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精密設計 > 改革開放40年農業機械

改革開放40年農業機械

發布時間:2021-05-13 10:12:10

❶ 農業生產科學化和機械化,這真的是農業的出路嗎

以前,種地很多活都是靠人工,大家都是臉朝黃土背朝天,起早貪黑忙農活。但如今,各種機械化,耕地有耕地機、噴葯有噴葯機、農作物收割有收割機……不僅解放了農民的雙手,幹活效率也更高了。農業生產科學化和機械化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但農業生產科學化和機械化要做好,離不開規模化經營,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要實現土地的規模化經營,還是有一些困難要面對的。

3、要實現土地規模化經營,需繼續探索靈活多樣的適度經營方式

為了推進土地規模化經營近年來國家出台了「土地確權」、「三權分置」等土地政策;各地也開始了對土地規模化經營的有益探索,包括通過經營權流轉、股份合作、聯耕聯種、農田託管等多種形式,引導土地向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集中。總體來說,我國的土地規模化經營在以較快的速度增長,但還是有一些原因影響了土地規模化進程。比如,部分土地流轉大戶的整體實力不強,造成了很多跑路現象,從而使農民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證,嚴重影響了農民參與規模經營的積極性。要實現土地規模化經營,需使土地經營者經營得長久,讓農民利益得到有效保證。

❷ 改革開放以來農業生產條件發生了哪些變化

業與農村經濟三十年輝煌成就
――——改革開放30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八

改革開放以來,農業和農村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農產量穩步增加,農村基礎設施明顯加強,生產條件大大改善,農村居民生活水平和質量實現了跨越式提高。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不僅解決了13億中國人的吃飯問題,而且對世界農業也做出了積極貢獻,取得的輝煌成就舉世矚目。

一、農業生產快速發展,主要農產品供求呈現新格局

10月25日,河北省寧晉縣東旺村幾位農民正在將豐收的玉米碼垛。據國家統計局河北調查總隊介紹,2008年全省糧食播種面積達9237.17萬畝,糧食總產量預計將達到2903.15萬噸,比2007年增加61.60萬噸,增長2.17%。糧食生產將實現自2004年以來的連續第5年增產。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我國農村改革突破人民公社制度、實行家庭承包責任制後,生產力得到極大發展。進入新世紀新階段,黨中央、國務院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不斷加強支農惠農政策,在全國徹底取消農業稅和農業特產稅,終結了延續2600多年農民種田交稅的歷史,對種糧農民進行「四補貼」(直接補貼、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和農業生產資料綜合補貼),對主要糧食品種實行保護價收購政策,農業生產持續穩步增長。

(一)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產量以及人均佔有量均大幅度增加

2007年我國糧食總產量達到50160萬噸(10032億斤),比1978年增加近20000萬噸(近4000億斤),增長65%;棉花產量達到762萬噸,增加了2.5倍;油料產量達到2569萬噸,增加了3.9倍;糖料產量達到12188萬噸,增加了4.1倍。肉類總產量達到6866萬噸,增加了6倍多;水產品產量達到4748萬噸,增加了9倍。主要農產品的人均佔有量也有較大幅度提高,2007年糧食人均佔有量381公斤,比1978年提高19.4%;棉花5.8公斤,增長1.5倍;油料19公斤,增長2.5倍;糖料93公斤,增長2.7倍;水果138公斤,增長19倍;肉類人均佔有量52公斤,增長4.3倍,水產品36公斤,增長6.3倍。糧、油、棉、水果和蔬菜等農產品全面穩定增長,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提供了物質基礎。

(二)農產品品種優化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結構調整更加註重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更加註重發揮各地農業的比較優勢,更加註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目前,我國主要農產品良種覆蓋率和優質化水平明顯提高。據農業部統計,2006年我國水稻、小麥、玉米、大豆四大糧食品種優質率分別達到69%、55%、42%和66%,「雙低」油菜籽的種植面積佔到75%以上,畜禽、水產、果菜等鮮活農產品的優質率也有很大提高,無公害、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發展迅速。

(三)主要農產品供求總體基本平衡

10月14日,南康市赤土畲族鄉新華農庄的一名畲族女孩在採摘甜柚。有「甜柚之鄉」美譽的江西省南康市近年來通過「公司+農戶」的方式發展甜柚產業,引進良種甜柚,產品遠銷上海、香港等地。新華社發(楊曉明 攝)

上世紀90年代後期以後,我國糧食等主要農產品供求由長期短缺轉變為「總量基本平衡、豐年有餘」的基本格局。糧食等農產品供應豐富,為市場穩定和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奠定了基礎,支持了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農業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市場化、工業化、城市化快速發展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等影響,農產品供求關系正在發生重要的階段性變化。糧食的需求結構發生重要變化,商品流通增加,商品糧需求上升。目前在主要農產品中,小麥和大米等口糧供求基本平衡,玉米正在從供求平衡向供不應求轉化,棉花產銷均大幅增長。蔬菜和水果產銷兩旺,大市場大流通格局基本形成。

二、農業生產條件大幅改觀

一是農業機械化水平逐年提高。據統計,全國農機總動力由1978年的11750萬千瓦增加到2007年的76590萬千瓦,增長了5.5倍。大中型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分別從1978年的55.7萬台、1.9萬台提高到2007年的206.3萬台和63.4萬台。農作物機收、機播面積逐年增加,小麥、稻穀、大豆等大宗農作物機械作業面積大幅提高。二是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加強。到2007年末,全國有效灌溉面積達到56518千公頃,比1978年增長了25.7%。旱澇保收面積達到41153千公頃,機電排灌面積增加到37762千公頃。農田水利建設為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三是以設施農業為代表的現代農業發展加快。第二次農業普查結果顯示,目前,全國溫室面積為81千公頃,大棚面積465千公頃,中小棚面積231千公頃。2006年末,在溫室和大棚中種植蔬菜723千公頃,佔全部蔬菜播種面積的4.3%;種植的水果和園藝苗木共184千公頃,佔全部果園面積的1.8%。設施農業、生態農業等高科技農業的發展促進了蔬菜、水果等農產品數量和質量的提高。

三、農業、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新的成就

為了適應新階段變化的要求,黨中央、國務院更加註重改善農村經濟結構、提高農業生產質量,為農業生產創造更大的市場空間,實現農業增長方式從數量增長到質量和效益增長的轉變。

(一)農林牧漁業結構不斷優化

10月24日,一艘香港漁船的船工在蛇口碼頭准備進行交易。自1993年以來,在深圳市的蛇口、鹽田和南澳漁港碼頭活躍著一支4500多人的香港流動漁民隊伍,這些具有香港和深圳雙重身份的漁民可在深港兩地自由往來。這是改革開放環境下深圳作出的一項便民舉措。新華社記者周文傑 攝

