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精密设计 > 机械设计焊接工艺要求

机械设计焊接工艺要求

发布时间:2021-08-02 21:27:43

A. 焊接标准

焊接质量标准

1、焊接质量 GB6416-1986 影响钢熔化焊接头质量的技术因素

2、焊接质量 GB6417-1986 金属熔化焊焊缝缺陷分类及说明

3、焊接质量 TJ12.1-1981 建筑机械焊接质量规定

4、焊接质量 JB/ZQ3679 焊接部位的质量

5、焊接质量 JB/ZQ3680 焊缝外观质量

6、焊接质量 CB999-1982 船体焊缝表面质量检验方法

7、焊接质量 JB3223-1983 焊条质量管理规程

8、2005年废止的焊接标准 GB/T 12469-1990 焊接质量保证 钢熔化焊接头的要求和缺陷分级

(1)机械设计焊接工艺要求扩展阅读:

焊丝选用要考虑的顺序如下:

①根据被焊结构的钢种选择焊丝 对于碳钢及低合金高强钢,主要是按“等强匹配”的原则,选择满足力学性能要求的焊丝。对于耐热钢和耐候钢,主要是侧重考虑焊缝金属与母材化学成分的一致相似,以满足耐热性和耐腐蚀性等方面的要求。

②根据被焊部件的质量要求(特别是冲击韧性)选择焊丝 与焊接条件、坡口形状、保护气体混合比等工艺条件有关,要在确保焊接接头性能的前提下,选择达到最大焊接效率及降低焊接成本的焊接材料。

③根据现场焊接位置对应于被焊工件的板厚选择所使用的焊丝直径,确定所使用的电流值,参考各生产厂的产品介绍资料及使用经验,选择适合于焊接位置及使用电流的焊丝牌号。

B. 焊接工艺执行规范

焊接工艺执行标准如下:
4.1 保证项目
4.1.1 焊接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应检查质量证明书及烘焙记录。
4.1.3 Ⅰ、Ⅱ级焊缝必须经探伤检验,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检查焊缝探伤报告。
4.1.4 焊缝表面Ⅰ、Ⅱ级焊缝不得有裂纹、焊瘤、烧穿、弧坑等缺陷。Ⅱ级焊缝不得有
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陷,且Ⅰ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等缺陷。
4.2 基本项目
4.2.1 焊缝外观:焊缝外形均匀,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之间过渡平滑,焊渣和
飞溅物清除干净。
4.2.2 表面气孔:Ⅰ、Ⅱ级焊缝不允许;Ⅲ级焊缝每50mm 长度焊缝内允许直径≤0.4t;
且≤3mm 气孔2 个;气孔间距≤6 倍孔径。
4.2.3 咬边:Ⅰ级焊缝不允许。
Ⅱ级焊缝:咬边深度≤0.05t,且≤0.5mm,连续长度≤100mm,且两侧咬边总长≤10%焊缝
长度。
Ⅲ级焊缝:咬边深度≤0.lt,且≤lmm。
注:t 为连接处较薄的板厚。
4.3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5-1。

5 成品保护
5.1 焊后不准撞砸接头,不准往刚焊完的钢材上浇水。低温下应采取缓冷措施。
5.2 不准随意在焊缝外母材上引弧。
5.3 各种构件校正好之后方可施焊,并不得随意移动垫铁和卡具,以防造成构件尺寸偏差。隐蔽部位的焊缝必须办理完隐蔽验收手续后,方可进行下道隐蔽工序。
5.4 低温焊接不准立即清渣,应等焊缝降温后进行。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尺寸超出允许偏差:对焊缝长宽、宽度、厚度不足,中心线偏移,弯折等偏差,应严格控制焊接部位的相对位置尺寸,合格后方准焊接,焊接时精心操作。
6.2 焊缝裂纹:为防止裂纹产生,应选择适合的焊接工艺参数和施焊程序,避免用大电流,不要突然熄火,焊缝接头应搭10~15mm,焊接中不允许搬动、敲击焊件。
6.3 表面气孔:焊条按规定的温度和时间进行烘焙,焊接区域必须清理干净,焊接过程
中选择适当的焊接电流,降低焊接速度,使熔池中的气体完全逸出。
6.4 焊缝夹渣:多层施焊应层层将焊渣清除干净,操作中应运条正确,弧长适当。注意
熔渣的流动方向,采用碱性焊条时,上须使熔渣留在熔渣后面。

