费、教育拨款、教育基建投资的办法和方案;监督全省教育经费的筹措和使用情况;按有关规定管理国外对我省的教育援助、教育贷款。
4、检查实施全省中等和初等教育各类学校的办学标准、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基本文件;组织编写中等和初等学校的统编教材;指导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组织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督导评估与复查;开展对中等及中等以下学校的督导评估和检查验收工作;统筹和指导全省少数民族教育工作。
5、统筹管理全省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以及高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社会力量举办的高等教育工作;制定高等教育评估标准、教学及教材建设基本文件,指导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组织和指导高等教育评估工作。
6、规划指导高校党建工作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德育工作、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及国防教育工作。
7、主管全省教师工作。组织实施各级各类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统筹规划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会同主管部门做好高校教师高级技术职务评审工作。
8、统筹管理全省各类高等学历教育的招生考试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普通高校、成人高校、中等职业学校以及研究生层次的招生计划,组织协调招生管理工作;负责各类高等学历教育的学籍管理工作;归口管理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配合有关部门制订高校、中专毕业生就业计划和有关政策,组织实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
9、指导并管理全省高等学校的自然科学、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组织、协调高等学校的高新技术应用研究与推广工作;协调并指导高等学校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实施工作;指导高等学校国家重点实施室、工程研究中心的发展建设。
10、负责全省中等职业及以上学校和专业的设置、合并、撤销的审批和申报指导工作;负责全省社会力量办学的管理工作。
11、归口管理全省教育系统对外交流与对外宣传工作。负责出国留学人员、来华留学人员和外国文教专家、教师的有关管理工作,负责有关教育方面的出国(出境)人员的审查工作以及同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工作。
12、指导、协调全省各级各类学校的后勤、校办产业和勤工俭学工作以及电化教育、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的装备工作。负责全省教育信息统计、分析和发布。承担教育督导的日常管理工作,指导有关的教育学会、协会、基金会的工作。
13、贯彻执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编制全省语言文字工作中长期规划;组织协调对言语文字的规范和标准的监督检查;指导推广普通话和普通话的测试工作。
14、统筹管理全省学位工作,监督实施国家的学位制度,承办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的有关具体工作。
15、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⑹ 教育设施包括哪些

教育设施是指开展教育工作所必需的物质资料。它主要包括:教育工作所需要的空间、环境,以及有关的教育教学设备,即教育基建、学校设备和社会教育设施。

其中硬件设施常包括:学校面积大小,教室的多少,操场有多大,活动中心多大,机械、简单的医疗设备、体育设备是否齐全等。硬件设施与学校的教学规模的联系较密切。

拓展资料:

在校舍建设中最重要的是教室和办公室建设。学校的教室是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室内的温度、采光、照明等环境质量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学校还应当有专用教室,如小学应有专用的艺术教室或活动室,初中、高中应有专用的音乐、美术教室,大学应有符合要求的大阶梯教室、电教室、体育教室等。

办公室是学校行政工作人员进行管理活动和教师进行备课的场所,也是学校进行管理和教学活动的必备场所,这些场所包括会议室、备课室、教师休息室和专用办公室。学校的实验室是加强学生的基本功训练,提高实验操作能力的重要教学场所。

目前高等学校的实验室建设已初具规模,但还要加强基础实验室的建设。中小学的实验室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应具备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实验室人员负责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设立管理学校实验室的机构,并列入议事日程。

学校还应建有符合标准的体操房、运动场、游泳池等,这些场所应设有专人管理,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破坏。