從農、林、牧、漁業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看,農業比重不斷減少,林業、畜牧業、漁業所佔比重不斷上升。2007年,農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在農業總產值(不含農林牧漁服務業)中的比重分別為52.3%、4.0%、34.2%、9.5%,與1978年相比,農業所佔比重下降了27.7個百分點,林業、畜牧業和漁業則分別上升了0.6、19.2和7.9個百分點。

(二)主要農產品生產專業化分工和區域化生產格局基本形成

在資源比較優勢的驅動和產業政策的引導下,農產品逐步向優勢產區集中。與改革開放初期相比,種植業的區域化生產格局已基本形成。目前河南、黑龍江等13個糧食主產省糧食產量佔全國的70%以上,提供的商品糧佔全國的80%以上;全國已經形成東北的大豆、玉米帶;黃淮海地區花生、小麥帶;長江流域油菜帶;黃河流域和西北內陸的棉花產業帶。畜牧業生產也更加向區域化集中發展。四川、湖南等13個生豬主產省豬肉產量已佔到全國的75%以上。內蒙古、黑龍江等7個奶業主產省牛奶產量佔全國的60%以上。農產品產量品種不斷豐富,質量不斷提高,為社會提供了豐富的生產生活資源,大大提高了我國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

四、農村居民收入大幅提高,生活水平持續改善

改革開放初期,農民生產經營活動單一、收入來源單一,農民收入以農業收入為主體、以糧食收入為主體,實物收入占很大比重。隨著市場經濟發展、農村就業結構的變化和體制改革深化,農民收入來源市場化、多元化和非農化的趨勢明顯,農民收入格局發生了根本變化。

(一)農民收入大幅提高,收入結構呈現新的特點

1978-2007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34元提高到4140元,扣除物價因素,平均每年增長7.1%。農民收入結構呈現全新特點:一是以農業收入為代表的家庭經營收入比重下降。2007年農村居民家庭生產經營純收入人均2194元,在農民人均純收入中所佔的比重為53%,比改革開放初期下降了20多個百分點。二是以外出務工收入為代表的工資性收入比重穩定上升,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2007年農村居民的工資性收入人均1596元,在農民人均純收入中所佔的比重為38.6%,比上世紀80年代初期提高了近20個百分點。農民工資性收入增長主要是由農民外出務工收入增長推動的。1997年以來,農民外出務工收入一直呈兩位數增長,在工資性收入中佔有突出地位。2001年,農民外出務工收入占工資性收入的比重為36.5%,到2007年,農民外出務工收入占工資性收入的比重已經達到40.8%。三是現金純收入比重不斷增長。2007年現金純收入在農民人均純收入中所佔的比重為85.2%,比1978年提高43個百分點。

(二)農村居民生活持續改善

10月28日,一名工人在河北省萬全縣宣平堡鄉南李家莊村的「新民居」建設工地上施工。 2008年5月,河北省萬全縣對作為生態移民搬遷村的宣平堡鄉南李家莊村村民住宅進行開工建設。該村戶型設計參照借鑒《燕趙新民居》優秀設計方案,規劃為二層獨院聯排式建築,建築總面積15000平方米,可安排119戶村民入住。 為改善農民住宅品質,河北省文明辦、河北省建設廳等於2006年9月聯合開展河北新農村民居建築設計大賽,從中選取100套獲獎民居建築設計方案,命名為《燕趙新民居》,並於2008年開始在全省農村巡迴展出,將這些體現節約資源、舒適實用要求的新民居設計圖免費送到農民手中,供各地農民群眾建房時借鑒參考。據了解,目前河北省已經建成1000多套「新民居」樣板房,以引導全省農村的民居建設。 新華社記者 鞏志宏 攝

收入的不斷增長為農村居民生活改善提供了堅實基礎。1978-2007年,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由116元提高到3224元,生活水平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邁進。主要表現在:一是農村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升級。恩格爾系數從1978年的67.7%下降到2007年的43.1%,下降了24.6個百分點,表明農村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優化。二是發展和享受性消費支出快速增長。2007年農村居民人均文教娛樂、醫療保健、交通通訊的支出水平分別達到306元、210元和328元,在生活消費支出中所佔比重比1980年分別提高了4.4、4.4和9.8個百分點。三是農村居民家庭生活逐步進入電氣化、信息化時代。1978年,農村居民家庭幾乎沒有任何電器,2007年每百戶農村居民家庭擁有的電視機、電冰箱和洗衣機等耐用消費品分別達到106.5台、26.1台和45.9台。在傳統耐用消費品穩步提高的同時,信息化設備在農村普及的速度加快,2007年,平均每百戶擁有電話機、行動電話和計算機分別達到68.4部、77.8部和3.7台。

(三)農村貧困狀況大幅改善

1978年開始的經濟改革推動了農村經濟的巨大增長,為國家不斷強化反貧困措施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國家先後實施了開發式扶貧規劃、「八七扶貧攻堅計劃」,不斷加大扶貧資金投放力度,完善扶貧措施,並確定了592個國家貧困縣作為扶貧攻堅的重點區域,到2000年,貧困人口從1978年的2.5億人減少到3209萬人,貧困發生率從30.7%下降到3.5%,農村扶貧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進入新世紀,國家制定了《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01-2010年)》,以產業化扶貧和勞務輸出為依託,整村推進緩解貧困,扶貧事業取得了新的成就。到2007年,貧困人口減少到1479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1.6%。

五、農村基礎建設不斷加強

改革開放前,農村基礎設施薄弱,農業生產條件落後,市場體系建設滯後,農業和農村基礎建設百廢待興。經過30年的發展,農村的基礎建設有了很大的改觀。特別是進入新世紀新階段以來,黨中央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規模和力度明顯加大。

(一)農村交通、電力和文化衛生等基礎設施快速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一直高度重視鄉村道路、農村電網、文化教育等關系農業和農村長遠發展的基礎建設,農村基礎建設取得了顯著成就。第二次農業普查結果顯示,目前,全國通公路、電話、通電和能接收電視信號的行政村的比重均已達到95%以上,80%以上的鄉鎮有郵電所。文化教育、環境衛生和醫療機構也得到大幅改善,目前85%以上的村在3公里范圍內有小學,98%以上的鄉鎮有醫院、衛生院,72%的鎮實施集中供水,37%的鎮有垃圾處理站。