7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 焊接材料质量证明书。
7.2 焊工合格证及编号。
7.3 焊接工艺试验报告。
7.4 焊接质量检验报告、探伤报告。
7.5 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7.6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7.7 其它技术文件。

C. 机械设计工艺包括哪些

一、切削加工
包括车削、铣削、刨削、磨削、拉削、钻孔、扩孔、铰孔、研磨、珩磨、抛光、超精加工及由它们组成的自动技术、数控技术、成组技术、组合机床、流水线、自动线。
其特点为:
1、 以金属材料来制造机械零件,其主要加工手段仍然是切削加工,因切削加工精度高、质量好。
2、切削加工工序多、需要的设备多、投资大。

二、少、无切屑加工
可分为精密铸造类,压力加工类以及压力光整加工,还有精密焊接,粘结技术,快速成形等。
三 特种 机械加工
常见的特种机械加工方法有:
电火花加工、线切割加工、电解加工、激光加工、超声波加工、电子束加工、离子束加工、电磁加工、水力切削等。
其特点为:
1、属于非接触式加工,能以柔克刚,刀具硬度可低于工件的硬度。加工时不存在显著的机械力。
2、不是依靠机械力和机械能,而是利用电能、电化学能、光能、热能等切除材料,能量密度高。
3、切削原理在这些加工中不适用,不产生宏观切屑。
4、加工能量易控制和转换,易自动化,加工范围广、适应性强。

D. 机械零件设计中的工艺性及标准化是什么

一、工艺性
良好的工艺性是指所设计的机械零件能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劳动量、最低的制造费用生产出来,且装拆、维修方便。零件制造一般包括毛坯生产、切削加工、热处理、装配等阶段,各阶段都是有机联系着的,设计时必须全面考虑。设计机械零件时有关工艺性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零件的结构与生产条件和规模相适应
单件或小批量生产的零件,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生产条件。如直径大于600mm的齿轮毛坯,用一般的锻压设备难以锻造,应采用铸件或焊接件。在单件或小批量生产时,不宜采用铸件或模锻件,以免模具造价太贵(尤其是模锻)而提高零件成本。如果没有磨齿机床,就不要采用齿面硬度高、热处理变形大的热处理方法。
2、毛坯选择合理
零件的毛坯可以是铸件、锻件、轧制件、焊接件和冲压件等。毛坯的选择应考虑生产批量大小、材料性能和加工性能等。如对锻件而言,单件或小批量生产宜用自由锻,大批量生产宜用模锻。
3、结构和形状应简单合理
零件的结构和形状越复杂,制造、装配和维修就越困难,成本也就越高,因此,要尽可能采用简单的圆柱面、平面、共轭曲面及其组合,尽量减少被加工面的数目和被加工面的面积,尽量采用相同尺寸(直径、圆角半径、配合尺寸和公差,螺纹的直径、线数和螺距,齿轮模数等)。
4、规定合理的制造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制造精度过高、表面粗糙度值过低,都会明显增加机械零件的制造成本。因此,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降低制造精度、增大表面粗糙度值。
5、满足热处理的要求
为避免热处理时变形、开裂或降低热处理质量(如硬度不足、软点、强度低、渗碳层薄或不均匀等),零件的几何形状应简单、对称,长径比不可太大,尽量减少应力集中源,截面均匀,无锐边和尖角,避免不通孔、配作孔和局部渗碳、渗氮等。零件也应有足够的刚度。为使淬火气膜不易附着、冷却均匀、变形较小,对零件表面粗糙度有一定要求。
6、考虑装拆的工艺性
设计中,应考虑零件能便于装配、拆卸,并尽可能减少装拆的工作量,还应考虑搬运、安装、使用、维修的方便性和经济性。
二、标准化
标准化是指对零件的尺寸、结构要素、材料性能、检验方法、设计方法、制图要求等制定出各式各样的标准,供大家共同遵守。与标准化密切相关的是零部件的通用化、产品的系列化。
通用化是指最大限度地减少和合并产品的形式、尺寸和材料的品种,使零部件尽量在不同规格的同类产品乃至不同类产品中通用,以减少企业内部的零部件种数,从而简化生产管理,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系列化是指将尺寸和结构拟订出一定数量的原始模型,然后根据需求,按照一定的规律优化组合成产品系列。
标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被统称为“三化”。“三化”的优越性表现在:
1)采用标准结构及零部件,可以简化设计工作,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质量。
2)便于安排专门工厂采用先进技术进行专业化大生产,保证产品质量,并能大幅度降低劳动量、材料消耗和制造成本。
3)技术条件和检验、试验方法的标准化,可以改进和提高零部件的质量。
4)增强互换性,便于维修。
我国现已颁布的与机械设计有关的标准,可以分为国家标准(GB、GB/T)、部颁标准(如JB、YB等)、专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我国已加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许多新的国家标准已采用了相应的国际标准。设计时,应执行和采用各项标准。