⑺ 怎样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新形势下高校如何提高大型仪器利用率

摘要:提高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增强教学、科研和对外服务能力,是目前高校实验室努力的目标。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低下的原因,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别从设备论证购买、使用操作培训、设备开放共享、仪器维护维修及实验室队伍建设这五方面阐述了提高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校大型仪器设备;仪器利用率;对外开放;实验室队伍建设;仪器设备共享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3-0013-02
一、引言
高校实验室的大型仪器设备是高校开展教学科研的物质保障,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实力、教学和科研水平。如何科学有效地提高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使其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为教学、科研及社会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是当前国内各高校实验室工作普遍存在的一个难题。
二、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低的原因
1.实验室仪器共享差。高校的实验室一般隶属于各院系,其结果是各实验室之间缺少横向交流,缺乏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沟通平台,造成了占有设备资源的实验室人员不知道其他老师和学生的需求,苦于没人用,而想用仪器设备的老师不知道去哪里用、什么时候可以用,这就产生了仪器共享差问题,其主要表现有以下三种。①各实验室之间信息不对称:各实验室工作人员彼此不了解对方仪器资源,类似的学科专业设置雷同的实验室,购置相同的设备,其结果是实验室大量资源闲置,设备利用率低下[1]。②实验室与教师、学生之间信息不对称:由于没有畅通的交流渠道,教师和学生无法获得各实验室的全部资源信息,无法进行最优选择,造成了信息公布充分的实验室做实验的师生人员较多,导致实验室大量资源闲置浪费。③实验室与科研需求信息不对称:科研需求日新月异,对仪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目前各院系实验室主要面对本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基本教学任务,实验室规模小而功能单一,使得承担纵横课题的实验任务完成困难,其结果是实验设备利用率低下、资源闲置。
2.实验室技术不足。实验室人才队伍是实验室的主体,实验室的发展离不开实验室队伍。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任务和性质及其劳动成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且在待遇、职称和培训等方面受到不公正对待,一方面,导致实验室人才技术队伍不稳定,从而影响了大型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另一方面,优秀人员不愿到实验室来,造成实验室整体人员专业素质低。实验人员指导学生进行样品前处理方法等生搬硬套,不能结合仪器性能和专业知识选择测试条件,导致测试数据不确,结果不能使用,这也是部分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率低的原因之一。
3.仪器设备操作复杂。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高校大多数大型仪器设备的功能都比较全面,还有一些是联用机或者原位测试仪。这些先进的仪器一般是集几种仪器功能于一身,但是其在使用时的操作步骤也会较复杂烦琐。通常情况下,老师和学生是不能自主上机操作的,需要实验室人员操作,但是实验室人员精力和时间有限,使得仪器的使用率低下、闲置率高。
4.大型仪器设备维护烦琐。精密度和灵敏度高是当代大型仪器设备的显著特点,这就需要更精细的维护和保养。为了测试的需要,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大型仪器设备都要长时间稳定运行,对周围环境条件要求相对较高。例如,在安装大型仪器设备时,一定要选择稳固的专业工作台进行安装,要求震动小,温湿度合适,远离其他电器干扰。另外,仪器周围要留有足够的空间以保证今后使用过程中的安全运行。
三、提高高校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率的有效措施
1.设备论证购买。目前,高校往往追求大而全、小而精的设施模式,各学院及各级重点实验室在设备调研环节没有全面考虑,造成购置雷同的仪器设备和盲目购置大型设备,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浪费。因此,各高校、学院及重点实验室应该根据自身客观发展的需求,从仪器设备的调研入手,规范仪器设备的科学采购制度,重视购置前的广泛考察及充分论证,在校级、院级和系级层面进行科学统筹规划,从而杜绝出现同类设备重复购置、大型设备盲目购置的现象。
2.使用操作培训。首先,建立完备的高校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档案,包括仪器广泛的调研论证、招标合同、仪器说明书、使用记录、安装报告及维修保养注意事项等,这样可以准确掌握仪器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实验室科研工作的延续性。其次,制定详细的符合学生和老师参考的大型仪器设备操作手册。一般而言,大型仪器设备价格昂贵、技术含量高,而操作者(主要是学生,特别是研究生)流动性大,所以需要实验室人员根据每台仪器设备各自的特点,制定大型仪器设备操作手册。按需定期对操作者进行仪器的具体操作培训,对培训合格的人员颁发仪器上机操作合格证书,授权其使用。对于培训不合格的人员,要通过实验室工作人员操作使用。另外,根据各种特殊的科研需求,实验室工作人员也可以联系厂家的技术人员来培训指导。
3.设备开放共享。从目前来看,仪器开放共享是提高其运行效率的必需制度。合理配置大型仪器设备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和资源优势,有效利用大型仪器设备,提高其经济效益。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把大型仪器设备全部进入网络管理系统,公布大型仪器类型、测试范围、使用情况等,实行网上预约,实现资源共享。