(二)農村市場體系建設取得初步成效

30年農村改革始終堅持了市場化的取向。農村市場化改革突破統購統銷的計劃經濟模式後,經過多次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目前我國已初步形成了開放、統一、競爭、有序的農產品市場體系,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糧食流通體制初步建立;農產品市場主體已經從單一經營發展為農民、各種中介組織、國有流通企業等構成的多元化經營;流通渠道逐漸形成了零售、批發、期貨等多層次並進;信息服務也正朝著不斷滿足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多方需要的方向發展。市場基礎設施也取得顯著成效,第二次農業普查結果顯示,2006年末,68.4%的鄉鎮有綜合市場,34.4%的村地域內有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8.4%的鄉鎮有儲蓄所。

(三)農村社會事業邁出新步伐

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堅持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教育、衛生、保障等社會事業發展和改革,農村社會事業快速發展,為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教育方面,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全部免除學雜費和免費提供教科書,使1.5億學生受益;在衛生方面,改造和新建1.9萬所鄉鎮衛生院,為1.2萬個鄉鎮衛生院配備了醫療設備。在社會保障方面,2007年農村新型合作醫療擴大到全國86%的縣,惠及7.3億的農業人口;在全國農村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566萬農村居民納入保障范圍。

六、農村非農產業快速發展,工業化、城鎮化水平得到新提高

(一)農村非農產業快速發展

黨中央、國務院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方針,以鄉鎮企業為主體、小城鎮建設為依託的農村非農產業快速發展。各地更加註重農產品加工轉化和突出綠色品牌,建設了一批特色鮮明的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農產品加工業成為鄉鎮企業發展新亮點。據農業部統計,2006年鄉鎮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46810億元,比2001年增長1.1倍;實現利潤總額14735億元,比2001年增長1.5倍。農村非農產業的發展,優化了農村就業結構。改革開放後,農民獲得了自主進行擇業和進城務工的權利,非農產業就業人員和外出從業人員比重迅速增長,根據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結果,2006年,農村非農產業就業人員[1]占農村從業人員總數的比重從1978年的7%提高到29.2%。

(二)工業化、城鎮化水平得到新提高

農村非農產業尤其是鄉鎮工業的發展促進了我國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鄉鎮工業與城市工業優勢互補、協調發展,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工業化道路。農村工業化帶動了農村城鎮化發展,各類鄉鎮工業小區的建設與完善,改善了農村基礎設施條件,促進了農村服務業的發展。小城鎮建設以鄉鎮企業和服務業為產業依託,加快發展,開創了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我國城鎮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07年的44.9%。

七、農村勞動力供求關系和就業呈現新格局

11月2日,農民工在九龍坡區教委咨詢台前就子女就學問題進行咨詢。當日是第二個重慶市農民工日,由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重慶市九龍坡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同在藍天下,攜手共成長」農民工子女就學「關心關愛」大型咨詢活動在重慶楊家坪步行街拉開帷幕。來自重慶市教育委員會和各區縣教育部門、職業技術學校的上百人,就農民工子女入學、職業技術培訓、學費減免等問題為農民工們進行了專業咨詢。據了解,重慶市目前接受農民工子女就學的指定學校已經達到了406所,接受進城農民工子女19.8萬人。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改革開放後,農民獲得了自主進行擇業和進城務工的權利,非農產業就業人數和比重迅速增長,進城務工農民穩步增加,農村勞動力供求關系和就業呈現新格局。

(一)農村勞動力結構趨於優化

從三次產業來看,全社會在第一產業就業人員佔全部就業人員的比重從1978年的70.5%下降到40.8%。根據第二次農業普查結果,2006年末,農村勞動力資源總量中男勞動力佔50.8%,女勞動力佔49.2%。農村從業人員中在第一產業從業的佔70.8%,在第二產業從業的佔15.6%,在第三產業從業的佔13.6%。從文化程度來看,農村居民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勞動力從1985年的35%提高到2006年的61%。

(二)農村勞動力流動呈現新格局

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勞動力大規模向城市流動和轉移成為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農民工廣泛分布在國民經濟各個行業,在加工製造業、建築業、採掘業及環衛、家政、餐飲等服務業中已佔從業人員半數以上,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勞動力流動主要特點:一是規模大。農村住戶戶籍勞動力中離開本鄉鎮外出從業勞動力1.3億人,占農村從業人員總數的比重達到27.5%。其中,男勞動力8434萬人,佔64%;女勞動力4747萬人,佔36%。外出務工以青壯年為主,21-40歲佔66%。外出從業勞動力中,在鄉外縣內從業的勞動力佔19.2%,在縣外市內從業的勞動力佔13.8%,在市外省內從業的勞動力佔17.7%,去省外從業的勞動力佔49.3%。二是外出務工以從事二、三產業為主。外出從業勞動力中,在第一產業從業的勞動力佔2.8%,在第二產業從業的勞動力佔56.7%,在第三產業從業的勞動力佔40.5%。三是外出打工的模式發生轉變。改革初期,農民外出務工主要是利用農閑季節短期的、季節性的外出打工,或者以年為單位在城鄉和地區之間流動打工。進入新世紀以來,農民工外出打工出現新跡象,完全脫離農業生產、長年在外打工的農民工比例增大,打工的兼業性減弱,農村舉家外遷勞動力不斷增加。

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堅持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黨的領導與尊重農民的首創精神相結合。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取得輝煌成就。進入新世紀新階段以來,中央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在全國徹底取消農業稅,全面實現農村免費義務教育,對農民進行直接補貼,農民得到了長期的實惠。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央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確立了統籌城鄉發展的指導思想,將「三農」工作從「基礎地位」提升到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中央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歷史任務。以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為重點,切實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大力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堅持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的新局面加速形成,農業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❸ 農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

農業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佔有重要的基礎地位,我國農業的發展為其他部門的發展提供了條件 。
農業是人類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中國農業要保證十多億人的吃飯問題;農業為工業提供原料,農產品是重要的出口商品;農村是工業品的重要市場;農業的發展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將為發展國民經濟其他部門提供豐富的勞動力資源等.其次,現實生活中,我國絕大多數人口在農村,農業生產的發展直接關繫到廣大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關繫到本世紀末能否達到小康水平和社會穩定.因為,生活水平達到小康,很重要的是這80%的人口能不能達到,中國穩定不穩定,也看這80%穩定不穩定.最後,我國農業生產相對落後,已成為國民經濟最薄弱的環節,如果得不到加強,它將很難支撐國民經濟其他部門的發展.因而,農業生產的發展是我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現代化建設,社會穩定的基礎,並最終決定著國民經濟其他各部門的發展規模和速度,是能否實現現代化戰略目標的關鍵.搜狐網