E. 焊接工艺工程师与机械设计工程师哪种职业好点谢谢!

焊接工艺工程师与机械设计工程师从就业来讲,机械设计工程师比焊接工艺工程师好找内工作就业;从容收入来讲机械设计工程师比焊接工艺工程师的付出与回报要大些;从成就来讲机械设计工程师比焊接工艺工程师的成果,包括发明专利和新型实用专利的获取几率大的多。所以,一般来讲肯定是在职业的选择上,机械设计工程师比焊接工艺工程师要好点。
但是,如果你在焊接工艺有想法、目的与目标的话,那就要另当别论了,因为干自己想干的事,才是最开心愉快的追求。

F. 焊接工艺设计时,焊缝的布置应注意哪些问题

(1)便于装配和施焊焊缝位置必须具有足够的操作空间以满足焊接时运条的需要。焊条电弧焊时,焊条须能伸到待焊部位。点焊与缝焊时,要求电极能伸到待焊部位。埋弧焊时,则要求施焊时接头处应便于存放焊剂。

(2)有利于减少焊接应力与变形设计焊接结构时,应尽量选用尺寸规格较大的板材、型材和管材,形状复杂的可采用冲压件和铸钢件,以减少焊缝数量,简化焊接工艺和提高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同时,焊缝布置应尽可能对称布置以减小变形。
(3)焊缝的布置应避免密集、交叉焊缝交叉或过分集中会造成接头部位过热,增大热影响区,使组织恶化,性能严重下降。两条焊缝间距一般要求大于3倍板厚。
(4)避开最大应力区和应力集中部位焊接接头是焊接结构的薄弱环节。因此,焊缝布置应避开焊接结构上应力最大的部位。另外,在集中载荷作用的焊缝处应有刚性支撑。
(5)避开机械加工面焊接时会引起工件变形,对于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焊接结构,一般应在焊后进行精加工;对于位置精度要求不高的焊接结构,可先进行机械加工,但焊缝位置与加工面要保持一定距离。
(6)便于焊接和检验设计封闭容器时,要留工艺孔,如入孔、检验孔和通气孔。焊后再用其他方法封堵。

G. 机械零件焊接图纸中焊接处如何表示,图纸技术要求怎么去写

三角形整圈焊接 为角焊缝,另一处是两直径一样大的外圆对接 最好开坡口
焊接,为V型焊缝,,,,,技术要求,一般都是,焊接牢固,无缺陷,焊缝打磨光滑,清理焊渣飞溅。

H. 12cr5mo焊接工艺流程

12CrMo合金钢是耐热钢.用直流焊机,一般采用热307或热207焊条,或同类焊丝,厚度大于10mm时需预热至200度,焊后热处理采用电加热板,加热至600至700度保温措施要好.

