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機械公司 > 機械化倪

機械化倪

發布時間:2021-11-09 04:26:21

1. 一篇關於抗美援朝戰爭的演講稿

軍報文章:我們為什麼要紀念抗美援朝

餘生也晚。發生在58年前的那場讓全世界為之震驚的抗美援朝戰爭,即使對如今已屆中年的人來說,大多也僅僅是從電影《上甘嶺》《英雄兒女》中認知的。今天,面對已經解密的浩繁史料,我不由得想,在「一條大河波浪寬」的優美旋律中,我們是否真正了解這場讓中國人民付出巨大民族犧牲的戰爭,是否真正理解它對於我們的今天究竟意味著什麼?

朝鮮戰爭爆發,戰火燒到鴨綠江邊的時候,中華人民共和國才誕生9個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兵抗美援朝的時候,新中國也才只有1歲。一個遭受連年戰火,經濟和軍事實力都相當薄弱的國家,面對世界經濟軍事頭號強國的挑戰,應該說是十分艱難的。然而,中朝人民最後取得了這場戰爭的偉大勝利。如果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讓全世界看到了一個偉大民族的覺醒,那麼,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則讓全世界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力量。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抗美援朝是對100多年前鴉片戰爭的一個交代,是中國人民真正站立起來的一個證明。

新中國成立前夕,毛主席曾庄嚴宣告,中國人民已經站立起來了。但是這一事實,當時並沒有被所有的人所認識。包括我們的一些朋友,也抱有懷疑態度。帝國主義者更是無視中國人民的力量。因為從1840年的鴉片戰爭起,中國抵禦外侮屢戰屢敗。每一個華夏子孫都不會忘記這段百年國恥的歷史。抗美援朝是新中國成立後抵禦外侮的第一仗。贏得了這一場戰爭,中國人民才真正在世界強國之林中站立起來了。

抗美援朝是中國人民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的集中體現。抗美援朝也是中國軍隊走向現代化的起點。

不錯,我們曾經把抗美援朝的勝利說成是「小米加步槍」打敗了「飛機加大炮」,那隻是一種比喻。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之初,裝備與美軍相比的確有天壤之別。美軍一個軍有坦克430輛,志願軍最初入朝的6個軍,一輛坦克也沒有。美軍的運輸全部機械化,一個軍有汽車7000輛;志願軍第38軍入朝時只有汽車100輛,第27軍則只有45輛,戰士手裡拿的槍還是1905年設計的日本「三八大蓋」。空中力量更是無法相比。美國空軍在朝擁有1100架飛機;志願軍入朝時,別說飛機,連防空武器都極度缺乏。時下被吹得神乎其神的精確制導武器,其實在朝鮮戰場就已初露端倪。當時美國空軍曾用B-52重型轟炸機投放過無線制導的航空炸彈。這是美國國防部在「海灣戰爭報告」中也承認的。而中國人民志願軍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把美國人打回到了談判桌前。中國人民志願軍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精神,是連我們的敵人也不得不承認的。
但是,我們也別忘了,在朝鮮戰爭中,志願軍也從敵人手中或通過爭取外援,贏得了64個陸軍師、22個空軍師的裝備,還有3000多輛汽車。沒有裝備的改善很難想像志願軍能夠長驅直入推進到三八線,佔領漢城。中國人民的空軍和海軍,正是在朝鮮戰爭中誕生的。1950年底,志願軍空軍已形成8個航空師的規模,到1951年4月,又組建了9個航空師。是朝鮮戰爭,讓我們進一步明白了,為了反抗帝國主義的侵略,我們不但要建設一支現代化的陸軍,還要有一支強大的空軍和海軍。

抗美援朝是年輕的新中國展現大國外交能力的首次亮相。與朝鮮戰場同時展開戰斗的還有另一個「戰場」。當志願軍在朝鮮戰場取得重大勝利的時候,新中國得到聯合國秘書長的邀請,首次派出代表團出席聯合國大會。中國的聲音出現在世界各大媒體的頭版上。正如作家聶紺弩當時寫的文章說,1950年十大新聞中,第一條是朝鮮戰爭,第二條無疑應該是中國代表「在聯大對美帝侵略台灣的控訴」。「那控訴的義正詞嚴,理直氣壯,自不用談,最重要的卻是這樣指著帝國主義的鼻子直斥他的罪行,不但在中國是第一次,在世界上也該是第一次」。

