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機械公司 > 機械化與裝甲編組pdf

機械化與裝甲編組pdf

發布時間:2021-09-25 02:29:23

機械化師和裝甲師有什麼區別

按照中國的劃分方式,應該是這樣的:
坦克師是以坦克作為主要作戰兵器的師,裝備大量的版坦克和一定權數量的步、炮、工等部隊,這種稱法是從蘇軍沿襲下來的。好像最近為體現合成性的加強,坦克師都該稱為裝甲師了。
裝甲師則是以裝甲車輛為主要作戰兵器的師,與坦克師的區別在於加大了步、炮、工以及陸航的比例,使師的突擊力量更多的表現為多兵種合成突擊,而不再局限於坦克。
機械化師(機械化步兵師)是指以履帶式車輛作為主要機動手段的步兵部隊。
摩托化師(摩托化步兵師)指以輪式車輛為主要機動手段的步兵師。
在蘇軍編制里,摩托化師就是指的機械化師,沒有另外的機械化師的編制。
在西方國家編制里,沒有摩托化師的編制,只有機械化師。

另:
裝甲師:即坦克師
作戰部隊主力通常配置為:2個坦克團+1個機步團+1個自行火炮團+1個防空團

機械化師:以履帶式裝甲車輛為主要機動裝備
作戰部隊主力通常配置為:2個機步團+1個坦克團+1個自行火炮團+1個防空團

摩步師:以輪式車輛為主要機動裝備
作戰部隊主力通常配置為:2個摩步團+1個坦克團+1個牽引炮兵團+1個防空團

⑵ 機械化步兵,摩托化步兵跟裝甲兵有何區別

機械化和摩托化的這兩個理念都是外來詞,
機械化與摩托化,只出現在陸軍步兵師、旅、專團級單位。
摩托化是較早屬出現的一個理念,顧名思義摩托化就是說摩托車(長江750原來就是這個作用)、卡車、裝甲車(這個裝甲車可不是現在說的裝甲車,)為主要運輸工具的部隊。
機械化這個理念是二戰後逐步興起的理念,主要是為了讓步兵配合坦克裝甲部隊進行大縱深突擊,而不用在搭乘坦克,組建的部隊其主要運輸工具是履帶式步兵戰車、履帶式人員輸送車。具有較強的裝甲防禦可保護步兵,具有較強的火力和機動性可配合坦克作戰。
裝甲師就是以坦克,突擊炮,自行火炮等裝甲兵器組建的陸戰部隊。
輕步兵師的全稱是輕裝步兵師,泛指只少量裝備重型裝備(大口徑火炮)的步兵部隊,此類部隊一般只裝備輕型火炮,迫擊炮等,執行山地、沙漠等特殊地形上的作戰任務。

⑶ 裝甲部隊與機械化部隊的區別

首先來說名機械化和摩托化的源這兩個理念都是外來詞,
機械化與摩托化,只出現在陸軍步兵師、旅、團級單位。

摩托化是較早出現的一個理念,顧名思義摩托化就是說摩托車(長江750原來就是這個作用)、卡車、裝甲車(這個裝甲車可不是現在說的裝甲車,)為主要運輸工具的部隊。

機械化這個理念是二戰後逐步興起的理念,主要是為了讓步兵配合坦克裝甲部隊進行大縱深突擊,而不用在搭乘坦克,組建的部隊其主要運輸工具是履帶式步兵戰車、履帶式人員輸送車。具有較強的裝甲防禦可保護步兵,具有較強的火力和機動性可配合坦克作戰。