12Cr1MoV焊接工艺要求
1. 坡口制备
a) 焊接接头形式和坡口尺寸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对接焊缝坡口。
b) 坡口加工可采用机械加工或自动、半自动气割或等离子切割方法制备。若采用自动、半自动切割加工,应将坡口表面打磨平整并露出金属光泽。
c) 切割后必须将切口表面的氧化物、熔渣及飞溅物清理干净,并将不平处修理平整。
d) 焊缝坡口应保持平整,坡口及边缘20mm内母材应无裂纹、夹层、夹渣、毛刺等缺陷。
e) 焊件组装前,坡口表面及每侧应将水、油、漆、污垢、锈、氧化皮等杂物清理干净,直至露出金属光泽,清理范围为:
对接焊缝                    20~30mm           
角焊缝                    焊脚尺寸K+10~20mm
f) 工艺参数:
焊接方法:CO2气体保护焊
焊丝直径φ1.2mm,焊丝牌号ER55-B2-MnV
CO2气体纯度99.5%,
电流220A~260A,电压23V~29V,气体流量15L/min。
2. 焊件组装
a) 焊件组装局部间隙不得超过3mm,严禁在接头间隙中填塞焊条头、铁块等杂物。
b) 焊件组装坡口及整体尺寸符合要求后,才能对焊缝进行定位焊。
3. 焊前预热
a) 对于板厚≥13mm的焊件,焊前须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200~250℃,预热时加热宽度每侧应不少于焊件厚度的3倍,且不小于100mm。
b) 对需预热的焊件,定位焊缝、临时焊缝和加固焊缝等均应预热,且应适当提高预热温度;焊接过程中断后再次焊接前,仍必须预热。
4. 定位焊
a) 定位焊所用焊接材料、焊接工艺和对焊工技术条件的要求应与正式焊接时相同。
b) 定位焊缝厚度通常为4~6mm,长度为30~60mm,间距不超过400mm。
c) 定位焊的引弧和熄弧应在坡口内进行。定位焊缝起头和收尾处不能过陡,应斜坡过渡,必要时可进行修磨。定位焊后应立即检查定位焊缝的质量,如有缺陷应立即清除,重新进行定位焊。
5. 引弧板、引出板
a) 对接焊缝焊接时应设置引弧板和引出板。引弧板和引出板的材质应和焊件相同,坡口形式应与被焊焊缝相同。埋弧焊用引弧板和引出板尺寸一般应不小于50×100mm。

b) 严禁在焊缝以外的母材上随意试焊和引弧。
c) 焊接完成后,应用机械加工、碳弧气刨或气割方法去除引弧板和引出板,并修磨平整,严禁损伤母材,严禁用锤击落引弧板和引出板。
6. 焊接
a) 焊接作业区域在出现以下情况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方可施焊。
1) 风速大于2m/s;
2) 相对湿度大于90%;
3) 环境温度低于10℃。
b) 焊件施焊应按焊接工艺要求严格控制焊接规范参数,焊接电流不得大于规定值。
c) 对要求预热的焊件多层多道焊时,应保持层间温度不低于规定预热温度的下限值,且不超过400℃。
d) 施焊中,应注意接头与收弧的质量,收弧时应将熔池填满,层间接头应错开30mm以上,多层多道焊,每道焊缝焊完,应用砂轮机或钢丝刷将焊渣、飞溅等杂物清理干净(尤其中间接头和坡口边缘),经自检合格后方可焊接次层。
e) 除第一层和最后一层焊缝外,允许对中间各层焊道进行锤击法消除应力处理。
f) 双面焊缝,应采用机械加工或碳弧气刨清根。对于厚度较大的板,清根前,非清根侧焊缝的焊接量不宜少于3层,清根后应显露出打底的焊缝金属,碳弧气刨清根后应修磨刨槽,除去渗碳层。
g) 因被电弧擦伤处的弧坑需进行修磨,使其均匀过渡到母材表面,修磨的深度应不大于该部位钢材厚度的5%且不大于2mm,否则应予以焊补。
h) 焊接完毕后,焊工应将焊缝表面的飞溅、熔渣等仔细清理干净,并检查外观质量,必要时进行局部返修。
7. 焊后保温处理
a) 对于板厚≥13mm的焊缝,焊后必须进行保温处理。
b) 保温应在焊缝未冷却至250℃前进行。
c) 保温时间应不低于30min。