按照中國發展經濟學家張培剛先生的理論, 農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主要表現為:要素、產品、市場和外匯等四大方面的貢獻。改革開放40年, 中國農業在這四個方面都有突出的表現:

(一) 要素貢獻

新中國成立以來, 我國農業對國民經濟的要素貢獻主要體現在資本貢獻、勞動貢獻和土地貢獻等幾個方面。

1、資本貢獻。

第一, 新中國成立後, 中國工業化剛剛起步, 投資嚴重短缺。面對內憂外患, 中國亟需建立起國家工業化體系。在「重工業優先」發展戰略和「高積累、低消費」政策主導下, 我國通過工農產品價格「剪刀差」的形式從農業中汲取資金用於發展工業。到1978年, 國家從農業中汲取的積累, 有專家測算大約為6000億元, 有的專家測算為8000億元以上。

農業為工業化的初步發展提供了巨大的資金支持, 農民為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資本原始積累。王海濤、盧翔宇用S-S模型對1992年-2010年的相關數據進行測算得出的結論認為:1992年以來, 中國剪刀差的絕對值是逐步擴大的, 但是價格剪刀差的幅度呈縮小的趨勢, 2010年比1992年縮小5.57%。可見, 我國實行市場經濟體制以來, 工農業產品價格剪刀差仍然存在。研究結果表明, 改革開放之後, 工農業產品價格「剪刀差」的存在繼續為工業現代化積累資金, 農業仍然在為工業做出資本貢獻。第二, 低價向農民徵收土地。1993年的分稅制改革後, 中央把土地出讓金全部劃歸地方政府, 這一時期, 政府以較低價格向農民征地, 這個價格與土地進入一級市場的價格之間存在較大的差價。據統計, 通過其間的價格差, 農民收益減少20000億元以上。這部分資金間接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部分資本原始積累。周振等(2015) 分析了1978年至2012年, 通過財政、金融機構以及工農產品價格剪刀差的方式, 農村地區向城市地區大約凈流入資金26.66萬億元。

❹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取得了哪些成就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取得的以下的成就:

1、經濟方面:

1978年到2006年間,中國經濟總量迅速擴張,國內生產總值從3645億元增長至21,0871億元,增長近60倍。中國的經濟成就不僅寫在了中國歷史之上,也在世界歷史上刻下了輝煌的一頁,過去25年全球脫貧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歸功於中國。

2、思想方面:

改革開放給中國人民面貌帶來的歷史性變化,還不僅僅是在生活水平的提高,還有精神生活和思想觀念的巨大轉變。30年改革開放的一個最大變化就是打破了過去那種單調、統一的帶有個人崇拜和違背人性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精神和文化生活日趨多樣化,思想觀念日益多元化。

3、經濟增長方面:

我國經濟不僅實現了長期、持續、快速增長,而且實現了平穩增長。這里所說的經濟平穩增長,主要就是指經濟周期實現了由建國以來多次發生的超強波周期(波谷年與波峰年經濟增速落差在20個百分點以上)、強波周期(落差在10個百分點以上)、中波周期(落差在5個百分點以上)到輕波周期(落差在5個百分點以下)的轉變。

4、能源工業方面:

能源技術進步不斷加快,在石油勘探開發、水電建設、綜合機械化採煤等方面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節能環保取得進展,2007年國家核准關停小火電1438萬千瓦,實際關停2336萬千瓦;與2006年相比,6000千瓦及以上燃煤電廠供電標准煤耗降低11克/千瓦時,電網輸電線路損失率減少0.07個百分點。

5、交通運輸建設方面: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交通運輸建設取得了輝煌成就,有力支撐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1979年至2007年,我國交通運輸業累計完成投資74246億元,年均增長19.9%,交通運輸基礎設施水平明顯提高。鐵路營業里程由1978年的5.2萬公里增至2007年的7.8萬公里,增加了2.6萬公里。這些新增里程大部分是採用先進技術和設備的電氣化鐵路營業里程。

(4)改革開放40年農業機械擴展閱讀:

1978年12月在北京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從根本上扭轉了長期佔主導地位的「左」傾路線,標志著「以階級斗爭為綱」時代的結束,開啟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改革開放的新時代。

從那時以來的30年,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改革開放的創新實踐,譜寫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奮斗的壯麗史詩,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30年的基本經驗告訴我們,改革開放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

❺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發生重大而深刻變化的具體表現有什麼

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年均減貧人口近1900萬人

從1978年到2017年,我國農村貧困人口減少7.4億人,年均減貧人口規模接近1900萬人;農村貧困發生率下降94.4個百分點,年均下降2.4個百分點。

2、為全球減貧提供了中國方案和中國經驗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通過深化改革和大規模的扶貧開發,貧困人口大幅減少,中國成為全球最早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減貧目標的發展中國家,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3、貧困地區居民消費支出較快增長

改革開放之初,各地區特別是貧困地區農村居民收入消費水平普遍較低。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聚焦貧困地區,大力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不斷加大投入和攻堅力度,貧困地區農村居民收入持續保持較快增長,與全國農村平均水平的差距縮小,生活消費水平明顯提高。

4、教育文化衛生設施配置逐漸齊全

改革開放之初,我國農村地區基礎設施明顯不足,公共服務水平落後。40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斷加大對水、電、路、網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投資力度,「四通」覆蓋面不斷擴大,教育文化衛生設施配置逐漸齊全,生產生活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貧困地區農村面貌換新顏。

(5)改革開放40年農業機械擴展閱讀: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以政府為主導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扶貧開發,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精準脫貧方略的實施,為全球減貧提供了中國方案和中國經驗,世界銀行2018年發布的《中國系統性國別診斷》報告稱:「中國在快速經濟增長和減少貧困方面取得了『史無前例的成就』。」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2017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時發賀信盛贊中國減貧方略,稱「精準減貧方略是幫助最貧困人口、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宏偉目標的唯一途徑。中國已實現數億人脫貧,中國的經驗可以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有益借鑒」。

❻ 改革開放30年來,農業機械化使農業生產發生了什麼變化

1、農民主體大量進入。中國農業生產由「以糧為本」向農、林、牧、漁業全面發展。農村多元化日益活躍。城鄉之間對人員和工農業產品運輸的需求巨大。在某些地方,農民購買拖拉機並獨立操作。

2、農業勞動力相對價格快速上漲,誘發的制度變遷是農業機械化發展的主要動力。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鄉鎮企業的出現,大量農村勞動力轉移到城鄉非農產業就業,農業勞動力出現季節性和結構性短缺。

3、適應市場需求的農業機械化政策逐步落實,強制性的制度變革已成為推動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重要力量。