當年讓美國人走向談判桌的,不僅是我們在戰場上的勝利,它還包括我們在國際外交斗爭中的成果。如果把戰爭這種綜合力量的較量僅僅看成是單純兵器和兵力的較量時,戰爭本身就被簡單化了。我們生存的這個時代,軍事沖突越來越包含復雜的國際政治、經濟、人文甚至宗教背景。當左右一場戰爭勝敗的地緣政治因素大大超過軍事技術因素的時候,我們從中獲得的啟示,就決不應該是只把眼光盯在幾件高技術兵器上。

抗美援朝也向全世界第一次顯示了新中國已成為維護世界和平與正義的重要力量。當年,毛主席說過,別人處於國家危機時刻,我們站在旁邊看,不論怎麼說,心裡也難過。這樸素的話語最深刻地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國際主義精神。而在朝鮮停戰以後,中國人民志願軍又為了和平主動撤軍,至今在朝鮮沒有一兵一卒。歷史是公正的。誰在真正維護世界和平,朝鮮戰爭就是一個證明。

今天,當朝鮮半島出現和平統一的新曙光的時候,我們紀念抗美援朝,就是期盼人為製造分裂的悲劇早日成為過去,就是堅信正義終將勝利,英雄精神不朽。

2. 機械化和信息化是對立的嗎

武器裝備信息化與機械化的相互關系

第一,武器裝備機械化是信息化的基礎,信息化是機械化的必然趨勢。一方面,武器裝備機械化是信息化的基礎。從發達國家武器裝備先機械化後信息化的發展歷程看,武器裝備機械化的確是信息化的基礎。信息武器裝備需要機械化平台。性能好的機械化平台,能夠為信息裝備及操作人員提供良好的環境,並使信息裝備具有機動性。同時,機械化平台及其信息裝備往往構成系統,不可分割。沒有這樣的平台,信息裝備就難以充分發揮作用。
另一方面,幾十年來發達國家武器裝備發展的歷史也表明,武器裝備信息化是機械化發展的必然趨勢。信息技術能使機械化平台的作戰能力發生質的飛躍。信息技術不僅能使機械化平台具有多渠道信息獲取能力、交互能力、精確打擊能力和整體作戰能力,而且能夠使傳統的機械化火力變得更加精確,例如先進的坦克穩定和火控系統能使坦克首發命中率達到90%以上。
第二,武器裝備信息化和機械化要"融合式發展"。我國的國情和軍情與歐美等發達國家不同,這些國家早就實現了工業化,他們的軍隊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就已基本實現了機械化和半機械化。二戰後,發達國家軍隊的機械化水平繼續提高,隨著微電子技術、光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逐漸在武器裝備上運用,精確制導武器在戰爭中初顯身手,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軍隊由機械化向信息化過渡。到20世紀九十年代,信息化戰爭初露端倪。美國等西方國家軍隊開始轉型,武器裝備信息化的發展由自發變為自覺。由此可見,西方國軍隊武器裝備是在已實現高度機械化和較高水平信息化的基礎上加速信息化建設的。我軍不可能走這條老路,否則就不可能實現"跨越式發展"。我軍只有將武器裝備信息化和機械化有機結合,使兩者相互依存,互動發展,走"融合式"發展之路,才能實現"跨越式"發展。
從歷史發展看,所謂機械化和信息化,都是特定歷史發展階段的產物。西方發達國家軍隊所走過的先機械化再信息化的發展道路,主要是在工業革命後,機械技術領先於信息技術出現的緣故,它反映出科學技術最終會推動包括軍事在內的社會變革的一般性規律,但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特殊規律,深入研究其特殊規律,會幫助我們找到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條件。

3. 什麼戰爭體現了美軍的主線武器已經基本上實現了從機械化向信息化的轉型

海灣戰爭,戰爭中,復武器裝備制建立在高度密集的技術基礎之上;打擊方式已不再以大規模毀傷為主,而是在破壞力相對降低的基礎上突出打擊的精確性;整個戰爭的范圍與過程被視為一個完整的系統, 戰爭的協同性和時間性空前突出。它也展示了新的作戰手段和作戰思想運用於戰爭而產生的作戰樣式的諸多新特點,主要包括:空中作戰已成為一種獨立作戰樣式:機動作戰是進攻作戰的基本方式;遠程火力打擊是主要的交戰手段;電子戰是伴隨 「硬殺傷」所不可缺少的作戰方式;夜戰是一種富有新內涵的戰斗方式。