I. 关于焊接工艺有哪些要求

焊接工艺

金属焊接方法有40种以上,主要分为熔焊、压焊和钎焊三大类。

熔焊是在焊接过程中将工件接口加热至熔化状态,不加压力完成焊接的方法。熔焊时,热源将待焊两工件接口处迅速加热熔化,形成熔池。熔池随热源向前移动,冷却后形成连续焊缝而将两工件连接成为一体。

在熔焊过程中,如果大气与高温的熔池直接接触,大气中的氧就会氧化金属和各种合金元素。大气中的氮、水蒸汽等进入熔池,还会在随后冷却过程中在焊缝中形成气孔、夹渣、裂纹等缺陷,恶化焊缝的质量和性能。

为了提高焊接质量,人们研究出了各种保护方法。例如,气体保护电弧焊就是用氩、二氧化碳等气体隔绝大气,以保护焊接时的电弧和熔池率;又如钢材焊接时,在焊条药皮中加入对氧亲和力大的钛铁粉进行脱氧,就可以保护焊条中有益元素锰、硅等免于氧化而进入熔池,冷却后获得优质焊缝。

压焊是在加压条件下,使两工件在固态下实现原子间结合,又称固态焊接。常用的压焊工艺是电阻对焊,当电流通过两工件的连接端时,该处因电阻很大而温度上升,当加热至塑性状态时,在轴向压力作用下连接成为一体。

各种压焊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在焊接过程中施加压力而不加填充材料。多数压焊方法如扩散焊、高频焊、冷压焊等都没有熔化过程,因而没有象熔焊那样的有益合金元素烧损,和有害元素侵入焊缝的问题,从而简化了焊接过程,也改善了焊接安全卫生条件。同时由于加热温度比熔焊低、加热时间短,因而热影响区小。许多难以用熔化焊焊接的材料,往往可以用压焊焊成与母材同等强度的优质接头。

钎焊是使用比工件熔点低的金属材料作钎料,将工件和钎料加热到高于钎料熔点、低于工件熔点的温度,利用液态钎料润湿工件,填充接口间隙并与工件实现原子间的相互扩散,从而实现焊接的方法。

焊接时形成的连接两个被连接体的接缝称为焊缝。焊缝的两侧在焊接时会受到焊接热作用,而发生组织和性能变化,这一区域被称为热影响区。焊接时因工件材料焊接材料、焊接电流等不同,焊后在焊缝和热影响区可能产生过热、脆化、淬硬或软化现象,也使焊件性能下降,恶化焊接性。这就需要调整焊接条件,焊前对焊件接口处预热、焊时保温和焊后热处理可以改善焊件的焊接质量。

另外,焊接是一个局部的迅速加热和冷却过程,焊接区由于受到四周工件本体的拘束而不能自由膨胀和收缩,冷却后在焊件中便产生焊接应力和变形。重要产品焊后都需要消除焊接应力,矫正焊接变形。

现代焊接技术已能焊出无内外缺陷的、机械性能等于甚至高于被连接体的焊缝。被焊接体在空间的相互位置称为焊接接头,接头处的强度除受焊缝质量影响外,还与其几何形状、尺寸、受力情况和工作条件等有关。接头的基本形式有对接、搭接、丁字接(正交接)和角接等。

对接接头焊缝的横截面形状,决定于被焊接体在焊接前的厚度和两接边的坡口形式。焊接较厚的钢板时,为了焊透而在接边处开出各种形状的坡口,以便较容易地送入焊条或焊丝。坡口形式有单面施焊的坡口和两面施焊的坡口。选择坡口形式时,除保证焊透外还应考虑施焊方便,填充金属量少,焊接变形小和坡口加工费用低等因素。

厚度不同的两块钢板对接时,为避免截面急剧变化引起严重的应力集中,常把较厚的板边逐渐削薄,达到两接边处等厚。对接接头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比其他接头高。在交变、冲击载荷下或在低温高压容器中工作的联接,常优先采用对接接头的焊接。