裝甲師就是以坦克,突擊炮,自行火炮等裝甲兵器組建的陸戰部隊。

輕步兵師的全稱是輕裝步兵師,泛指只少量裝備重型裝備(大口徑火炮)的步兵部隊,此類部隊一般只裝備輕型火炮,迫擊炮等,執行山地、沙漠等特殊地形上的作戰任務。

⑷ 裝甲步兵和機械化步兵有什麼區別

[ 所謂摩托化步兵、裝甲步兵和機械化步兵,主要是按照乘載車輛區分的。 摩托化步兵概念誕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法國戰場的凡爾登戰役,當時法軍 為了緊急支援凡爾登要塞的防禦戰斗,緊急調用地方車輛,一晚之間迅速向前線 運送9 個師,從而在德軍幾乎要攻陷要塞之前,以這9 個師的兵力穩定了要塞的 防禦. 裝甲步兵誕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當時德軍按照德軍裝甲兵和創始人古德 里安將軍「具備相同機動力和相同防護力」的思想首次創建了「裝甲步兵」。但 因為坦克被置於優先發展的地位,裝甲步兵的乘坐車輛不被希特勒重視。整個大 戰中,德軍裝甲步兵主要使用的是敞開式、半履帶式裝甲汽車,因此,戰斗中導 致德軍步兵的大量傷亡,德國人力資源的逐漸枯竭。當古德里安將軍就任德軍參 謀總長時,准備改善這一個情況時,但德國的戰爭潛力已被明顯削弱,不能合理 地分配戰爭資源,迫使德軍大量使用摩托化步兵和徒步步兵配合坦克兵作戰。同 期,美軍也大量使用半履帶式裝甲車輛。但縱觀整個二戰,坦克與步兵的協同問 題沒有得到很好地解決。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各國針對大戰中步坦協同中暴露出來的主要問題, 為了更好地保證攻防作戰的協同動作,從五十年代起,大量研製和裝備各種裝甲 車。其中著名的履帶式裝甲輸送車有:前蘇軍的BTP-50,美軍的M75 ,法軍的AMW-VC1, 聯邦德國軍隊的HS-30.與之相對應的,迅速成立和擴建一批「名符其實」的裝甲 步兵。其中以前蘇軍為主要代表,先後創建摩托化步兵師,機械化步兵師和坦克 師屬裝甲步兵團,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了「蘇軍裝甲化」的進程。 核武器誕生並使用於戰場後,各國對步兵乘載方式進一步提出了要求:乘車 戰斗,防核,與坦克部隊能夠共同遂行陸軍的快速機動作戰。據此,六十年代後 期,前蘇聯和聯邦德國研製出一種新型戰斗車輛,這就是步兵戰斗車。 步兵戰斗車從根本上解決了裝甲輸送車單純輸送步兵戰斗性質,使步戰車成 為步兵的「基本戰斗工具」,從而使步兵真正成為一支「機動能休息,乘載能作 戰,打坦克是高手」的新型地面作戰力量,從而誕生了「機械化步兵」。 可以說,人類從徒步步兵、摩托化步兵到裝甲步兵,乃至機械化步兵,不僅 是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而且是軍隊作戰思想的深刻變化。 它們三者的主要區別可以歸納為:(一)從乘載工具區分。摩托化步兵主要 乘坐汽車、摩托車;裝甲步兵主要乘坐各種裝甲輸送車,包括輪式裝甲輸送車和 履帶式裝甲輸送車;機械化步兵主要乘坐機械化步兵戰斗車,簡稱步戰車。

⑸ 裝甲步兵與機械化步兵的區別

[ 所謂摩托化步兵、裝甲步兵和機械化步兵,主要是按照乘載車輛區分的。

摩托化步兵概念誕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法國戰場的凡爾登戰役,當時法軍

為了緊急支援凡爾登要塞的防禦戰斗,緊急調用地方車輛,一晚之間迅速向前線

運送9 個師,從而在德軍幾乎要攻陷要塞之前,以這9 個師的兵力穩定了要塞的

防禦. 裝甲步兵誕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當時德軍按照德軍裝甲兵和創始人古德

里安將軍「具備相同機動力和相同防護力」的思想首次創建了「裝甲步兵」。但

因為坦克被置於優先發展的地位,裝甲步兵的乘坐車輛不被希特勒重視。整個大

戰中,德軍裝甲步兵主要使用的是敞開式、半履帶式裝甲汽車,因此,戰斗中導

致德軍步兵的大量傷亡,德國人力資源的逐漸枯竭。當古德里安將軍就任德軍參

謀總長時,准備改善這一個情況時,但德國的戰爭潛力已被明顯削弱,不能合理

地分配戰爭資源,迫使德軍大量使用摩托化步兵和徒步步兵配合坦克兵作戰。同

期,美軍也大量使用半履帶式裝甲車輛。但縱觀整個二戰,坦克與步兵的協同問

題沒有得到很好地解決。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各國針對大戰中步坦協同中暴露出來的主要問題,