4. 農機合作社如何實現全程機械化

浙江省桐鄉市晚稻收割基本結束,在河山鎮堰頭村的惠民糧油農機專業合作社卻還是一片忙碌,一台糧食加工機機聲隆隆,不一會兒金燦燦的稻穀就變成了一袋袋大米。如今桐鄉市農機專業合作社服務領域不斷延伸,從生產、收割再到加工,實現了全程機械化。
因為今年晚稻收割期推遲,這幾天,惠民糧油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社長倪明奎白天忙著收割最後幾十畝晚稻,晚上六、七點開始則圍著新買的糧食加工機一直要忙到凌晨。 經過幾年的建設,惠民糧油農機專業合作社已頗具規模,有烘乾房,加工車間、機器儲備間,還有一幢糧食儲備房正在建造。
新引進的糧食加工機只要把稻穀運入,經過去雜質,脫去稻殼,提取糙米,碾去糙米糠層,就能生產出白米,再灌袋縫線,一氣呵成。「一小時可以碾1噸干谷,碾成750公斤大米,出80公斤糠。」 倪明奎告訴記者,以前合作社生產的稻穀除了大部分賣給糧食收儲部門,剩下的都委託米廠加工,碾下的糠代替加工費,這樣利潤空間基本沒有了。現在這筆費用就能省下來,糠賣給飼料場,每公斤能賣2元。
因為加工大米的稻穀都是優質品種嘉禾218,所以合作社制定的戰略還是進市場。今年合作社專門注冊了『堰頭』牌商標。
除了惠民糧油農機專業合作社自產優質大米,龍翔農機糧油專業合作社新購進的糧食加工設備也已安裝完畢,月底將開始加工大米。「以後土地流轉的農戶,可以要谷也可以要大米,多樣選擇很方便。」合作社社長董小林說。
市農機推廣站站長劉炳浩表示,原來市農機專業合作社服務范圍只限於從機插到機收幾個環節,今年幾個合作社率先嘗試糧食加工,打通了糧食生產所有環節,真正形成了完整產業鏈,不僅提高了農民種糧效益,更保證了糧食生產安全。

5. 哪場戰爭體現了美軍的主戰武器已經基本上實現了從機械化向信息化的轉型

你可以看看這篇文章:http://wenku..com/link?url=--6xDc-

它的基本觀點是:
海灣戰爭——機械化戰爭向信息化戰爭的轉折點;
科索沃戰爭——信息化戰爭初露端倪;
阿富汗戰爭——信息化戰爭進一步發展;
伊拉克戰爭——信息化戰爭漸成雛形。
另外下面是王保存(軍事科學院博士生導師,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少將軍銜)的觀點。
機械化戰爭向信息化戰爭的轉變不會一蹴而就,要經過一個戰爭形態從量變到質變、從部分質變到整體質變的漫長過程。隨著時間的推移,機械化戰爭的成分會越來越小,信息化戰爭的成分會越來越大。這種兩者兼而有之的戰爭形態,我們稱之為高技術戰爭。高技術戰爭是從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過渡時期產生的,既有機械化戰爭的性質,又有信息化戰爭的特點,是一種混合型或過渡性戰爭形態。
一般認為,高技術戰爭始於1982年的英阿馬島戰爭。那麼,高技術戰爭的終點在哪兒?它何時才能過渡到信息化戰爭?對此要作出較為准確的預測,必須明確打信息化戰爭應具備的最基本、最主要條件。這個條件就是出現信息化軍隊。有信息化軍隊,才有資格打信息化戰爭。目前,軍隊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國家是美國。美國計劃到21世紀中葉建成信息化軍隊。屆時,高技術戰爭將轉化為信息化戰爭。
信息化戰爭是由信息化軍隊在陸、海、空、天、信息、認知、心理等七維戰略空間用信息化武器裝備進行的。它有6個基本點:一是時代性。在信息時代,有多種形態的戰爭,但信息化戰爭是最基本的、最主要的戰爭形態。二是交戰雙方至少一方是信息化軍隊,機械化軍隊或半信息化軍隊打不了信息化戰爭。三是要使用信息化、智能化武器裝備,各作戰單元網路化、一體化。四是要在七維戰略空間進行,特別是在航天空間、信息空間、認知空間和心理空間進行的戰爭要佔相當比例。五是在物質、能量、信息等構成作戰力量的諸要素中,信息起主導作用,信息能嚴格調制在戰爭中表現為火力和機動力的物質和能量。六是戰爭中的必要破壞和「流血暴力」依然存在,但附帶破壞將降低到最低限度。根據這6條標准判斷,迄今為止發生的所有戰爭都還夠不上信息化戰爭。