搭接接头的焊前准备工作简单,装配方便,焊接变形和残余应力较小,因而在工地安装接头和不重要的结构上时常采用。一般来说,搭接接头不适于在交变载荷、腐蚀介质、高温或低温等条件下工作。

采用丁字接头和角接头通常是由于结构上的需要。丁字接头上未焊透的角焊缝工作特点与搭接接头的角焊缝相似。当焊缝与外力方向垂直时便成为正面角焊缝,这时焊缝表面形状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应力集中;焊透的角焊缝受力情况与对接接头相似。

角接头承载能力低,一般不单独使用,只有在焊透时,或在内外均有角焊缝时才有所改善,多用于封闭形结构的拐角处。

焊接产品比铆接件、铸件和锻件重量轻,对于交通运输工具来说可以减轻自重,节约能量。焊接的密封性好,适于制造各类容器。发展联合加工工艺,使焊接与锻造、铸造相结合,可以制成大型、经济合理的铸焊结构和锻焊结构,经济效益很高。采用焊接工艺能有效利用材料,焊接结构可以在不同部位采用不同性能的材料,充分发挥各种材料的特长,达到经济、优质。焊接已成为现代工业中一种不可缺少,而且日益重要的加工工艺方法。

在近代的金属加工中,焊接比铸造、锻压工艺发展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焊接结构的重量约占钢材产量的45%,铝和铝合金焊接结构的比重也不断增加。

未来的焊接工艺,一方面要研制新的焊接方法、焊接设备和焊接材料,以进一步提高焊接质量和安全可靠性,如改进现有电弧、等离子弧、电子束、激光等焊接能源;运用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改善电弧的工艺性能,研制可靠轻巧的电弧跟踪方法。

另一方面要提高焊接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如焊机实现程序控制、数字控制;研制从准备工序、焊接到质量监控全部过程自动化的专用焊机;在自动焊接生产线上,推广、扩大数控的焊接机械手和焊接机器人,可以提高焊接生产水平,改善焊接卫生安全条件。

(塑料)焊接 采用加热和加压或其他方法使热塑性塑料制品的两个或多个表面熔合成为一个整体的方法

J. 什么是焊接规范参数什么是焊接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水轮发电机组及水工金属结构件设计图中规定的一、二类重要焊缝(一般是指要做射线检查或超声波检查的焊缝)的焊接。本规范不能包含的特殊焊缝的焊接按特殊制定的焊接工艺焊接。

2 一般要求
2.1 焊工资格
2.1.1 一、二类重要焊缝应根据母材材质、板厚及焊接方法等主要内容由按SL35-92《水工金属结构焊工考试规则》考试具有相应合格项目的合格焊工进行焊接。
2.2 焊接材料
2.2.1使用的焊接材料应具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和质量保证书。
2.2.2焊接用CO2气体的纯度必须≥99.5%
2.3 焊接设备
2.3.1焊接设备必须具有参数稳定、调节灵活和安全可靠等性能,并能满足焊接规范的需要。

3 焊前准备
3.1 焊接坡口
3.1.1焊接坡口一般应符合GB985、GB986规定的要求。
3.1.2坡口用气割方法加工时,其坡口的表面粗糙度不得低于ZBJ59002.3-88规定的Ⅰ级。
3.1.3焊接前,坡口内的水、油、锈其它污物必须清除干净。
3.2 焊件组装
3.2.1同厚度焊件的对接允许对口错位如下:
拼板焊缝不大于1mm,组装焊缝不大于2mm。
3.2.2坡口间隙过大时,不允许在坡口间隙内垫钢筋或钢板,焊件组装时坡口间隙超过5mm时,但长度≤焊缝全长的15%时,允许作堆焊处理,堆焊后焊缝坡口应修磨至原要求。
3.2 定位焊
3.2.1定位焊的焊接质量要求及工艺措施与正式焊缝相同,定位焊的焊接应由持有效合格证书的焊工承担。
3.2.2定位焊的焊缝应有一定的强度,但其厚度一般不应超过正式焊缝的二分之一,通常为4-6mm,定位焊缝的长度一般为30-60mm,间距以不超过400mm为宜。
3.3 焊接垫板、引弧板和引出板的设置。
3.3.1技术文件要求规定设置垫板的焊接接头,其焊接垫板应与母材表面贴实,坡口应有适当的间隙以保证焊缝的焊透。
3.3.2埋弧自动焊接时应在焊缝的两端设置引弧板和引出板。
3.4 焊接材料的使用
3.4.1焊条和焊剂必须按使用说明烘干,烘干后的焊条和焊剂应保存在100-150℃的恒温箱内,焊工焊接时应放在保温筒内,随用随取。