為了更好地保證攻防作戰的協同動作,從五十年代起,大量研製和裝備各種裝甲

車。其中著名的履帶式裝甲輸送車有:前蘇軍的BTP-50,美軍的M75 ,法軍的AMW-VC1,

聯邦德國軍隊的HS-30.與之相對應的,迅速成立和擴建一批「名符其實」的裝甲

步兵。其中以前蘇軍為主要代表,先後創建摩托化步兵師,機械化步兵師和坦克

師屬裝甲步兵團,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了「蘇軍裝甲化」的進程。

核武器誕生並使用於戰場後,各國對步兵乘載方式進一步提出了要求:乘車

戰斗,防核,與坦克部隊能夠共同遂行陸軍的快速機動作戰。據此,六十年代後

期,前蘇聯和聯邦德國研製出一種新型戰斗車輛,這就是步兵戰斗車。

步兵戰斗車從根本上解決了裝甲輸送車單純輸送步兵戰斗性質,使步戰車成

為步兵的「基本戰斗工具」,從而使步兵真正成為一支「機動能休息,乘載能作

戰,打坦克是高手」的新型地面作戰力量,從而誕生了「機械化步兵」。

可以說,人類從徒步步兵、摩托化步兵到裝甲步兵,乃至機械化步兵,不僅

是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而且是軍隊作戰思想的深刻變化。

它們三者的主要區別可以歸納為:(一)從乘載工具區分。摩托化步兵主要

乘坐汽車、摩托車;裝甲步兵主要乘坐各種裝甲輸送車,包括輪式裝甲輸送車和

履帶式裝甲輸送車;機械化步兵主要乘坐機械化步兵戰斗車,簡稱步戰車。

(二)從戰斗方式來看。摩托化步兵通常是機動到對方小口徑火炮的射程外,

一般為3 至5 公里外,下車後進入進攻出發陣地,汽車此時隱蔽,在炮兵火力支

援的炮火支援階段(一般為30到50分鍾時間),爾後邊運動,邊由連戰斗隊形展

開成排戰斗隊形,最後展開成組戰斗隊形,在距離敵機槍有效射程的距離邊緣

(一般為400 至600 米),展開成沖擊戰斗隊形,高速沖擊敵防禦前沿,實施最

後突破。而裝甲步兵與坦克部隊協同時,通常直接運動到沖擊出發陣地(約為2

至4 公里),根據地形情況,可採用坦克、裝甲車掩護,步兵尾隨,或者是步兵

掩護,坦克、裝甲車尾隨等協同動作方式,共同沖擊敵陣,必要時,可採用坦克

在前,裝甲車在後的坦裝協同隊形,以坦克主要掩護裝甲車,沖擊敵陣。機械化

步兵在上述距離外,在行進間稍加整頓,通常採取坦克在前,步戰車在後的協同

動作方式,實現「邊沖邊打」的要求,必要時,也可採取步兵下車支援坦克戰斗,

徒步支援坦克沖擊的協同動作方式,完成沖擊突破任務。

除摩托化步兵外,裝甲步兵和機械化步兵除徒步戰斗外,一般根據地形和敵

情等情況,通常採取乘坐戰斗方式。地形不利於裝甲步兵和機械化步兵與坦克實

施高速沖擊時,則採用徒步戰斗。目前,美軍機械化步兵下車的距離為100 到150

米,也就是美軍機械化步兵在行進間與坦克高速沖擊至對方防禦陣地前沿100 多

米的距離時(已跨越對方前沿前地雷場),機械化步兵才下車,爾後高速沖擊突

破對方前沿。

(三)戰斗的武器不同。摩托化步兵主要使用單兵武器;裝甲步兵除使用單

兵武器外,還可使用裝甲車車載武器,如高射機槍,車載機槍;機械化步兵則主

要使用車載武器,如火炮、反坦克和防空導彈、車載迫擊炮、榴彈發射器等,單

兵武器則是次要的。

(四)通信指揮不同。摩托化步兵主要採取步兵指揮手段,如口令、旗語、

步兵電台。裝甲步兵和機械化步兵在此基礎上,則主要採取車載電台、步坦協同

電台等。相對而言,裝甲步兵和機械化步兵與坦克協同時的組織指揮比較復雜。

對於步兵來說,機械化步兵是其最高發展階段。可以預計,隨著高技術的發

展,步兵將逐漸演變為空中機械化步兵,這就是不同於空降兵的陸空集群樣式下

的高技術機械化步兵。

⑹ 請問一個裝甲旅和機械化步兵旅的編制情況

中國的不能告訴你,要注意保密,對不對?