4、主要糧食作物機械化收獲水平迅速提高,大中型田間機械迅速發展。


5、農業機械設備總量快速增長

6、農業機械設備結構明顯優化。

7、農機社會化服務加快發展。

8、農業生產技術科學化。把先進的科學技術廣泛應用於農業,提高農業生產的科技水平和農產品的科技含量,提升農產品品質和農產品國際競爭力,降低生產成本,保證食品安全。

(6)改革開放40年農業機械擴展閱讀:

農業機械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

(1) 農、林、牧、副、漁等部門生產作業機械化,如農作物的耕種、排灌、植保、收獲,漁業的放養、打撈等;

(2) 產品運輸和加工的機械化;

(3) 農業基本建設施工機械化等。其作用在於提高勞動生產率,減輕勞動強度,提高農業單位面積產量。

❼ 改革開放對我國帶來了哪些具大變化

給你這是找的答案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現代化進程探析
1978年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標志著中國人真正自覺地開始認識現代化,一系 列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制定,重新開啟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機制,明確了中國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緊迫性,全面開創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局面。
一、提出「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思想
為了全面糾正十年「文革」的錯誤路線,實行全面的拔亂反正,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確定把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完成後,如何 建設一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個中心任務突出地擺到了全黨和全國人民面前。1979年 3月,鄧小平就明確提出:「現在搞建設,也要適合中國情況,走出一條中國式的現代 化道路。」[1](P163)他還對我國現代化建設中必須重視的兩個重要特點,即底子薄及 人口多、耕地少進行了分析。黨的十二大,鄧小平在總結我國革命和建設經驗的基礎上 ,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論斷和現代化的基本方向。1984年10月, 鄧小平強調「革命和建設都要走自己的路」,「中國革命的成功,是毛澤東同志把馬克 思列寧主義同中國的實際相結合,走自己的路。現在中國搞建設,也要把馬克思列寧主 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走自己的路。」[2](P94~95)1987年8月,鄧小平特別強調指出 :「我們黨的十三大要闡述中國社會主義是處在初級階段,是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社 會主義本身是共產主義的初級階段,而我們中國又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就是不發達 階段。一切都要從這個實際出發,根據這個實際來制訂規劃。」[2](P225)至此,「走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思想已經趨於成熟,並成為制定各項方針、政策,開展各項工作 的根本指導思想。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理論的核心是全面現代化的思想。與此前的「中國工業化道路 」思想相比,它既強調工業化的重要,也強調中國的現代化應該是工業化、政治民主化 和思想文化現代化的統一,在具體實踐過程中不能只看重其中的一方面,而導致現代化 過程中的種種失衡現象出現。關於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面現代化的思想,在黨的十三大報 告中被規范地表述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一 表述被黨的十四大、十五大所沿用,並被固定下來,成為全黨和全國人民的奮斗目標。
二、「兩個文明」建設成為我國現代化進程的主要內容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完成了全面的拔亂反正,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 現了由片面現代化向全面現代化的轉變。使以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為主要內容 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重新開始起步。起步後,首先抓住了農業和農村工作,實行家庭 聯產承包責任制,使農業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通過調整工業結構解決輕重工業的比例 失調問題,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上了正確的道路,並全面開創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 設的新局面。
1982年,黨的十二大明確了黨在新的歷史時期的總任務:團結全國各族人民,自力更 生,艱苦奮斗,逐步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為高度文 明、高度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家。當時,已把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當作 社會主義兩個密不可分的重要特徵進行了詳細闡述。在實際進程中,一方面由於改革開 放沖破了僵化的經濟體制,使社會主義商品經濟以不可阻擋之勢蓬勃發展。沿海地區, 從南到北,形成了廣闊的前沿開放地帶,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不僅促進了三大產業的 協調發展,而且帶動了整個國民經濟的增長。另一方面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在全社會范圍內廣泛開展,人們的思想沖破了舊觀念的束縛。追求變革、勇於開拓、講 求實效形成潮流。實踐中,使我們對自己所處的歷史階段和基本任務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黨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明確指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任 務是要實現別的許多國家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實現的工業化和生產的商品化、社會化、現 代化。確立了我國經濟建設「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在這當時和之後的一段時間,盡管 國際國內形勢復雜多變,但仍實現了國內社會穩定、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保證了改革 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繼續進行。從1992年黨的十四大開始,在「以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 化建設步伐,奪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更大勝利」思想的指導下,不僅使現代化 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而且在思想上還突破了姓「資」姓「社」的束縛,提出了建立社 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構想。從此,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得以加快推進, 國內生產總值連年增長。國民素質的提高和人才資源的開發極大地適應了科學技術的迅 猛發展和綜合國力的劇烈競爭。
具有重要意義的黨的十五大,確立了黨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總結了近20 年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克服了超越階段的錯誤觀念,抵制了 拋棄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錯誤主張。全面規劃了邁向21世紀的戰略目標,提出要實現工 業化和經濟的社會化、市場化、現代化的偉大構想。
三、這一時期現代化建設的基本經驗
1.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關鍵。20多年來,現代化建設的成 功經驗告訴我們,在一個人口多、底子薄、文化科技總體水平不高、人均國民生產總值 仍居於世界後列的大國要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一項十分艱巨的歷史任務。它既承擔 著完成傳統工業化的任務,又承擔著進行新的產業革命的任務。在國際經濟和科學技術 激烈競爭的形勢下,科學技術是盡快改變我國生產力的落後面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的關鍵因素,是當今中國發展生產力的突破口。
當今世界,現代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地發展,並且正在以空前的規模和速度被應用於生 產,使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面貌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在這種形勢下,我們要實現「 四個現代化」,必須比以往更加重視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在農業方面,我 們要用佔世界7%的土地養活佔世界22%的人口,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特別是生物技術、計 算機技術、核技術等高新技術和科學的管理方法來改造傳統農業,發展新興農業。工業 方面,則必須應用以電子信息和自動化技術、新能源和新材料技術來改造傳統產業,用 於新產品開發,提高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從而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走出 「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老路。至於國防現代化,就更離不開科學技術。此外, 決策的自主化、科學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的全面進步,也都離不開科學技 術。
2.改革開放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動力。20多年前,鄧小平深刻地指出,「四個現 代化」是一場「偉大革命」,「這場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變落後的生產力,就必須要 多方面地改變生產關系,改變上層建築,改變工農業企業的管理方式和國家對工農業企 業的管理方式,使之適應於現代化大經濟的需要。各個經濟戰線不僅需要進行技術上的 重大改革,而且需要進行制度上組織上的重大改革。進行這些改革,是全國人民的長遠 利益所在,否則,我們不能擺脫目前生產技術和生產管理的落後狀態。」[1](P135~13 6)在這里鄧小平第一次揭示了改革與現代化之間的內在聯系:現代化本身就是一場革命 ,只有通過改革,才能實現現代化。20年的實踐使我們進一步加深了對這些論斷的認識 。改革舊的體制適應了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為我國的現代化掃清了障礙、開辟了道 路,改革使從經濟、政治到思想、文化,從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到行為方式、思維方式 完成了現代化所要實現的從傳統文明向現代文明的轉型。全面改革推動著社會主義現代 化不斷向縱深發展,也為實現全面現代化創造了條件。
開放,不僅適應了世界經濟的客觀狀況和發展趨勢,也推動著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 ,中國的現代化已經越來越離不開對外開放。對外開放,加強了同世界各國在貿易、科 技、文化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 建立,提高了我國的經濟管理和科學技術的水平,擴大了對外貿易,彌補了國內建設資 金的不足,這一切都是推動現代化的直接動力。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將被作為社 會主義現代化的持久動力而被繼續堅持下去。實踐也證明,改革開放是建設有中國特色 社會主義現代化所必需的。
3.政治穩定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保障。在一個擁有近13億人口的大國進行社會主 義現代化建設是一項偉大的事業。我們具有許多有利條件和優勢,也有許多不利因素和 困難,如眾多的人口以及由此帶來的資源相對短缺、交通運輸緊張、就業壓力大、生態 環境惡化等。在這樣的國情下,如果全體人民同心同德、齊心協力地進行現代化建設, 就能化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最大限度地發揮我們的優勢。反之,如果政治不穩定,社 會動亂、人民內部發生分裂,那就不僅會加劇原有矛盾和困難,而且會喪失我們的有利 條件和優勢,現代化的實現就無從談起。從這個意義上講,保持政治的穩定是實現現代 化的重要保證。用鄧小平同志的話來說就是:「中國的問題,壓倒一切的是需要穩定。 沒有穩定的環境,什麼都搞不成,已經取得的成果也會失掉。」[2](P284)為此,所有 關於中國現代化的設計都要把保持社會穩定放在首位,一切有關現代化的方針、政策、 方案都要服從於穩定這一最根本的大局。
4.必須把現代化建設與可持續發展統一起來。在現代化建設中,必須把實現可持續發 展作為一個重大戰略。實現人、社會與自然的和諧協調發展是馬克思主義的一貫思想。 對於我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的國家,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把現代化建設 與可持續發展內在地統一起來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把控制人口、節約資源、 保護環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長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相適應,使經濟建設與資源、 環境相協調,實現良性循環。我們不僅要把眼前的改革和現代化建設搞好,還要為我們 的子孫後代著想,決不能吃祖宗糧,斷子孫路,走浪費資源和先污染、後治理的路子。 我們不能為謀求一時的發展而以犧牲長久利益為代價。
總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立足於中國的現實,吸納和借鑒了 世界的和我國的現代化的經驗和教訓,找到了一條真正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 代化建設道路,實現了經濟的、政治的和思想文化的現代化的全面發展。