4 焊接工艺
4.1焊接方法
4.1.1根据本厂情况、焊接方法按以下原则选用:
a.母材为Q235-A、16Mn、20SiMn时除了用手工电弧焊外,可以用CO2气体保护罩和埋弧焊焊接。
b. CO2气体保护罩和埋弧焊只能用于平焊和平角焊的焊接。
c.其它焊接一般用手工电弧焊接时。
4.2焊接材料的选用
4.2.1焊接材料原则上根据工艺卡的要求使用,采用CO2气体保护焊和埋弧焊焊接时,按以下原则选用焊接材料
焊接方法
母材 手工电弧焊 CO2气体保护焊 埋弧焊
焊条 焊丝 焊丝、焊剂
Q235-A E43××、E5015* H08Mn2SiA H08MnA、HJ431
16Mn E5015 H08Mn2SiA H08MnA、HJ431
20SiMn E5015 H08Mn2SiA H08MnA、HJ431
*注:在钢板较厚或工件刚度较大时可以用E5015。
4.3预热
4.3.1常用钢材焊接预热温度的按下表选择:
钢 号 钢板厚度( mm ) 预热温度( ℃ )
Q235-A ≤50mm 不 规 定
>50mm 80-100
16Mn和20SiMn ≤35mm 不 规 定
>35mm 100-150
4.3.2当环境湿度不低于0℃时,不规定预热的焊件在焊接区的温度应局部加热到20-50℃左右方可焊接。
5 焊接操作
5.1焊接规范
5.1.1手工电弧焊焊接工艺参数一般按以下规定选用:
焊条直径
(mm) 焊接电流 (A)
平焊时 立焊时 横焊时 仰焊时
φ2.5 60-80 50-65 60-70 50-65
φ3.2 110-140 80-100 90-120 80-100
φ4.0 180-220 150-180 160-190 140-160
φ5.0 200-280
5.1.2打底焊道一般焊条采用较小直径的焊条
5.1.3 CO2气体保护罩工艺参数按以下规定的选用:
钢板厚度(mm) 焊丝直径(mm) 焊接电流(A) 电弧电压(V) 气体流量(L/min)
<10 φ1.0、φ1.2 100-200 18-25 10-15
10-25 φ1.2 150-250 20-28 15-25
>25 φ1.2、φ1.6 200-350 25-35 20-30
5.1.4埋弧自动焊焊接规范
埋弧自动焊焊接规范的焊接规范以下选用:
钢板厚度(mm) 焊丝直径(mm) 焊接电流(A) 电弧电压(V)
4-10 φ3.0、φ4.0 350-450 28-32
12-25 φ4.0 400-550 30-35
>26 φ4.0、φ5.0 500-700 32-38
5.2操作要求
5.2.1双面焊的焊缝,一侧焊到一定厚度以后,另一侧应采用碳弧气刨和铲磨方法清根并磨去渗碳层后方可焊接。
5.2.2每层焊道的焊缝厚度:平焊位置一般不大于4mm,其它位置一般不大于6mm。
5.2.3焊条摆动宽度应小于焊条直径的3-4倍。
5.2.4多层多道焊时应将每道的熔渣、飞溅物仔细清理,自检合格后再进行下道焊接;层间接头应错开30mm以上。
5.2.4焊接完毕后,焊工应仔细清理焊缝表面,必要时可作局部修补,并自检焊缝外观质量,应符合厂标Q/FCJ003-86的规定;并在附近打上操作焊工的钢印号。
自检合格后交质检科对焊缝质量进行检查。