說世界上其他國的家的吧,美回國的裝甲旅答是2個坦克營和1個機步營,機步旅是1個坦克營和2個機步營,其餘的支援部隊包括炮兵營、支援營、工兵營、防空連等,這兩種旅都相同;
德國的裝甲旅和裝甲擲彈兵旅,其編制與美國類似,都是2+1和1+2方式
英國的裝甲旅編制2個坦克營和2個裝甲步兵營,機步旅編制1個裝甲步兵營和3個機步營,裝甲步兵營裝備「武士」步兵戰車,機步營裝備「薩拉丁」輪式裝甲車;
俄羅斯是師——團級編制,坦克團編制3個坦克營和1個摩步營,摩步團編制3個摩步營和1個坦克營,支援部隊兩個團都是相同的,包括炮兵營、火箭炮連、運輸連、衛生連、維修連、通訊連等;
日本是師團——聯隊(就是團)編制,其第7裝甲師團下轄的裝甲聯隊編制5個坦克連,機步聯隊編制6個機步連;
這是比較典型的,不多說了

⑺ 一個機械化步兵團有多少裝甲運兵車

注「把下面的坦克連換成裝甲步兵連就成了

裝甲團
9個坦克連,每連10輛坦克,分成三個坦克營,三輛營長坦克,全團共93輛,團部指揮官配裝甲指揮車。
每個坦克連10個乘員組加上兩個副連級幹部、炊事班、文書、通訊員、衛生員,有些連配一兩個坦克技師士官,大約就是這么多人。
3個裝甲步兵連,每連10輛步兵戰車,一個裝甲步兵炮連,配6門自行迫榴炮,一輛炮連指揮車,3輛卡車或者裝甲輸送車運送彈葯補給。以上編為一個裝甲步兵營,營長一輛步兵戰車。(比較落後的裝步營炮連使用100毫米迫擊炮,10裝甲輸送車,炮兵下車架炮射擊)
裝步連每車一班,每班9人,三班為一排,排長估計在其中一班的車上。無火力班火力排。連長配一輛,連部的人員都塞進連長車。
自行迫榴炮有4名乘員,運輸車一般4名操作人員。

炮兵營122自行榴彈炮連三個,自行高炮連一個,一般為25高炮。共18門榴彈炮,6門高炮。
營部一輛炮兵雷達車,高炮連一輛防空連指揮雷達車。
一般每個榴彈炮連的6門炮配合3輛彈葯運輸車,有些是卡車有些是裝甲輸送車;高炮連也是配三輛彈葯車,連部直轄1輛維修檢測車輛

除了上述5個戰斗營 ,團部還直轄修理連、工化連(火箭掃雷排、防化排等等)、通信連(負責通信、電子對抗,團長指揮車在此)、汽車連、衛生隊(也許負責是戰場搶救的衛生連加上負責後方急救手術的軍醫隊)。團直分隊由司令部職工股協助分管副參謀長管理指揮。

關於警衛、通信、偵察三個專業的組成種類有些繁雜,三種分隊就能夠組成警通連、警偵連、警調連多種組合,當然有些比較龐大的團就能夠整一個通信連,一個偵察連,警衛分隊就小一點。

營部還會直轄一些通信、維修、炊事、運輸、偵察、等等分隊,依照不同部隊情況編制有大有小,不能一概而論,而且隨著軍事斗爭的需要一直在變化。

⑻ 機械化步兵師 坦克師 裝甲師有什麼區別

坦克師:

坦克師是以坦克作為主要作戰兵器的師,裝備大量的坦克和一定數量的步、炮、工等部隊,這種稱法是從蘇軍沿襲下來的。

作戰部隊主力通常配置為:2個坦克團+1個機步團+1個自行火炮團+1個防空團

裝甲師;

裝甲師則是以裝甲車輛為主要作戰兵器的師,與坦克師的區別在於加大了步、炮、工以及陸航的比例,使師的突擊力量更多的表現為多兵種合成突擊,而不再局限於坦克。

機械化師:

機械化師(機械化步兵師)是指以履帶式車輛作為主要機動手段的步兵部隊。

作戰部隊主力通常配置為:2個機步團+1個坦克團+1個自行火炮團+1個防空團

(8)機械化與裝甲編組pdf擴展閱讀:

坦克師:

坦克師又稱裝甲師,軍隊主要由坦克、裝甲車等現代化武器,是師的一種。

坦克師編制:

一般而言,北約國家的這種單位會被稱為裝甲師,從50年代開始多採取師旅制(裝甲師下屬3-4個旅);而蘇聯-華約國家的此類單位則名為坦克師,從50年代開始則採用師團制(坦克師下屬5-6個團)。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坦克師在歷史上共有過13個,分為坦克師和簡編坦克師兩種建制形式,師團制,下屬團的數量隨時間和編制形式不同而可能為3、4、5、6、7個;