衣:改革開放前,由於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商品供應嚴重匱乏,人們買衣服要憑布票,且數量有限,色彩和樣式單調。大家都穿著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裝或藍色解放裝,被形容為「藍色的海洋」。改革開放後,隨著物質的豐富和思想的解放,人們的衣著變得豐富多彩,不少人穿上名牌服裝或時裝,服飾已不僅僅是禦寒的工具,更是人們顯示風度、展示個性的方式。

食:改革開放前,食物匱乏、單調,人們的營養嚴重不足,有些農村甚至沒有解決最基本的溫飽問題。改革開放後,十幾億人民的吃飯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人們不但能「吃飽」,還要「吃好」,講究營養均衡,粗細搭配,綠色食品等科學衛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

住:改革開放前,人們的居住條件較差。改革開放後,不僅人均居住面積大,而且室內裝修和居住環境也有明顯的改善。

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交通條件有了明顯的改善,鐵路、公路和航線的增長都很快。

由於經濟條件的好轉和假期的延長,出門旅遊的人越來越多,除乘火車外,乘坐飛機也不是稀罕的事了,開私人汽車出行的人也佔一定比重。

用:改革開放前,代表著當時生活水平的「四大件」是縫紉機、自行車、手錶和收音機。改革開放後,彩電、冰箱、洗衣機、空調、電話、電腦、手機已相當普及。

以上說明,改革開放給我們生活帶來了巨大變化。

參考以下資料,希望對你有用
二十年的改革開放經濟總勢分析。

一個計劃經濟體制的國家向市場經濟轉軌,一般都是通貨膨脹,我國則實現了低膨脹,一個發展中國家向工業化轉軌,隨著消費增加,投資增加,一般都發生通貨膨脹。

二十年的改革開放使國家的經濟基礎發生深刻的,不可扭轉的變化,並使上層建築方方面面發展變化。

改革開放中的幾大問題: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真正體現國有經濟的主導地位問題。

(如何鞏固國有經濟的地位,國有經濟改革是重中之重,難中之難,不僅僅是個經濟問題)(國有經濟才能體現社會主義)

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進一步加強和鞏固農業的基礎地位問題,歷史上農業的發展,制約著其它部門的發展,經濟發展在農業基礎上,我國的農業問題要靠自己解決,不能依靠國際貿易。貿易經濟條件下,農業作為傳統產業可能萎縮,資本流向高回報的區域,85-95,隨著城市改革的發展,農業徘徊不前。「白條子」現象:農村人的糧食上繳,換不到錢幣,只有欠條一張。還有各種苛捐雜稅。工業化過程中,耕地面積縮小。由於中內抓得緊,95年後又氣候好,農業形勢大好。

中國是怕旱不怕澇。農村的資金,技術,人才問題待解決。

3、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實現勞動者的充分就業問題?