6 焊缝质量的检查
6.1首先应对焊缝的全长由质检科专职焊接检验员进行外观检查,外观检查用焊缝量规和5倍放大镜进行,焊缝的尺寸和外观质量应符合厂标Q/FCJ003-86的规定。
6.2焊缝外观检查合格后,由分厂根据图纸和工艺卡规定的焊缝内部质量检查要求向质检科提出报验单,由质检科对焊缝作内部质量的检查,具体按以下要求:
6.2.1分厂提出的焊缝内部质量报验单中,焊缝号按照以下规定编号:以图纸中的件号为依据编号:
a. 对于同一件号的拼板焊缝编号为Wm-n (m-为件号;n-为第n条焊缝)
b. 对于两件连接的焊缝编号为W(1+m)-n(1、m-为件号;n-为第n条焊缝)
例如:某一部件上件2的第1条拼板焊缝应编号为W2-1、件1和件2的第2条焊缝应编号为:W(1+2)-2
6.2.2焊缝的内部质量检查应在焊缝完成焊接后24小时以后进行。
6.2.3焊缝的内部质量按设计图纸和工艺卡的要求检查验收,当图纸和工艺卡要求不明确时,一般按以下要求检查验收:一类焊缝按GB11345-89BⅠ级,检查范围为焊缝长度的60%;二类焊缝按GB11345-89BⅡ级,检查范围为焊缝长度的40%。
6.2.4当第一次焊缝检查不合格,应在发现有不允许缺陷的位置的延伸方向或可疑部位作补充检查,如补充检查不合格,则应对该焊缝全部作检查。
6.2.5焊后要进行热处理的工件,焊缝的内部质量以热处理后的状态为准,除了工艺卡明确热处理后不要求对焊缝内部质量检查进行抽检外,一般一、二类焊缝在热处理以后,应在焊缝长度的20%范围内检查要求作焊缝内部质量抽检,抽检不合格,应在发现有不允许缺陷的位置的延伸方向或可疑部位作补充检查,如补充检查不合格,则应对该焊缝全部作检查。

7 焊缝的修补
7.1焊件表面被电弧、碳弧气刨及气割损伤处和焊疤必须修磨平整。
7.2焊缝上发现有不允许缺陷,应按以下要求进行修补。
7.2.1焊缝有不允许的一般表面缺陷,允许焊工自检后自行修补,但表面裂纹不得擅自处理,应及时申报技术部门。
7.2.2内部缺陷、表面裂纹修补前,应分析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修补方案。
7.2.3焊缝缺陷可用碳弧气刨、风铲、砂轮或其它机械方法清除,不允许用电弧或气割火焰熔除。
7.2.4修补时焊缝缺陷必须彻底清除,不允许有毛刺和凹痕,坡口底部应圆滑过渡,碳弧气刨糟应磨去渗碳层。
7.2.5焊缝同一位置修补次数不应超过两次,第三次修补必须经技术总负责人批准,并将修补情况记入产品质量档案。
7.2.6修补后,应按原焊缝的质量要求对修补处及其附近进行质量检查。

阅读全文

与机械设计焊接工艺要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黑龙江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浏览:210
机械化养护中心 浏览:838
上海特种设备管理 浏览:48
机械师改枪 浏览:181
机械化剪纸 浏览:757
美燃环保设备 浏览:809
济南北斗星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浏览:838
自动喷涂机械手 浏览:457
中小型农业机械加工项目建议书 浏览:251
不锈钢加工设备市转让 浏览:441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浏览:110
扳手机械原理 浏览:61
凯格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浏览:61
广毅机电设备 浏览:805
重庆三阳办公设备有限公司 浏览:494
华技达自动化设备 浏览:631
东莞石碣自动化设备厂 浏览:131
机械制图陈列柜 浏览:246
郑州奥鑫游乐设备公司 浏览:733
美邦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浏览: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