這些坦克師從70年代起開始縮編,到1998年統一改革為裝甲師,現在除裝甲6師以外已均改編為裝甲旅。

坦克師的歷史:

1915年9月6日第一輛坦克問世,它是由英國的富斯特公司製造的,取名「小遊民·最早的坦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軍為了突破對方的機槍火力點、塹壕、鐵絲網組成的防禦陣地,迫切需要一種將火力、機動、防護三結合的新型進攻性武器。

1915年,英國利用內燃機、履帶、武器和裝甲技術,製造出了世界第一輛坦克--"小遊民" 坦克。

參加的大戰役;

1940年,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指揮德國136個師(其中包括10個裝甲師)採取「黃色作戰計劃(或稱黃色方案,發起時間是在1940年的5月10日)」,進攻法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丹麥、挪威。

機械化步兵師:

機械化步兵主要乘坐機械化步兵戰斗車,簡稱步兵戰車。機械化步兵則主要使用車載武器,如火炮、反坦克和防空導彈、車載迫擊炮、榴彈發射器等,單兵武器則是次要的。

機械化步兵則主要採取同車載電台、步坦協電台等。相對而言,機械化步兵與坦克協同時的組織指揮比較復雜。對於步兵來說,現階段機械化步兵是其最高發展階段。

戰斗方式:

摩托化步兵通常是機動到對方小口徑火炮的射程外,一般為3 至5 公里外,下車後進入進攻出發陣地,汽車此時隱蔽,在炮兵火力支援的炮火支援階段(一般為30到50分鍾時間)。

爾後邊運動,邊由連戰斗隊形展開成排戰斗隊形,最後展開成組戰斗隊形,在距離敵機槍有效射程的距離邊緣(一般為400 至600 米),展開成沖擊戰斗隊形,高速沖擊敵防禦前沿,實施最後突破。

機械化步兵在上述距離外,在行進間稍加整頓,通常採取坦克在前,步戰車在後的協同動作方式,實現「邊沖邊打」的要求,必要時,也可採取步兵下車支援坦克戰斗,徒步支援坦克沖擊的協同動作方式,完成沖擊突破任務。

機械化步兵除徒步戰斗外,一般根據地形和敵情等情況,通常採取乘坐戰斗方式。地形不利於機械化步兵與坦克實施高速沖擊時,則採用徒步戰斗。

目前,美軍機械化步兵下車的距離為100 到150米,也就是美軍機械化步兵在行進間與坦克高速沖擊至對方防禦陣地前沿100 多米的距離時(已跨越對方前沿前地雷場),機械化步兵才下車,爾後高速沖擊突破對方前沿。

⑼ 機械化師和裝甲師的區別

坦克師是以抄坦克作為主要作戰兵襲器的師,裝備大量的坦克和一定數量的步、炮、工等部隊,這種稱法是從蘇軍沿襲下來的。好像最近為體現合成性的加強,坦克師都該稱為裝甲師了。
裝甲師則是以裝甲車輛為主要作戰兵器的師,與坦克師的區別在於加大了步、炮、工以及陸航的比例,使師的突擊力量更多的表現為多兵種合成突擊,而不再局限於坦克。

裝甲師:即坦克師
作戰部隊主力通常配置為:2個坦克團+1個機步團+1個自行火炮團+1個防空團

機械化師:以履帶式裝甲車輛為主要機動裝備
作戰部隊主力通常配置為:2個機步團+1個坦克團+1個自行火炮團+1個防空團
大家坦克比例不同

閱讀全文

與機械化與裝甲編組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黑龍江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 瀏覽:210
機械化養護中心 瀏覽:838
上海特種設備管理 瀏覽:48
機械師改槍 瀏覽:181
機械化剪紙 瀏覽:757
美燃環保設備 瀏覽:809
濟南北斗星數控設備有限公司 瀏覽:838
自動噴塗機械手 瀏覽:457
中小型農業機械加工項目建議書 瀏覽:251
不銹鋼加工設備市轉讓 瀏覽:441
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 瀏覽:110
扳手機械原理 瀏覽:61
凱格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瀏覽:61
廣毅機電設備 瀏覽:805
重慶三陽辦公設備有限公司 瀏覽:494
華技達自動化設備 瀏覽:631
東莞石碣自動化設備廠 瀏覽:131
機械制圖陳列櫃 瀏覽:246
鄭州奧鑫游樂設備公司 瀏覽:733
美邦環保設備有限公司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