「市場經濟追求效率,機器排擠工人,對勞動者的需求下降,即相對下降,另一方面,勞動力資源不斷增加。

歷史上,計劃經濟下實現「低工資、高就業」,背上冗包袱,國有企業為40%,是為了維系社會穩定。

現在市場經濟追求『大市場、小政府』,精減三千八百萬-四千萬吃財政飯的人。民與官的比例為1:30。

中國的農村存在嚴重的隱形失業現象,耕地者只需1億,鄉鎮企業容納1億-1億三千萬,還有一億七千萬-二億的富餘人口。

失業過高會比通貨膨脹(「貨幣增值,物價上漲」)引起更尖銳的社會不穩定問題。

4、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和地區間經濟發展水平差距拉大的問題,(一個始終存在的問題)。「構成個人收入的途徑是多元的,基尼系數在0-1間,= ,改革前,城市為0.11,農村為0.13,改革後,1994年,城市為0.36,農村為0.41,相當於一個中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居民基尼系數。基尼系數越高,居民收入差距越大,系數越低,居民收入差距越小,『效率公平兼顧 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為減少差距,對收入高者收稅,對低收入者規度最低工資,給以補貼、失業救濟金等。注重公平則效率低,注重效率則差距大。只要採用市場經濟,居民收入差距和地區間差距是不可避免的。發達地區經濟基礎高,多從事技術密集、資本、資金、勞動力密集的高附加值的產業,市場容量大。

不發達地區以土地等自然資源、勞動力密集的,低附加值的傳統產業,產品為產業,如農業商品初步加工一般來說,東部沿海區發達,中部欠發達,西部不發達,加上80年代後中央政策向東傾斜,愈加拉大差距。

78年,人國民收入最高為上海,最低為貴州,78年差率為7倍多,改革後為10.4倍,差距過多會導致利益摩擦,地區壁壘,地方保護主義,如黑龍江世界發達國家一般最先進地區與最落後地區的差率為2,日本為1:0.75,例V理論:

發達地區空間變小,速度放慢。不發達地區則突飛猛進。

5、腐敗問題

「腐敗嚴重,令資產階級政客自以為小學生,市場經濟將貨幣推在前所未有的高度,管理疏漏,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過程中,某些人為了彌補利益損失,發生了腐敗」。

6、社會治安問題

社會治安的指標:1、犯罪率;2、居民安全感系數。

嚴打只是治標,急待治本。

在社會治安的背後要思考另外一些問題,有的被經濟所逼,有的是文盲,法盲。

7、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問題。

「兩只手一起抓」,市場經濟條件下精神文明是什麼,要不要改變計劃經濟條件下的精神文明。道德觀念是什麼,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英雄人物是什麼?學模範,學誰?學什麼?

8、產業結構調整的問題

一般是兩個問題:1)產業結構高級化;2)優化:產業結構間關系,我們的產業結構是重型,第二產業處於重要地位,第三產業處於薄弱地位,農業的市場化,科學化程度弱,生產率低。在第二產業中如何調節一些傳統企業:紡織,機械,如何加強高新,支柱產業,第三產業中金融、旅遊業、服務業等等如何發展。第二產業在第一產業基礎上發展,第三產業以第二為基礎,反過來第三產業促進第、二的發展,這幾個問題始終伴隨著改革開放,頌叟不可忽視。

四個挑戰:

一、二十年來改革開放固然取得高成就,但是起點低,取得經濟高增長是較容易的,如同跳橫桿一樣,當經濟達到一定高度時,再取得高速增長談何容易。柯林頓使美國經濟處於自二戰以來最景氣的時期。如果我國經濟達到一定高度,而問題沒有解決的話,再增長談何容易。

二、經濟快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環境的破壞、資源的浪費為代價的,如果要保持環境,合理利用資源,再要增長談何容易。

發展經濟學告訴我們,一個國家要保持生存,解決溫飽時,環境一定程度破壞可以容忍,但從長遠的目光看,從承擔的責任看,不能再 破壞環境。

保護環境、資源,有的行業要禁止或限制,有的資源在沒有高技術條件下不許。

三、我國對外開放不斷加快,逐漸與世界接軌,但我國對外開放與世界經濟不融合是有限的,假如我國真正成為世界貿易組成的一員,則我們面對的不再是技術含量低,小規模的港澳台資本,而是資本雄厚,高科技支撐,管理者道,有強大競爭力的歐、美、日的跨國公司的競爭,這時的挑戰將是巨大的。

金融,保險業開放很有限,免受東南亞金融危機的太大影響,使得人民幣自由兌換將推遲10年。

國際大保險公司已在我國等待6年,而沒有領到營業執照。

四、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有兩種模式:1、激進式的休克療法,俄羅斯、東歐採納;2、中國式的漸進法,哪一種更能有效的,付代價較小的實現轉軌。1、是先對計劃經濟進行徹底打破,在這個打破了的基礎上建立市場經濟,風險大;2、是由點到面,由易到難的逐漸改革法,摸石過河法。

局限性:由於只漸進的,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問題逐漸暴露出來,由於是由易到難,越到後就越難,到現在正到了關鍵的時期。

假如俄羅斯,東歐的改革獲得成功,經濟增長速度加快,經濟開始繁榮,而我們的問題沒有解決,甚至激化,結構畸形,則面臨的壓力和挑戰則更大。

❽ 中國未來農村發展趨勢

現如今農村的發展真的是愈發的好了,以前的農村給人的印象都是比較落後和貧窮的,而現在大家去了農村就會發現並非如此,而且現在國家也對農村發展做出了一系列的規劃,以後的農村也將會更好。



4、自媒體

自媒體其實一個很簡單好理解不需要技術的一個工作,也不需要你有多麼好的文采和文化,其實農村有很多的新鮮事和故事每天都在發生,還有過去的事情,中國有上下五千年歷史,當然有說不盡的故事,而城市或者其他地方的朋友並不了解農村一些風俗習慣,想知道朴實的農民生活狀態或者農村故事,都可以編輯出來讓更多人知道,最起碼有份比較體面的工作,每天也比較自由。

5、土地流轉、宅基地自建房

目前很多農村土地沒人種,被荒廢著,而適度規模經營是現代農業的趨勢,也是提高生產率和生產質量的重要措施。因此,未來規模流轉土地將成為主要趨勢。

另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每年約有500萬棟農村房屋被新建或重建;2017年,農村房屋確權新政頒布,350億㎡農村舊房未來會拆除重建;2015-2018年,每年全國農村自建房面積均超12億平方米。

所以未來提供土地流轉服務和農村自建房服務的都可能迎來新的機遇。

二、未來農村發展的方向

首當其沖的當然就是農村電商的發展,在整個電商行業中,不止是一個半個商人把目光投到了農村上,而且是越來越多的人都把目光投到這里了。而在互聯網的不斷普及中,農村也成為一個很大的商業缺口,而今也得到迅速的彌補。