4.仪器维修保养。大型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和定期保养是延长仪器寿命和保证测试结果准确性的根本保证。加强实验室管理人员教育,制定大型仪器保养维护维修规章制度。另外,与厂家或经销商建立维修协议,确保大型仪器在出现故障时得到及时维修,让教师和学生充分使用学校的大型仪器设备,多出高水平科研成果。良好的仪器维修保养制度是保证大型仪器设备处于良性运行状态,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的关键所在。
5.实验室队伍建设。加强对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提高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素质,是将仪器设备管好、用好的关键。利用多种渠道积极开展对现有仪器管理人员的进修培养,资助其开展实验技术研究、科学仪器设备的创新性研制与大型仪器的新功能开发,调动实验技术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定时选派实验技术人员参加大型仪器设备相关的培训班和交流会,促进实验技术人员自觉提高责任意识和自身业务水平。引导和鼓励专任教师,特别是具有副高级以上技术职称或具有博士学历且熟悉仪器操作的教师,参与大型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负责大型仪器设备的技术使用、保养维护、新功能开发以及对申领“上机操作证”人员的培训工作。既要把理论知识和具体实践相结合,促进仪器新功能的开发,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也要为教师的各种科研需求提供仪器使用的平台,提高其科研能力。还可以公开招聘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给予较高工资待遇,让他们专门开发大型仪器设备的新功能,负责大型仪器的维护和管理,认真做好仪器设备的开放服务工作。另外,实行“助教制”,聘任本科生、研究生协助或参与实验室管理也是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的好途径之一。鼓励学生通过培训取得仪器操作上岗证书,并在大型仪器责任人管理下开展各自的科研工作,提升学生创新实践的水平,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四、结语
目前,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率低是我国各高校实验室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寻求解决良方提高大型仪器的使用率,更快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孟昭霞.高校实验室创新性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6):202-205.
[2]朱军,周建军.提高高校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7):205-209.
[3]胡凯,王咏妙,韩静,等.推进研究型大学大型仪器共享管理机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4):8-9.
[4]洪霞,韦须祥,周俊,李宜祥,崔益军.提高高校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率的对策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7):232-235.
[5]崔江慧,刘会玲,刘树庆.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0):198-200.
[6]刘丽琴,陈永清.大型仪器共享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2):208-210.
[7]李祥,赵世杰,刘彬彬.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与维护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12):185-188.
[8]张志友.大型仪器设备的集中管理与开放共享[J].实验室科学,2007,(2):176-177.
[9]毕卫民,王连之.构建多元化共享服务体系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6):100-102.
[10]项晓慧,阮慧,李五一.高校大型仪器共享管理系统建设的探讨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196-199.
[11]陈建松.提高高等学校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效率的思考[J].大理学院学报,2008,7(9):90-92.
[12]朱西贵,赵永俭,童俊群.加强机制创新推进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工作[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2(2):117-119.
[13]惠敢,李旭良.对提高仪器设备完好率的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14(2):123.
[14]刘利军.工业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J].实验室教学研究,2006,6:21-23.
[15]胡亚云.有效提高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180-183.

阅读全文

与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黑龙江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浏览:210
机械化养护中心 浏览:838
上海特种设备管理 浏览:48
机械师改枪 浏览:181
机械化剪纸 浏览:757
美燃环保设备 浏览:809
济南北斗星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浏览:838
自动喷涂机械手 浏览:457
中小型农业机械加工项目建议书 浏览:251
不锈钢加工设备市转让 浏览:441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浏览:110
扳手机械原理 浏览:61
凯格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浏览:61
广毅机电设备 浏览:805
重庆三阳办公设备有限公司 浏览:494
华技达自动化设备 浏览:631
东莞石碣自动化设备厂 浏览:131
机械制图陈列柜 浏览:246
郑州奥鑫游乐设备公司 浏览:733
美邦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浏览: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