6. 機械化戰爭到信息化戰爭的轉折點在於什麼

1991年海灣戰爭


信息化戰爭萌發於1980~1983年美國提出的以微電子技術為核心的新技術革命。直到1991年的專海灣戰屬爭,信息化武器裝備,比如衛星、GPS等,開始在戰爭中發揮重大作用,信息化戰爭初露端倪。這場戰爭可以被看作是機械化戰爭向信息化戰爭過渡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7. 怎樣激勵員工最有效

首先激勵要因人而異。在制訂和實施激勵政策時,要調查清楚每個員工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將這些需要整理、歸類,然後制訂相應的激勵政策幫助員工滿足這些需求。
其次要適度激勵。獎勵是否適度直接會影響激勵效果,同時增加激勵成本。獎勵過度會使員工產生驕傲和滿足的情緒,失去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慾望,不思進取;獎勵不足會造成優秀員工跳槽,或者使員工產生不被重視的感覺。總之適度激勵,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
再次要考慮激勵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公平性是員工管理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員工感到任何不公的待遇都會影響他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情緒,並且影響激勵效果。

8. 二戰後局部戰爭機械化向信息話的轉變過程

信息化是80年代美軍最初提出的吧。信息戰主要包括以下作戰樣式:電子戰 情報戰 心理戰 計算機網路中心戰 信息設施摧毀戰。其中除了計算機網路中心戰之外都是自古就有的。但是正是新型信息技術的大量應用,比如計算機,條形碼,無線射頻,GPS,GIF等等,使得戰爭中信息交換的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及時,制信息權也有了非常重要的意義。
經典的作戰樣式比如1991年的海灣戰爭前,聯軍展開白雪行動,伊拉克軍信息幾乎全面中斷,指揮系統失靈。這就是電子戰的典型。
再比如1999年的科所沃空襲,聯軍也大量投下石墨炸彈,電磁脈沖炸彈,破壞前南的城市供電系統。
快速反應,精確打擊,都是建立在制信息權的基礎上的。用孫子兵法的話說,就是料敵在先,多算勝少算不勝。

信息化作戰本來就不是2次大戰提出的理論,你找遍全世界也不可能找到朝鮮戰爭或者中東戰爭中現代信息戰的影子,最多找到電子戰的樣式,比如以色列和敘利亞 埃及空軍之間的電子戰和空襲。干擾與反干擾等等。現代信息站的影子是從1991年海灣戰爭才初露端倪的,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也只是信息化作戰的初期階段。

閱讀全文

與機械化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黑龍江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 瀏覽:210
機械化養護中心 瀏覽:838
上海特種設備管理 瀏覽:48
機械師改槍 瀏覽:181
機械化剪紙 瀏覽:757
美燃環保設備 瀏覽:809
濟南北斗星數控設備有限公司 瀏覽:838
自動噴塗機械手 瀏覽:457
中小型農業機械加工項目建議書 瀏覽:251
不銹鋼加工設備市轉讓 瀏覽:441
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 瀏覽:110
扳手機械原理 瀏覽:61
凱格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瀏覽:61
廣毅機電設備 瀏覽:805
重慶三陽辦公設備有限公司 瀏覽:494
華技達自動化設備 瀏覽:631
東莞石碣自動化設備廠 瀏覽:131
機械制圖陳列櫃 瀏覽:246
鄭州奧鑫游樂設備公司 瀏覽:733
美邦環保設備有限公司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