再者就是對於科技的應用,不僅停留在種植機械化,而且也在更多的方面拓展起來。比如,在大棚技術上,也由原來的利用光合作用變成了深度的智能轉換。

❾ 關於改革開放三十年

1949新中國的成立使祖國母親徹底擺脫了被壓迫的境地,中國這頭東方睡獅開始慢慢覺醒,但卻步履維艱,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全面實行改革開放的新決策;從此改革開放的春風使中華大地再次煥發了活力,中華民族終於踏上了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
30年的征程,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重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滄桑巨變,30年的光輝歷程,鑄就了一個民族近百年的夢想!
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經濟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世界上任何一個重大事項不能沒有中國的參與,我國越來越在國際舞台上發揮重要作用。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社會和諧穩定的30年!中華民族猶如鋼鐵長城一般堅不可摧!97年香港回歸,99年澳門回歸;1998年面對南方歷史罕見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對讓人聞風喪膽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對十幾個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災害,以及四川大地震,中華兒女眾志成城,手挽手將一個個磨難踩在腳下。
改革開放的 30年,我們國家在進步,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聽爸爸媽媽講,他們小的時候,生活非常困難,吃飯用糧票,買布用布票, 很多商品都憑票供應,有時為買生活用品需排很長時間的隊,吃的是玉米面,只能在逢年過節時才能吃上大米和肉,只能在過年時才能穿上新衣裳。對此,我們現在的生活真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衣食無憂,每天的生活都像是在過節一樣,我們可以在計算機上學習查找資料,可以在計算機上玩游戲,享受網路世界帶給我們的快樂,這都是改革開放帶來的幸福生活。
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航天事業不斷創新的30年!2008年,神舟七號載人航天衛星,是我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發射升空,宇行員出艙,而且順利返回;炎黃子孫的千年奔月夢成為了現實!中國航天人在摸索中讓祖國一躍成為航天科技強國!
改革開放的30年,也是我國體育事業蒸蒸日上的30年!而今年2008年,在北京奧運會上我們的體育健兒更是一舉奪得51枚金牌,100枚獎牌位具金牌榜第一的驕人成績。
改革開放的30年,是輝煌的30年。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掌握科學技術知識,努力把自己造就成祖國有用之材,將來用我們的雙手建設偉大的祖國,把我們的祖國建設更加強大,更加美好。 我們堅信,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必將出現一個又一個輝煌的30年!中 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使祖國母親徹底擺脫了被壓迫的境地,中國這頭東方睡獅開始慢慢覺醒,但卻步履維艱,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全面實行改革開放的新決策;從此改革開放的春風使中華大地再次煥發了活力,中華民族終於踏上了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
30年的征程,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重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滄桑巨變,30年的光輝歷程,鑄就了一個民族近百年的夢想!
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經濟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78年到2006年間,中國經濟總量迅速擴張,國內生產總值從3645億元增長至21,0871億元,增長近60倍!中國的經濟成就不僅寫在了中國歷史之上,也在世界歷史上刻下了輝煌的一頁,過去25年全球脫貧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歸功於中國!
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社會和諧穩定的30年!自粉碎「四人幫」以後,中華民族猶如鋼鐵長城一般堅不可摧!97年香港回歸,99年澳門回歸;1998年面對南方歷史罕見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對讓人聞風喪膽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對十幾個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災害和震驚世界的「5.12」汶川大地震,中華兒女眾志成城,手挽手將一個個磨難阻擊在腳下!
改革開放的30年,是教育事業穩步發展的30年!1983年,鄧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對世界,面對未來!高考制度恢復之初,全國有570萬人參加高考,卻僅錄取27萬名;而到2007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報名人數達到1010萬,錄取新生達567萬名!伴隨著教育規模的發展,更有越來越多的中華兒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據著日益重要的位置!
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航天事業不斷創新的30年!從1979年遠程火箭發射試驗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號載人航天衛星順利返回,中國航天人在摸索中讓祖國一躍成為航天科技強國!2008年,我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發射升空、神七騰飛,炎黃子孫的千年奔月、飛天夢成為了現實!
改革開放的30年,也是我國體育事業蒸蒸日上的30年!1984年許海峰摘得中國奧運首枚金牌,自此之後,中華體育健兒奮勇爭先:2000年悉尼奧運,中國代表團收獲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獎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績;2004年雅典,中國軍團更是將金牌總數擴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而2008年,中華大地上閃耀著51枚金牌的榮光,我們必將成為奧運的主人!
我們堅信,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必將出現一個又一個輝煌的30年!中華民族的崛起,必將讓世界為我們自豪!

❿ 思考題140年前,我們通過農村改革拉開了改革開放大幕,40年來,我國鄉村發生了哪些巨變

應該是這個啦
40年來,農業農村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農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是農業現代化建設躍上新水平。國家糧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糧食產量由6000多億斤提高到1.2萬億斤,肉蛋菜果茶魚等產量穩居世界第一,依靠自己的力量,比較好地解決了歷朝歷代困擾中國人的吃飯問題。農業發展方式深刻轉變。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7.5%,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68%,農民祖祖輩輩「面朝黃土背朝天」正在成為歷史。農業經營方式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各類新型農業主體超過300萬,新型職業農民超過1500萬人,帶動廣大小農戶邁向農業現代化。
二是農民生活水平踏上新台階。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由130多元增長到1.4萬多元,實際增長17倍多。農民消費水平不斷提高。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從67.7%下降至31.2%,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增加近40平方米。脫貧攻堅成效舉世矚目。農村貧困人口由當年的7.7億減少到目前不到3000萬,譜寫了人類反貧困史上的輝煌篇章。
三是城鄉融合發展邁出新步伐。農村基礎設施顯著改善,社會事業加快發展,農民社會保障從無到有,並與城市逐步並軌,農村基層黨建和鄉村治理不斷加強。新型城鎮化加快推進,城鎮化率比1978年提高40.6個百分點,第一產業就業佔比由70.5%下降到27%,城鄉居民收入比由3.3∶1下降到2.7∶1。
農業農村發展持續向好,保證了國家大規模城鎮化、快速工業化對農產品和勞動力的需要,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化解各種風險挑戰提供了堅強保障,為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閱讀全文

與改革開放40年農業機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黑龍江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 瀏覽:210
機械化養護中心 瀏覽:838
上海特種設備管理 瀏覽:48
機械師改槍 瀏覽:181
機械化剪紙 瀏覽:757
美燃環保設備 瀏覽:809
濟南北斗星數控設備有限公司 瀏覽:838
自動噴塗機械手 瀏覽:457
中小型農業機械加工項目建議書 瀏覽:251
不銹鋼加工設備市轉讓 瀏覽:441
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 瀏覽:110
扳手機械原理 瀏覽:61
凱格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瀏覽:61
廣毅機電設備 瀏覽:805
重慶三陽辦公設備有限公司 瀏覽:494
華技達自動化設備 瀏覽:631
東莞石碣自動化設備廠 瀏覽:131
機械制圖陳列櫃 瀏覽:246
鄭州奧鑫游樂設備公司 瀏覽:733
美邦環保設備有限公司 瀏覽:386